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

搜索文档
分析师:美国担忧关税冲击本国经济 或助欧盟避高额关税
快讯· 2025-07-14 11:55
金十数据7月14日讯,忠利投资公司宏观研究主管托马斯・亨佩尔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美国担心贸易关 税会对本国经济造成冲击,这可能会帮助欧盟避免高额进口关税。特朗普周末誓言要从8月1日起对欧盟 商品加征30%的关税,这使得双方仅有几周时间来敲定一项协议。亨佩尔表示, 美国担心关税可能会 推高物价通胀,同时拖累经济增长,这将增强欧盟的谈判地位。他说:"已实施关税的影响很快就会体 现在美国的物价上。"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古尔斯比上周警告称,关税进一步扰乱了通胀前景,并 推迟了美国可能的降息举措。 分析师:美国担忧关税冲击本国经济 或助欧盟避高额关税 ...
美联储风暴来袭,总统与央行的较量,华盛顿权力斗争升温
搜狐财经· 2025-07-14 06:46
特朗普与鲍威尔权力斗争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关系急剧升级 特朗普公开指责鲍威尔管理不善并批评美联储大楼翻新工程 同时着手寻找接班人试图通过"影子主席"削弱其权威 [1] - 特朗普要求美联储降息3个百分点 这在正常经济周期下极为罕见 通常仅在极端危机时期才会考虑 此举直接挑战美联储基于经济数据和通胀预期制定政策的独立性 [3] - 鲍威尔拒绝降息 因担忧特朗普贸易关税政策可能导致通胀飙升 坚持维持较高基准利率直到经济形势明朗 与特朗普急于刺激经济的诉求形成对立 [4] 美联储独立性面临的挑战 - 美联储独立性被视为现代市场经济稳定基石 能避免政治短视导致的货币政策错误 特朗普正尝试利用制度漏洞寻找替代者 塑造"听命于总统"的影子领导层 直接侵蚀央行独立性 [3] - 特朗普提前寻求提名鲍威尔继任者 突破传统惯例 意图将货币政策人事安排纳入政治掌控 可能造成政策导向非连续性 削弱美联储作为市场稳定器的角色 [8] - 最高法院制约下特朗普无法因利率分歧直接罢免鲍威尔 但通过政治施压和权力影响间接干预 这种政府与央行紧张关系在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背景下意义尤为重大 [3][8] 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 政治干预央行正值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通胀压力尚存的敏感阶段 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将传导至全球市场 引发资产价格波动与资本流动加剧 增加经济体脆弱性 [6] - 哈佛经济学家罗戈夫指出 特朗普削弱鲍威尔权威的行为可能破坏市场对美联储信心 导致利率预期剧烈波动 加大金融体系不稳定性 令经济复苏蒙上阴影 [6] - 美国财政部预算办公室主任沃特批评美联储翻新工程 反映政府与央行在资源管理和财政支出上的理念分歧 暴露美联储行政管理和资金使用透明度问题 [6] 货币政策与经济治理分歧 - 特朗普攻击表面针对美联储总部翻新项目 实为政治攻势开端 其降息诉求与美联储稳健货币政策形成深刻分歧 这种权力对抗公开化对金融市场和经济预期产生潜在冲击 [3][4] - 美联储坚持独立决策机制 但特朗普贸易政策与央行通胀管控目标存在根本冲突 鲍威尔的利率策略旨在避免货币政策过度宽松引发通胀失控 [4] - 美国政府与央行权力争夺处于国际局势多变 供应链紊乱未完全修复的背景下 美国货币政策稳定性对全球尤为重要 政治干预可能导致长期经济健康受损 [6][8]
欧盟美国贸易博弈,韩国也来凑 “热闹”?
搜狐财经· 2025-07-14 01:37
欧盟与美国贸易谈判 - 美国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对欧盟输美产品征收30%关税[2]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该措施将破坏供应链并损害企业、消费者利益[2] - 欧盟表示仍致力于通过谈判解决分歧但警告将采取反制措施[2] -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指出关税将加剧通胀并阻碍经济增长[3] - 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欧盟准备"反胁迫机制"等可信反制措施[3] 韩国贸易协议策略 - 韩国研究美英关税协议细节寻求谈判突破口[4] - 2024年韩国对美汽车出口额34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26.8%贡献贸易顺差60%[6] - 专家建议利用美国在造船和LNG领域需求换取汽车半导体关税减免[6] - 韩国2024年对美汽车出口量达143万辆远高于英国10万辆规模[6] - 美国可能要求韩国在农产品进口和数字贸易领域作出更多让步[6] 行业影响分析 - 欧盟汽车、钢铁等行业面临30%关税冲击风险[2][3] - 韩国汽车产业成为谈判核心涉及342亿美元出口市场[6] - 造船和LNG领域可能成为韩国谈判筹码[6] - 半导体行业被列为韩国争取关税减免的关键领域[6]
美银逆势看好美元:下半年跌不动了!
金十数据· 2025-07-11 09:07
美元前景展望 - 美国银行预测2025年下半年美元下行空间有限,与部分市场情绪相悖 [2] - 预测基于美国经济相对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强度与韧性 [2] - 美国经济持续强劲,其他央行可能收紧货币政策或面临经济逆风 [2] 支撑美元韧性的核心因素 - 利差优势:美国利率相对欧元区或日本保持较高水平,美元对追求收益的投资者具吸引力 [3] - 经济表现:美国经济抗冲击能力与增长韧性优于其他发达市场 [3] - 全球流动性需求:美元仍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在国际贸易与金融中占主导地位 [3] 2025年美元走势的核心驱动因素 - 货币政策:美联储降息速度与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的行动对比是关键 [4] - 经济增长:美国经济稳健表现吸引资本流入,提振美元 [4] - 地缘政治稳定:全球不确定时期,美元作为避险资产需求周期性提升 [4] - 通胀路径:美国持续通胀可能迫使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支撑美元 [4] 美元走势及外汇市场联动 - 欧元与日元:若欧洲央行或日本央行维持宽松立场,欧元、日元兑美元汇率可能承压 [5] - 商品货币:全球经济强劲推高商品价格,但强势美元抑制非美元买家需求 [5] - 新兴市场货币:强势美元对背负美元债务的国家构成压力,可能导致资本外流 [6] - 套息交易:美国利率保持吸引力可能催生套息交易,进一步支撑美元 [6] 美国银行分析的依据 - 劳动力市场数据:强劲稳定的美国劳动力市场支撑消费者支出和经济健康 [7] - 通胀数据:消费者价格指数走势直接影响美联储利率决策 [7] - 全球贸易与资本流动:贸易平衡和资本流入流出对美元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7] 对投资者的启示 - 强势美元提高国际投资者对美元计价资产的价值,但可能使美国出口产品更昂贵 [9] - 美元与加密货币关系复杂:强势美元可能给风险资产带来压力,但稳定性支持数字资产信心 [9] - 拥有国际敞口的企业和投资者应考虑对冲策略以降低汇率风险 [9] - 投资者需关注经济数据、央行会议和地缘政治发展,整合汇率预测到投资策略中 [9] 预测总结 - 美国银行预计美元2025年将下跌10%,接近与当前水平持平 [10]
欧央行官员释放降息信号:视经济增长与通胀而定
快讯· 2025-07-11 08:56
欧央行降息信号 - 欧洲央行执委帕内塔表示若经济扩张不及预期且过度拖累通胀 央行应进一步降息 [1] - 决策者将保持灵活务实态度 根据最新信息及通胀前景逐次会议判断政策 [1] - 市场普遍预期欧洲央行将暂停降息 主因欧美贸易关系不明朗及俄乌中东冲突加剧经济不确定性 [1] - 投资者仍押注年底前欧洲央行将再降息一次 [1] - 帕内塔重申央行立场称"目前处于可谨慎权衡下一步行动的位置" [1]
英国经济连续第二个月萎缩,5月GDP意外下滑0.1%,央行降息压力陡增
华尔街见闻· 2025-07-11 08:40
英国经济表现 - 英国5月GDP意外收缩0.1% 连续第二个月下滑 远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0.1%增长 [1] - 4月GDP已收缩0.3% 若6月产出下降0.4%或更多 第二季度将整体收缩 与第一季度0.7%增长形成对比 [1] - 生产和建筑业显著下滑是主要拖累因素 仅部分被服务业增长抵消 [8] 行业影响 - 生产业下滑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开采 汽车制造和制药行业 [8] - 建筑业表现疲软 与第一季度出口激增和服务业强劲形成反差 [8] - 咨询公司测算显示 即使6月GDP持平 第二季度整体增长仍将放缓至0.1% [8] 货币政策预期 - 英镑兑美元下跌0.2%至1.35美元 市场对英国央行8月降息25基点的押注基本不变 [4] - 货币市场预期年底前将有两次降息 8月和12月各一次 [4][9] - 经济学家认为8月降息"不可避免" 英国央行上月维持借贷成本在4.25% [9] 财政政策挑战 - 财政大臣承认数据"令人失望" 政府支出计划依赖经济增长重启 [7] - 公共财政面临超60亿英镑缺口 因福利改革和冬季燃料补贴政策调整 [11] - 高水平公共借贷和债务限制财政空间 秋季预算压力增大 [11] 经济前景评估 - 英国央行警告潜在增长疲软 第一季度受一次性因素提振 [10] - 上半年增长预计温和 与第一季度表现"相去甚远" [11] - 咨询机构指出"第一季度活动激增的宿醉效应持续" 全年增长将相当低迷 [8]
美联储戴利:劳动力市场正在降温,经济增长趋于温和,但数据尚未出现实质性疲软。
快讯· 2025-07-10 18:41
美联储戴利:劳动力市场正在降温,经济增长趋于温和,但数据尚未出现实质性疲软。 ...
美联储戴利:经济状况良好,增长和就业稳健,通胀压力正在缓解。
快讯· 2025-07-10 18:37
美联储戴利经济评论 - 经济状况良好 当前宏观经济呈现稳定发展态势 [1] - 增长和就业稳健 主要经济指标显示持续扩张趋势 [1] - 通胀压力正在缓解 物价上涨速度出现放缓迹象 [1]
筑牢经济韧性底座 多维施策稳增长谋长远
上海证券报· 2025-07-10 18:29
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GDP增速预计在5%以上,一季度实际GDP增速5.4%,二季度延续向好趋势[2] - 1至5月出口同比增长6%,拉动制造业生产增长6.9%[2] - 1至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7%,高于2024年底的3.2%,服务业投资和设备更新是主要支撑[2] - 1至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5%,较2024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4] - 1至5月广义基建投资增速10.4%,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速17.3%[4] - 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7%,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5%[6] 政策支持情况 - 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5月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政策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7] - 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M2余额同比增长7.9%[7] - 财政政策力度加大,赤字率提高至4%,1至5月政府债净融资金额同比增加3.8万亿元[7] - 超长期特别国债使用进度:设备更新领域86.5%,消费品以旧换新54%[9] - 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近2.2万亿元,发行进度49.1%,快于去年同期的37.2%[9] 行业表现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通讯器材、家电、文化办公用品、家具消费增速均超过20%[5][6] - "两新"政策拉动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零售高增长[4] - 出口保持韧性,"抢出口"和对东盟、拉美等经济体"抢转口"是主要支撑[4][6] 下半年展望 - 货币政策仍有降准降息空间,结构性工具创新将在上海"先行先试"[16]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三季度推出,可能定向投入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16] - 财政政策将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围提质"两新"政策[17][20] - 可能推出房地产稳定基金,规模2万亿元左右,用于保交楼、收储存量房等[17] - 政策将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关键领域,深化与东盟、"一带一路"国家合作[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