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陕西省四部门联合打击黄河非法采砂
陕西日报· 2025-07-22 06:35
协同发力,构建长效监管格局。水利部门牵头查处违法采砂,检察机关强化公益诉讼监督,公安机关严 打涉砂犯罪及黑恶势力,交通运输部门严查非法运砂车辆船舶,通过信息共享、联合巡查、案件移送等 机制,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链条监管体系。 紧盯黄河干流、渭河及无定河等重点河段,严打无证盗采、超量采砂、"蚂蚁搬家"式盗采,以及利 用"三无"船舶、夜间作业等隐蔽手段的违法活动,深挖公职人员参与非法采砂等"保护伞"问题;强化跨 部门联动,建立"水利牵头、检察监督、公安打击、交通管控"协同机制,探索推行"1+3"联合执法模式 (水行政执法队+公安、交通、属地政府联络员),对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形成执法合力;科技赋能智 慧监管,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依托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技术实时发现违法行为, 畅通12345、12314等举报渠道,发动社会力量共同监督。 日前,陕西省水利厅、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陕西省黄河流域非 法采砂打击整治的通知》,以"亮剑护河2025"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整治陕西省黄河流域河道非法采砂 行为,筑牢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联合整治旨在维护河势稳定 ...
【省生态环境厅】陕西以智慧监管推进生态环境执法体系现代化
陕西日报· 2025-07-20 23:37
科技赋能智慧监管 - 陕西整合国家、省、市三级24个信息化系统,打通底层污染因子数据库,搭建升级版全省非现场信息化执法平台 [1] - 新平台对全省近5万家排污企业实现24小时信息化监管,通过AI算法动态画像并以红黄绿三色码分级管控 [1] - 平台精准输出违法线索,降低涉企现场检查频次,执法效能显著提升 [1] 锚点体系与数智化转型 - 以排污许可证为基础,将企业生产设施、治污设施等十大类物理实体确定为执法关键"锚点" [2] - 通过数据建模将锚点嵌入移动执法系统,实现亚米级精准定位导航,辅助执法人员精准发现问题 [2] - 体系在全国首创移动执法全要素数字化呈现,减少企业管理人员陪同需求,做到无事不扰 [2] VR执法教学系统 - 陕西研发高仿真虚拟执法场景,帮助执法人员反复练习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应用 [2] - 系统模拟多种执法场景流程,有效提升现场执法能力 [2]
专家学者聚广西北海 探究人工智能赋能特种设备安全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7-13 01:3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国特种设备保有量近十年年增长率维持在7%左右[1] - 特种设备数量从2015年的1100万台增长至2023年的2294万台[1] - 电梯数量占比接近50%[1] 技术应用与监管创新 - 人工智能和智能设备将成为实现特种设备智慧监管的重要工具[1] - 电梯安全AI监管模型具备物联网智能监控功能 可自动识别困人故障并呼叫救援[2] - AI技术可自主筛查违法线索并预警 提升救援效率并为精准执法提供数据支撑[2] - AI安全监管智能头盔实现从"人眼观察"到"智慧洞察"的转变 提升监管精准性和及时性[2] 监管重点领域 -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如叉车)的安全使用需重点关注[1] - 电梯数量快速增长带来监管压力提升[1] 行业活动与交流 - 北海市举办特种设备人工智能监管交流会 探讨AI赋能安全监管新路径[1][2] - 交流会推动人工智能在市场监管领域的创新应用 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2]
智慧工地、定向音箱让成都重归宁静
中国环境报· 2025-07-11 00:06
噪声污染治理成效 - 成都市噪声投诉量同比下降11.9%,其中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投诉同比分别下降6.4%、19.1%、28.3%、43.9% [1] - 2025年噪声污染百日攻坚期间全市学校噪声投诉量同比降幅高达52.2% [4] - 2024年成都市餐饮类(含酒吧)噪声投诉量首次同比下降27.2%,2025年攻坚期间同比降幅为12.8% [6] 建筑施工噪声治理 - 施工噪声投诉量占成都市噪声投诉总量近三成 [2] - 成都市住建部门出台《成都市建设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四环路内新开工项目安装噪声自动监测设施并接入"智慧工地"监管平台 [2] - 截至2024年年底,成都市已在1720个施工工地安装噪声自动监测设备2236套 [2] - "智慧工地"平台实现噪声污染"发现—预警—派单—整改—督办—销号"全过程闭环管理 [3] 校园噪声治理 - 成都市教育部门在9个中小学校操场安装34套操场定向音箱,通过控制声音传播方向和范围减少对周边居民干扰 [4] - 采取安装定向传声降噪系统、规范校园广播使用时段等措施有效解决校园广播扰民问题 [4] 商业噪声治理 - 成都市出台《成都市餐饮行业噪声防控指引》等行业噪声管理制度 [6] - 青羊区对酒吧街采取加装隔音设施、优化营业时段等措施,并成立酒吧经营者联盟加强行业自律 [6] - 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协同共治推动酒吧业态健康发展 [6] 行业监管措施 -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开展噪声污染现状分析,梳理出高发行业和领域 [1] - 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完善行业噪声管理规范和管理措施,引导形成行业自治 [1] - 教育、体育、商务部门分别出台学校、体育场馆、餐饮行业噪声管理文件 [6] - 成都市计划进一步健全噪声工作配套管理制度,推动更多行业完善源头管理措施 [7]
【咸阳】“码”上查 “码”上管 “码”上办
陕西日报· 2025-06-30 22:39
环境码智能监管平台 - 咸阳市1700多家企业已拥有"环境码",通过颜色区分环境信用等级:绿码(90分以上)占39.6%,黄码(80-90分)占1.7%,红码(80分以下)占3.7%,灰码(半年未检查)占55% [1][3] - 绿码企业享受"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政策,黄码企业适当增加检查频次,红码企业为重点监管对象 [1][3] - 平台实现"一企一档"数字化管理,执法人员扫码即可获取企业排污信息、处罚记录等实时数据,替代传统人工核查 [3] 涉企执法改革背景 - 国务院2024年初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要求全国范围内遏制乱检查现象,咸阳市2024年9月率先推出"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措施 [2] - 改革前企业年均受检超20次,100多名执法人员需监管5000多家排污企业,存在重复检查、效率低下问题 [2] 平台运营成效 - 执法检查频次下降但精准度提升,通过大数据分析避免多头检查,移动执法终端实现全过程留痕 [3] - 企业可通过平台学习环保法规、自查整改,并在线申请执法指导,政企互动功能增强合规便利性 [4] - 该模式获评陕西省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预计年底覆盖全市5000家排污企业 [4] 技术赋能监管 - 平台整合多系统数据源,执法人员可远程完成证据上传、结果录入等全流程操作 [3] - 投诉举报需经多级审批方可现场查验,减少非必要干扰 [4]
去年北京新设经营主体31.49万户
新京报· 2025-06-30 07:56
经营主体增长与登记便利化 - 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经营主体实有268.62万户同比增长5.08% 2024年新设经营主体31.49万户 [1] - 全国首个"一标四维"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落地 外资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网办、一网通办" 发布首套中英文双语版外商投资登记指南 [2] - "e窗通"平台网办功能升级 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拓展至30余个 2024年全程网上办理登记业务占比达79.87% [2][3] 智能餐饮与自动化设备发展 - 北京智能餐饮经营许可备案超300家 制定自动制售设备食品经营许可审查要求 推动首个持证餐饮AI机器人在亦庄落地 [2] - 截至2024年5月48家企业获批利用自动设备进行食品制售 设备布设300余个点位 智能餐饮机器人覆盖图书馆、动物园等公共场所 [3] 公平竞争与反垄断执法 - 推动退还企业费用6500多万元惠及1.02万户企业 检查收费主体480余户 罚款金额1827余万元 [4] - 建成240家涉企收费监测点位 检查反不正当竞争单位2.3万余家 2025年将常态化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 [4][5] - 重点查处限定交易等垄断行为 推进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 加大对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政策的整改力度 [5][6] 监管机制创新与企业减负 - 2024年非现场检查量占比提升至38.6% 扫码检查减少重复检查6510次 警示成功率89% [7] - 10.5万户企业纳入"无事不扰"清单 首批被检查量环比下降79.1% 2025年计划将非现场检查占比提升至50%以上 [7][8] - 54万余户企业通过"多报合一"年报公示减少填报数据超1100万条 为5.1万户经营主体完成信用修复 [7] 质量提升与标准建设 - 建设55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 建立41条质量强链 培育23家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 [9] - 发布50项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11项产业计量成果入选国家库 全国率先施行统一公平秤标识 [9] - 为637家小微企业减免认证费用198万余元 发放CCC免办证明2.1万余张货值21.9亿元 [10]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特殊食品经营环节专项检查
中国食品网· 2025-06-24 10:08
市场监管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市场卫士先锋服务队"作用,开展特殊食品经营环节专项检查,整顿市场秩序,打击非法经营和虚假宣传行为 [1] - 执法人员使用"塔通办智慧监管平台"APP扫码检查,实现自动识别检查对象、数据实时同步、全程留痕,检查效率提升50% [3] - 检查重点区域为超市、母婴店、药店,重点检查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产品,采用无纸化操作,电子表单录入、拍照取证、电子签字一气呵成 [3] 检查内容 - 核查经营单位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检查产品标签标识规范性,排查虚假宣传、夸大功效、违规销售等行为 [3] - 逐项检查特殊食品专区专柜设置、警示用语标注、保质期管理等合规情况 [3] - 已检查48户次,对专区专柜设立不到位、警示用语不规范、产品未集中摆放等问题现场指导并责令整改 [3] 技术应用 - "塔通办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同步,自动归集违法线索,支持跨部门联合惩戒 [3] - 检查全程采用智慧化手段,完成从传统"人海战术"到智慧监管的转变 [3]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开展药品零售行业“扫码检查”专项行动
中国食品网· 2025-06-24 04:23
智慧监管新模式 - 乌苏市市场监管局推行"扫码检查"智慧监管新模式 实现监管全流程数字化 提升监管效能与执法透明度 [1] - 执法人员使用"塔通办智慧监管平台"APP扫描二维码自动识别检查对象 避免误查 检查结果实时同步至监管平台 确保全程留痕和数据可追溯 [3] - 检查采用无纸化操作 结果录入电子表单 拍照取证上传 企业负责人电子签字确认 单次检查时间平均缩短50% [3] 检查重点与成效 - 重点核查药品购进渠道 储存条件及处方药销售管理情况 严查销售假劣药品 违规销售处方药及未按规定储存药品等行为 [3] - 现场随机抽查药品 核实材料与实际情况一致性 确保药品来源合法可追溯 对存储条件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责令立即整改 [3] - 严厉打击执业药师"挂证" 执业药师不在岗销售处方药等问题 [3] - 截至目前共检查药店50余家 有效规范零售药店经营行为 提升药品安全管理水平 [4] 未来计划 - 将持续强化监管力度 采取"监管﹢普法"组合策略 [4] - 组织药店从业人员开展法规培训 实现辖区药店培训全覆盖 [4]
聚焦“四类”违法违规行为 三部门开展政府采购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中国证券报· 2025-06-23 20:24
政府采购领域专项整治通知 - 财政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通知,针对政府采购领域"四类"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包括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代理机构乱收费、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及围标串标 [1] - 整治重点涵盖采购人倾斜照顾本地企业、指向特定供应商、以不合理条件实行差别歧视待遇 [1] - 代理机构违规收费、逾期退还保证金被列为重点监管内容 [1] - 供应商通过虚假检测报告、认证证书、合同业绩等材料谋取中标的行为将被严厉打击 [1] - 供应商投标文件混装、保证金同账户转出等恶意串通行为纳入整治范围 [1] 专项整治工作实施安排 - 中央及省市县四级财政部门将分级分类检查代理机构,专项整治时间为2025年6月至2026年1月底 [2] - 省级财政部门需制定科学工作方案,按阶段向财政部报送进展并总结典型案例 [2] - 财政部门将与公安部门协同打击围标串标犯罪,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动核验认证证书及检测报告 [2] 监管手段创新 - 财政部门将运用大数据分析、行为预警等数字化手段,聚焦投标和评审环节筛查风险 [2] - 通过智慧监管破解政府采购监管难题,提升围标串标等行为的识别精准度 [2]
林区市场监管局召开“互联网+明厨亮灶”工作推进会
搜狐财经· 2025-06-22 21:31
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建设 - 核心目标是实现餐饮单位后厨关键区域的实时监控,将食品安全监管从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提升透明度和效率 [3] - 当前监控设备分布在电信、移动、联通、广电四家运营商,计划将数据端口统一归集至电信公司服务器并接入"鄂食安"监管平台 [3] - 以大中型餐饮企业、单位食堂、养老机构为重点切入对象,同时覆盖学校食堂和农村集体聚餐等场景 [4] 实施策略与分工 - 由市场监管局责任科室牵头,各运营商提供技术保障,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推进 [4] - 针对安装过程中的问题建立台账,多方联动分类施策解决问题 [4] - 通过多渠道宣传引导消费者参与监督,持续提升平台覆盖率和使用率 [4] 会议成果 - 面对面交流有效解决了餐饮单位在推进过程中的疑问和难题 [4] - 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