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

搜索文档
荣耀MagicOS首发支持鸿蒙NEXT换机克隆,实现全品牌互联互传
环球网· 2025-08-07 10:21
公司动态 - 荣耀宣布支持鸿蒙NEXT换机克隆 成为首家打通鸿蒙NEXT、安卓、iOS设备壁垒的终端厂商 [1] - 荣耀"换机克隆"APP基于Nearby设备连接能力和DFTP高速近场传输能力 可快速传输图片、视频、联系人等数据并转换成MagicOS格式 [1] - 荣耀Magic V5已率先搭载该功能 该功能还将逐步适配并推送到更多荣耀机型 [3] - 荣耀CEO李健表示将实现"全品牌终端互联" 打破不同品牌设备边界 [4] - 此次功能落地是荣耀长期技术研发和生态建设投入的结果 体现了公司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理念 [4] 行业影响 - 智能终端快速普及导致用户设备来自不同品牌和系统 跨设备数据迁移成为行业痛点 [3] - 此前用户在不同生态间切换手机时面临数据传输不完整、操作繁琐、速度缓慢等问题 [3] - 荣耀的突破性进展彻底打破跨设备数据传输技术壁垒 在行业内掀起跨生态互联互通变革 [3] - 业内人士认为荣耀此举是对用户跨系统、跨设备、跨生态使用需求的积极响应 [5] - 荣耀开放、共创、共享的品牌理念可能吸引更多行业伙伴加入 共同构建更便捷高效的智能终端生态 [5]
鸿蒙终端数量突破千万后,华为发布亿元级应用开发激励计划
量子位· 2025-08-07 10:13
鸿蒙操作系统发展现状 - 搭载HarmonyOS 5的终端数量突破千万 [1] - 鸿蒙操作系统5成功经过规模化市场检验,迎来新起点 [2] - 公司推出「鸿蒙应用开发者激励计划2025」,上亿元补贴开路,单个开发者累计奖金上限达600万 [3][7] 开发者激励计划升级 - 激励力度更大:每款应用最高奖励1万元,开发者可多开发多得 [7] - 应用形态更广:涵盖应用、游戏App、小游戏、元服务等 [8] - 现金奖励更直观:基础激励与活跃激励结合,额外激励最高达20万元 [8] - 时间安排更宽裕:启动时间比去年提前两个月,截止日期同为12月31日 [10][11] 鸿蒙生态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终端用户数量和留存率吸引开发者投入 [17] - 提供开发者服务保障,帮助实现商业价值,减轻顾虑 [17] - 注册开发者达800万,Top5000应用已全部上架,满足用户99.99%使用时长 [24] - 构建完整赋能体系,降低技术门槛,提供行业模板、组件、云调试工具等 [27][28] 技术优势与创新 - 一次开发多端部署:通过ArkUI框架适配手机、平板、电视、手表等多种设备 [29][32] - 分布式能力:将不同设备融合成"超级终端",打破设备壁垒 [42] - AI赋能:推出小艺智能体开放平台,提供50+鸿蒙系统插件,支持自然语言创建智能体工作流 [38] 行业机遇与挑战 - 鸿蒙在AIGC、万物互联时代重新定义操作系统 [37][40] - 中国开发者有机会参与全新操作系统和底层生态标准的制定 [47][49] - 技术迁移成本高、商业变现难仍是潜在开发者的主要痛点 [26][27] 生态共建长期效益 - 目标从迅速扩张转向生态伙伴共建的长期效益 [14] - 通过分层分阶段激励机制,携手开发者长期发展 [54] - 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开发、测试、上架、经营等环节 [33][34]
天融信:公司为各行业客户提供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云计算等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08:44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为各行业客户提供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云计算等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 [2] - 未来公司将更好地赋能机器人场景下的安全保障 [2] 行业发展趋势 - 各行业正在向人工智能化、数据化、万物互联化方向发展 [2] - 行业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安全需求不容忽视 [2]
创世界记录!中国“人造太阳”取得重大突破,无限能源或成现实
搜狐财经· 2025-07-30 06:27
能源现状与挑战 -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 能源安全成为关键议题 [3][10] - 传统能源存在污染问题 核裂变产生难以处理的核废料 [3][5] 核聚变技术原理与优势 - 核聚变模仿太阳发光发热原理 在亿度高温下将氢原子核融合成氦原子并释放巨大能量 [7] - 聚变燃料氘可从海水中提取 理论上一升海水聚变能量相当于三百升汽油 [8] - 核聚变过程清洁无污染 不产生有害废料 与核裂变形成鲜明对比 [5][7][8] 技术实现挑战与突破 - 托卡马克装置利用强大磁场约束上亿度等离子体 使其不接触容器内壁 [13][14] - 中国东方超环(EAST)实现上亿度等离子体长时间稳定运行 刷新世界纪录 [18] - 中国环流三号(HL-3)实现高约束模式运行 并发现更先进磁场结构 [21] 战略规划与国际合作 - 中国实施"三步走"战略 目标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核聚变能源商业化应用 [29] - 中国环流三号已向全球科学家开放 邀请国际共同攻克技术难题 [20] 潜在影响与应用前景 - 核聚变将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 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耗能技术提供近乎零成本的能源 [22][23] - 零碳能源将彻底改变环境质量 推动电动交通普及和海水淡化技术大规模应用 [25] - 能源突破将拓展人类太空探索能力 可能将火星旅行时间从数月缩短至数周 [25] - 可控核聚变实现将使人类文明等级从当前不足0.8级向一级文明迈进 [26][27]
长虹与海思深度联合研发 5G技术落地迎关键期
证券日报· 2025-07-28 03:02
5G商用发展现状 - 5G商用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家电与科技巨头联盟不断扩大 跨界联合研发加速[1] - 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商用网络 5G部署持续提速[4] - 5G+8K技术较为成熟 制造企业精益智造已有效落地 如长虹国内首条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5] 企业合作动态 - 长虹与上海海思成立5G应用联合实验室 系海思目前唯一5G联合实验室 聚焦5G与AI、8K技术融合[1][2] - 联想集团与联通在线宣布将成立5G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1] - 华为联合长虹、京东方等企业成立智慧屏白皮书工作组 探索IoT智慧家居生态模式[1] - 长虹旗下爱联科技研发首款国产超小体积5G通信模组 采用上海海思5G模组中间件方案 支持多网络制式[2] 技术应用场景 - 5G应用覆盖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智能显示、物联网模组、智慧家庭、安全芯片、智慧交通等领域[2][3] - 5G电视实现5G影视、5G教育、5G游戏等功能 家庭场景从智能化走向智慧化[4] - 大屏社交和大屏云游戏应用较为繁荣 5G技术持续创新推动应用场景落地[5] - 5G模组可广泛应用于智慧工业、智慧能源、无人机等垂直领域[2] 产业协同价值 - 海思提供硬核底层技术及软硬件能力 长虹通过终端和服务应用实现技术价值释放[3] - 长虹与海思合作对家电业5G技术推广起强推动作用 是5G技术落地家庭场景的重要一步[3] - 企业合作需突破场景构建和全屋智慧实现 重点在于终端延伸后的应用和服务能力[5]
“小小”传感器成为万物互联“神经末梢” “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迈进
央视网· 2025-07-25 02:55
传感器技术应用 - 传感器作为机器的"电子五官",可将温度、光线、声音等环境变化转化为数据,比人类感知更灵敏、精准 [1] - 智能镜子通过触摸、视觉、红外传感器采集面部数据,提供定制护肤方案 [5] - 鞋夹式设备通过传感器监测步行姿态,辅助判断脑梗、中风风险 [3] - 人形机器人全身集成9种40-50个传感器,实现环境感知与灵活互动 [5] MEMS传感器发展 - MEMS传感器因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易集成,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关键环节 [5] - 新能源汽车"智慧座舱"、无人机稳定飞行均依赖先进传感器技术 [9] - 城市生命线系统通过传感器24小时监测桥梁、轨道、燃气管道 [9] 晶圆制造与产业链 - 8英寸晶圆量产线月产能达1万片,聚焦汽车级、工业级中高性能传感器 [10] - 6英寸晶圆中试线支持定制化研发与小批量试产,成本降低30% [12][22] - 传感谷建成9条公共服务示范线,覆盖力传感器工艺、封装测试等环节 [16] 产业集群与政策支持 - 传感谷集聚23家领军企业及200余家相关企业,形成材料-设计-制造-封装-应用全产业链 [18] - 产业规模超200亿元,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超30% [24][26] - 政府设立70亿元产业基金,提供标准化厂房及"拎包入住"政策,企业投产周期缩短至4个月 [22][24] 行业瓶颈与突破 - 传感器种类超6万种,存在非标定制、单品规模小的瓶颈 [20] - "固本延链"策略通过晶圆自研自产和全链条整合,新品研发周期压缩至45-60天 [20][22] - 目标建成产值超千亿元、技术自主化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集聚区 [26]
多链融合 绘就智能传感器产业新图景
央视网· 2025-07-24 07:08
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前景 - 智能传感器是万物互联的关键基石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1] - 安徽蚌埠中国传感谷目标产值超千亿元 正在加速构建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 [1] MEMS传感器技术优势 - MEMS传感器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 灵敏度高 易于集成等优势 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 [2] - 8英寸MEMS晶圆全自动生产线实现批量生产 每月下线1万片晶圆 [3][5] 产业链布局与产能 - 15台晶圆传输盒在1500多米轨道上运行 支撑中高性能汽车级 工业级传感器生产 [5] - 建设9条"共享产线"包括力传感器工艺线 组装线等 为初创企业提供工艺孵化与测试服务 [6] 创新生态与政策支持 - 建立省市区三级政策扶持体系 涵盖资金支持 科创平台建设 人才引育等多维度 [8] - 组建MEMS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安徽省智能传感器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 [9] 产业集群建设成果 - 形成设计 制造 测试 封装 应用一体化的完整产业体系 [9] - 老工业城市通过智能传感器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焕发新活力 [9]
华为参展2025联通合作伙伴大会 引领全场景智慧生活新范式
环球网· 2025-07-18 09:53
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华为展区展示 核心观点 - 华为以"聚智向实 共智有为"为主题,通过鸿蒙生态全场景协同能力展示其在智慧生活领域的前瞻布局 [1] - 公司通过旗舰产品矩阵、智慧办公、运动健康等场景化展示,体现技术创新与生态融合能力 [1][3][4][5] - 鸿蒙生态以"万物互联"为核心,构建覆盖工作、生活、健康等多领域的智慧服务体系 [8][10] 旗舰产品技术创新 - Mate XT折叠屏手机搭载超光谱影像系统,展现出色色彩还原与多任务交互能力 [3] - Pura 80系列首创"双镜双芯"影像架构,提升夜景与人像的移动影像专业标准 [3] - Mate X6采用新一代鹰翼铰链技术,机身厚度较前代减少12%,可承受20万次折叠测试 [3] - FreeBuds Pro 4配合空间音频技术提供沉浸式影音体验 [3] 智慧办公场景融合 - MateBook Fold与MateBook Pro通过鸿蒙系统实现跨设备无缝协同,支持文件拖拽传输 [4] - "超级终端"功能一键连接打印机、显示器等外设,分布式麦克风阵列可过滤背景噪音 [4] 运动健康科技应用 - WATCH Ultimate、GT 5系列等产品支持心率、血氧、睡眠等12项健康指标监测 [5][7] - WATCH 5八通道心率传感器结合AI算法生成运动风险评估报告 [7] - WATCH D2无创血糖监测30秒完成检测,同步生成个性化饮食建议 [7] - 儿童手表5X Pro采用北斗+GPS双模定位,具备安全围栏与AI语音助手功能 [7] 鸿蒙生态全场景互联 - 智慧家居场景通过手机"碰一碰"连接灯具、窗帘等设备实现一键调控 [8] - 鸿蒙智行车机互联系统支持导航、音乐列表无缝同步至车载终端 [8] - 生态设计遵循"以人为中心"原则,实现跨设备智慧、高效、便捷的协同 [10]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公司通过技术驱动构建覆盖工作、生活、健康的多领域智慧生态体系 [10] - 展示体现对智慧生活趋势的洞察,未来将以开放姿态引领行业创新 [10]
万字对话王成录:替代安卓,只是鸿蒙价值的不到5%
观察者网· 2025-07-10 13:07
鸿蒙操作系统的战略定位 - 操作系统是国家科技命脉与独立自主的核心技术,鸿蒙是中国向核心技术发起的一次战略冲锋,目标成为万物智联时代统一的数字底座而非简单替代安卓/iOS [1] - 鸿蒙价值的95%在于构建万物互联的数字底座,仅5%与替代安卓相关,其分布式软总线技术打破设备物理边界实现"软件定义硬件" [3][11][12] - 公司内部2015年启动战略规划,2016年5月正式立项,基于两大驱动:华为高端产品差异化需求及对未来智能设备爆发的判断 [4][5][6] 核心技术特征与创新路径 - 三大核心DNA:1)面向多设备的统一系统 2)分布式软总线能力 3)一次开发多端部署,UI组件化实现自动适配不同终端 [12][13][17] - 分布式软总线灵感来自2005年沙特电信MSC POOL方案,通过无线协议重构实现设备逻辑统一,通信延迟低于20ms [9][10][21] - 采用"抽屉式替换"策略,逐步将鸿蒙模块嵌入EMUI系统,2017年完成1.0版本开发,2019年制裁加速正式发布 [14][15][19] 生态建设与商业化落地 - 开源战略分两步走:2020-2021年将基础能力捐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形成OpenHarmony开源项目,软总线框架层完全开源 [31][33] - 行业案例:河北高速隧道实现"车来灯亮"节能方案降低30-40%电费,福州大厦3000台设备互联,天津燃气场站智能化改造 [36][37][38] - 2023年推出机器人操作系统M-Robots OS,整合哈工大等机构资源,支持异构多机协同,预计2024年7月开源 [42][43][49] 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 - 北京理工大学成立全国首个开源鸿蒙学院,四年培养120名本硕生,20%毕业生加入生态企业,哈工大/西工大等高校跟进课程设置 [52][53] - 与深圳职院共建"协同交付中心",学生参与商业项目开发,计划2024年拓展至10所高校,形成产学研闭环 [54][55] - 中国980万软件开发人员中开源贡献不足,公司推动建立"集体大农场"式协作机制提升产业效率 [56][57] 未来发展规划 - To C领域由华为主导持续扩张,To B领域锁定交通/能源等10个行业,目标2030年前实现30-50%项目采用开源鸿蒙底座 [60][61] - 构建"Wintel"式产业联盟,与芯片厂商深度协同设计,已联合十几家机器人企业形成生态飞轮效应 [48][51] - 硬件设备量是生态关键指标,2023年深开鸿license发放量达数千万,覆盖行业设备加速生态裂变 [29][35]
快递100应邀参加华为开发者大会 多个特性应用入选场景案例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8 05:14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5(HDC2025)概况 -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5(HDC2025)于6月20日—22日在东莞松山湖召开,被称为开发者"嘉年华",展示新观点、新技术、新体验 [1] - 6月21日—22日互动展区向开发者开放,华为通过多个主题展区、超百个展台将前沿技术转化为生活体验 [1] - 快递100作为中国快递物流信息云服务领导品牌和鸿蒙首批原生应用合作伙伴,多个特性应用入选场景案例展 [1] 快递100的智能化特性 - 快递100基于HarmonyOS NEXT SDK开发应用和元服务,全面融入小艺智能体意图框架的鸿蒙生态系统 [2] - 构建多端多模融合协同分发的服务接入体系,通过小艺对话、小艺推荐、小艺搜索等多种方式嵌入用户需求场景 [2] - 借助鸿蒙端侧AI能力实现复杂地址识别和物品分类功能,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快速寄出包裹 [3] - 支持跨应用信息流打通,用户在其他应用页面通过指关节"圈一圈"快递单号即可快捷查询物流信息 [3] 快递100的创新体验 - 以智能体、元服务、服务卡片等多种形态呈现,用户可在多场景中直接获取快递状态、预估送达时间等关键数据 [4] - 成功完成扫码直达特性接入,用户通过"碰一碰"能快速寄件,为驿站寄件等场景带来更便捷高效的体验 [4] - 扫码直达功能升级后,用户只需轻敲手机后背即可快速启动寄件流程,操作效率提升50% [5] - 该功能不仅支持驿站场景,快递员亦可生成专属二维码,拓展便捷寄件应用场景 [5] 快递100的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2010年源于客户物流跟踪痛点,在金蝶内孕育孵化上线,成为快递物流信息领域开创者 [6] - 2017年成为微信小程序首批内测唯一受邀快递类小程序,上线一年注册用户量达3000万,成为微信小程序TOP20 [6] - 2024年全网累计注册用户突破2.7亿,意味着中国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人使用快递100 [6] - 常年上榜生活类应用榜单,成为用户量最大的工具产品之一 [6] 快递100的未来展望 - 推出全新ChatUI交互设计,实现"一句话查快递,一句话寄快递"的高效操作模式 [7] - 关键信息智能有序展示,使用户一目了然获取重要物流动态,大大提升使用效率 [7] - 将继续携手鸿蒙HarmonyOS,不断拓展智能服务边界,探索更多创新应用场景 [8] - 在快递物流行业智能化道路上,将持续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引领行业迈向更智能便捷的未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