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环保
icon
搜索文档
起帆电缆: 起帆电缆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8:1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1.66亿元,同比下降1.19%,主要因销售订单略有减少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4亿元,同比下降12.56%,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导致财务费用利息支出上升及信用减值计提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4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主要因采购付款额增加 [2] - 基本每股收益0.39元/股,同比下降13.33% [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3.0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6.31%,因采购付款增加 [16] 业务进展与市场突破 - 成功中标国家电网及多个省级电网协议库存采购项目,包括湖南、江苏、浙江等省份,强化电力系统市场渠道优势 [12] - 在海上风电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标浙江启明海洋佛渡岛/嵊泗岛海缆、河北建投祥云岛250MW、国电投山海关一期500MW等项目 [12] - 平潭海缆基地一期建设稳步推进,总投资20亿元,建设周期24个月,聚焦超高压海缆和大长度海底电缆产能 [17]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在高压/超高压海缆技术取得关键进展,已完成±535kV、500kV、330kV等多个电压等级海缆产品的型式试验或预鉴定试验 [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专利170余项,产品规格超5万种,包括高柔性机器人电缆(耐弯折2000万次)和军用水密封电缆等特种产品 [14] - ±535kV海缆预鉴定试验及38/66kV动态缆型式试验等关键检测项目持续推进 [1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电线电缆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7.3%,中国市场贡献率超40%,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达万亿元级 [8] - 增长动力主要来自能源基建升级(特高压线路建设)、新能源爆发(光伏/风电装机年均增超20%)及数字化基建(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需求 [8] - 行业向绿色环保(低烟无卤/可回收材料)、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AI检测/MES系统)及高性能材料(交联聚乙烯/碳纤维复合导体)升级 [9] 公司竞争优势 - 规模优势:上海地区最大电线电缆生产销售企业,产品覆盖5万余种规格 [3] - 营销网络:拥有超300家直属经销商,覆盖上万家销售终端,结合线下经销/直销及线上电商平台(淘宝/京东等)多渠道布局 [6][7][14] - 品牌荣誉:获"2025中国海底电缆首选品牌"、"中国核电电缆首选品牌"、"中国电线电缆十大品牌"等多项权威认证 [13] 资产与投资动态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零,同比减少100%,因无持仓套期保值期货 [16] - 衍生品投资以套期保值为目的,使用自有资金,报告期实际损益为投资收益521.41万元 [18] - 长期待摊费用增长42.20%,因厂房升级改造支出增加 [16]
高附加值产品驱动,星华新材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同比增长超21%
全景网· 2025-08-27 05:5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802.59万元,同比增长0.2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41.02万元,同比增长20.48%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967.28万元,同比增长21.44% [1][2]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合计派发0.51亿元 [9] - 上市以来累计净利润55,910.37万元,累计现金分红45,204.35万元,平均分红率80.85% [9] 业务发展态势 - 反光功能面料营收同比增长10.76%,毛利率同比增长11.30% [2] - 高附加值产品工业水洗反光布销售增长驱动利润提升 [2] - 产品矩阵涵盖印花/炫彩/渐变/夜光等新型反光面料 [2][5][8] - 建成产能包括12,420万平方米反光材料及300万件反光服饰 [7] - 在建年产4550万平方米功能性材料项目满足增量需求 [7]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全球反光布市场规模2024年达45亿美元,2030年预计突破70亿美元(CAGR 6.5%) [3] - 中国市场规模2023年180亿元,2025年预计220亿元,2030年有望达350亿元(CAGR 9%) [3] - 中国反光布出口量占全球40%,欧洲北美为主要出口地 [3] - 应用领域分布:交通安全60%/职业防护25%/户外运动及时尚15% [3] - 全球户外运动用品市场规模2025年达2363亿美元(2023-2025年CAGR 5%) [6] 技术研发实力 - 持有专利182项,含发明专利35项(中美欧)、实用新型57项、外观专利90项 [5][6] - 拥有花式反光面料欧洲发明专利及ISPO功能性纺织品大奖 [5][6] - 通过CE/SGS/UL/GRS/REACH/OEKO-TEX等国际认证 [5][8] - 研发玻璃微珠型反光材料核心技术,构筑技术壁垒 [5] 市场拓展战略 - 销售覆盖全国各省及欧美/东南亚/澳洲等海外市场 [5] - 与运动品牌/时尚潮牌/网红品牌建立合作 [6] - 推动反光布向消费级面料升级,拓展时尚服饰/户外用品/露营装备场景 [2][4][8] - 定位反光功能面料"第一品牌",主打绿色环保与可再生理念 [4][8]
迎丰股份: 迎丰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9:2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92亿元,同比下降8.1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9万元,同比下降173.44%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13万元,同比下降172.83%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同比下降183.33%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8.94% [2] 资产负债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8.58亿元,同比增长2.81% [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10.98亿元,同比下降5.63% [2] - 存货为8390万元,同比增长41.25%,主要因第三事业部部分投产增加 [15] - 长期借款为3.76亿元,同比增长120.29%,主要因银行贷款增加 [15] 业务运营情况 - 公司专业从事纺织品印染加工业务,属于纺织业中的化纤织物染整精加工子行业 [3] - 主要产品包括针织面料印染和梭织面料印染两大系列,应用于高端休闲服饰、运动服饰等领域 [4] - 报告期内受关税战影响,纺服产业链订单减少导致收入下降 [2][3] - 第三事业部逐步投产但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单位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 [2][3] 研发与技术投入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为2943万元,同比下降11.73% [15] - 申请2项发明专利和15项实用新型专利 [9] - 三项新产品列入2025年省级工业新产品 [9] - 与浙江工业大学绍兴研究院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 [9] 产能扩张与投资 - 第三事业部已部分投入使用,配备行业先进的印染和数字化装备 [10] - 投资1999.5万元参股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厂商,持股比例0.9144% [15] - 在建工程余额为2.82亿元,同比下降49.45%,主要因部分厂房转固 [15] 行业竞争格局 - 印染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趋势明显 [3][17]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 [5] - 拥有完善的环保设施,污水回用率达到60%以上 [12] 管理层应对措施 - 积极开拓客户,深化大客户战略,推动订单向中高端集中 [7] - 开展降本增效措施,包括优化供应链管理、实施车间精益管理 [8] - 加强组织建设,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8]
从制造到“智造” 小牙刷“刷”新传统书写中国企业全球故事
央视网· 2025-08-26 07:23
行业规模与地位 - 杭集镇是全球最大牙刷生产基地 年产牙刷75亿支 占全球产量三分之一[1] - 2023年前7个月口腔清洁产品出口总额16亿元 其中牙刷出口超12亿元 同比增长5%[1] - 智能化改造覆盖全镇80%企业 生产效率平均提升两倍[11] 生产技术升级 - 全国最先进生产线配备400余台智能设备 每小时产能超8万支[5] - 采用"注塑云"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生产车间基本无需人工操作[7] - 通过"物理磨尖毛""异形孔植毛"技术 单孔植毛量从2000根提升至上万根[9] 产品创新与研发 - 开发AI智能电动牙刷 可监测刷牙力度并生成口腔健康报告 年出口量达200万只[12] - 推出婴幼儿柔软牙刷 正畸专用U型刷头 三面同步清洁牙刷等创新产品[12] - 产品打入全球80余国高端市场 外贸订单年均增长20%以上[9][11] 环保材料应用 - 采用竹子 秸秆 玉米淀粉等可降解材料制作刷柄[15] - 升级甘蔗基聚乳酸材料使降解率达近100%[18] - 环保产品获欧盟认证 2024年出口量较2019年增长5倍[18] 市场战略调整 - 美国市场关税提高导致订单占比从40%降至20%[21] - 开拓南美 东南亚 欧洲等新兴市场 获得多国代理权[21][27] - 内销份额从15%提升至20% 与国内超市及平台合作[25] - 计划继续分散市场风险 拓展格鲁吉亚等新兴市场[27] 产业链发展 - 从单一牙刷制造向口腔护理全产业链延伸[11] - 加强OEM订单和自主品牌开发力度[27] - 当地部门出台政策加快通关速度 助力资金回笼[25]
汇得科技: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之发行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8-25 16:1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为Shanghai Huid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证券代码603192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注册资本14,113.2667万元 成立日期2007年6月25日 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春华路180号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聚氨酯树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 主要产品包括合成革用聚氨酯(PU浆料)、聚氨酯弹性体原液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聚酯多元醇和新能源电池用聚氨酯制品 [3]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危险化学品生产与经营、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新化学物质生产以及涂料制造、合成材料制造、塑料制品制造、汽车装饰用品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化工产品生产等一般项目 [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总股本为14,115.37万股 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248.70万股(占比1.76%) 无限售条件股份13,866.67万股(占比98.24%) [3]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钱建中、颜群夫妇 两人合计控制9,75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69.08% [1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1,069.83万元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267,092.29万元 2023年为230,448.14万元 2022年为271,189.89万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33.76万元 2024年全年为12,455.98万元 2023年为6,387.58万元 2022年为6,191.76万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毛利率为12.83% 2024年全年为13.72% 2023年为10.50% 2022年为9.61% [4]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净利率为3.17% 2024年全年为4.66% 2023年为2.36% 2022年为2.05% [4]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为225,083.43万元 负债总额为67,514.84万元 资产负债率(合并)为30.00% [4]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4.69万元 2024年全年为2,791.44万元 2023年为23,911.57万元 2022年为5,732.90万元 [4] 本次发行方案 - 本次证券发行类型为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发行数量不超过4,233.98万股 未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 [3][16] -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投资者 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等 [17] - 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8,000.00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江苏汇得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5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 [17][18] - 本次发行的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2][13] - 发行完成后 发行对象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得转让 [14]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聚氨酯工业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原材料及制品生产中心 行业正迎来绿色变革浪潮 功能更强、性能更高且具备生态环保特性的聚氨酯产品应用占比持续提升 [27] - 聚氨酯产品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应用领域从传统的建筑、汽车、家电、鞋服等领域 向新能源、航空航天、医疗等高端领域延伸 [28] - 绿色环保型聚氨酯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 生物基、水性、无溶剂等环保型产品在聚氨酯行业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28] - 国际市场上对聚氨酯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东南亚的不断转移 将会带动聚氨酯制品的出口需求增长 [28] - 合成革产品在汽车内饰应用领域具有增长潜力 新能源汽车对于汽车减重和空间规划等性能指标的要求日益提升 更偏向选用聚氨酯树脂合成革 [29][30]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采用前瞻性研发和市场应用性研发相结合的模式 作为国家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基于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和上海市专家工作站 持续开展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开发 [30] - 公司已建立覆盖国内外主要市场的营销服务网络 不仅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同时在东南亚、南亚、中东、美洲等海外市场也稳步增长 [31] - 公司持续优化升级组织架构 构建集团管控下"1+N"多工厂矩阵制运行模式 推动以产品为单元的内部独立核算事业部机制 [32] - 公司建设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体系 利用SAP-ERP、OA、MES、BATCH、HRM和RDM等管理系统 实现了高效管理 [33] - 公司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作为上海市第一批和国家第五批绿色工厂 [34] 募集资金用途 -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为江苏汇得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5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 产品不仅优化产品整体性能 改进生产工艺流程 形成了特有的技术壁垒 [18] - 项目面向中高端市场群体 垂直领域推广具有更显著的市场拓展潜力及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通过强化资源配置 放大产业链协同效应 [18] - 公司专注于聚氨酯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产品矩阵涵盖聚氨酯树脂(含无溶剂聚氨酯和水性聚氨酯)、聚氨酯胶、共聚酯等多元品类 [18]
福州杀出超级隐形冠军:把小商品卖到欧洲,年入14亿
36氪· 2025-08-25 02:34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是一家中国消费产品提供商,业务立足南欧并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在欧洲市场销售照明、电器、小家电和宠物用品四类产品 [3][4] - 公司旗下拥有三个核心自有品牌:Aigostar®(照明、电器和家用电器)、Nobleza®(宠物用品)和TaylorSwoden®(设计感强的家用电器) [4][5][6][7] - 公司2023至2024财年收入分别为1.5亿欧元和1.78亿欧元(约14.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570万欧元和369万欧元 [8] 收入结构与渠道 - 公司收入来源均衡,2024年线下和线上渠道收入占比分别为55.8%和43.5% [9] - 线下客户包括欧洲超过10000个活跃实体商家(如杂货店、连锁超市、建材市场),线上客户主要通过亚马逊(占线上收入85%)和自有APP"Aigosmart"购物 [10] - 公司客户结构健康,2023年和2024年无单一客户收入贡献超过总收入的10% [16] 核心产品与供应链 - 照明产品是公司最大收入来源,2024年贡献5519.1万欧元(约4.6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31.1%,产品覆盖LED灯泡、吊灯、商业射灯、太阳能灯等多场景 [11][12] - 公司约90%供应商位于中国,具备低成本采购优势,并通过快速迭代和本地化设计(如2023年圣诞灯系列预售获1200万欧元订单)精准匹配市场需求 [12][13] 行业趋势与机遇 - 智能家居(IoT)渗透率加速提升:南欧市场智能家电销售额占比从2018年5.6%增至2023年11.3%,预计2028年达20.0%;智能照明渗透率从2023年7.1%预计增至2028年13.7%;基础电工产品IoT渗透率从2023年2.6%预计增至2028年4.2% [19][21][22] - 绿色环保政策驱动需求:欧盟法规(如RoHS)强制淘汰高能耗产品,推动LED照明等节能产品替换市场 [26] - 产品细分化与个性化:消费者追求设计多样化和场景专用产品(如厨房专用电器、个性化美容仪),推动行业创新 [28][29] - 宠物经济高速增长:南欧宠物数量从2018年3640万只增至2023年4190万只,人均宠物消费持续提升;宠物产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96亿欧元增至2028年133亿欧元,年均复合增长率6.6% [31][33] 市场竞争与策略 - 公司通过深度渗透欧洲社区线下渠道(如西班牙和意大利社区店贡献超95%社区店收入)构建护城河,并推行"猎鹰计划"与超4000家店铺合作设立品牌专区 [15] - 行业机会集中于提供智能互联平台、节能产品、细分场景解决方案及高端宠物用品,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化、绿色化、个性化及情感关怀的需求 [24][26][28][31]
从氢能重卡到零碳船舶,探访东方氢港“绿”变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4:17
氢能产业发展战略 - 氢能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热点赛道[2] - 嘉兴港区2018年切入新能源赛道 构建以绿色化工新材料为根基 航空航天与氢能产业为双翼的"1+2"产业格局[2] - 依托富集工业副产氢资源与多元应用场景 加速氢能全链条布局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东方氢港"[2] 区位优势与基础设施 - 嘉兴港区位于上海南侧 杭州湾北岸 是嘉兴市主要开发区之一 已建立一小时交通网络[2] - 2024年嘉兴港位列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第60名 凭借海河联运优势成为推广氢能重卡和船舶的理想地[2] 氢能交通应用成果 - 截至2025年5月已投运100辆49吨级氢能重卡 单车加氢15分钟实现450公里续航 较燃油车降低运营成本15%[2] - 氢能重卡每年减少碳排放近1万吨 节约燃料成本300万元[2] - 计划将港区物流车辆全面替换为氢能动力 2025年目标投运300台 打造全球最大氢能港口运输集群[2] 氢能船舶研发进展 - 启动64标箱氢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舶研发 搭载2套240千瓦氢燃料电池组 续航约380公里[3] - 氢能船舶已建好并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将用于乍浦港到下沙港的内河运输航线[3] - 未来将进行运营示范和效益验证 打造绿色氢能内河集装箱运输专线[3] 绿色运营创新实践 - 全面推行"散改集"作业模式 铜金矿 煤炭等货物均先以散货形式到港 再统一转换为集装箱进行后续运作[3] - 环保举措有效降低散货作业对环境的影响 切实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提升[3] - 未来将进一步拓展清洁能源应用场景 为码头绿色运营再添助力[3]
软装家纺鏖战“存量时代”:旧改这波红利怎么分
36氪· 2025-08-22 02:32
房地产市场结构性转变 - 2025年上半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 [1] - 同期二手房成交面积预估同比增长4% 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占比从2020年38%攀升至66% 沈阳福州等二线城市超70% [1] - 新房冷二手房热格局改变家纺需求基本面 [1] 政策驱动与市场规模 - 带押过户政策将交易周期从1个月压缩至3-7个工作日 深圳昆明实现当日办结 [3]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5万个 改造老化管线1.18万公里 实施适老化改造小区4000多个 [3] - 2024年全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 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5.6万个 [3] - 上海四川新疆等地将家纺品类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 补贴比例达15%-20% [4] - 城镇存量住宅超330亿平方米 老旧小区改造带来亿级增量空间 [4] 消费群体特征 - 北京超9成二手房买家购房后有新装修需求 [3] - 20-40岁青年在购房和租房市场占比分别达76%和81% [6] - 93.3%中国青年消费者优先考虑绿色环保产品 44.2%表示经常选择 [10] 产品需求变化 - 窗帘床品套件沙发布更换率较高 因残留痕迹面料老化款式过时 [3] - 家纺产品从耐用品向场景化迭代品升级 [5] - 有孩家庭偏好防污抗菌沙发套 老年群体需亲肤透气床品 养宠家庭要耐磨耐抓面料 [9] - 窗帘更换周期从5-8年缩短至2-3年 沙发套更换周期从3-5年缩短至1-2年 部分家庭按季节更换 [9] 企业战略调整 - 环保可持续成为产品底线 绿色建材下乡政策持续推进 [10] - 定制服务精细化 针对异形沙发提供上门测量+专属打版服务 [10] - 渠道向社区场景下沉 头部品牌开旗舰店 中小品牌选社区店 [12] - 头部企业联合家装平台房产中介构建生态 罗莱生活与飞书合作优化管理 抖音生活服务拓展线上渠道 金太阳控股打造纤意坊生态平台 [13] 行业发展趋势 - 存量房改造需求持续释放 城市更新进程继续 [15] - 行业需要构建与更新时代适配的长期能力 包括材料科技投入设计美学追求服务体验打磨 [15]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配电柜行业整体发展形势分析: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市场规模将达662.7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2 01:35
行业定义与分类 - 配电柜是用于集中控制、分配电能并对电路及用电设备进行保护、监测和控制的电气设备组合体[2] - 按用途可分为动力配电柜、照明配电柜、计量配电柜、控制配电柜和应急配电柜[2] -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抽屉式配电柜、固定式配电柜、开启式配电柜和封闭式配电柜[2] 全球市场现状 - 2018年全球配电柜市场规模309.12亿美元 2024年增至355.74亿美元[4] - 亚太地区占全球市场比重达49.29% 欧洲占21.41% 北美占20.92%[4] - 全球市场增长受智慧电网技术应用、节能减排政策推行和供电可靠性需求提升推动[4] 中国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配电柜行业需求量1563183台/套 市场规模624.2亿元[7] - 预计2025年需求量将达1665364台/套 市场规模约662.7亿元[7] - 2024年行业产值644.8亿元 产量1588089台/套 预计2025年产值将达684亿元 产量1690422台/套[9] 细分市场数据 - 2024年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市场规模271.9亿元 需求量102600间隔/套[7] - 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市场规模151.6亿元 需求量777624面/套[7] - 环网柜市场规模156.2亿元 需求量664871台/套[7] - 其他配电柜市场规模44.5亿元 需求量18088台/套[7] 应用领域 - 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交通、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6] - 在电力领域承担配电控制和保护工作 在工业领域用于生产线和设备控制[6] - 新能源发电系统普及推动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结合中的需求增长[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金属材料、绝缘材料、电气元件等原材料供应商[11] - 中游为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环节[11] - 下游应用于电力行业、建筑地产、交通、通信、工业等领域[11] 政策环境 - 2023年发布政策要求加快输配电关键设备相关节能技术标准研制[13] - 2024年出台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研究完善新能源就近消纳的输配电价机制[15] - 政策支持内蒙古完善充换电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体系[15] 竞争格局 - 中低端市场聚集大量区域性中小企业 产品同质化程度高 价格竞争激烈[16] - 高端市场由国际头部企业主导 在智能配电和新能源配套领域具有竞争力[16] - 主要企业包括正泰电器、白云电器、金冠股份、许继电气和广东正超电气等[16] 代表企业分析 - 正泰电器2024年配电电器产量8557.62万台 销量8642.39万台 营业收入57.30亿元 毛利率31.03%[19] - 许继电气2024年智能变配电系统营业收入47.11亿元 营业成本35.68亿元 毛利率24.26%[21] - 正泰电器拥有20多个海外制造基地 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解决方案[18] 技术发展趋势 - 智能化方向:将具备实时监测、故障诊断、自动报警和远程控制等功能[23] - 绿色环保方向:注重节能设计 采用环保型材料 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24] - 小型化集成化方向:优化结构设计 采用新工艺 提高功能密度和空间利用率[25] 增长驱动因素 - 智能电网建设加速、新能源并网需求提升和工业自动化升级持续推动行业发展[9] - 企业通过模块化设计和精益化生产提升效率 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9] - 电力行业电网建设和改造投资增加 新能源发电项目大规模建设带动需求增长[11]
首套大规模焦油酚绿色提取项目启建
中国化工报· 2025-08-19 02:53
项目概况 - 新疆宣力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年焦油酚绿色提取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标志着国内首套大规模煤焦油酚绿色精细加工项目启动[1] - 项目总投资10.71亿元 位于新疆淖毛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煤—电—油—气—化—材"循环经济产业链[2] - 项目利用宣力环保50万吨/年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预处理装置产生的酚油 馏分副产的水上油及污水酚作为原料[2] 技术突破 - 采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发的中低温煤焦油绿色提酚技术 有效攻克行业长期存在的酚类化合物提取率低 废水产量大 产品品质差等关键难题[1] - 技术实现高附加值酚类化合物的绿色环保 低耗高效提取 技术指标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 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 - 胜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接工艺包开发及工程转化 煤科院将建立实时响应动态优化的技术支持机制并派驻现场技术专家全程跟踪工艺实施[1][2] 产能规划 - 项目建成后可年产1.36万吨酚醛树脂 0.67万吨邻甲酚 2.23万吨间对甲酚 1.86万吨二甲酚及3.132万吨高级酚[2] - 副产0.45万吨中性油和9.97万吨脱酚油 实现低附加值煤基油品资源的高附加值综合利用[2] 行业影响 - 填补国内中低温煤焦油规模化绿色提酚技术空白 推动我国煤焦油精细加工产业向绿色化 高附加值方向升级[1] - 项目围绕低阶煤分质分级清洁高效利用 重点聚焦煤化工相关高载能技术产业化应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