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金蝶国际(00268):大型企业业务进展亮眼,合同彰显AI应用需求旺盛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18 05:36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19.41港元 基于2025年动态PS 9倍估值 [4][10]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E营业总收入69.98亿元 同比增长11.9% 2027E达91.55亿元 CAGR 15.4% [3] - 2025E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达0.91亿元 2026E大幅增长228%至2.97亿元 [3][4] - 毛利率持续改善 从2024年65.07%提升至2027E的70% [8] - 云订阅ARR达37.3亿元 同比增长18.5% 云订阅收入占比提升至52.8% [4][11] 业务亮点 云转型成效 - 大型企业苍穹+星瀚收入8.45亿元 同比增长34.3% 订阅收入占比32.66% NDR达108% [12] - 中型企业星空订阅收入7.4亿元 同比增长19% NDR 94% [12] - 小微企业星辰&精斗云订阅收入5.37亿元 同比增长23.8% [12] AI业务进展 - 2025H1签订AI合同金额超1.5亿元 推出苍穹AI Agent平台2.0及6款AI原生智能体 [13] - 签约海信集团、通威股份等标杆客户 AI技术深度融入SaaS产品 [13] 同业比较 - 2025E PS为7倍 低于金山办公(22倍) 高于用友网络(5倍) [5] - 云收入占比52.8% 显著高于用友网络(未披露) 显示更强转型确定性 [4][5] 现金流改善 - 经营性净现金流-0.18亿元 较2024H1(-1.66亿元)同比改善89% [4][11] - 2025E营运资金周转率提升至50.25倍 应收账款周转效率显著优化 [8]
金蝶国际(00268.HK):利润端减亏明显 目标2030年AI收入占比达30%
格隆汇· 2025-08-16 02:5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1.92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云服务收入26.73亿元(占比83.7%),同比增长11.9% [1] - 云订阅服务年经常性收入(ARR)为37.3亿元,同比增长18.5% [1]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亏损0.98亿元,同比减亏55%,净亏损率3.1%,同比降低4.5个百分点 [1][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822万元,同比下降89% [1] - 毛利率提升2.4个百分点至65.6%,云订阅业务毛利率提升0.9个百分点达96.2% [2] 业务结构 - 云订阅收入占比提升至82.6%,相比2024年同期的62.6% [1] - 大型企业云业务(金蝶云·星瀚)收入增速41.1%,净金额留存率为108% [1] - 中型企业云业务(金蝶云·星空)收入增速19%,留存率为94% [1] - 小微企业云业务(金蝶云·星辰)收入增速23.8%,留存率为93% [1] 经营效率 - 经营费率合计降低5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研发费率分别同比-3.1/+2.1/-3.8个百分点 [2] - 人均单产29万元 [2] - 经营质量提升,盈利与现金流趋势改善 [2] 未来展望 - 公司业绩会指引2024-2026年收入三年CAGR为15-20%,订阅ARR三年CAGR为30% [3]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71.23/81.38/93.82亿元 [3] - 调整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5/4.0/6.33亿元 [3] - 云服务的经营亏损率显著缩窄 [3]
金蝶国际(00268):25H1财报点评:利润端减亏明显,目标2030年AI收入占比达30%
国信证券· 2025-08-15 11:16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合理估值区间18-22港元[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31.92亿元(同比+11.2%),云服务收入占比83.7%(26.73亿元,同比+11.9%)[1][8] - 云订阅ARR达37.3亿元(同比+18.5%),订阅收入占比提升至82.6%(2024H1为62.6%)[1][8] - 归母净亏损收窄至0.98亿元(同比减亏55%),净亏损率降至3.1%(同比-4.5pct)[1][2] - 毛利率提升2.4pct至65.6%,云订阅业务毛利率达96.2%[2][18] 分业务表现 - **大型企业云(星瀚)**:收入8.45亿元(同比+34.3%),订阅收入2.76亿元(同比+41.1%),净金额留存率108%[17] - **中型企业云(星空)**:订阅收入7.4亿元(同比+19%),留存率94%,客户数4.6万家[17] - **小微企业云(星辰)**:订阅收入5.38亿元(同比+23.8%),客户数8.5万家(同比+35%),留存率93%[17] 经营效率与现金流 - 经营现金流1822万元(同比改善89%),人均单产29万元[2][18] - 销售/管理/研发费率分别优化-3.1pct/+2.1pct/-3.8pct,员工人数同比下降9%[2][19] AI战略进展 - 推出苍穹AI Agent 2.0及6款智能体应用(如ChatBI、BOSS助理),目标2030年AI收入占比30%[26][31] - 已落地河钢集团AI管理平台、创思工贸智能决策系统,小微企业财税AI效率提升40-80%[30] - 与火山引擎、阿里云等合作强化AI研发,获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一等奖[30]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收入预测至71.23/81.38/93.82亿元(幅度2%/3%/3%)[33]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1.45/4.0/6.33亿元(前值1.3/3.19/5.62亿元)[37] - 预计2025年经营性现金流超10亿元,毛利率持续提升至67-69%[36][37] 行业与增长逻辑 - 云转型成效显著:2014-2024年云服务CAGR达47.3%,合同负债同比+24.7%[18] - 全球化布局加速:2025年重点拓展东南亚市场,2026年推出本地化产品包[36] - 宏观压力下仍保持15-20%收入CAGR指引,云订阅ARR三年CAGR目标30%[33][31]
人工智能行业专题:2025Q2海外大厂CapEx和ROIC总结梳理-20250815
国信证券· 2025-08-15 08:38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评级)[1] 核心观点 - 云厂商资本开支及业绩加速增长:微软、Meta、亚马逊、谷歌2025Q2资本开支同比环比均增长,其中Meta、谷歌上调全年资本开支预期,反映下游云需求加速 [2][6][19][33][46] - SaaS厂商收入超预期但股价承压:2025Q2软件厂商整体收入中位数超预期2.8%,新增ARR达21.87亿美元(同比+106.1%),但受AI颠覆担忧影响,BVP纳斯达克新兴云指数下跌8% [2][71] - 云业务收入高增长:微软Azure年收入超750亿美元(同比+34%),谷歌云收入136.24亿美元(同比+31.7%),AWS收入308.73亿美元(同比+17.5%)[15][41][55][62] 云厂商资本开支及业绩 微软 - 资本开支242亿美元(同比+27.4%,环比+13.1%),FY26Q1预计超300亿美元 [6][9] - Azure云收入同比增长39%,年收入超750亿美元,Copilot月活超1亿,GitHub Copilot企业客户环比+75% [9][15] - 总收入764.41亿美元(同比+18.1%),净利润272.33亿美元(同比+23.6%)[10][15] Meta - 资本开支170亿美元(同比+100.8%),全年指引上调至660-720亿美元 [19][22] - Meta AI月活超10亿,广告转化率提升3-5%,收入475.16亿美元(同比+21.6%),净利润183.37亿美元(同比+36.2%)[23][28] 谷歌 - 资本开支224.46亿美元(同比+70.23%),全年指引上调至850亿美元 [33][35] - Gemini月活4.5亿,云收入136.24亿美元(同比+31.7%),搜索广告收入541.9亿美元(同比+11.7%)[35][41] 亚马逊 - 资本开支314亿美元(同比+91.5%),AWS收入308.73亿美元(同比+17.5%),广告收入156.94亿美元(同比+22.9%)[46][48][55] SaaS厂商表现 - 2025Q2收入中位数超预期2.8%,新增ARR同比+106.1%至21.87亿美元 [71][75] - 当前EV/NTM收入中位数5.1倍,收入增速放缓导致估值承压 [76][77] 云收入及ROIC - 三大云厂商收入增速提升:Azure(+39%)、谷歌云(+31.7%)、AWS(+17.5%)[62] - 2025Q2大厂ROIC同比上升,但合计净利润增速放缓至26.6%(环比-2.3%)[63][65]
腾讯控股20250813
2025-08-13 14:53
腾讯控股 2025年第二季度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公司概况 -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表现强劲[1][2][3] - 总收入同比增长15%至1,840亿元人民币[2][3] - 毛利同比增长22%至1,050亿元人民币[2][3] - 非IFRS经营利润同比增长80%至690亿元人民币[2][3] - 非IFRS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至630亿元人民币[2][3] 业务板块表现 增值服务(VAS) - 占总收入50%[8] - 社交网络子板块占18%[8] - 国内游戏子板块占22%[8] - 国际游戏子板块占10%[8] - 毛利550亿人民币,占比53%[8] 营销服务 - 占总收入19%[8] - 毛利210亿人民币,占比20%[8] - 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0%[4][11] - 得益于AI技术提高点击率[4][11] - 视频账号和搜索流量增长贡献曝光量[4][11] 金融科技和商业服务 - 占总收入30%[8] - 收入同比增长10%至560亿元人民币[4][12] - 金融科技服务高单位数增长[4][12] - 云服务增速加快[4][12] - 毛利290亿人民币,占比28%[8] 游戏业务亮点 国内游戏 - 收入同比增长17%[2][5] - 主要贡献来自《Dota 2》和《王者荣耀》等长青游戏[2][5] 国际游戏 - 收入同比增长35%(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33%)[2][5] - 主要得益于Supercell游戏、《PUBG Mobile》及《觉醒之曲》[2][5] - 《特种部队》成为前5大日活跃用户数和前3大总收入游戏[5] - 7月平均日活跃用户达2000万以上[5] - 《和平精英》日活跃用户同比增长超30%[5] - Valorant中国创下日活跃用户历史新高[5] 社交网络与数字内容 - 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达14亿[2][6] - 小程序成为重要平台[2][6][9] - 小游戏总营收同比增长20%[2][6][9] - 升级技术基础设施提升图形渲染效果[2][6][9] - 音乐流媒体领域领导地位巩固[6] - 音乐订阅收入同比增长17%[6] - 订阅用户增至1.24亿[6] - 超级VIP订阅用户超1,500万[6] - 自制剧集《美人囚》成为最受欢迎剧集[6] AI技术应用 - 广告领域[7][11][20] - 提高点击率、转化率和广告主投资回报率[7] - 为小程序增加大型语言模型功能[7] - 视频内容[7] - 元宝作为解读和总结工具[7] - 游戏业务[7] - 提高内容创作速度和规模[7] - 提供更人性化虚拟队友[7] - 昊源3D模型业务[15] - 成为Hugging Face排名第一[15] - 被游戏开发者、3D打印企业等广泛使用[15] 财务指标 - 营业利润60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13] - 净利润63亿人民币(去年同期99亿)[13] - 变化主要由于联营公司估计收益较低[13] - 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利润45亿人民币(去年同期77亿)[13] - 总体毛利率57%,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13] - VATS毛利率60%[13] - 营销服务毛利率58%[13] - 金融及商业服务毛利率52%[13] - 资本性支出17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9%[13][14] - 自由现金流4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14] 战略与展望 游戏业务 - 持续运营型游戏主导中国市场[18] - 《Delta Force》用户数和收入持续增长[18] - 三A级游戏与生活服务类游戏互补[18] - 游戏平台化降低收入波动性[21] 广告业务 - 长期增长空间大[11][20] - 短视频广告加载量仅个位数[11] - 同行在10%-15%水平[11] - 20%同比增速为合理可持续目标[20] 金融科技与云服务 - 商业支付量改善[12][23] - 交易笔数健康增长[12][23] - 每笔交易金额下降幅度收窄[12][23] - 云业务优化成效显著[20] - 退出低利润业务[20] - GPU和API令牌租赁推动增长[12][20] AI发展 - 使用更小模型降低成本[17][20] - 探索广告支持等货币化方式[17][20] - 关注小型AI创业公司并购机会[26] 风险与挑战 - 芯片采购限制影响可控[24][25] - 有替代芯片选择[24][25] - 通过软件优化提高效率[24][25] - 政府反通胀措施可能加速行业整合[22] - 新广告法影响有限[19]
TENCENT(00700)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13 13: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达18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 [7] - 毛利润10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 [7]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营业利润6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 [7]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6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 [7] - 排除联营公司贡献后,净利润同比增长20% [7] - 整体毛利率57%,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31] - 自由现金流4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 [3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增值服务(VAS) - 收入9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 [13] - 毛利率60%,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31] - 社交网络收入同比增长6%,主要由游戏道具销售、视频号直播服务和音乐订阅驱动 [13] - 音乐订阅收入同比增长17%,订阅用户数达1.24亿 [13] - 国内游戏收入同比增长17%,国际游戏收入同比增长35% [14][15] 营销服务 - 收入3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 [23] - 毛利率58%,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31] - 视频号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约50% [23] - 小程序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约50% [23] - 微信搜索收入同比增长约60% [23]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 - 收入5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 [24] - 毛利率52%,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 [31] - 云服务收入加速增长,主要受益于GPU和API令牌需求 [25] - 国际云收入显著增长 [2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微信和WeChat合并MAU达14亿 [8] - 国内游戏市场表现强劲,Delta Force成为DAU前五、收入前三的游戏 [18] - 国际游戏市场,PUBG Mobile月收入创历史新高 [21] - 东南亚市场云迁移项目取得进展 [2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持续投资AI技术,应用于游戏、广告和企业服务 [6] - 将游戏从"服务"升级为"平台",如PUBG Mobile [21] - 云业务聚焦高价值领域,退出低利润率业务 [76] - 强化社交电商体验,区别于传统电商平台 [16] - 持续优化基础模型能力,提升3D生成技术 [2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广告业务有长期增长空间,当前广告负载低于同业 [38] - 游戏业务平台化将降低整体波动性 [82] - 云业务已建立可持续基础,不依赖GPU供应 [76] - AI成本管理精细化,使用小模型降低成本 [47] - 反垄断政策对商业支付业务有积极影响 [91] 其他重要信息 - 员工总数达11.1万人,同比增长5% [32] - 运营资本支出1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 [33] - 加权平均股数同比减少2% [30] - 支付股息375亿元人民币 [34]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广告业务前景 - 公司认为广告业务有长期增长空间,主要来自点击率提升、流量增长和广告负载增加 [38] - 二季度增长主要来自每印象收入提升,由AI驱动的点击率提高贡献最大 [39] AI对业务的影响 - AI已应用于多个业务线,目前对用户体验有提升 [44] - AI搜索未显著影响内容生态 [45] - 成本管理方面采用小模型和软件优化 [47] - 未来可能通过业务增长间接补贴AI投入 [48] 游戏业务 - FPS游戏在中国市场有结构性增长机会 [96] - 不同类型FPS游戏可共存,差异化明显 [97] - AAA游戏将是中国市场的补充而非替代 [58] - 内容中心游戏是重要增长领域 [98] 云业务 - 不依赖GPU供应,业务增长广泛 [76] - 已优化云业务结构,退出低价值活动 [76] 芯片供应 - 有足够芯片用于训练现有模型 [104] - 通过软件优化提高推理效率 [104] - 未调整全年资本支出目标 [104] 其他 - 应用商店分成变化对利润率影响有限 [107] - 通过多种方式跟踪AI发展进度 [112] - 关注并购机会但保持谨慎 [114]
心智观察所:百度AI为何“起大早、赶晚集”
观察者网· 2025-08-13 07:25
公司战略反思 - 创始人李彦宏内部演讲反思组织文化 指出公司最大问题为不聚焦 导致早期布局AI却屡屡失利[1] - 公司需明确该干什么与不该干什么 资源分散于搜索 无人驾驶和云服务等多线作战 无法在大模型时代快速迭代[1][5] - 公司决定减少对部分AI产品投入 包括C端通用AI智能体心响和AI社交应用月匣 内部对资源收缩说法存在矛盾[9][10] 业务表现与挑战 - 文心一言作为首个加入全球竞争的中国大模型 未能引爆C端用户 市场关注度大幅落后于豆包和DeepSeek App Store排名下滑[1] - 外卖业务份额曾达33% 但2017年被饿了么收购 成立4年后彻底退出市场[1] - 造车事业与吉利合作极越汽车 仅销售1.4万辆后解散[2] - 2024年AI开发者大会发布文心大模型4.0工具 但市场反馈显示C端份额落后新兴玩家[6] - 当季财报显示公司营收下滑1% 反映训练成本高与变现难[7] 技术战略调整 - 公司从AI炒作转向实用工具 如iRAG图像生成和Miaoda编码助手 强调技术价值通过应用实现[6] - 开源策略发生转变 从李彦宏认为开源模型会落后 到一次性开源10款文心大模型4.5系列 但4.5 Turbo仍闭源保留商业化壁垒[6][8] - 2024年3月采取价格战 声称ERNIE X1推理模型性能匹敌DeepSeek R1但价格仅一半[7] 竞争环境分析 - 阿里巴巴与苹果达成合作协议 对公司形成沉重打击[1] - 开源模型DeepSeek崛起 一周内吸引开发者转向 导致公司用户流失[6] - 阿里云在AI优势上明显领先 2025年报告显示DeepSeek和阿里已接近前沿 而公司在MoE模型应用落后[12] - 算力方面 公司昆仑芯片性能与生态成熟度落后于华为Ascend系列 部分算力依赖华为芯片 2023年订购1600个Ascend 910B芯片用于200个数据中心服务器[12] 组织与文化变革 - 李彦宏呼吁管理层加强自我批评和团队协作 承认能力边界 主动放弃非核心领域投入[8] - 提出传球意识概念 当任务超出自身能力时交由更适合团队完成 以实现整体作战效率最大化[8]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有7亿月活用户和技术积淀 仍有信心走出一条AI道路[4] - 外部化AI能力到云业务被视为关键战略 需与阿里云等头部玩家竞争 优先级应超过无人驾驶[11][12] - 云业务是赢家通吃市场 由中国市场阿里巴巴 腾讯 百度和华为主导 竞争关键在于生态系统构建[11] - 公司需投资基础研究解决数据污染和训练冲突 弥补高质量数据和开发者支持不足的差距[12]
协创数据净利增逾27%股价涨超10% 加码算力布局总资产倍增至150亿
长江商报· 2025-08-12 23: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44亿元,同比增长38.18% [1][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57亿元,同比增长27.68% [1][2] - 2025年二季度营收28.67亿元,同比增长57.61%,环比增长38% [2] - 2025年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增长46.94%,环比增长70% [2] - 2024年营收74.10亿元较2020年22.49亿元增长229.48%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92亿元较2020年1亿元增长592% [3]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算力业务快速发展带动AI服务器及算力服务收入显著提升 [1][3] - 物联智能终端新品与模式创新共同驱动收入增长 [1][3] - 服务器再制造资源整合深化推动业务稳健增长 [1][3] - 存储业务受益算力服务发展产生协同效应 [1][3] 资产规模扩张 - 总资产从2024年底73.05亿元增至2025年6月底150.44亿元,半年增长106% [1][7] - 2025年5月公告拟采购服务器总金额不超过40亿元 [7] - 2025年拟新增银行授信额度不超过80亿元 [7] - 2025年6月向子公司增资9.4亿元扩大算力服务规模 [7] 历史业绩表现 - 2023年营收46.58亿元同比增长47.95%,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119.46% [4] - 2024年营收74.10亿元同比增长59.08%,净利润6.92亿元同比增长140.80% [4] - 公司2020年7月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后业绩持续高增长 [3] 战略布局与发展历程 - 2005年成立初期以存储业务为主 [5] - 2013年进军物联网终端设备行业 [5] - 2021年进入云服务领域 [5] - 2023年布局服务器回收业务 [5] - 2019年开始东南亚投资设厂,目前菲律宾、泰国、美国设有工厂 [6] - 在中国、美国、欧洲、亚太四大服务区域完成布局 [6]
KINGDEE INT'L(00268)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12 03: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1.2%至31.92亿元 [4] - 云订阅收入同比增长22.1%,ARR增长80.5%,云订阅合同负债增长24.7% [13] - 毛利率提升2.4个百分点至65.6%,云业务毛利率达96.2% [7][13] - 亏损从去年同期的2.8亿元收窄至9800万元 [10] - 人均创收增长90.4%,团队规模缩减9% [4] - 研发费用下降3.8%,但持续投入AI专利 [8][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云业务贡献总收入的52.8%,目标未来提升至80-90% [16][74] - 星座云订阅收入增长41.1%,净留存率108% [15] - 产品实施业务计划外包给第三方合作伙伴 [6][58] - AI业务待执行订单达1.5亿元,5月发布多款AI产品后市场反响积极 [42][4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大企业客户收入增长30%达8亿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66][70] - 东南亚和中东为国际化重点,马来西亚新签百万级年订单 [36][71] - 国际业务目标未来3-5年占总收入5-10% [104][10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战略重心转向"云订阅+AI"双引擎,2030年AI收入目标占比30% [38][74] - 产品转型:从传统ERP转向AI驱动的企业管理系统,已发布招聘助手、报价代理等AI代理产品 [25][52] - 竞争壁垒:结合30年行业知识的专业大模型,与通用大模型形成差异化 [87][91] - 国际化遵循"一带一路"策略,已推出40国本地化产品包 [75][10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经济挑战持续,但AI带来结构性机遇 [3] - 预计全年经营性现金流超10亿元,2030年目标30亿元 [38][96] - SaaS与AI将形成正向循环:SaaS积累数据,AI增强SaaS价值 [26] - 中国AI应用面临数据质量、安全顾虑、人才短缺等挑战 [111][113] 其他重要信息 - 推出"金钥匙财务报告分析"AI应用,内置70个代理模块 [40][51] - 通过合作伙伴生态(如KPMG、燊数科技)提升交付能力 [62][63] - 团队优化侧重结构调整,同步引进AI人才 [99][100]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关于客户需求趋势 - 大型企业需求集中在供应链透明化和全球化支持,中型企业偏好标准化低成本方案 [44] - 云订阅渗透率仅50%,目标提升至80-90% [70] 关于AI产品进展 - 大企业倾向分场景采购AI代理,中小企业需要全系统方案 [46] - AI产品定价采用基础功能+高级服务分层模式,800家企业已采购高级服务 [56] 关于国际化战略 - 东南亚和中东为首批重点市场,2026年拓展非洲及欧洲 [77] - 本地化挑战包括数据合规和产品适配,已开发40种语言包 [105] 关于财务指引 - 保守预测2030年运营利润率8%,实际潜力可达15-20% [97] - 资本支出可控,采用算力租赁模式避免重投入 [118] 关于行业竞争 - 通过"行业知识+客户信任"构建护城河,避免与通用大模型同质化 [82][85] - 企业数据安全顾虑将促使选择长期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88]
金蝶国际(00268):公司点评:中报整体符合预期,关注AI合同超预期落地
国金证券· 2025-08-12 02:40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维持"买入"评级,基于25~27年7.9X/6.8X/5.9X PS估值 [3] - 核心观点:云订阅转型提供业绩韧性,AI合同规模超预期推动长期增长,预计下半年AI增速随新产品落地进一步提速 [9] 财务预测与业绩表现 - 25~27年营收预测71.1/82.7/96.4亿元,同比增速13.6%/16.3%/16.6% [3] - 25~27年归母净利润1.2/5.4/9.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342.1%/+82.7% [3] - 1H25营收31.9亿元(YoY+11.2%),ARR达37.3亿元(YoY+18.5%),云订阅收入占比52.7%(YoY+22.1%) [9] - 1H25归母净亏损0.98亿元,同比减亏55.1% [9] 产品线表现 - 苍穹&星瀚云收入8.45亿元(YoY+34.3%),NDR维持108% [9] - 星空云收入7.40亿元(YoY+19.0%),NDR为94% [9] - 星辰云&精斗云收入5.37亿元(YoY+23.8%),NDR维持93% [9] AI业务进展 - 1H25发布苍穹AI Agent平台2.0及多款智能体应用 [9] - AI合同金额超1.5亿元,显著超预期 [9] 盈利能力与费用 - 1H25云订阅毛利率96.2%(YoY+1pp),综合毛利率65.6%(YoY+2.4pp) [9] - 1H25销售/行政/研发费用率39.6%/10.8%/24.3%,同比-3.1pp/+2.2pp/-3.8pp [9] - 预计27年营业利润率达13.7%,净利率10.3% [8][10] 市场评级参考 - 近6个月市场报告评级分布:买入13份、增持1份、中性1份 [11] - 市场平均评分为1.20(对应"增持"区间)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