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发展

搜索文档
丁薛祥:中方愿同欧方一道,坚持高层对话交流,形成更多共识,深化绿色伙伴关系
快讯· 2025-07-14 12:08
丁薛祥:中方愿同欧方一道,坚持高层对话交流,形成更多共识,深化绿色伙伴关系 金十数据7月14日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14日下午在北京同欧盟委员会执行副 主席里贝拉举行第六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丁薛祥指出,中方愿同欧方一道,坚持高层对话交 流,形成更多共识,深化绿色伙伴关系。坚持互利共赢,不断拓展能源、循环经济等重点领域合作深度 广度,共同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新华社) ...
博汇股份: 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二五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证券之星· 2025-07-14 11:1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Ningbo Bohui Chemical Technology Co.,Ltd.,注册资本为245,481,453元,法定代表人为王律,成立于2005年10月12日,于2020年6月3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300839.SZ,注册地址为浙江省宁波市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路2366号 [9] - 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应用于多领域的特种油系列产品,包括白油、环保芳烃油、润滑油基础油、炉用燃料油、船用燃料油、重芳烃及衍生品等 [3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为宁波市文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9.19%,实际控制人为金碧华、夏亚萍夫妇 [9] 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文魁集团与无锡惠山原鑫曦望产业升级并购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了《控制权收购框架协议》,文魁集团将其持有的公司32,070,538股股份(约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3.06%)协议转让给原鑫曦望合伙,该转让已于2025年4月30日完成过户登记 [9][10]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原鑫曦望合伙拟认购公司发行的股份,预计最高将增加持有公司73,644,312股股份,结合协议转让股份,合计将持有公司105,714,850股股份 [10] - 本次发行完成后,文魁集团及夏亚萍将放弃其剩余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原鑫曦望合伙,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无锡市惠山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10] 行业概况 - 公司所属行业为C251精炼石油产品制造,行业采用政府宏观调控与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监管体制,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 [11][12] - 燃料油深加工行业主要分为三个领域:以重油、渣油等为原料生产不同品质的燃料油产品;以蜡油、常压渣油等生产润滑油、环保芳烃油等产品;以催化油浆进一步深加工生产沥青助剂、橡胶助剂等产品 [16] - 环保芳烃油具有稠环芳烃含量低、环境污染少等优势,正逐步取代传统芳烃油在润滑油、白油等行业中的应用 [17] 市场分析 - 2023年全球白油产量约408.5万吨,我国白油产量约190万吨,占全球的46.51%,自2016年的108.2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19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8.38% [19] - 我国白油市场存在结构性供需问题,工业级白油产能充足,但高端白油供应不足,仍需要进口补充 [19] - 2024年我国润滑油基础油表观消费量预计达到826万吨,较2023年的739万吨增长11.77% [20] - 我国华东地区船舶加注燃料油市场消费约占总量的50%以上,2024年舟山港燃料油加注量达到726万吨,同比增长3%,上海港加注量为415.9万吨,同比增长20.4% [22] 竞争优势 - 公司专注于燃料油深加工细分领域,致力于化工新材料细分领域的技术研发及创新,聚焦提质增效,实现"减油增化" [16] - 公司建立了宁波院士工作站、浙江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等研发平台,与中国石油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完成了多项研发成果转化 [25] - 公司位于长三角地区石化产业集群,拥有畅通的营销网络和上下游渠道,海陆交通条件便利 [26] - 公司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浙江省"未来工厂"等多项荣誉 [28] 主要产品 - 白油产品具有无色、无味、无毒、无荧光等特点,主要应用于食品(医疗)级、化妆品级白油加工、纺织生产、机械加工等领域 [32] - 环保芳烃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抗氧化性等特点,主要应用于高端润滑油生产、机械设备润滑及冷却等领域 [32] - 船用燃料油用于大型船舶燃料,公司积极开拓船舶加注业务,目前保税高硫燃料油达到规模化生产能力 [32] - 重芳烃及衍生品能有效改善橡胶的塑性,增加胶料的粘性,主要在轮胎、传送带等橡胶制品生产中起到软化作用 [32] 研发与知识产权 - 公司持有21项发明专利和20项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环保芳烃油加氢、硫磺回收、润滑油生产等多个技术领域 [38][39] - 公司拥有2项注册商标,注册号分别为7207596和7207597,专用权期限分别至2030年10月13日和2030年1月27日 [38] 资产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固定资产原值为111,704.87万元,累计折旧32,538.83万元,减值准备9,794.39万元,账面价值69,371.65万元,成新率为62.10% [35] - 公司拥有3宗土地使用权,土地面积合计为85,333.33平方米,土地性质均为工业用地 [36] - 公司拥有4处房屋所有权,建筑面积合计为7,616.83平方米 [36]
广东实现企业碳足迹全流程数字管理
深圳商报· 2025-07-11 16:49
活动主题与背景 -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办2025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 主题为"碳路先锋绿美广东" 旨在打造"零碳全运"并展示绿色低碳发展成效 [1] - 活动通过绿色低碳实践分享及科普宣传形式 动员全社会参与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1] 广东省低碳发展现状 - 广东省经济总量持续领跑全国 生态环境质量高位改善 主要环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1] - 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总数居全国首位 [1] - 广东碳标签实现粤港互认 碳强度处于全国第二低位 [1] 未来低碳转型方向 - 加快推动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1] - 推进城市、园区、企业等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 [1] - 深化碳减排市场机制改革 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治理能力 [1] 政策与技术创新 - 发布《关于完善碳减排市场机制助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若干措施》 为绿色转型提供制度支持 [2] - 上线"广东碳标签信息化管理平台" 实现企业碳足迹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2] - 升级广东省碳普惠平台 鼓励全社会践行低碳生活 [2] 零碳全运实践 - 启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特许商品碳标签 颁发碳标签证书 [2] - 公众可通过扫码追溯产品碳足迹 推动"零碳全运"理念普及 [2] 行业经验分享 - 科研机构专家和企业代表分享绿色低碳经验 提供可借鉴的"绿色样板" [2]
国际CCUS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在京成立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1 11:56
国际CCUS技术创新合作组织成立 -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石化牵头发起,联合50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单位和个人共同成立 [1] - 旨在搭建全球共享交流平台,汇聚世界高端智库力量,推动技术迭代创新应用,促进CCUS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中国石化将担当组织运营开拓者、产业探路者和行业生态贡献者,全力支撑组织高效运行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1] CCUS技术重要性 - CCUS在碳中和目标中累积减排贡献率约15%,是净零排放重要手段 [1] -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成全球共识 [1] 各方表态与支持 - 中国科协高度赞赏并支持该组织,期待其推动国际协作、建设规模应用平台、打造国际产业生态 [2]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办事处称其成立具有里程碑意义,将全力支持发展 [2] -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强调组织定位为"服务者"与"协调者",将促进会员深度对话与实质性合作 [2]
郭元强主持召开市委专题会议:牢记殷殷嘱托、扛牢使命责任,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
长江日报· 2025-07-10 14:03
武汉都市圈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 - 核心观点:加快推动武汉都市圈同城一体化发展,提升其带动作用和辐射功能,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1][2] - 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以武汉打造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高地为引领,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 [2] - 交通网络建设:构建以武汉为中心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强化中部地区大通道格局,加强商贸物流往来,促进开放口岸联动发展,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2] - 生态环保与绿色发展: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共建生态安全屏障,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和联防联控机制,共拓绿水青山转化路径 [2] - 公共服务共享:提升武汉公共服务能级,推动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向周边辐射,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2] - 实施机制:按年度制定合作计划,项目化、清单化推动任务落实,争取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推进要素资源流通共享 [3]
【宝鸡】科技创新中的宝鸡突围
陕西日报· 2025-07-09 23:56
农业科技创新 - 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培育的"宝椒29号"辣椒品种具有开花早、株型集中特点 亩产达600公斤干椒 且色泽红润 香气独特 [1] - 该院研发的"宝豆1519"和"宝豆10号"大豆品种颗粒饱满 蛋白质含量高 农户种植160亩实现21.7万元利润 [1] - 采用近红外线品质分析仪等技术 将良种选育周期从10年缩短至3-5年 目前承担30余项国家及省市科研项目 [2] 化工新材料发展 - 瑞科材料是国内精细化工领域贵金属催化剂主要生产商 拥有数百种催化剂产品 覆盖医药 农药 液晶材料等应用场景 [2] - 公司通过自主设计精密设备实现催化剂性能评价 打破欧美垄断 已获36项发明专利 参与制定40余项行业标准 [4] - 重点布局贵金属催化剂绿色循环再生技术 完善产业链并推动下游产业低碳发展 [4] 区域产业升级战略 - 宝鸡市将种业创新作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核心 加强新品种培育推广 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4] - 通过企业培育 产业集聚 创新驱动等全方位措施 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4]
为世界稳定繁荣贡献上合力量
经济日报· 2025-07-09 21:44
城市合作与互联互通 - 天津作为"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已与5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建立友城关系,其中许多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 [2] - 上合组织副秘书长指出城市合作将在生态环保、数字化转型、交通互联、文化旅游、城市规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 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市长希望扩大与上合组织城市在交通、绿色能源、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3] 港口与物流发展 - 天津港已实现全球首个"5G+北斗"融合创新的全天候智能系统,建成国内领先的港口智能管控中心 [4] - 天津港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保持航运贸易往来,集装箱班轮航线达147条,每月航班550余班 [4] - 2023年1-5月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2.076亿吨,中欧(亚)班列累计完成3.6万标箱 [4] 职业教育与技术合作 - 鲁班工坊作为中国职业教育"出海"的重要举措,已在24个国家建设26个工坊,其中上合组织国家占10个 [6] - 鲁班工坊致力于提升上合组织成员国青年技能水平与就业能力,为技术革新与产业转型提供人力支撑 [6] - 俄罗斯学者评价孔子学院与鲁班工坊形成"文化交流+技术合作"的双轮驱动模式 [6] 绿色发展与能源转型 - 天津出台全国首个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培育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243家 [7] - 天津港建成146.5兆瓦新能源发电系统,年发绿电超3亿千瓦时,覆盖集团生产用电近70%,10家单位完成"碳中和"认证 [7] - 上合组织将生态友好型、宜居智慧型城市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年重点任务 [8]
“大摊牌”,冯德莱恩竟还在对中国大放厥词
观察者网· 2025-07-09 03:28
中欧贸易争端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责中国向全球市场"倾销补贴过剩产能"并抨击中国对稀土实施出口许可证制度 [1]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 [4] - 中国商务部最终裁定欧盟白兰地存在倾销并自7月5日起征收反倾销税 [4] - 欧盟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 [5] - 中国采取对等限制措施针对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产品 [5] 中欧关系现状 - 冯德莱恩称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正加剧欧洲不稳定 [1] - 中俄关系成为中欧交往中的最大症结 [3] - 中欧电动汽车谈判技术部分已基本完成 [4] - 欧盟推迟与中国签署气候行动联合声明的计划 [6] 中国立场 - 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国不是乌克兰问题当事方 [3] -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中欧应加强交往深化了解增进互信 [7] - 中国商务部表示愿与欧方通过对话磋商妥处分歧 [5] - 中国对军民两用物项实施必要管制是各国行使主权 [4] 行业动态 - 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增至17.9% [6] - 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超过34% [6] - 欧盟和中国在清洁技术领域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 [5]
贵州坚持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环境并重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人民日报· 2025-07-08 22:19
贵州生态经济发展 - 黔南州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9%(前5月)[1] - 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8.17%(2024年)[1] - 新增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9家省级绿色工厂(2024年)[1] - 磷系现代化工和新能源电池材料产值规模超500亿元(近3年)[1] 磷化工产业链延伸 - 贵州川恒化工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年销售收入达60亿元[2] - 磷酸铁日产量稳定在120-150吨[2] - 黔南州集聚130多家磷化工上中下游企业[2] - 探索以磷引钼、以磷引铜等产业耦合发展模式[2] 技术创新成果 - 瓮福化工净化磷酸自动包装线每小时灌装15吨[4] - 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4] - 湿法净化磷酸技术获授权专利127件[4] - 联合开发专利850件[4] - 单套产能达40万吨[4] 环保技术突破 - 半水湿法磷酸技术使磷石膏减少700公斤/吨磷酸[5] - 磷矿开采率从50%提升到90%[5] - 能处理45类危险废物(占国家名录97.8%)[3] 清洁能源发展 - 龙里风电场总装机容量370兆瓦[6] - 年产值约2亿元[6] - 碳纤维叶片叶轮直径220米[6] - 贵州绿电结算电量33.58亿千瓦时(前5月)[6] - 同比增长210.16%[6] - 黔南州新能源发电装机651.6万千瓦[6] - 清洁能源占比达70%(2024年)[6]
追寻红色记忆 感悟为民初心(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人民日报· 2025-07-05 22:02
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 - 盐城滨海港依托宋公堤红色历史发展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并开发月亮湾风景区等旅游项目,2025年将举办全球滨海论坛展示绿色低碳发展实践 [2] - 小街村从受海潮冲击的沿海小村发展为道路平整、公共设施完善的现代化村庄,吸引新能源企业聚集和年轻人返乡就业 [3] - 刘老庄村通过"红色教育+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模式实现乡村振兴,年均接待游客60万人次,碧根果种植年产值达两三百万元 [6] 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 - 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扩建后包含纪念馆、红星广场等设施,年接待量显著提升 [5] - 红色李巷通过整体改造打造红色街区,累计接待游客百万人次,推出越野行走线路、"村晚"等创新形式传播红色文化 [7][8] - 李巷开发体验式教学项目如军备粮制作、磨豆浆等,并培养年轻讲解员队伍接力传承红色故事 [8] 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 盐城沿海地区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推动绿色发展转型 [2] - 滨海港周边新能源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