Workflow
科技兴农
icon
搜索文档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 | 吉林独有的冰与火之歌
央广网· 2025-07-20 12:59
小冰麦种植规模与分布 - 吉林省镇赉县小冰麦种植面积达10000亩,其中南岗子村为核心产区[3] - 洮南市小冰麦播种面积达2.6万亩,规模超过镇赉县[5] - 镇赉县自1999年引进33号小冰麦品种,经过20余年本土化培育形成稳定种植体系[3] 产量与经济效益 - 镇赉县10000亩小冰麦预计产量2700吨,加工后产值达1890万元[6] - 南岗子村3200亩核心区采用绿色技术集成应用,产量预计超全县平均水平10%[6] - 洮南市圣一农业种植燕麦草每公顷可产10吨干草,每吨售价1500-2200元[8] 种植技术与创新 - 机械化收割单日可完成传统数日工作量,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精准供给[10] - 南岗子村3200亩核心区通过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实现科学调度[10] - 采用"麦收后复种大豆/白菜"的轮作模式提升亩产效益[6] 品种特性与市场价值 - 小冰麦蛋白质含量比国标高15%,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且口感劲道[8] - 镇赉县打造"南岗子"牌小冰麦面粉,凭借绿色品质站稳市场[12] - 洮南"粒粒金"牌通过广州农交会与粤港澳多家企业建立合作[12] 生态与产业协同效应 - 小冰麦种植可防止春季风蚀,接茬种植燕麦草冬季覆盖地面保护生态[6] - 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改良盐碱地,实现土壤可持续发展[6] - 产业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推动三产融合发展[5][12]
青年夜校课上新了(视线)
人民日报· 2025-07-13 22:20
无人机培训行业 - 贵州省贵阳市"筑农夜校"无人机培训班原计划招收50-60人,实际报名人数达800人,需求远超预期[1] - 高性能农业无人机售价约6万元,通过农机补贴政策最高可获3.44万元补贴(国家补贴1.44万元+市级补贴2万元),实际成本降低50%[2] - 修文县猕猴桃产业已尝试将无人机应用于农业植保领域,效率提升且成本降低[2] - 2024年12月创办至今,"筑农夜校"已培训1000余名农民,2025年计划开展30多期培训覆盖2000人次以上[3] AI技能培训市场 - 海口市秀英区AI课程单场吸引40余名学员,部分学员站立旁听,显示强烈学习需求[5] - 课程设计以实操为主,涵盖AI写作、PPT制作、视频生成等实用技能,单次课程时长近2小时[5] - 秀英区"自贸港青年夜校"自2025年2月起已举办5期AI系列课程,采用"课随人走"的灵活授课模式[6] - 课程覆盖社会公众及小微企业员工,部分学员已将AI应用于网格管理、社区服务等实际工作场景[6] 电商直播产业 - 新疆尉犁县电商直播课程自2024年4月开办,已举办6期,单期学员超50人[7] - 课程内容涵盖直播基础、平台运营规则、农产品营销策略等,包含实操演练环节[8] - 尉犁县电商协会2015年成立,带动当地农特产品线上销售,现已成为区域经济重要引擎[8] - 学员案例显示,通过短视频引流可使农产品销售额持续攀升,部分外地创业者专程跨地区参加培训[8]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千亩粮田与花卉小镇绘就青春实践新范式
新华网· 2025-07-11 01:57
乡村振兴实践模式 - 采用"双师同堂"教学模式,由种粮大户与花卉小镇负责人担任"实践导师",高校教师担任"理论向导",带领学生深入田间与产业园区进行实践教学[1] - 实践内容包括观摩千亩粮田机械化作业和花卉苗木基地产业融合模式,解码"科技报国"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1][2][4] 现代农业机械化应用 - 种粮大户承包一千余亩良田,拥有20余台大型农机设备,机械化使劳动效率成倍数提升,双抢季节仅需20余人即可完成全程农事[2] - 无人机施肥可节省一半以上成本,大型收割机与无人机阵列组成"科技战队",2024年汛期帮助周边农户抢收早稻减少损失超百万斤[2][5] 花卉产业融合发展 - 采用"全容器化栽培"技术使花卉存活率达100%,通过"花旅经济"实现三产联动,包括研发栽培、观光旅游和文创产业[4] - 带动周边2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持续增长,技术骨干全部本地化,从外聘江浙栽培师转变为培养本地村民[4][8] 科技兴农成效 - 北斗导航插秧机实现厘米级定位,土壤墒情监测仪实时数据回传,田间机械化设备成为"钢铁新农人"[6] - 无人机作业不仅是农机应用,更是"藏粮于技"国家战略的体现,机械效率诠释"科技兴农"战略[6][9] 产业经济效益 - 种粮大户通过政府补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获得便利,机械化管护使单人可管理千亩粮田[2][5] - 花卉产业通过创新思维和市场意识将产品转化为商品,"美丽经济"带动就业与收入增长[8][9]
向“新”发力,滨州青年擎起民营经济发展大旗
齐鲁晚报网· 2025-07-07 14:36
科技攻坚 - 山东开泰集团智能抛喷丸清理成套设备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1.02%、国际市场占有率23.07%,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4] - 公司本土培育高级工程师12人、工程师42人、技师150人,其中"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达百人 [6] - 李福庆工匠创新工作室近两年斩获9项创新成果、6项发明专利,研发的智能喷砂机器人创效超1300万元 [6] - 山东昊润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遥测水位计,突破3D-MEMS硅电容技术壁垒,填补国内空白 [8] 绿色革命 - 山东友泰科技青年突击队通过工艺革新实现每小时节水4立方,全年节水高达32000立方 [11] - 公司三泥资源化清洁生产项目将危险废物"三泥"引入生产装置替代部分蒸汽,降低处置成本 [11] - 滨州中裕食品"小麦麸皮高值化综合利用"项目将麸皮价值提升十倍至每吨2万元 [13] - 公司打造全国最长最完整小麦产业链,年销售收入达119.88亿元 [13] 农业产业化 - 滨州中裕食品育种研发中心主任李恒钊选育出裕田麦126等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推动滨州优质麦种植面积从零跃升至近百万亩 [15] - 公司首创"三产融合、绿色循环"模式,包含高端育种、生态养殖等十大板块的小麦全产业链 [13] 青年人才发展 - 团滨州市委扩容"招商青年大使"规模,举办青年企业家专场活动30余场 [16] - 围绕重点项目成立100支青年突击队,新建青年友好新阵地并组织活动100余场 [16] - 开展寒暑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征集岗位33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000余人 [16]
海南小伙王启腾扎根广东茂名农村—— 村里来了个养鱼创业的年轻人(追梦路上)
人民日报· 2025-07-03 00:2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王启腾2014年在广东茂名大学期间发现罗非鱼养殖行业同质化严重、价格低迷的问题,萌生创新养殖想法 [1] - 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期间观察到当地罗非鱼养殖产量高但效益低的现状,产生通过技术改良提升产品价值的创业构想 [1] - 大学毕业后在广东省"大学生乡村创业帮扶计划"支持下开始实践脆肉罗非鱼养殖项目 [1] 技术创新突破 - 借鉴脆肉鲩养殖技术,尝试通过蚕豆喂养实现罗非鱼肉质脆化 [1] - 经过反复试验成功解决饲料中蚕豆比例调控难题,将鱼存活率提升至95%以上 [2] - 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优化,实现养殖成本每斤6元、出塘价每斤9元的良好效益 [2] 经营模式与规模 - 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23家合作单位共同发展 [3] - 目前养殖规模已达3000亩水面,年产量超2500万斤 [3] - 年产值突破2亿元人民币 [3] 产品优势 - 创新养殖的脆肉罗非鱼具有肉质结实、口感脆滑的特点 [1] - 产品经济效益显著高于普通罗非鱼,实现价格溢价50% [2]
海丰莲花山“茶王”诞生!
南方农村报· 2025-06-21 12:31
赛事概况 - 2025海丰莲花山茶品鉴赛于6月21日成功举行,评选出绿茶品类1个"茶王奖"、3个"金奖"、5个"银奖"、6个"铜奖",红茶品类1个"茶王奖"、1个"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 [3][4] - 绿茶"茶王奖"由海丰县莲丰茶业有限公司获得,红茶"茶王奖"由汕尾市双叠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得 [8][10] - 赛事由汕尾市农业农村局指导,广东省茶叶学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11][12] 获奖企业及产品 - 绿茶品类获奖企业包括海丰县蓬丰茶业有限公司(茶王)、海丰县蓬银农业生态有限公司(金奖)、海丰县仁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仁荣茶业(金奖)等15家企业 [8] - 红茶品类获奖企业包括汕尾市双叠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茶王)、汕尾市雄鹰实业有限公司(金奖)、广东莲山农业有限公司(银奖)等5家企业 [10] - 海丰县莲丰茶业有限公司的获奖茶园位于牛局山,砂石砾壤环境赋予茶叶天然韵味 [32][33] 赛事意义与行业影响 - 赛事以"兴技惠农"为导向,通过品鉴评比与技术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提升海丰莲花山茶品质,擦亮区域品牌 [12][13] - 海丰县委常委陈健雄表示莲花山茶承载千年茶文化底蕴,肩负乡村振兴、富民强县使命 [14][15]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凌彩金评价参赛绿茶质量整体优秀,体现了"金黄汤,蜜栗香"的特色 [29][30] 技术培训与产业提升 - 赛事期间开展"茶园间作广金钱草技术培训"和"茶叶感官评审技术培训",推广生态种植模式和科学评茶方法 [39][41]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加工研究室主任马成英现场讲解生态种植模式操作要点 [39][44] - 赛事搭建"以赛促学、以赛提技、以赛兴产"平台,在政府引导、技术支撑、金融助力下推动茶产业发展 [45][47]
北京号最精彩 | 青春专属浪漫!一年一度高校毕业礼物开箱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0 12:24
文创行业 - 中国人民大学推出"2025专属毕业文创礼包",包含人大红手提袋、实鸽冰箱贴等设计产品,融入"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励志元素 [4] - 首钢园六工汇开物集成为石景山首家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商店,集合15个品牌170余种产品,涵盖非遗礼物、科技潮玩等品类 [8] - 北海公园推出原创"福高高"雪糕,设计灵感源自北海福文化,结合夏至节气推出特色消暑产品 [10] 农业与乡村旅游 - 北京房山窦店现代农业产业园采用现代化收割机进行麦收作业,摄影协会组织活动记录丰收场景 [14] - 朝阳区将台乡启动2025年夏收"第一镰",农业执法部门对农机进行安全检查以保障收割质量 [24] - 海淀上庄碧清园睡莲盛放,斑嘴鸭群戏水形成夏日景观,推动生态旅游发展 [22] 文化IP与商业创新 - LABUBU玩偶租赁业务兴起,单日租金达80元,反映热门IP衍生市场的商业潜力 [28] - 考古发现展示早期龙纹演变,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与陶寺遗址彩绘龙盘引发学术讨论 [16] 医疗健康 - 幽门螺杆菌国内感染率超50%,C13呼气试验作为无创检测手段准确率达90%以上 [30] 新媒体平台 - 北京号平台聚合近500家号主,形成20个垂直领域新媒体矩阵,日均内容更新量超千条 [30][32][33]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种粮大户——用上小麦新品种 盐碱地亩产超1200斤(经济聚焦·夏收里的“新选手”)
人民日报· 2025-06-15 21:48
农业科技应用 - 多地推广小麦优质品种并应用无人驾驶收割机、新型烘干设备等科技手段提升夏收效率与质量 [1] -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采用"齐民27"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抗倒伏、耐盐碱特性,适合干旱缺水条件种植 [5][8] - 种子采用种衣剂技术,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等成分,有效防控茎基腐病、纹枯病等病害 [8] 种植技术改进 - 盐碱地采用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和深翻土地技术,增加土壤肥力并阻隔土壤返盐 [8] - 使用宽幅播种机确保栽培精准、下种均匀,促进小麦植株健壮发育 [9] - 灌浆期结合病虫害监测实施精准施药,重点防控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 [9] 产量提升成果 - 聂建伟种植的"齐民27"小麦亩产超过1200斤,较去年亩产提升5%以上 [10] -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示近年审定的120个小麦新品种,包括"齐民27" [9] - 农田灌溉提升工程将小清河水引入田间,极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9]
建行东台支行科技赋能“红土地” 金融“活水”润乡村
江南时报· 2025-06-09 03:26
建行东台支行科技兴农实践 - 建行东台支行在杨沈村开展"红色血脉·科技兴农"科技活动周,通过金融创新推动乡村振兴[1] - 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沉浸式体验区,利用"人工AI"设备和"DeepSeek"智能工具帮助村民获取农技知识、简化信贷流程[1] - 客户经理实地走访种植养殖大户和红色文旅项目,运用大数据风控模型和移动终端进行"红色惠农贷"授信评估[1]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重点推广"裕农快贷""乡村振兴信用卡"等专属产品,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信贷资源精准直达[1] - "红色惠农贷"结合红色文化传承,体现金融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的特殊定位[2] 科技与红色文化融合 - 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数字金融知识普及,形成"金融+科技+红色文化"的特色兴农模式[2] - 通过科技活动周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优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2] 社会责任与战略实施 - 展现国有大行以科技驱动普惠金融深化、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2] - 通过科技赋能解决乡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激活乡村经济内生动力[1]
从青年视角看现代农业之“美”
新浪财经· 2025-05-30 06:33
现代农业科技应用 - 现代农业通过技术集成形成标准化模式稳定产量 例如使用新型马斯奇奥播种机同步开展侧深施肥作业 [3] - 农情一体基站实现数据自动化采集 包括虫情 草情 土壤墒情及小区域气候情况 通过手机APP实时显示 [5] - 智慧农渠系统集成雷达 传感器及物联网技术 实现农田水位 作物生长 土壤肥力等10余项参数远程监控与调控 [7]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 400余亩耕地生长状况仅需不到半小时即可全面掌握 依托传感器和摄像头完成数据采集 [5] - 智慧数控设备替代传统人工介入 单人可管理500亩以上农田 夏管阶段人力需求从2-3人减少至1人 [7][9] - 现代农业设备设施显著降低劳动强度 如自主化管水控水系统减少人工干预 [7] 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 - 公司与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智慧农业样板间 形成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与体系 [9] - 吸引专家团队开展交流活动 精准掌握智慧农业发展方向 促进技术设备引入与替代 [9] - 实习项目帮助青年学者快速了解现代农业进程 推动地区智慧农业与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发展 [1][9] 技术变革对行业影响 - 传统农业形态被新型科技改变 如标准化大垄种植 精准施肥 数字化农业环节 [3][7] - 智慧农业设备覆盖率提升 包括播种机 监测系统 远程控制终端等核心装备 [5][7] - 行业呈现人 自然 科技和谐共处的发展趋势 技术减负效果显著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