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

搜索文档
绿水青山间写就精彩答卷 2024年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过90%
经济日报· 2025-09-19 22:16
在蓝天保卫战方面,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十四五"淘汰 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聚焦重点区域开展攻坚行动,202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 原PM_2.5浓度分别比2020年下降了18%、10%和20%。 在碧水保卫战方面,全面开展排污口的"查、测、溯、治",共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入海排污口 6.3万余个,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90%、93.3%;全国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 体基本消除,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90%。 在净土保卫战方面,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溯 源,累计完成10余万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4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 秋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5年,党中央作出 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 标志性战役取得新成效 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时期,我们坚持方向不变、力度 ...
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
人民日报· 2025-09-19 20:45
本报北京9月19日电(记者刘发为)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 发布会,介绍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发布会上表 示:"'十四五'时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党中央作出一 系列重大部署,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 "十四五"时期,中国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202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 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细颗粒物(PM2.5)浓度分别比2020年下降了18%、10%和20%。全面开展排污 口的"查、测、溯、治",共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 治完成率分别达到90%和93.3%。累计完成10万余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丨污染防治几场保卫战,环保部门这样打!
新华社· 2025-09-19 11:18
蓝天保卫战 - 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 [3] - 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 [3] - 202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浓度较2020年下降18% 长三角地区下降10% 汾渭平原下降20% [3] 碧水保卫战 - 全面排查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 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 [5] - 七大流域整治完成率达90% 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达93.3% [5] 净土保卫战 - 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 [8] - 累计完成10万余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 [8]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45% [8] 总体成效 - "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部门实施蓝天 碧水 净土三大标志性战役 [1] -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1]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丨这五个“新”,读懂“美丽中国”建设新成就
新华社· 2025-09-19 08:02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效。19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发布会上,生 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用"五个新"概括了"美丽中国"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跟随海报,一起了解。 截至目前 全国共有11.2亿千瓦的煤电机组和9.5 亿吨的粗钢 完成全流程或重点工程超低排放改造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稳定运 覆盖了全国60%以上的碳排放量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凡 "十 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实现 我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 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 共发现查处4545个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点 已基本完成整改 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利群 得到有效保护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风·"十四" 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步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风 "十四五 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得到 fr "十四五"以来组织开展了8批次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 累计受理转办群众举报14.4万多件 将386万余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的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凡 · 十四五 全球环境治理彰显新之 作 ...
快来用影像定格绿水青山
杭州日报· 2025-09-19 01:45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为系统呈现富阳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由杭 州市生态环境局富阳分局主办的富春"绿境"计划生态影像大赛启幕,构建全民参与的生态文化传播平 台,鼓励公众用镜头捕捉身边环境之变,多维展示富阳的自然生态之美、人文韵味之厚与绿色发展的澎 湃活力。 大赛分"富春山水""生态成果""今昔对话"三大主题,全面征集反映富阳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影像作 品,投稿截止时间为10月12日24时。 大赛按三大主题分设多个奖项:每组一等奖1名,奖金600元;每组二等奖2名,每名奖金400元;每 组三等奖3名,每名奖金200元;每组优秀奖10名,每名奖金50元。评审团将从创意性、技术性、主题契 合度、传播价值及生态意义等维度进行综合评选,最终结果将通过生态富阳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 in富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公布。 特别提醒:投稿即视为同意主办方拥有作品公开传播、二次创作及宣传推广的权利。活动解释权归 主办单位所有。 参赛者可将作品投至邮箱623168074@qq.com;邮件主题须标注:【富春"绿境"计划投稿】+对应主 题+姓名+电话;作品须为JPG格式,图片分辨率不小于300万px、大小不小于 ...
【新华社】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看点前瞻
新华社· 2025-09-18 02:56
9 月 16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何宏平、中国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局长肖放、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司长袁继明、浙江省林业局局长董旭斌介绍科技支撑生态文明 建设及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看点一:首次在亚洲举办,将发布《杭州宣言》 "'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1年发起的一项政府间大型科学计划,我国于1973年 加入该计划。"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何宏平说,这是十年一届的大会首次在亚洲举办,也将是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成员国参与范围最广的一届盛会。 据统计,本届大会预计将迎来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0名代表,其中包括1000余名境 外代表。 何宏平介绍,作为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单位,中国科学院联合相关部门,依托"中国生 物圈保护区网络",系统推进科学保护工作。 在浙江,全省已建立总面积约1.47万平方公里、近10%省域面积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近年来,中华 凤头燕鸥、华南梅花鹿等珍稀物种种群数量不断上升。 在大会举办城 ...
我爱在栋梁河边健步走(我家门前有条河)
人民日报· 2025-09-17 22:22
栋梁河水由浊变清,治理的过程不容易。我听邻居们讲过,治河不是一家的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 脚,要治好河,必须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想想也很有道理,如果下游治好了,上游来了污水,不白干 了吗?我们栋梁河上游是另一个区的玉峰山镇,工厂也不少,听说两个区和两个镇街经常合作,一起巡 河,两区交界的地方还有水质监测仪器,水质情况一清二楚。 栋梁河越来越漂亮,生活越来越好,我们老百姓也希望有更好的生态和休闲环境。这几年,政府除了栽 树种花,还在河边增加了很多公共设施。河边的步道铺上红色塑胶,对老年人膝盖很好;每隔一段路就 修建了公厕,还修了跨河的小桥,方便老百姓走动。至于河口那边,尽量尊重自然,没做太多人为工 程,实现自然恢复。 我叫顾金秀,17岁的时候调到栋梁河边的造船厂工作,退休后也住在河边,现在71岁了。54年时间里, 栋梁河陪伴我成长,我也看着"她"长大。 栋梁河从重庆市江北区流入长江。当年我刚来的时候,这里还属于农村,比较荒凉。那时河水很清澈, 大家在河边洗衣服、玩耍,我也喜欢在河边散步。 后来,工厂、小作坊和养殖场变多了,污水直接排到河里,河水气味不好。天热的时候经过,大家都捂 着鼻子走,不愿多停留。 印象中 ...
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的“国际新人”与“中国常客”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09:44
中新网内蒙古鄂尔多斯9月17日电 题: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的"国际新人"与"中国常客"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陈溯 "每一个参访点都十分精彩,既令人惊叹,也让人深受启发。"站在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主会场前 方一处开阔地,诺拉·贝拉穆尼摊开双手激动地对中新网记者说道。 1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幕的该论坛,诺拉·贝拉穆尼是"外国友人中的新人"。论坛开幕前 夕,身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与水资源司副司长的她,参访了鄂尔多斯的治沙基地,并被中国光伏治沙 的成就深深折服。 "这里(鄂尔多斯)的滴灌技术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它有效利用了黄河水和地下水,确保在水资源紧缺的 环境中实现高效灌溉。"说起参访中的感受,诺拉·贝拉穆尼笑着说,"当地的玉米约有2米,比我还高, 这说明通过科学防护和合理管理,可以显著提升农作物产量。" 图为全国 论坛不仅有新朋友加入,也有中国的"全国劳动模范"殷玉珍等"常客",他们见证了中国治沙的历程。 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自2007年创办以来,推动达成了"国际社会应携手努力让荒漠造福人类"等重要共 识,促成了多项双边、多边合作倡议和协议,推广了微创气流植树、种草方格固沙等技术模式。 "从当年的与沙漠 ...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首次在中国举办
经济日报· 2025-09-17 06:30
会议举办与生态建设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2025年9月22日至25日在杭州举办 系该10年一届的大会首次在亚洲举办且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参与范围最广的一届盛会 [1] - 中国目前拥有34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数量居亚洲首位 [1] - 中国将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为契机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并聚焦关键技术攻关 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贡献 [1] 自然保护地发展 - 国家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 将更多优质生态空间纳入保护地范围 解决生态系统分割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等问题 [1] - 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势头得到遏制 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种类和数量呈现回升趋势 [2] - 2021年至2024年长江流域累计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 较禁渔期前增加36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