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东送

搜索文档
中国黄河干流装机最大水电站单日发电量创新高
中国新闻网· 2025-09-03 15:23
发电表现 - 9月2日5台机组实现最大负荷运行 单日发电量达4028万千瓦时创年内新高 [1] - 平均负荷率80% 水能利用率100% [1] - 2025年累计发电量超32亿千瓦时 自2024年4月首台机组并网以来累计发电量超61亿千瓦时 [3] 项目概况 - 总装机容量232万千瓦 是黄河干流建成海拔最高(平均海拔3300米)且装机最大的水电站 [3] - 黄河上游青海段首个千万千瓦级"水风光蓄"多能互补全清洁能源一体化项目核心工程 [3] - 国家"西电东送"和"青电入豫"工程的骨干电源点 [3] 运营管理 - 密切联动电网 气象及水利部门精准预判来水趋势并动态优化发电方案 [3] - 重点加强发变电设备 稳控系统及并网线路的巡检维护 [3] - 通过最大化挖掘水资源潜力实现产能充分释放 [3]
宁夏电力外送电量连续两月破百亿千瓦时
中国电力报· 2025-09-03 05:25
核心观点 - 宁夏8月外送电量达1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创下单月历史新高,并首次实现连续两月外送电量突破百亿千瓦时 [1] - 宁夏至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低端于6月29日开始送电,形成"放电三华"格局,迎峰度夏期间累计向湖南输送37亿千瓦时,最大运行功率稳定保持400万千瓦 [1] - 宁夏自2010年开启外送电以来,累计外送电量达8553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外送1209亿千瓦时,覆盖18个省份,成为"西电东送"核心送端和绿色低碳电力输送典范 [1] 电力外送表现 - 8月外送电量1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刷新单月历史纪录 [1] - 首次实现连续两月外送电量突破百亿千瓦时 [1] - 迎峰度夏期间累计向湖南输送电量37亿千瓦时 [1] - 累计外送电量达8553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1209亿千瓦时 [1] 基础设施与工程 - 宁夏至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低端于6月29日开始送电,形成"放电三华"格局 [1] - 工程最大运行功率稳定保持在400万千瓦,有效支持全国电力保供 [1] - 构建覆盖18个省份的多点辐射网络,为华北、华东、华中地区提供电力保障 [1] 行业地位与影响 - 宁夏成为"西电东送"核心送端,为全国电力保供注入强劲动能 [1] - 绿色低碳电力输送模式成为能源合作亮点,支持能源结构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 [1] - 外送电业务覆盖18个省份,为多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1]
云南“西电东送”累计送电量突破2万亿千瓦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8 08:14
西电东送规模与环保效益 - 云南西电东送累计送电量突破2万亿千瓦时 [1] - 相当于为东部地区节约标煤约6.65亿吨并减排二氧化碳约17.28亿吨 [1] - 云南绿电生产占比已超过90% [5] 电网建设与技术发展 - 云南建成四横四纵一中心500千伏主网架 [3] - 电网呈现省内交直流并联运行及国内10回直流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特点 [3] - 跨省跨区输变电项目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替代 [5] 电力供应保障与发展规划 - 云南在高温天气下增发增供绿色电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应 [7] - 持续推动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并网服务 [7] - 提升系统动态平衡能力和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 [7] 历史发展与区域贡献 - 云南自1993年通过220千伏线路工程启动西电东送 [3] - 经过32年发展形成多方向送受电格局 [3] - 为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东西部协调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
电力供应格局变了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1 04:02
2025.08.21 本文字数:2065,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李秀中 "西电东送"经过20年的发展,电力供应格局正在逐渐变化。随着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作为西电 东送主要基地的四川省已经由"能源输出"向"送受并存"转变,而西藏、新疆和内蒙古等西部省份外送电 量持续增长。 四川用电需求持续攀升 8月5日,四川电网最大用电负荷攀升至7418.6万千瓦,这是今年入夏以来四川省最大用电负荷第4次刷 新历史纪录,较去年最高负荷6929万千瓦增长约7%,比2022年夏季四川高温限电时最高用电负荷的 5910万千瓦增长了25.5%。 在8月20日举行的"兴隆湖能源电力高峰对话"上,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总工程师胡朝华表示,"十四 五"以来,四川全省负荷、用电量分别增长超过47%和40%,为四川省GDP总量跃升并保持全国第五提 供了有力支撑。 四川省能源局副局长曾光也在会上表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四川全省电力负荷创历史新高,达到了 7419万千瓦。坚持电调、水调、气调、煤调、雨调,五调联动,确保了全省电力供应安全平稳有序和成 都世运会电力保供万无一失。 从2022年遭遇高温限电之后,四川对电源电网规划建设进 ...
电力供应格局变了
第一财经· 2025-08-21 03:48
四川电力供需格局转变 - 四川电网最大用电负荷达7418.6万千瓦 较去年最高负荷6929万千瓦增长7% 较2022年5910万千瓦增长25.5% [5] - "十四五"以来全省负荷和用电量分别增长超47%和40% 支撑GDP总量保持全国第五 [5] - 电力供需由"紧平衡"转向"双缺" 由"能源输出"转向"送受并存" 电源结构由"水电为主"转向"水风光一体" [6] - 电力总装机接近1.5亿千瓦 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省级电网 提升供电能力超2000万千瓦 [6] - 通过德宝直流购陇电 通过渝鄂直流购华中电 通过跨区电网购东北电 规划推动疆电与陇电入川 [6] 四川电力发展挑战 - 电力需求维持刚性增长态势 安全充裕经济高效的能源供给面临较大压力 [7] - 水电开发接近尾声 火电建设存在矛盾 存量调节能力和电网互济能力需提升 [7] - 能源系统性改革任务较重 电力市场与能源市场联动机制有待完善 [7] 全国电力需求趋势 - "十五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预计达5.6% "十六五"期间维持4.3%左右 [9] - 算力基础设施 电解水制氢 新能源汽车等新型产业将带来超2.5万亿千瓦时用电增量 对用电量增速贡献率达40% [9] 西部外送电力增长 - 内蒙古2024年发电量8179.7亿千瓦时占全国8.69% 外送电量达6477亿千瓦时 [11] - 新疆2024年发电量5313.2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五 外送电量超1264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11] - 新疆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 新能源发电量116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7% 增量占比超80%成第一大电源 [11] - 内蒙古计划新增新能源装机4000万千瓦 总规模突破1.7亿千瓦 新能源外送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 [12] - 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 建设5座梯级电站 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 [12] - 西藏清洁能源外送电量累计157.9亿千瓦时 创造经济效益超42亿元 [12]
电力变局:四川需求持续攀升 新藏西疆内蒙古外送电量大增
第一财经· 2025-08-20 13:08
西电东送格局变化 - 电力供应格局从能源输出向送受并存转变 四川省成为典型代表 [1] - 西藏 新疆和内蒙古等西部省份外送电量持续增长 [1] 四川电力需求与供应 - 四川电网最大用电负荷达7418.6万千瓦 较去年最高负荷增长7% 比2022年增长25.5% [2] - 十四五以来全省负荷和用电量分别增长超过47%和40% 支撑GDP保持全国第五 [2] - 电力总装机接近1.5亿千瓦 建成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45个 线路8000公里 提升供电能力超2000万千瓦 [2] - 电力供需由紧平衡向双缺转变 由水电为主向水风光一体转变 [3] - 通过德宝直流购进陇电 通过渝鄂直流从华中购电 通过跨区电网从东北购电 [3] - 规划推动疆电与陇电入川 [3] 四川能源发展挑战 - 电力需求延续刚性增长态势 安全充裕和经济高效的能源供给面临较大压力 [3] - 水电开发接近尾声 火电建设面临多重矛盾 存量调节能力和电网互联互济能力需提高 [3] - 电力市场与能源市场联动机制有待完善 [3] 全国电力需求预测 - 未来10年全社会用电量维持中速增长 十五五期间增速5.6% 十六五期间增速4.3% [4] - 电力驱动型新型产业将带来超过2.5万亿千瓦时用电增量 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贡献率达40% [4] 新疆电力外送与新能源 - 2024年发电量5313.2亿千瓦时 位居全国第五 [6] - 外送电量超1264亿千瓦时 创历史新高 [6] - 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 成为西北地区首个过亿省份 [6] - 新能源发电量达1161.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0.7% 增量超总电源发电量增量的80% [6] - 新能源成为新疆第一大电源和发电量增量主体 [6] 内蒙古电力外送与新能源 - 2024年发电总量8179.7亿千瓦时 占全国8.69% [6] - 特高压电网累计外送电量6477亿千瓦时 [6] - 计划新增新能源装机4000万千瓦 总规模突破1.7亿千瓦 新能源外送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 [6] 西藏水电开发与外送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 总投资约1.2万亿元 建设5座梯级电站 [7] - 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 兼顾本地自用需求 [7] - 藏电外送累计达157.9亿千瓦时 创造经济效益超42亿元 [7]
电力变局:四川需求持续攀升,新藏西疆内蒙古外送电量大增
第一财经· 2025-08-20 13:01
四川电力供需格局转变 - 四川由"能源输出"向"送受并存"转变,西藏、新疆和内蒙古外送电量持续增长 [1] - 四川电网最大用电负荷达7418.6万千瓦,较去年最高负荷6929万千瓦增长7%,较2022年5910万千瓦增长25.5% [2] - "十四五"以来四川负荷和用电量分别增长47%和40%,支撑GDP保持全国第五 [2] - 四川电力总装机接近1.5亿千瓦,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多、运行最复杂的省级电网 [2] 四川电力供需挑战与应对 - 四川电力供需由"紧平衡"向"双缺"转变,能源结构从"水电为主"转向"水风光一体" [3] - 四川通过德宝直流、渝鄂直流及跨区电网从省外购电,并规划推动疆电与陇电入川 [3] - "十五五"期间四川电力需求将延续刚性增长,面临总量不足、能源安全保障韧性不足等挑战 [3] 全国电力需求与增量来源 - "十五五"期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预计为5.6%,"十六五"期间为4.3% [4] - 未来10年电力驱动型新型产业将带来超2.5万亿千瓦时用电增量,贡献40%用电量增速 [4] - 新疆和内蒙古发电量快速增长,2024年内蒙古发电量8179.7亿千瓦时(占全国8.69%),新疆5313.2亿千瓦时(全国第五) [6] - 2024年内蒙古特高压外送电量6477亿千瓦时,新疆外送电量1264亿千瓦时 [6] 新能源发展与外送规划 - 新疆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2024年新能源发电量116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7%),占发电增量超80% [6] - 内蒙古计划新增新能源装机4000万千瓦,总规模突破1.7亿千瓦,新能源外送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 [7] - 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1.2万亿元,电力以外送为主 [7] - "藏电外送"累计外送电量157.9亿千瓦时,创造经济效益超42亿元 [7]
青矩技术25H1营收、净利双增 在手订单余额超29亿元
全景网· 2025-08-20 11: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2.39% 归母净利润6569.78万元增长0.56% 扣非净利润6368.58万元增长6.71% [1] - 新签业务合同额6.58亿元同比增长29.50% 期末在手订单余额29.32亿元较期初增长2.56% [1] 主营业务发展 -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营收3.38亿元同比增长4.53% 作为核心业务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1] - 新签战略客户包括中国稀土集团 国家管网集团 中国资环 中国电建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等大型企业 [2] - 承接川渝及甘浙线特高压项目 多地抽水蓄能电站 工商银行西安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 [2] 第二增长曲线构建 - 工程管理科技服务生态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47.38% 非施工方签约额占比提升45个百分点至91.84% [3] - 自研投资管控平台V1.0中标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 维信诺等标杆项目 [3] - 主动调整客户结构减少施工方订单 重点开拓资金充裕的业主方和咨询方市场 [3] 科技创新布局 - 与北京未来式智能科技合资设立青矩未来 专注人工智能在工程管理领域的应用 [4] - 自研AI智慧工程审计平台融合大语言模型技术 已在实际工程审计项目中投入演练 [4] - 该平台入选2025年度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典型案例 是唯一入选的工程领域AI项目 [4] 公司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 ESG评级获8.27分综合得分 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 企业服务类上市公司中跻身前三 获AA级评级 [5] - 董事会及高管团队扩充至11人 平均年龄由57岁降至45岁 新增人工智能领域专家 [5] - 治理结构覆盖工程管理 建筑科技 财经 法律 人工智能等多领域专业人士 [5] 行业竞争优势 - 在人才梯队建设 客户资源 资质资信 地域分布 行业分布等方面具备综合竞争优势 [6] - 在手订单持续释放与科技产品商业化落地有望推动2025年业绩与估值双重提升 [6]
“光”映塞上亮三湘!“风光”变成“真金白银” “西电东送”电网已成形
央视网· 2025-08-20 09:24
项目概况 - 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8月20日正式投产送电,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通道[1][3] - 工程起于宁夏中卫市中宁换流站,途经六省(宁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湖南),终点为湖南衡阳换流站,全长1616公里[7][14] - 项目经过两年建设,于6月29日完成168小时试运行,试运行期间最高输送功率达400万千瓦[1] 技术特性 - 输电速度达0.005秒(二百分之一秒)完成宁夏至湖南跨省输送[7] - 采用±800千伏特高压直流技术,当前运行±400千伏双极低端系统,每秒输送1111度电,后续±800千伏双极高端系统投运后输送能力将翻倍[21] - 线路损耗极低,红外热像仪显示在5000安电流负载及暴晒条件下,电线温度(36.6-37.1度)与环境温度基本一致[18] 发电能力 - 配套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使用440余万块光伏板[9] - 年输送电量超360亿度,其中清洁能源占比超过50%[9] - 单日输送400万度电相当于200万块光伏板发电量,实现"宁夏一块板湖南两度电"的效能比[9] - 年发电量可满足300万户家庭年度用电需求[9] 电网影响 - 湖南形成"两直两交"外电格局(祁韶直流、中衡直流、荆潇线、潇江线),外省输电占比超25%[23] - 工程配套3回500千伏线路与湖北电网联络,增强区域电网稳定性[23] - 试运行期间已累计向湖南输送电量超35亿度[9] 行业建设 - "十四五"期间特高压工程总投资超3800亿元,开工建设19条特高压工程[29] - 国家电网累计建成投产特高压线路超1.8万公里,总里程突破5万公里(绕地球赤道一周多)[25][29] - 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3.5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2.7亿千瓦提升30%[25] - 全国投运41项特高压工程,其中60%以上从清洁能源基地出发,接入新能源规模超13亿千瓦[27] 战略意义 - 解决西部新能源"发得出电,输不出去"的困境,将风光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12] - 构建西北/西南为送端、华北/华东/华中为受端的"西电东送"主网架格局[29] - 推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实现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6][13]
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十四五”期间我国特高压工程加快建设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0 04:49
特高压工程建设进展 - "宁电入湘"工程是我国"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 标志着特高压工程加快建设和能源发展向绿转型 [1] - "十四五"以来国家电网累计建成投产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超1.8万公里 截至目前累计建成投运特高压工程41项 [1] - 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超过3.5亿千瓦 较"十三五"末的2.7亿千瓦提升30% [1] 清洁能源接入规模 - 60%以上特高压工程从清洁能源基地出发 西南地区/沙戈荒地区成为电网建设显著特点 [3] - 投运特高压工程接入的新能源规模已超过13亿千瓦 [3] 投资规模与电网格局 - "十四五"期间特高压工程总投资超过3800亿元 共开工建设19条特高压工程 [5] - 特高压工程总里程突破5万公里 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周多 [5] - 形成以西北/西南为送端 华北/华东/华中为受端的"西电东送"特高压主网架格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