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回收
icon
搜索文档
南都电源涨2.06%,成交额10.2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534.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2:2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06%至20.34元/股,成交10.23亿元,换手率5.96%,总市值182.6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534.18万元,特大单买入占比8.94%(9147.33万元)卖出占比8.84%(9041.62万元),大单买入占比25.61%(2.62亿元)卖出占比29.17%(2.98亿元) [1] -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上涨26.02%,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7.62%/14.21%/36.69%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分类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储能、民用储能全系列产品及系统,兼营环保型资源再生产业 [1] - 收入构成:锂离子电池产品50.83%、铅蓄电池产品21.49%、再生铅产品19.35%、锂电池材料8.3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蓄电池及其他电池,概念板块包括固态电池、能源互联、飞行汽车、电池回收、钠电池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2.24万户,较上期减少8.78%,人均流通股6968股,较上期增加9.6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29.98万股(较上期增101.30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828.20万股(增175.90万股),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488.92万股(增126.74万股)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8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610.24万元 [3]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9.23亿元,同比下降31.67%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2.32亿元,同比降幅达225.48% [2]
慕尼黑车展观察 | 中日韩电池产业,竞逐订单、产能、回收
高工锂电· 2025-09-14 10:36
欧洲电池本土化进展 - 欧洲车企电动化依赖中国供应链支持 例如大众与小鹏合作 大众与国轩高科联手 宝马/奔驰与亿纬锂能合作 宝马2012年向宁德时代下单[5] - 大众成立PowerCo计划在德国/西班牙/加拿大建厂 但面临资金压力 萨尔茨吉特工厂选择与国轩高科共建[6][8] - 奔驰采用合资+外购策略 联合Stellantis/道达尔成立ACC 法国工厂2023年投产初期产能13GWh 计划扩至40GWh 德国/意大利工厂获法德政府13亿欧元补贴[8][9] - 奔驰向韩国LGES下发超150GWh电池订单[10] - 雷诺向LGES/宁德时代采购磷酸铁锂 同时扶持法国Verkor工厂 计划2026年初投产 2028年产能16GWh 其中12GWh供应雷诺[10] - 欧洲电池联盟2023年7月为六大项目投8.52亿欧元 覆盖ACC/Verkor[11] - 保时捷2023年8月放弃自研电池计划Cellforce 因中美豪华电动车销量低于预期[12] - 比亚迪计划在欧洲独立生产固定储能和汽车电池[13] 中国电池企业欧洲战略 - 宁德时代在欧洲发布神行Pro磷酸铁锂电池 续航/快充/耐低温(零下20度20分钟增410公里续航)/安全(搭配NP3.0技术)全面竞争三元电池[17] - 亿纬锂能展示LMX技术 低温运行窗口拓展至-20℃ 能量密度205Wh/kg 循环寿命超5000次[17] - 宁德时代推出长寿命版本(12年或100万公里 20万公里衰减率9%) 针对欧洲汽车租赁市场[19] - 宁德时代推出磐石底盘技术 支持新车开发周期缩短至12-18个月[20] - 宁德时代改造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 将三元产线切换为磷酸铁锂 新增两条磷酸铁锂产线 并考虑布局钠电产能[22] - 国轩高科调整国内大众标准电芯项目 将28GWh中的16GWh调整为磷酸铁锂动力电池[22] - 亿纬锂能发布Omnicell大圆柱电池 展示数字电池护照[24] - 宁德时代承诺2042年实现一半新电池生产不依赖原生矿产[24] 成本竞争新规则 - 欧洲电池生产成本包含能源/劳工/合规/循环经济等综合因素 宁德时代德国工厂总生产成本比中国高40%[28] - 技术路线存在方形磷酸铁锂与大圆柱三元电池之争[28] - 磷酸铁锂在欧洲回收经济性不如三元锂电池(三元锂回收利润率4.73% 磷酸铁锂仅1.85%)[32] - 大圆柱电池阵营(LGES/亿纬锂能等)看到机会窗口 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提升15% 阻抗降低60% 钢壳强度550MPa[30] 循环经济布局 - 欧洲面临电池回收基础设施不足问题 英国约23500块报废电池中90%被存放而非回收[35] - 中国供应链企业布局欧洲回收网络:亿纬锂能设回收网点 华友循环与法国苏伊士合作 格林美2023年与匈牙利政府/苏伊士共建回收网络[35] - 宁德时代计划将中国"换电+电池回收技术"引入欧洲[35] 产能与需求博弈 - 欧洲电动车需求摇摆不定 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一期规划40GWh产能 但先期改造两条LFP产线试探市场[37] - 宁德时代建立风险对冲机制:若欧洲需求变化 铁锂产品可转向中国市场供应 并与汽车合作伙伴建立相互保障机制 每周监控市场变化[37] - 欧洲混合动力和纯电小车单车带电量不高 电池需求呈渐进式而非爆发式[38] 产业联盟竞争 - 韩国采用国家队模式:现代汽车联合LGES/三星SDI/SK On成立电池安全联合工作组 聚焦安全专利/数字电池护照等五大领域 并共享专利权[42] - LGES与日本松下在欧洲创立专利联盟"郁金香" 管理超5000项电池专利[42] - 中国企业出海模式:电池端单打独斗但供应链跟随 形成移动生态系统[42] - 中国供应链提高产线自动化率以减少对欧洲昂贵人工的依赖[43] - 中国企业投资摩洛哥(掌控全球超70%磷矿储量):国轩高科布局电池产能 中科电气/海亮股份规划负极与铜箔 构建近岸供应链[44][45] 技术路线竞争 - 磷酸铁锂路线在欧洲面临成本优势被削弱风险 因本土生产削弱规模效应和供应链效率[29] - 大圆柱电池具备标准化和生产工艺革新优势 在欧洲新起跑线上有机会与方形电池竞争[30] - 宝马/奔驰等车企看好大圆柱电池未来兼容其他架构(如磷酸铁锂)的潜力[30]
龙蟠科技涨2.08%,成交额3.0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4:3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上涨2.08%至15.71元/股 成交额3.05亿元 换手率3.52% 总市值107.6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18万元 特大单买入352.28万元(占比1.15%)/卖出896.98万元(占比2.94%) 大单买入5759.16万元(占比18.87%)/卖出5212.29万元(占比17.07%)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1.6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08%/5.79%/20.38%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6月25日 [1]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车用精细化学品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销售 业务分为三大分部:车用精细化学品(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液/润滑油/冷却液/车用养护品)/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其他业务(日用化学品/氢能源)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73.23% 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23.93% 其他产品2.14% 其他(补充)0.70%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概念板块涵盖固态电池/储能/氢能源/电池回收/宁德时代概念等 [2] 财务数据与股东结构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6.22亿元(同比增长1.49%) 归母净利润-8515.34万元(同比改善61.45%) [3] - 股东户数10.13万户(较上期大幅增加57.93%) 人均流通股5577股(较上期减少36.68%)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05亿元 [4] 机构持仓变化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363.38万股(较上期减少82.19万股) [4]
科力远涨2.17%,成交额3.3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131.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4:2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上涨2.17%至6.59元/股 成交额3.39亿元 换手率3.16% 总市值109.7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131.82万元 特大单买入1050.65万元(占比3.10%) 卖出2474.94万元(占比7.31%) 大单买入6830.22万元(占比20.16%) 卖出7537.75万元(占比22.25%)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9.56%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49%/8.39%/21.81%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1月24日 2003年9月18日上市 注册地址位于湖南省郴州高科技术产业园区 [2] - 主营业务为电池及材料业务 以镍氢电池全产业链为基础 拓展轨道交通电源市场 布局锂电上游产业链 [2] - 收入构成:动力电池及极片30.14% 消费类电池29.76% 镍产品13.66% 贸易收入9.26% 锂电材料7.00% 储能产品6.31% 其他3.87%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22亿元 同比增长23.21% 归母净利润5121.87万元 同比增长187.23%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锂电池 概念板块包括固态电池 电池回收 储能 氢能源 锂电池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0.33万户 较上期增加31.16% 人均流通股16117股 较上期减少23.7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932.44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498.31万元 [3]
赣锋锂业跌2.01%,成交额20.5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3:2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46.30元/股,总市值952.48亿元,成交额20.51亿元,换手率3.62%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0亿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8.20%和14.29%,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4.99%和24.75%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2.82%,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79%、19.45%和52.05% [1] - 8月11日龙虎榜净买入3.06亿元,买入总额5.61亿元(占比13.91%),卖出总额2.55亿元(占比6.31%) [1]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3.76亿元,同比减少12.65%,归母净利润亏损5.31亿元,但亏损额同比收窄30.13%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锂系列产品56.78%,锂电池系列产品35.52%,其他业务7.70%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1.62亿元,近三年累计分红39.33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8.39万户,较上期减少3.94%,人均流通股4254股,较上期增加4.0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7011.36万股(第三大股东),较上期增加28.49万股 [3] - 四大沪深300ETF集体增持:华泰柏瑞ETF持股2006.32万股(增158.16万股)、易方达ETF持股1434.33万股(增143.46万股)、华夏ETF持股1051.84万股(增175.43万股)、嘉实ETF持股906.50万股(增91.56万股) [3] - 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基金新进持股688.24万股,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3] 行业属性与业务定位 - 属于有色金属-能源金属-锂行业,概念板块涵盖固态电池、三元锂电、电池回收、磷酸铁锂及盐湖提锂 [2] - 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2010年8月上市,主营深加工锂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1]
骆驼股份跌2.02%,成交额3.7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11.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3:2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2日盘中下跌2.02%至10.68元/股 成交额3.71亿元 换手率2.93% 总市值125.2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11.53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926.49万元 大单净卖出585.04万元 [1] - 年内累计上涨33.50% 近5/20/60日分别上涨1.52%/8.98%/32.51%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9.95亿元 同比增长6.22% [2] - 归母净利润5.3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9.46% [2] 股东结构与分红情况 - 股东户数5.19万户 较上期微降0.12% 人均流通股22,620股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22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8.92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197.57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063.66万股 [3]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低压铅酸电池79.06% 再生铅14.65% 锂电池4.41% 其他1.88%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蓄电池及其他电池 [1] - 概念板块涵盖固态电池/电池回收/氢能源/锂电池/磷酸铁锂等 [1] 公司基本信息 - 注册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成立于1994年7月 2011年6月A股上市 [1] - 主营业务覆盖汽车低压电池/回收业务/储能业务三大领域 [1]
长久物流跌2.02%,成交额2564.5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93.7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2:23
股价表现 - 9月12日盘中下跌2.02%至9.72元/股 成交2564.56万元 换手率0.43% 总市值58.6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93.73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7.22% 卖出占比22.58%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1.53% 近5日下跌1.22% 近20日上涨21.20% 近60日上涨28.57% [2]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5月14日净买入3519.85万元 买入总额5861.10万元占比13.66% [2]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26亿元 同比增长27.54% [3] - 归母净利润1016.88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80.66% [3] - 上市后累计派现7.47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7241.81万元 [4]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3.13万户 较上期增加12.47% [3] - 人均流通股19267股 较上期减少11.09% [3] - 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持股128万股 较上期减少6.58万股 [4]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26.42万股 较上期减少30.02万股 [4] 业务构成 - 整车业务占比55.98% 国际业务占比35.76% 为主要收入来源 [2] - 新能源业务占比3.31% 整车配套业务占比3.72%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交通运输-物流-公路货运 [2] - 概念板块涵盖电池回收 储能 理想汽车概念 一带一路等 [2] 公司基本信息 - 北京长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3年9月10日 [2] - 2016年8月10日上市 注册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石各庄路99号 [2] - 主营业务为整车运输物流服务 [2]
杉杉股份涨2.20%,成交额7.9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964.9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5:43
股价表现 - 9月11日盘中上涨2.20%至13.45元/股 成交额7.97亿元 换手率3.45% 总市值302.55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0.54% 近5日涨17.16% 近20日涨14.86% 近60日涨48.13% [1]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2月17日净卖出2.05亿元 买入占比7.89% 卖出占比31.20%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3964.94万元 特大单买入4319.57万元(占比5.42%) 卖出6480.89万元(占比8.13%) [1] - 大单买入1.74亿元(占比21.83%) 卖出1.92亿元(占比24.10%) [1]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研发生产销售 偏光片收入占比55.26% 负极材料占比43.88%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概念板块包括偏光片/石墨烯/固态电池/宁德时代概念/电池回收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15.05万户 较上期减少16.94% 人均流通股11674股 较上期增加20.40% [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为第四大股东 持股3336.26万股 较上期增持720.62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为第七大股东 持股2335.68万股 较上期增持899.88万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58亿元 同比增长11.78% 归母净利润2.07亿元 同比增长1079.59%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0.7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1.09亿元 [3]
鹏辉能源涨2.03%,成交额5.1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121.5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1 03:2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32.16元/股 总市值达161.88亿元 成交额5.17亿元 换手率4.03%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121.56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5.01% 大单买入占比24.37%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4.4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21%/18.50%/26.17% [1] 经营业绩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01亿元 同比增长13.99%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8822.67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311.68% [2] - 锂离子电池业务贡献主营业务收入98.89% 其他业务占比1.11%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7.08万户 较上期减少1.05% 人均流通股5708股 较上期增加1.06% [2]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324.67万股 较上期增持61.71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87.34万股 较上期减持179.65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3]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月18日 2015年4月24日上市 主营锂离子电池及一次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锂电池 概念板块涵盖固态电池/钠电池/磷酸铁锂等 [1]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2.52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9924.72万元 [3]
锂电回收企业再次冲刺IPO!
起点锂电· 2025-09-04 10:08
公司上市进展 - 金晟新能于2024年9月3日再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 [3] - 本次为第二次冲击港交所 第一次申请于2023年12月20日因超过6个月有效期失效 2022年曾计划登陆A股但因政策收紧于2023年8月取消 [5] - 上市目的包括为湖北黄冈超百亿投资项目融资 并偿还18亿元一年内到期贷款 [4][5] 财务业绩表现 - 营收从2022年29亿元降至2024年21.5亿元 2025上半年营收9.37亿元同比减少5.8% [3] - 仅2022年盈利1.51亿元 2023年亏损4.71亿元 2024年亏损收窄至3.44亿元 2025上半年亏损1.44亿元同比轻微扩大 [3] - 现金及等价物从2022年2.11亿元锐减至0.37亿元 [4] - 碳酸锂产品售价从2022年39.63万元/吨暴跌至2024下半年8.58万元/吨 [3] 业务布局与产能 - 主营业务为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 在广东肇庆 江西宜春和赣州设有项目 [3] - 2024年5月新开发湖北黄冈电池综合利用项目 计划投资超百亿建成年处理40万吨产能生产基地 [4] - 计划2025年将退役三元锂电池处理产能逐步扩大至每年28万吨 [8] 行业环境与挑战 - 2023年下半年起锂电行业进入调整阶段 受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不振影响 [3][6] - 锂电池厂囤货导致回收需求下降 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影响收入和毛利率 [3] - 多家新能源企业转向港股寻求融资 包括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 [6] 发展前景与机遇 - 动力电池退役年限周期将推动未来几年退役锂电池数量上升 行业业绩有望回暖 [8] - 电池龙头积极完善产业链布局回收业务 如宁德 蜂巢 赣锋 亿纬等加速扩展 [8] - 公司2022年C轮融资后估值达123.2亿元 历经4轮融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