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

搜索文档
“十四五”降碳转型迎大考,电力部门有望率先实现碳达峰
搜狐财经· 2025-06-05 04:31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备战"十五五"的关键之年,诸多约束性指标的冲刺、考核与下一步工作的谋划、筹备在同步进行。作为"十四五"阶段出 台的重大战略决策、被视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也将在今年迎来阶段性"大考"。其中,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约40%的最大 排放源——电力部门的降碳、减排情况备受关注。 6月5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能源低碳发展"项目课题组与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发布《当"风光狂奔"遇上"煤电惯性":电力部门碳达峰倒计时》报告, 对"十四五"以来中国电力部门低碳转型态势进行了回顾分析,并就"十五五"全国碳达峰攻坚战中电力部门的进一步转型提出了相关建议。 虽然新能源受限于波动性、电网接纳等问题,在发电方面的表现逊色于装机增速,但近期的步伐也同样在加快。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量约占全 社会新增用电量的86.44%,其中风电、太阳能合计新增发电量贡献了约56.8%的全社会新增用电需求。而且,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这一占比仍在进一步 提升,今年一季度,风电、太阳能的新增发电量已经超过了全社会的新增用电量。 电力部门碳排放有望在今年实现达峰 电力部门的低碳转型 ...
逐“绿”去 向“美”行 国家开发银行为绿色发展提供稳定中长期资金支持
金融时报· 2025-06-05 03:14
绿色贷款投放 - 前4个月发放绿色贷款超过2500亿元,重点支持绿色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等领域 [2] - 绿色贷款在全部信贷资产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2]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 兰州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采用"活性污泥法+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尾水水质达一级A标准,改扩建后可为绿化工程提供再生水 [1] - 支持四川省高速公路"绿电自给"工程,建设14条高速公路沿线分布式光伏电站,年发电量2333万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9731吨 [3] 能源低碳转型 - 新疆华电木垒项目新建60万千瓦风电、40万千瓦光伏及全球最大二氧化碳储能电站(10万千瓦/100万千瓦时) [4] - 山西霍州发电厂机组改造后年节约标煤5.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1万吨 [4] 生态保护修复 - 支持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探索EOD模式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5] - 广州黄埔区岭头片区项目改善河涌生态、农田系统及人居环境,建成千亩集中连片农田 [6] 绿色金融创新 - 甘肃发放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挂钩农田节水率,预计年节水量690万吨 [7] - 持续创新绿色债券产品,引导社会资金共同服务绿色发展 [7]
新洋丰的“绿色突围战”
中国经济网· 2025-06-05 02:19
农业绿色转型背景 - 全球粮食体系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人为排放总量超过三分之一,其中粮食生产环节占比最高达39% [1] - 中国仍有40%左右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退化问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任务艰巨 [1] - 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家战略,出台《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 [1]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公司承担2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包括"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 - 研发方向涵盖绿色缓控释肥料、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黑土地土壤障碍消减等 [2] - 已完成4种功能型缓控释肥料新产品和9种专用化缓控释产品,累计推广面积约135万亩 [2] - 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推动多项新型肥料成果产业化转化 [2] 标准体系建设 - 参与制定7项国家标准和7项行业标准,包括《复合肥料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等 [3] - 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3] 绿色产品与服务网络 - 构建涵盖20多个大类、上百种产品的多元化矩阵 [4] - 开发"洋丰正好""百倍邦"等系列新型肥料,提升肥料利用率并降低污染 [4] - 采用"3+1"团队作业模式,2024年开展技术培训及示范观摩会1万余场 [4] - 建立600余块高标准示范田,形成3258份测土配方施肥报告和2000余份作物营养解决方案 [4] 绿色生产与资源利用 - 2024年被认定为湖北省环境绩效A级企业 [5] - 磷石膏年处理能力逾700万吨,2024年综合利用达362.99万吨 [5] - 开展"磷石膏改良盐碱地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合作研究,推出"洋丰豆""洋丰硫"等系列产品 [5] - 推进荆门市东宝区磷石膏用于矿坑生态修复项目,可修复面积7.72公顷,消纳磷石膏200余万吨 [5] 行业发展趋势 - 肥料研发向"高效、专用、环保、功能化"方向发展 [4] - 农业绿色发展需要产品技术与科学理念相结合 [4] - 生态修复与固废资源化利用成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 [5]
广东:积极推动涉碳金融产品创新
快讯· 2025-06-04 15:02
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多部门制定《关于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美丽广东建设的工作方案》 [1] - 方案提出实施四个专项行动以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1] 重点领域绿色融资扩面提质 - 全力支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1] - 强化绿色制造、智能制造金融服务 [1] - 持续优化林业金融服务 [1] - 切实做好能源保供和低碳转型金融服务 [1] - 积极支持广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1] 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提升 - 积极推动涉碳金融产品创新 [1] - 强化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力度 [1] - 加快发展绿色直接融资服务 [1] - 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 [1] 绿色融资对接畅通提速 - 建立完善绿色融资项目(企业)名录库 [1] - 常态化长效化开展绿色产融对接 [1] - 提高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服务能力 [1] - 增强绿色金融风险防控能力 [1] 绿色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提效 - 统筹推进担保增信和金融风险分担补偿等外部生态体系建设 [1] - 加强绿色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1]
焦点访谈|十年增长十倍!风光新能源推动我国能源转型提质焕“新”
央视网· 2025-06-04 13:21
中国风光新能源产业发展 - 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在2023年达到14.82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2030年12亿千瓦目标 [1][3] - 2023年风电装机5.3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9.46亿千瓦,合计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 [3] - 中国为全球提供70%光伏组件和60%风电装备,2023年出口产品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8.1亿吨 [3] 政策与技术驱动 - 2013年起国家多项政策推动风光产业步入快车道,装机规模十年增长10倍 [5] - 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文件及配套标准体系为产业提供制度基础 [5] - 光伏发电成本从2010年2.75元/度降至2022年0.34元/度,低于煤电成本 [9] 技术创新突破 - 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连续28次打破世界纪录,N型TOPCon技术全球领先 [7] - 海上漂浮式风机叶片达130米,风轮扫风面积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 [7] - 新疆哈密形成GW级到10GW级产能跨越,用时仅10年 [9] 产业链延伸与新模式 - 新疆风光新能源装机占比超50%,带动绿氢产业发展 [9][11] - 绿氢替代灰氢每3吨可减排二氧化碳22吨,同时增产甲醇带来额外收益 [11] - 风光资源富集区发展"东数西算",算力中心年省电费超2亿元 [14] 国际竞争力与贸易影响 - 纯绿电生产可规避欧盟碳税壁垒,云南实现工业园区100%绿电供给 [16] - 国家发改委印发《绿电直连发展通知》,首次明确新能源供用电规则框架 [18] - 2060年碳中和目标要求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80%以上 [18]
闽东电力: 2024年年度股东会提案
证券之星· 2025-06-04 12:04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6932万元,较上年同期23451万元减少6519万元,减幅27.79% [1] - 水力发电销售收入35164万元,较上年同期27506万元增加7658万元,增幅27.84% [1] - 风力发电销售收入20805万元,较上年同期18907万元增加1898万元,增幅10.04% [1] - 光伏发电销售收入402万元,较上年同期223万元增加179万元,增幅80.27% [1] - 房地产销售1935万元,较上年同期101764万元减少99829万元,减幅98.10% [1] 董事会工作情况 - 2024年共召开19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48项议案 [2] - 修订完善《公司章程》、《总经理工作细则》等多项制度 [1] - 组织董事、高管参加业务培训,提升履职能力 [1] - 董事会下设审计、薪酬与考核、提名及战略四个专门委员会 [10] - 2024年共披露103份公告,回复投资者提问68条 [12][14] 监事会工作情况 - 2024年共召开7次监事会会议,审议14项议案 [19] - 对公司财务状况、内部控制等进行监督 [22] - 2023年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共计917.62万元 [23] - 组织监事赴风电场开展专项调研 [25] 财务情况 - 2024年资产总额365511.37万元,较年初增加27361.75万元,增幅8.09% [29] - 负债总额110109.51万元,较年初增加22430.26万元,增幅25.58% [2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232.6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568.27万元,增幅233.60% [3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463.5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3301.12万元 [32] 未来发展计划 - 聚焦"做大资产总量、瘦身健体、提升能力"等五大方面 [16] - 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推动项目并购和海上风电项目 [16] - 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和信息披露工作 [17] - 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加强董事会自身建设 [18]
2025中国再生农业行业报告
ReAGRI· 2025-06-04 05: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文档未提及报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再生农业是维护与改善农田土壤健康、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农业生产方式,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实践,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巨大 [7] - 再生农业在中国的推广面临认知分歧、技术瓶颈和资源与市场脱节等挑战,但标准认证体系的构建、碳汇收益的探索、智能农机与生物技术的创新以及政策与消费市场的协同发力,将为其注入强劲动能 [9] - 企业和非盈利组织在推动再生农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食品和农业公司将再生农业实践纳入业务模式,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环保承诺和提高供应链的可持续性 [52] - 再生农业可成为中国达成“双碳”目标的重要助力,通过再生实践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来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 [65] 报告各部分总结 再生农业的背景 再生农业的定义 - 再生农业由一系列实践、哲学和学术研究相互影响发展而来,核心是对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尊重、长期环境健康和对未来世代的考虑 [19] - 不同组织机构对再生农业有不同定义,主流定义未禁止化肥和农药施用,且强调以土壤健康为重点,通过多种实践改善土壤肥力、增加生物多样性等 [20][38] - 中国发布首个再生农业标准《再生农业管理规范 种植业》,将其定义为以实现农业可持续为目标的农业模式 [28] 国际发展趋势 - 2023 年全球再生农业市场规模为 76.4 亿美元,预计到 2033 年将达 292.7 亿美元 [43] - 政府与机构发展战略、消费趋势、全球气候变化与碳信用市场的发展以及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推动,共同促成了再生农业市场的发展 [43][51][53][54] 中国发展现状 -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和规划,如《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 - 2030 年)》《“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等 [55][56][59] - 学术研究方面,有学者机构系统性介绍再生农业,科研工作者通过实验证明其环境收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66][70] - 农业食品行业企业积极推动再生农业试点项目落地,如麦当劳中国、可口可乐、拜耳作物科学等 [73][75][79] - 消费层面,中国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再生农业产品具有更高的价值,一些企业已推出相关标识产品 [112][114] 主要相关方的承诺和行动 餐饮品牌 - 多数头部餐饮品牌重视可持续采购和碳减排工作,但再生农业尚未被广泛纳入可持续战略措施 [125] - 麦当劳在可持续采购、碳减排和再生农业方面设定明确目标并积极实践,其他品牌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和不足 [127][135] 连锁商超 - 各零售企业均制定了碳减排目标计划,但进展表现不一,部分企业在再生农业实践方面有所布局,部分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143][150][151] 加工食品 - 米面粮油类企业在碳减排、可持续采购和再生农业方面均有表态,各公司在目标计划和进展上存在差异 [158][161][169] - 软饮料企业中,可口可乐、百事公司和欧力饮料在农业可持续领域有明确声明和承诺,部分企业在碳减排和再生农业实践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175][177][183] - 调味料类企业积极投身农业原料的可持续转型,在碳减排和再生农业实践方面制定目标并推进实施,但进展参差不齐 [189][192][198] - 酒类企业在可持续采购、碳减排和再生农业方面呈现两极分化态势,部分领先企业积极探索实践,部分企业信息披露不足 [204][216][217] - 香精类企业在可持续采购、碳减排和再生农业方面各有表现,目标计划和进展存在差异 [221][224][230] 种植生产企业 - 马铃薯种植生产企业在可持续采购、碳减排和再生农业方面的声明和目标计划各不相同,进展也存在差异 [234][235][238] - 水果类企业在碳减排、可持续采购和再生农业方面的信息披露程度不一,部分企业已开展相关实践 [244][247][250] - 蔬菜类企业中,百卡弗和金州食品在碳减排和可持续采购方面有目标设定和行动,裕农在相关方面信息披露不足 [254][260] 养殖企业 - 乳制品类企业在可持续采购、碳减排和再生农业方面的表现各异,部分企业有明确规划和进展,部分企业信息披露欠缺 [264][266][275] - 肉品企业中,牧原和双汇在可持续采购和碳减排方面有举措,圣农和温氏在相关方面信息披露不足 [280][281] 农业投入品及解决方案提供方 - 拜耳、先正达、雅苒、康芬和耐特菲姆等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提供解决方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86] - 各公司在再生农业领域各有侧重,通过不同方式为推动再生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296][298] 再生农业面临的挑战 认知 - 目标设定不同成果认知不统一,给政策制定者、科研人员和农民带来困扰,影响再生农业的推广 [303][311][312] - 缺少本土化的成功案例,市场上存在夸大宣传现象,误导公众和农民,影响再生农业的信心 [314][319] - 存在错误理解和引导,如表述为“可再生农业”或认为是传统耕作方法,需要加强公共教育 [320][321][323] 技术 - 亟需解决覆盖作物选育、免耕少耕农机农具和系统配套、轮作混作系统设计等技术痛点 [325][328][332] - 衡量再生农业实践绩效的方法学处于初级阶段,面临测量体系不完整、评估标准和方法不科学等挑战 [340][348] - 绩效管理的相关系统配套不足,缺乏独立第三方监督和认证机制、长期监测数据和适用的测量技术和设备 [350][351][353] 资源 - 自然资源制约再生农业的推广,如耕地资源紧缺、禁牧管理限制等,需要加强规划能力 [356] - 成本投入的反馈长期性,农民转型面临经济压力和短期收入下降风险,补贴政策存在不足 [359][360][361] - 技术支持资源有效触达难,培训体系不足,科研成果转化不畅,农村缺乏专业技术服务 [363][364][365] - 市场联接不足,再生农业产品市场狭窄,认证和标识体系不完善,制约农民转型 [367][368] 再生农业发展展望 再生农业标准完善和认证的发展 - 国际上已有多个再生农业认证标准,中国发布了再生农业团体标准《再生农业管理规范 种植业》,并推动试点项目和认证 [371][375][376] - 预计 2025 年将有更多品牌方加入认证项目,认证作物和基地面积将扩大 [377] 示范项目与知识传播 - 因地制宜规划和开发再生农业示范项目,可展示效果、打造生态旅游资源,促进再生农业在中国的落地 [380][383] - 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推广再生农业的原则、技术和知识 [383] 再生农业碳收益 - 再生农业具有长效碳汇能力,可减缓气候变化,实施再生农业有助于增强农作物抗逆性,降低经营损失 [388][392] - 碳汇绩效纳入碳信用交易市场,为农民创造商业机会,中国已有农业碳交易试点项目 [393] 新技术和新产品 - 覆盖作物选育、农机农具与配套服务、高效农药和生物农药、数据分析、检测技术和再生农业绩效管理平台等领域将有新发展 [397][398][405] 各类支持政策的出台 - 各国政府开始制定政策支持再生农业发展,中国政府为促进农户可持续耕种提供补贴 [413][414] - 再生农业成效评估需多维度衡量和多方协作,应加强对病虫害控制方法的研究 [416][417] 产品消费端差异市场潜能 - 再生农业产品市场需求与附加值不断上扬,通过市场宣传策略可刺激需求增长,中国市场在品牌塑造和市场拓展方面有广阔空间 [417][420][423] 相关方展望 - 各相关方认为再生农业在中国发展潜力巨大,符合国家战略,市场和技术将推动其朝着规模化、高效化、生态化发展 [427][429][431]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政策以制度创新“四应”国家大局
国家能源局· 2025-06-04 02:56
绿电直连政策核心观点 - 绿电直连模式通过物理溯源实现新能源(风、光、生物质)向单一用户直接供电,政策以"四应"(呼应社会诉求、响应行业发展、回应系统安全、顺应电力改革)服务国家大局,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2] - 政策出台背景包括国内"双碳"战略需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要求商品用电碳排放按物理直连或协议认定计算)及新电池法规(认可直连电力碳足迹模型)等国际压力 [3] - 国家能源局通过多份文件(如2024年1537号、93号及2025年16号文)逐步推进绿电直连机制,最终《通知》提出可操作方案,目标为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并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水平 [4] 呼应社会诉求 - 政策快速响应国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专家关于绿电直连的建议,同时应对欧盟碳关税(要求进口商品碳排放计算与欧洲碳市场持平)和电池法规(明确直连电力为碳足迹计算模型之一)的国际规则 [3] - 文件明确绿电直连项目需提升新能源自发自用电量占比(不低于总可用发电量的60%)及上网电量限制(一般不超过20%),强化本地消纳 [7] 响应行业发展规划 - 项目建设区分四类情形:存量负荷、新增负荷、出口外向型企业、新能源消纳受限项目,其中自备电厂存量负荷需清缴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后方可实施 [6] - 规划要求风光发电规模计入省级新能源开发方案,项目需纳入省级能源电力及国土空间规划,220/330千伏接入项目需通过安全风险评估 [6] - 模式创新明确主责单位(负荷方)、投资主体(电源/线路允许主体清单)及源荷关系(非同一主体需签长期购电协议) [6] 对应系统安全管理 - 运行管理要求项目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开展风险管控、评估设备故障,电网企业需公平开放接入 [9] - 调度运行需实现"四可"(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接入负荷管理系统并执行安全防护规定 [9] - 责权划分强调安全/经济/社会责任,项目需自主申报并网容量并承担超容供电责任 [9] - 系统友好性要求项目提升内部灵活性调节能力,对外限制与大电网交换功率峰谷差率 [9] 顺应电力市场化改革 - 绿电直连项目需作为整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源荷非同一主体时以聚合形式参与),重申其平等市场地位 [10] - 计量结算以项目接入点为参考点,禁止绕越计量装置,强调规范费用缴纳(不得违规减免) [10]
科技部: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将举办多个领域科技交流活动
证券日报网· 2025-06-03 11:11
6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有关情况。根据安排, 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将于6月10日至12日在四川成都举办。 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表示,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四川省人民政府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围绕共建"一带一路"科技规 划政策对接、科技人文交流、产业创新发展、国际大科学计划、科技减贫以及人工智能、中医药等议 题,设置重要活动、主题活动、特色活动、圆桌会议、技术对接五大板块,38场活动,其中包括举办第 二届"一带一路"科技创新部长会议。本届大会将为加快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伙伴关系网络、促进科 技成果惠及各国人民,打造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机制化交流平台。 四川省副省长李文清表示,重要活动方面,6月11日上午,举办开幕式暨全体大会,将支持中国科学家 牵头发起新的大科学计划、启动中国成渝地区"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双千"计划等合作计划。下午,举 行"一带一路"科技创新部长会议;主题活动方面,聚焦传统医学、空间信息、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领 域,将举办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带一路 ...
商务部等五部门组织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证券时报· 2025-06-03 10:10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2025年新能源 汽车下乡活动。 选取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比例不高、市场潜力较大的典型县域城市,举行若干场专场活动;以此为中心辐 射周边乡镇,结合地区特点开展若干场特色活动。与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 一体化"试点等工作形成协同效应,推动优质资源向乡村地区倾斜。鼓励各类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金 融、充换电及售后服务等领域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结合以旧换新、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等政策工具,定 制"购车优惠+用能支持+服务保障"一体化促销方案,健全覆盖购车、用车、养车全周期售后服务网络 。 全文如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 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农牧)厅(局、 委)、商务主管部门、能源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全面振兴和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补齐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 费使用短板,构建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乡村居民出行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