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航天
icon
搜索文档
紫光国微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6.87亿元 多元布局开启增长新周期
证券日报网· 2025-08-20 12:00
行业趋势 - 全球半导体行业迎来新一轮增长浪潮,主要驱动力包括AI算力需求爆发、智能汽车加速渗透、商业航天崛起 [1] - 国内数字经济快速发展,集成电路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红利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47亿元,同比增长6.07% [1] - 归母净利润6.92亿元,同比下降6.18%,扣非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上升4.39% [1] - 研发投入6.87亿元,同比增长1.41%,取得发明专利26项和实用新型专利6项 [2]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高性能射频时钟、多通道射频采样收发器、低功耗以太网PHY等模拟产品技术指标国内领先,订单持续增加 [2] - 高端AI+视觉感知、中高端MCU等新产品研制进展顺利 [2] - 特种集成电路货架产品超过800款,覆盖AI+视觉感知、处理器、可编程器件等多个专业领域 [3] 业务板块表现 -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中模拟芯片占比40%-50%,增速18%-20%,订单整体偏乐观 [3] - 商业航天领域取得突破,推出宇航用FPGA、回读刷新芯片等多系列产品,已获核心用户批量应用 [3] -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全球SIM卡芯片市场地位稳固,eSIM解决方案实现全球商用 [4] - 汽车安全芯片解决方案品类完善,在头部Tier1和主机厂量产落地,年出货量数百万颗 [4] - 推出新一代汽车安全芯片T97-415E,助力国产汽车品牌拓展海外市场 [4] 战略布局 - 以FPGA、SOC、SoPC、DSP等主控芯片为核心,完善特种主控及配套产品矩阵 [3] - 全面布局特种集成电路、智能安全芯片、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三大业务板块 [4] - 积极拓展商业航天、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 [4]
【研选行业】AI基建投资热潮下哪些环节最受益?机构圈出这个细分领域
第一财经· 2025-08-20 11:59
前言 - 《研报金选》提供每日拆解热门产业链或核心公司的服务 帮助投资者快速获取投研信息 避免错失投资机会 [1] 二季度四大CSP资本开支逼近1000亿美元 - 二季度四大CSP资本开支接近1000亿美元 显示AI基建投资热潮持续升温 [1] - 机构已圈出受益细分领域 并找到卡位供应商 [1] 政策+技术共振点燃商业航天爆发期 - 商业航天行业迎来政策与技术双重驱动 进入爆发期 [1] - 产业链多环节投资地图已发布 为投资者提供指引 [1]
今天,这个板块力挽狂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0:45
隔夜,全球AI总龙头英伟达收盘下跌3.5%,软件公司Palantir和芯片设计公司Arm分别重挫9.4%和5%。 科技板块的下跌,带动纳指下跌了1.4%。 美股科技板块下跌的原因在于,麻省理工学院发布了一篇题为《生成式AI鸿沟:2025年商业AI现状》 的报告。 该报告指出,高达95%的企业从其生成式AI投资中获得的回报为零。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近 期也敲响了AI投资警钟,他认为AI相关股票已出现泡沫迹象。两个消息共同刺激了投资者对美股科技 板块的谨慎态度。 尽管如此,也有不少对AI热潮持正面看法的观点出现。 即便是敲响AI投资警钟的Sam Altman,其动作却很诚实。Sam Altman准备让OpenAI投入数万亿美元建 设数据中心,还多方寻求算力合作。 对于AI是否有泡沫,达哥认为,真正的投资高手不是回避泡沫,而是看清它、利用它,并在大众狂欢 结束前悄然离场。 昨天,有一篇文章在投资圈流传。文章的主要意思是,在牛市中,下车了真正有价值的标的,就会很难 再上车,因为下车之后过一段时间会发现,卖出的个股继续上涨。 此时内心在想:便宜的时候我都卖了,现在再去买就下不了手。在错过有真正价值 ...
高新兴股价上涨1.38% 广东省发布商业航天支持政策
搜狐财经· 2025-08-20 10:42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5.89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8元 涨幅1.38% [1] - 当日开盘价5.85元 最高价6.06元 最低价5.76元 [1] - 成交量1982843手 成交金额11.69亿元 [1] 市值与资金流向 - 总市值102.36亿元 流通市值90.81亿元 [1]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入3639.52万元 占流通市值0.4%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78.92万元 占流通市值0.06% [1] 行业政策动态 - 广东省政府发布商业航天发展政策 推动卫星互联网在低空经济、移动通信领域应用示范 [1] - 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并提供配套资金支持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属于软件开发行业 总部位于广东省 [1] - 业务涉及物联网领域 [1]
盟升电子股价上涨1.82% 广东商业航天政策加码
搜狐财经· 2025-08-20 10:26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40.31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82% [1] - 开盘价39.57元 最高价40.40元 最低价39.39元 [1] - 单日成交额1.99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入3416.83万元 占流通市值0.5%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5246.05万元 [1] 行业政策 - 广东省商业航天三年规划对地面站网建设给予10%资金支持 单个节点最高补贴200万元 [1] - 鼓励卫星应用终端研发 符合条件项目最高奖励1500万元 [1] - 政策推动卫星互联网在低空经济、智慧城市领域应用 [1] 公司概况 - 属于通信设备行业 业务涵盖卫星互联网与商业航天 [1] - 注册于四川板块 具备专精特新企业资质 [1]
通宇通讯股价触及涨停 广东省商业航天政策助力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8-20 10:15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0日收盘价19.29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9.98% [1] - 当日开盘价18.30元 最高价触及19.29元 [1] - 单日成交额达16.14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40亿元 [2]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2.47亿元 [2] 业务布局 - 公司主营业务为通信设备制造 涉及5G和卫星通信领域 [1] - 通过收购及合资方式拓展卫星通信业务 [1] - 产品涵盖船载卫星天线和地面站天线等 [1] 政策环境 - 广东省发布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2025—2028年) [1] - 政策支持卫星互联网应用场景创新 加大核心技术资金扶持 [1] - 公司作为通信领域企业有望受益于政策推动 [1]
一箭7星,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中国发展网· 2025-08-20 10:05
核心观点 - 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7星"发射任务 将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彰显公司在商业航天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领导地位 [1][2][4] 发射任务与技术突破 - 本次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第八次飞行 采用"一箭7星"方式发射 累计已将70颗卫星送入轨道 入轨载荷总质量超7吨 [2] - 首次实现火箭总装 测试 发射一体化流程 大幅缩短总装与测发周期 [2] - 未来将具备单次超50颗星的应用发射能力 满足全球卫星多样化高密度发射需求 [2] 市场地位与国际合作 - 力箭一号在民商火箭发射服务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业务覆盖中国 欧洲 北美 南亚 中东等区域 [2] - 成功发射墨西哥ThumbSat卫星 标志中国航天在北美商业市场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4] - 公司是国内唯一多次实现外星搭载发射的民商火箭公司 国际发射市场认可其性价比和可靠性 [2][4] 卫星技术特性 - 中科卫星05星配备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 成像分辨率优于1米 最大观测幅宽超300km 具备全极化微波成像能力 [3] - ThumbSat卫星致力于推动航天技术大众化与低成本化 本次任务验证低轨通信能力及影像传输性能 [4] - 天雁26星为轻小型化可见光+红外对地遥感商业卫星 [3] 战略意义与社会影响 - 项目深化中墨科技合作 为构建国际航天合作新范式作出贡献 [4] - 箭体涂装"中国妇女"标识 展示中国妇女事业发展成就 传递推进性别平等的时代强音 [4][5]
蓝盾光电:公司目前业务暂未涉及商业航天建设
新浪财经· 2025-08-20 07:25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目前业务暂未涉及商业航天建设 [1] 参股公司业务 - 公司参股公司上海星思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基带芯片设计公司 [1] - 相关芯片可应用于5G CPE、卫星智能手机原型机、低轨卫星通信终端、卫星物联终端、卫星联测终端等产品 [1]
研报掘金丨华西证券:紫光国微Q2单季度增长亮眼,首予"买入"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8-20 06: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92亿元,同比下降6.18%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5.73亿元,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381%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56.30%,环比提升2.2个百分点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特种集成电路拥有800多个品种,覆盖AI+视觉感知、处理器、可编程器件、存储器、网络与接口、模拟器件、ASIC/SoPC等领域 [1] - 在传统业务基础上拓展商业航天等新应用场景 [1] - 新品迭代加速且覆盖领域持续拓展 [1] 市场地位 - SIM卡芯片在中国和全球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1] - 金融IC卡芯片、身份证读头及POS机SE芯片市场份额国内领先 [1] - 汽车电子芯片部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1] - 特种芯片细分领域为国内龙头企业 [1] 发展前景 - 未来将充分受益于特种需求复苏和创新产品线带来的成长空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