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

搜索文档
“保楼市”还是“保实体经济”?国家做出选择,房价接下来走势更明了
搜狐财经· 2025-05-31 06:09
政策转向 - 过去20年全国平均房价涨幅超过540%,四大一线城市核心区涨幅高达20倍以上 [1]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房地产"一词出现频次较五年前骤降60%,"科技创新""实体经济"提及率翻倍 [3] - 中国新能源汽车占全球份额73%,光伏专利占比超80% [4] - 2024年芯片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2%,六大行金融科技投入共计1254.59亿元,中国银行宣布未来五年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不少于1万亿元支持 [4] 楼市调控 - 二线城市房价跌幅超30%,三四线城市房价"腰斩" [4] - 北京、上海核心区房价环比微涨0.36% [7] - 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已完成,7.9亿本产权证书实现信息联网 [9] - 深圳前海豪宅逆势上涨8%,北京核心区土地溢价率超50%,而燕郊房价暴跌60% [11] 市场变化 - 90%以上房产已失去投资价值 [11] - 人口红利消退,老龄化加剧,刚需购房群体锐减 [11] - 租赁市场崛起,保障房供给加大,年轻人更倾向租房 [11] - 杭州某投资客5套房价值缩水2000万 [11] 投资建议 - 大城市核心区域房产抗跌性强,建议持有 [13] - 大城市郊区超20年老破小及三四线非自住房建议抛售 [13] - 坚持"掐尖"原则,只认准大城市核心区房产 [14] - "伪核心"区域和远郊盘即使便宜15%也需谨慎 [14]
房价不断下跌,历史却惊人相似,中国房地产可能要走日本“老路”
搜狐财经· 2025-05-23 00:03
楼市现状 - 5月19日统计显示住房价格基本持平或下降,新房售价进一步降低,行业持续低迷[1] - 大批城市房价停止上涨并开始下跌,仅少数城市维持涨势,当前变动呈现分水岭特征而非周期性波动[7] - 郊区普通小区房价曾轻松突破百万的现象消失,闭眼买房躺赢时代终结[5] 历史对比与潜在路径 - 市场担忧中国楼市可能重蹈日本覆辙:90年代日本房价连续下跌十余年,高债务比例、人口结构恶化等相似风险显现[13][15] - 美国模式提供另一种参照:金融危机后调整周期较短,中国凭借更大体量和集中调控能力或可避免最剧烈下跌[16] - 中国缺乏完整历史周期样本,需借鉴国际经验但无法直接套用[10] 结构性变化与核心问题 - 当前调整源于内生机制问题:居民购买力下降、生育率走低、高负债隐患等内部因素削弱市场,外部刺激难以扭转[11] - 土地财政体系赋予政府强控能力,部分城市已通过暂停宅地交易调节库存[23] - 保障房"双轨制"推进(如深圳保障房低价策略)分流商品房需求,避免硬着陆[20] 区域分化与未来展望 - 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因资源集聚和人口流入具备更强抗跌性,可能率先复苏[29] - 产业结构单一、人口流出的非核心城市面临长期下行压力,或出现鹤岗式超低价现象[30] - 调整时长存在两极可能:美国模式需2-3年触底,日本模式或持续15年以上[30] 政策工具与差异化调控 - 房产税采取渐进式改革,差异化税率设计避免日本式市场速冻风险[22] - 土地供给国有化抑制投机,区别于日本土地私有导致的失控局面[18] - 全国统一调控失效,地域差异将加剧,需针对性施策[25][27]
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常见问答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21 01:00
房产税政策要点 - 房产出租的计税依据为不含增值税的租金收入,税率为12% [2] - 企事业单位向个人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出租住房可享受4%优惠税率 [2] -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可减半征收房产税 [3] - 按房产余值计税时税率为1.2%,按租金收入计税时税率为12% [3] - 天津市规定房产税计税依据为房产原值减除30%后的余值 [3] 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要点 - 土地使用税以土地使用证确认面积为计税依据 [4] - 天津市土地使用税实行六等分级税额,年税额从一等25元/㎡至六等1.5元/㎡ [4] - 未取得土地使用证或实际面积超证的需据实申报 [4]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规定 - 自建房屋从建成次月起征房产税 [4] - 委托建设房屋从验收次月起征 [4] - 购置新建商品房从交付使用次月起征 [4] - 购置存量房从权属变更登记次月起征 [5] - 出租房产从交付次月起征 [5] 电子税务局申报操作 - 首次申报需先进行税源信息采集 [5] - 出租房产需分别录入从价和从租计征信息 [7] - 跨区域申报需通过"跨区域税源登记纳税人"入口操作 [14] - 已申报信息不可更改,未申报税源可修改或删除 [15][16] - 变更税源信息时生效时间为变更次月 [12]
我国楼市大局已定,未来全国45%的家庭,将面临“5大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5-16 12:36
房地产市场调整趋势 - 2022年起房地产市场进入长期调整 二三线城市如郑州 石家庄 涿州率先调整 2023年一线城市如上海 深圳加入调整行列 [1] - 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1.3% 销售额同比下降15.7% [1] - 2024年全国3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2% 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5.1% [1] 多套房产家庭面临的挑战 挑战一 房产市值缩水 - 一线城市房价从峰值下跌超30% 如上海 深圳从9万/平米跌至6万/平米 [5] - 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达40 二线城市20-25 远高于国际7-8的平均水平 未来房价仍有下跌空间 [5] 挑战二 房产变现困难 - 2025年全国二手房挂牌量激增 重庆17.2万套 成都17万套 天津15万套 广州17万套 北京13万套 [7] - 二手房需低于市场价10-15%抛售才可能成交 但业主普遍不愿降价 [7] 挑战三 持房成本上升 - 经济不景气导致收入减少 多套房产家庭还贷压力显著增加 [9] - 2024年全国物业服务成本同比上涨15% 物业费等持房费用持续攀升 [9] 挑战四 以租养贷难度加大 - 三四线城市因人口流出 房屋空置率高 租金收入不足覆盖房贷 [12] - 一线城市因生活成本高 外地打工人返乡 租房需求下降 租金呈下降趋势 [12] 挑战五 房产税试点扩围 - 2024年决策层宣布房产税试点城市扩围 将在上海 重庆基础上新增试点城市 [15] - 房产税按评估价值0.5%-1.2%年率征收 对多套住房家庭实行累进税率 [15]
5大现象已经出现?我们可能是最后一代买房人了,楼市风向变了
搜狐财经· 2025-05-15 02:26
在进入到2025年之后,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边是各地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总体呈现"量价齐跌"的趋势。而另一边各种救市政策频繁出 炉,除了绝大多数城市放开限购之外,就是降低房贷利率,减免购房者的契税和增值税等。从目前情况看,各种救市利好政策,只是昙花一现,对于房地产 市场影响并不大。 现象一:中国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 对此,有90后购房者表示:不知道大家发现没?当前房地产市场有5大现象已经出现,我们可能是最后一代买房的人了,楼市风向已经变了,希望大家要认 清形势。 中国已经进入到中度老龄化社会,一边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截止到2024年底,我国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高达2.96亿。预计到2035年60岁以 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 另一边是年轻人数量越来越少,90后1.7亿,00后1.45亿。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都有了自己的房子,无需买房。而城里多数年轻人可以继承父辈房 产,也没必要再买房。未来刚需购房者数量将会越来越少。届时,房价下行的压力持续增大。 现象二:房价与收入比严重失衡 现象三:房产税试点城市开始扩围 房产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2024年10月,我国高层就宣布将对房产 ...
个人出租住房怎么交税?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14 14:55
个人出租住房税务政策 增值税 - 个人出租住房按5%征收率减按1.5%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 [4] - 一次性收取租金可分摊至租赁期 月租金未超10万元可免征增值税(需开具普通发票) [4] 附加税费 - 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分别按实缴增值税的7%、3%、2%计征 [5] - 2022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 个人出租房屋附加税费减半征收 [5] 个人所得税 - 个人出租居民住房所得按1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2001年1月1日起执行) [6] - 税前扣除项包括:租赁过程已缴税费、支付给出租方的租金、负担的修缮费用、税法规定费用标准 [7][8][9][10] 其他税种 - 个人出租/承租住房签订的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 [11] - 个人出租住房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12] - 个人出租住房按4%税率征收房产税 2022-2027年期间减半征收 [12]
王健林透露!中国手握“三套房”的家庭,注定要未来面临3个结局
搜狐财经· 2025-05-13 03:41
房价走势与市场变化 - 2021年起房价进入下行通道 十八线城市价格腰斩 三四线城市普遍下跌50% 一线城市房价回落至2016年水平 [1] - 政府采取"限跌"政策 降低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 推出税收优惠 放松限购限贷等救市措施 [1] - 房企面临资金链压力 债务问题突出 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房产投资吸引力下降 [3] 房企与市场供给 - 行业将迎来洗牌 资金链紧张房企退出市场 大型房企继续发展 [5] - 城镇化接近尾声 农村人口进城推动房价的时代结束 老龄化少子化减少购房需求 [5] - 商品房待售面积达7.5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10% 高空置率问题突出 [5] 房产税与租赁市场 - 房产税和房东税试点推进 最高税率达20% 多套房家庭税务压力大增 [6] - "以租养贷"模式难以为继 除一线和部分强二线城市外难以实现 [6] 财富分配与政策影响 - 45%家庭拥有两套以上房产 财富集中现象显著 两亿人无力购房 [10] - 房产继承转售需缴纳20%个人所得税 除非符合"满五唯一"条件 [11] - 政策旨在限制房产积累 促进财富公平分配 实现社会长期稳定 [11]
2025下半年房价走向-石家庄
搜狐财经· 2025-05-03 17:05
文章核心观点 石家庄房价持续下降,成交量走低,下放大量房产证将增加二手房供给致其降价,新房销售也会受影响,政府或借此增收房产税,未来二手房大概率继续降价 [1][3][5][9] 房价现状 - 今年石家庄房价平稳下降,降幅比去年慢,目前较去年年底降了五百,成交量持续走低,新房仍在宣传 [1] 房产证下放情况 - 石家庄下放26万个房产证,长安区有12万个,部分小区还未开始办理,市场可供出售二手房将增加15% - 20%,挂售量或从五万多套增至六万套左右 [3] 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二手房供给增加会导致价格降低,新房销售也会受影响 [5] 政府增收情况 - 办30万张房产证约产生九亿收款,但含维修基金,并非都能纳入政府开源 [5] - 粗略按30万个房产证算,约62万套房子需收税,每年或产生18.6亿元房产税收,若算上村证房可能更多,若今年全部发放房产证,明年大概率出台房产税 [8] 对二手房主的影响 - 大量二手房入市增加供需,且持有成本增加,难以将房产税成本转移给租客 [8]
中国的房产不具有保值增值性?
集思录· 2025-03-05 15:00
中国房产保值性争议 - 核心观点认为中国房产增值主要依赖地皮增值而非建筑本身,且70年土地使用权到期后价值归零[1] - 反驳观点指出土地使用权到期可免费续签,且西方国家虽有永久产权但需缴纳1%-3%房产税及40%遗产税,综合成本更高[2] - 国外房产持有成本包括房产税、HOA费用(每月数百美元)、房屋保险(每月几十美元)等持续支出[7] 国内外房产制度对比 - 中国采用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可循环交易而非一次性卖断[9] - 西方国家永久产权伴随永久纳税义务,70年内房产税累计可能超过房产价值[2][3] - 美国房产中位数80万美元(波士顿案例),但需考虑套内面积计算方式差异[8] 房屋拆迁与重建机制 - 危房分四级处理:A级正常使用,B级观察使用,C级需加固,D级强制拆除[10] - 拆迁补偿采用"重置成新价"原则,原拆原建或货币补偿[10] - 高层住宅未来拆迁面临成本收益失衡问题,尤其三四线城市可能重现日本人口流失导致的空置现象[4][5] 房产价值决定因素 - 价格由供需关系而非货币增量单一决定,不同区位房产稀缺性差异显著[6] - 保值本质是资产稀缺性相对于货币的提升幅度,需动态比较不同资产类别[6] - 核心地段房产价值应与当地高学历人群收入水平挂钩,受国运和产业结构变化影响[12] 历史制度演变 - 90年代取消福利分房制度激发商品房需求,土地使用权出让实现土地收益可持续[9] - 早期购房者享受时代红利,货币超发成为支撑房价长期因素[11] - 建筑技术进步使现代房屋品质远超30年前,但价格反降体现工业品通缩特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