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

搜索文档
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健康焦点)
人民日报· 2025-08-17 21:49
农产品消费政策与产量 - 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提升营养健康公共服务"和"强化健康消费宣传引导" [1] - 2024年我国谷物、肉类、花生、茶叶、水果等农产品以及海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一 [1] - 粮食产量7.06亿吨,肉类产量9770万吨,蔬菜产量8.6亿吨 [1] 主食消费趋势与建议 - 碳水化合物应占每日总能量的50%-65%,建议选择低GI、高纤维的优质碳水 [3] - 精制谷物如白米、白面的GI超过80,而全谷物如糙米、燕麦、藜麦属于中低GI食物 [3] - 老年人推荐燕麦、红薯、杂豆粥,健身减肥人群建议多吃红薯、玉米、全麦面包 [3] - 烹饪方式影响GI值,煮得越烂GI越高,如粥比米饭GI高 [4] - 每餐主食量约等于一个拳头大小,避免"隐形高碳水"陷阱 [4] 肉类消费建议 - 成人每天畜禽肉或水产类摄入量为40-75克 [7] - 白肉红肉搭配吃,以脂肪含量相对更低的白肉为主 [7] - 优先选择蒸、煮、烩、拌等烹饪方法,避免重油重盐 [7] - 老年人每天摄入100-150克鱼肉等易消化肉类,分两餐食用 [9] - 儿童青少年建议红白肉搭配,少吃加工肉 [9] 蔬果消费建议 - 每天新鲜蔬菜摄入量300-500克,深色蔬菜应占一半 [10] - 每天水果摄入量200-350克,糖尿病患者每次摄入量为100克 [11] - 深色蔬菜如油菜、菠菜对骨质疏松、高血压、肥胖等疾病有预防作用 [10] - 反季节蔬菜水果对保持健康有益,需做好清洗去皮 [12] 膳食指南标准 - 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 [13] - 每天摄入鱼、禽、蛋类和瘦肉120-200克,每周吃鱼300-500克 [14] - 每天摄入液态奶300毫升以上,吃鸡蛋不弃蛋黄 [14]
吃花生能为我们身体带来哪些好处?每天吃多少合适?
央视新闻· 2025-08-17 04:34
核心观点 - 花生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健康食品 富含优质植物蛋白 不饱和脂肪酸 B族维生素和抗氧化成分 具有延缓衰老 促进心血管健康和辅助血糖控制等多重益处 但需注意适量食用和避免霉变[1][16][23] 营养成分分析 - 每100克生花生仁含能量574千卡 蛋白质24.8克 脂肪44.3克 碳水化合物21.7克[3] -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B1(0.72mg/100g)和烟酸(17.90mg/100g) 在常见食物中烟酸含量名列前茅[11][12] - 矿物质含量突出 含钾587mg 磷324mg 镁178mg 钙39mg 铁2.1mg 锌2.5mg per 100g[3] 蛋白质质量 - 蛋白质真消化率(TD)达94% 与肉类(94%)和鱼类(94%)相当 高于大豆(78%)和小麦(86%)[6][7] - 含人体全部8种必需氨基酸 通过与谷物搭配可实现蛋白质互补 提高利用率[5] 脂肪构成 - 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占38.6%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38.6% 饱和脂肪酸仅19.8%[8][9] - 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同时维持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有益心血管健康[10] 维生素补充作用 - 富含维生素B1(0.72mg/100g)和烟酸(17.9mg/100g) 可有效弥补精制谷物加工过程中的B族维生素损失[11] - 烟酸含量显著高于小麦粉(2.0mg) 鸡蛋(0.2mg)和玉米(2.3mg)等常见食物[12] 抗氧化特性 - 含白藜芦醇(510μg/100g水煮花生) 间香豆酸等酚类化合物 具有强大抗氧化能力[13][14] - 抗氧化成分可清除自由基 减少氧化应激 在延缓衰老和预防慢性疾病方面发挥作用[15][16] 健康益处 - 每天食用25克带皮烤花生可显著增加端粒长度 延缓细胞衰老[17][18] - 大型研究显示经常食用花生人群的中风风险降低 尤其缺血性中风[19] - 血糖指数(GI)仅为14 属低GI食物 研究显示有助于改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控制[20][21][22] 食用建议 - 每日推荐摄入量25-35克(约580千卡/100g) 需根据其他坚果和大豆摄入情况调整[24][25] - 烹调方式影响营养保留: 烤制使矿物质含量提升(钙284mg vs 生39mg) 但维生素B1损失较大(0.12mg vs 生0.72mg)[27] - 推荐生吃 水煮或低温烤制 避免煎炸导致的营养损失[27] 注意事项 - 霉变花生含黄曲霉毒素 具强致癌性 需立即丢弃[23] - 花生是八大过敏原之一 过敏人群需严格避免[30][31] - 肥胖人群建议每日限10克 儿童需防止窒息风险 代谢性疾病患者应在指导下食用[33][34][35]
鲜榨果汁的 “甜蜜陷阱”,你中招了吗?
央视新闻· 2025-08-12 06:35
灌下一杯冰镇鲜榨橙汁,酸甜清爽,这大概是不少人夏日里的 "小确幸"。但你知道吗?这杯看似健康的果汁,可能正悄悄给身体 "埋雷"。 鲜榨果汁的"健康假象",藏着这些雷区! 很多人觉得,鲜榨果汁没添加剂,比汽水健康,还能"浓缩" 水果的营养 —— 但事实可能恰恰相反。 夏天想喝"果味"?这样做更健康 当然,果汁也不是完全不能碰。酷暑难耐时,偶尔喝一杯鲜榨的解解馋,完全没问题。但想真正兼顾健康和美味,更推荐这样做: 含糖量高到惊人,血糖"坐火箭" 水果榨成汁后,细胞壁被破坏,原本"锁"在里面的糖分(尤其是果糖)被彻底释放,能被身体快速吸收。 一杯250毫升的苹果汁,含糖量约30克,几乎赶上一罐可乐!夏天口渴时不知不觉喝上几杯,一天的糖分摄入早就严重超标。长期这么喝,肥胖、2型糖尿 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会悄悄升高。 膳食纤维"全军覆没",饱腹感暴跌 吃完整水果时,膳食纤维就像一层"保护罩":能增加饱腹感,延缓糖分吸收,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降胆固醇。 可"鲜榨"后,膳食纤维几乎全留在了渣里被扔掉。喝果汁时,你喝下的是大量糖分和热量,却没多少饱腹感,很容易不知不觉吃更多,导致热量过剩,血 糖也更容易大起大落。 市售果 ...
7种易堵塞血管食物和10种保护心血管食物 列清楚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1 09:02
健康饮食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 健康饮食可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 不健康饮食会增加患病风险[1] 需限制摄入的食物类别 - 每日食盐摄入不宜超过5克 需避免酱油 酱 味精 罐头 海米 香肠 腊肉 方便面等含隐形盐食物[2] - 避免经常食用过多动物性脂肪如肥肉 过多脂肪会升高血脂[3] - 需少吃含胆固醇较高的内脏类食物 过多胆固醇会升高血脂[4] - 主食中精细粮占比不宜超过1/2 需增加粗粮杂粮比例[5] - 加工肉类存在盐超标 亚硝酸盐超标 油脂过度氧化问题 需严格控制摄入[6] - 需限制牛油 羊油 猪油等饱和脂肪酸摄入 根据膳食指南需控制摄入量[7] - 需避免点心 油炸食物 代可可脂巧克力 奶糖 雪糕 冰淇淋 奶茶 咖啡伴侣等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 过多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8] - 所有食物均需控制摄入量 七八分饱为宜 过量会增加三高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9] 推荐摄入的食物类别 - 每周至少食用2次鱼肉 50克青花鱼或三文鱼可满足每日DHA需求 DHA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抗炎 抗氧化作用[10][11] - 粗粮杂粮应占主食1/3以上[12] - 每日推荐摄入300-500克奶制品 全脂乳制品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高风险人群建议选择低脂或脱脂奶[13] - 每日推荐摄入25克干豆或相当量豆制品 豆制品含大豆异黄酮具有抗氧化 预防骨质疏松 保护心血管作用[14] - 豆制品大豆异黄酮含量排序为腐竹>豆干>豆皮>豆腐>豆瓣酱>豆乳>豆浆>豆腐乳[15] - 每日推荐摄入200-350克水果 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甜椒 苦瓜 小白菜 猕猴桃 西柚 橙子 橘子 草莓等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病[16] - 每日推荐摄入300-500克蔬菜 葱属植物 十字花科蔬菜 绿叶蔬菜 黄橙红色蔬菜 豆科植物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17][18] - 每周推荐摄入50-70克坚果(每日约10克) 坚果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血脂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控制[19] - 健康人群可适量饮用咖啡 上午饮用咖啡的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 心血管病风险和心脏病死亡风险降低 每日咖啡因摄入量不应超过210-400毫克(3-5杯咖啡)[20] - 经常喝茶可降低患癌 中风 高血压 心血管病 痴呆 死亡等风险 需避免大量饮用浓茶[21] - 食用辣椒可降低死亡率14% 辣椒素具有心脏保护和抗肿瘤作用 每周食用6-7天辣椒者心脏相关疾病死亡风险降低[22] 饮食结构建议 - 健康饮食需保持食物多样化 每日尽可能12种以上食物 每周尽可能25种以上食物[22]
老字号 “逆生长”,更懂年轻人
大众日报· 2025-08-11 06:32
核心观点 - 德州食品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年轻化转型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老字号企业借助子品牌开发 跨界营销和健康标签实现业绩增长 推动当地食品产业规模扩张和利润提升[1][2][3][4] 产品创新与年轻化转型 - 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推出"鲁小吉"子品牌 主打虎皮大鸡腿等休闲卤味 该单品2024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并登上抖音鸡腿热销榜榜首[2] - 开发五香味 藤椒味 香辣味等多口味组合 满足年轻人高效代餐需求 蛋白质含量高且低脂肪[1][2] - 鼎味食品推出青梅花雕味冷泡汁 近期售出约2万箱 另开发开心果 奇亚籽 腰果味小包装花生酱 主打低糖和便捷早餐场景[3] - 禹王生态食业推出素牛肉干 通过特殊工艺模拟真肉口感 蛋白质含量与牛肉相当 零胆固醇 零反式脂肪酸[4] 营销策略与品牌建设 - 山东德州扒鸡采用年轻化营销策略 包括拍摄"列车情怀"系列短片 参与济南花朝节 新青年音乐节等IP活动 打造"非遗美食+国风音乐"跨界场景[2] - 通过抖音直播带货 直播间一小时销售120余单 强化线上渠道建设[1] - 规划开发扒鸡灌汤包 扒鸡月饼等衍生产品 筹建扒鸡博物馆 用年轻化语言讲述品牌故事[2] 产业链与行业发展 - 德州市已培育1000家以上食品加工企业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37家[1] - 形成粮油 肉制品 功能食品 调味料 休闲食品 饮品饮料六大产业链体系 小麦 玉米 大豆等领域基本实现全产业链发展[4] - 202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实现营收376.56亿元 利润13.21亿元 同比增长33.12%[4] - 鼎味食品拥有30余条智能自动生产线 ODM业务占比达70% 客户包括雀巢 李锦记等国际企业[3] 市场趋势与消费需求 - 便捷食品满足职场通勤 校园赶课等碎片化场景需求 突出高蛋白 轻加工健康标签[3] - 植物蛋白肉产品溢价显著 一斤大豆加工后价格从2元升至20多元[4] - 年轻消费者追求高效代餐和健康饮食 驱动企业创新产品配方和风味[1][3][4]
2025中国国际坚果大会隆重开幕, 万多福®开心果冠名赞助赋能中国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食品网· 2025-08-08 09:25
行业活动参与 - 公司作为钻石赞助商冠名赞助2025年中国国际坚果大会并设置沉浸式体验展区 [1][2] - 大会在宁波市政府支持下举办 设置近百个展位并汇聚全球顶尖企业 [2] - 公司高管作为行业代表出席分享产业前沿趋势与市场洞见 [1][4] 市场发展态势 - 国际树坚果市场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期 中国坚果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 - 健康饮食理念普及推动行业发展 公司持续引领行业向高品质健康化方向迈进 [2][9] 公司业务优势 - 公司为全球领先垂直一体化开心果企业 涵盖种植加工销售全环节 [1][9] - 源自加州自有果园 通过科学种植采收和严格分拣加工流程把控品质 [9] - 拥有完善水利设施和高效种植管理 确保高品质营养坚果食品供应 [9] 产品与渠道 - 在中国市场推出经典盐焗味(含适量食用盐)经典无盐味(食用盐含量0%)黑椒蒜香味三款产品 [9][11] - 产品通过全国连锁商超(开市客/山姆/盒马/麦德龙/沃尔玛)线下精品店及线上平台(天猫/京东/抖音官方旗舰店)销售 [9][11] 全球化运营 - 产品行销全球超过40个国家 是真正的全球坚果品牌 [10] - 拥有资深本土团队 高效的采收技术和迅捷稳定的全球化交付能力 [4][10] 战略规划 - 公司强调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致力于强化本地协作探索增长新机遇 [4] - 未来将坚持高标准生产准则 与中国市场共创价值共享成长 [9]
统一企业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茶饮料成增长主力
证券日报网· 2025-08-07 13:4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70.87亿元 同比增长10.6% [1] - 净利润12.87亿元 同比增长33.2% [1] - 毛利额58.65亿元 同比增长12.2% 毛利率由33.8%提升至34.3% [1]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食品及饮品业务稳定发展 产能提升及部分原物料价格回落 [1] 饮品业务分析 - 饮品业务收入107.88亿元 同比增长7.6% 占总收入63.1% [2] - 茶饮料收入50.68亿元 同比增长9.1% 占饮品业务近半份额 [2] - 果汁收入18.21亿元 同比增长1.7% 奶茶收入33.98亿元 同比增长3.5% [3] - 公司通过开拓餐饮/家庭/礼品等多场景 加码冰冻化及商品力创新满足多元化需求 [2] 茶饮料增长驱动 - 无糖茶领域布局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契合健康消费趋势 [2] - 无糖茶饮料因低糖低卡特性受年轻消费群体青睐 [2] - 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增长至815.6亿元 [2] 方便面业务表现 - 方便面业务收入53.82亿元 同比增长8.8% [4] - 汤达人/老坛酸菜牛肉面/茄皇等产品实现稳步增长 其中茄皇实现两位数增长 [4] - 开小灶以高端质价比带动冲泡馄饨品类增长 [4] 方便面行业趋势 - 中国方便面消费量从2020年472.3亿份降至2023年431.2亿份 [4] - 健康饮食趋势使消费者更关注营养成分/添加剂及烹饪方式 [4] - 行业需通过非油炸面饼/添加蔬菜食材/减少添加剂等方式转型 [4] 未来发展方向 - 食品业务将融合健康与文化 健康食材融入国民风味 [5] - 持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及健康化需求 [5]
秋一杯带动奶茶热度,茶百道半日近两千家店销量涨超500%
南方都市报· 2025-08-07 13:37
立秋奶茶消费热潮 - 立秋当天“秋天第一杯奶茶”话题带动线上讨论和线下饮品消费需求集中释放 形成“奶茶界的双十一”效应 [2] - 茶百道产品销量及销售额环比增长均超过340% 全国近2000家门店销量涨幅超过500% [2][3] - 冰奶类产品单日售出近20万杯 其中阳光青提冰奶单品售出超10万杯成为爆款 [3] 冰奶品类创新与行业趋势 - 冰奶成为新茶饮行业健康化转型代表产品 茶百道作为首创者通过“真果+真茶+真奶”融合创新实现差异化 [3] - 行业从早期粉末冲调发展到注重原料新鲜的健康阶段 近一半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茶饮真材实料和原料品质 [3] - 国家卫健委联合16部门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 推动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和饮食健康关注度提升 [3] 产品标准与供应链建设 - 茶百道坚持使用真果真奶真茶标准 例如阳光青提冰奶选用四川西昌单果≥6克糖度≥15°的优质青提 [4] - 产品使用21天保质期鲜奶不含反式脂肪酸 搭配广西横州茉莉花窨制的茶汤(4600朵茉莉花窨1斤茶) [4] - 供应链覆盖全国31个省区 配备25个仓储中心和超300辆三温配送车 92%门店实现次日达 95%门店每周配送两次以上 [4]
疯狂收割商场B1楼的野人先生,是第二个钟薛高吗?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05 08:33
雪糕行业演变 - 计划经济时期雪糕以糖水为主,定价低廉,功能仅为解暑 [6][7] - 80-90年代本土品牌崛起,价格带集中在0.5-1.5元,出现碎冰冰等社交属性产品 [8] - 1990年代外资品牌(哈根达斯、和路雪)进入,推动行业向享受型消费转型,哈根达斯单球售价达普通工人月薪5% [8] - 2018年钟薛高以66元厄瓜多尔粉钻雪糕打破价格天花板,开启高价雪糕争夺战 [9] 市场格局变化 - 2018年前行业呈三足鼎立:和路雪/雀巢(高端)、蒙牛/伊利(中端)、区域品牌(低端) [9] - 2023年消费者单支雪糕接受价回落至3-15元,5元平价产品(巧乐兹等)回归主流 [10][11] - 联合利华因冰淇淋业务下滑宣布剥离该业务,钟薛高子公司破产审查,哈根达斯在华门店传出出售 [5] 消费行为转变 - 茶饮(冰咖啡/奶茶)因社交属性强、享用时间长,替代雪糕成为降温首选 [12] - 健康顾虑影响消费决策,含糖量18%-25%的传统雪糕被视作健康负担 [12] - 消费者倾向选择成分干净或迷你款(如迷你梦龙)控制摄入量 [12] Gelato品类崛起 - 野人先生以38元价位Gelato逆势增长,全国门店突破800家,位列品类第三 [14] - 差异化策略:手作现制、分时售卖限时口味(如10-12点仅售开心果/大米味)强化新鲜认知 [15] - 健康低脂定位契合消费升级需求,30元定价瞄准20-35岁都市女性及新中产 [16][17] - 晚9点后买一送一策略提升转化率,但存在消费者价格依赖风险 [19] 竞争格局与案例 - DQ通过产品创新(开心果暴风雪含60颗开心果)实现3年新增800家店,1721家门店领跑 [24] - 波比艾斯以平价现制冰淇淋突围,全国门店近1000家,单月净增74家 [25] - 新茶饮品牌(喜茶、蜜雪冰城)及即时零售渠道(美团闪电仓订单年增240%)加剧竞争 [25][26] 未来趋势 - 消费分层持续:54%消费者偏好5元以下产品,31%接受10-30元品质型产品 [21] - 行业进入"质价比"阶段,需避免陷入低价导致的创新贫困陷阱 [22] - 技术创新(如超高温灭菌技术)将驱动价值跃升而非价格博弈 [23] - 成功品牌需兼顾产品力(风味差异化)与渠道布局(即时零售) [25][26]
毕马的声音的消费者调查2025
普华永道· 2025-08-05 05:07
消费者行为与财务考量 - 58%的罗马尼亚消费者持续关注通胀,中东欧地区对宏观经济波动的担忧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6] - 53%的罗马尼亚消费者宁愿购买更贵的本地产品,47%选择更便宜的国际选项[5] - 消费者计划增加34%新鲜水果蔬菜支出,同时减少37%零食和30%酒精饮料开销[35] 健康与可持续性趋势 - 超过60%的消费者担忧超加工食品风险和农药使用,高于对食品成本的关注[7][98] - 罗马尼亚消费者对气候变化的担忧从2024年的66%降至2025年的63%[6][22] - 仅45%的消费者愿为可持续商品支付溢价,但54%优先选择无农药产品[66][78] 零售与品牌策略 - 90%的消费者认为忠诚度计划关键,57%偏好返现激励[52][56] - 54%的消费者因更好口感转换品牌,35%因高性价比[95][97] - 50%的罗马尼亚消费者信任快速消费品制造商是健康饮食促进者[108][112] 便利性与技术应用 - 35%的罗马尼亚人每周至少消费一次预包装食品,与中东欧平均水平相近[7][130] - 40%的罗马尼亚消费者使用生成式AI进行膳食规划,高于中东欧平均水平[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