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交互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早餐 | 工信部重点抽查舆论关注度高、安全隐患大车型;哪吒汽车所持10亿股权再被冻结;亿纬锂能拟在港股上市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01:46
中美经贸磋商 -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英国伦敦举行,中方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带队 [2] 汽车行业政策动态 - 工信部将加大对舆论关注度高、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隐患车型的抽查力度 [3] - 北京鼓励研发科技感与时尚感兼备的高端新车型,支持应用智能交互、全息投影等技术开拓海外市场 [4] - 河北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模式 [6] 汽车出口数据 - 前5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额达3513.7亿元,同比增长6.6%,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9% [5] 自动驾驶领域 - Waymo自动驾驶车在洛杉矶抗议活动中遭破坏,5辆车损毁价值约60万美元,公司已暂停当地服务 [7] - 华为引望公司公布可收纳方向盘专利,可提升驾驶员舒适性并节省车内空间 [15] 车企战略规划 - 塔塔汽车预计2027年电动汽车渗透率达20%,2030财年超30%,计划2026-2030财年投资330-350亿印度卢比发展光伏业务 [8] - 通用汽车任命Mike Trevorrow为新任全球生产业务高级副总裁 [9] - 本田中国5月销量55108辆同比下降16.8%,1-5月累计销量256684辆同比下降26% [11] - 哪吒汽车关联公司10亿元股权被冻结,冻结期至2028年6月 [16] 产业链布局 - 吉利与印尼Voltron合作开展电动汽车充电业务,首批6家经销门店将部署充电设施 [10] - 极氪能源香港充电地图上线,接入170余个场站逾2300支充电桩,日均补能超1500次 [13] - 台积电日本熊本二厂建设延宕,德国厂计划或调整,主因当地车市低于预期 [14] 资本市场动向 - 亿纬锂能拟发行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提升资本实力和国际化形象 [12]
北京:鼓励研发上市更具科技感和时尚范的高端新车型 开拓海外市场
快讯· 2025-06-09 11:33
北京市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核心观点 - 北京市五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重点推动智能交互、自动驾驶、前沿材料等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打造车用时尚精品[1] - 方案鼓励研发科技感与时尚感兼具的高端新车型,并拓展海外市场[1] - 支持发展全感官智能驾驶产品,探索车载娱乐、健康监测、情绪感知等前沿场景[1] 技术应用与产品创新 - 提出应用超大尺寸触控屏、全息投影、智能交互助手等技术提升汽车智能化水平[1] - 鼓励通过模块化平台、品牌联名、信息识别等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1] 市场拓展方向 - 明确推动汽车成为移动生活新空间,丰富智能新体验[1] - 重点开拓海外市场,提升高端车型的国际竞争力[1]
2025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6月启幕
中国经济网· 2025-05-14 23:43
展会概况 - 2025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将于6月25日至2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2号馆开幕,聚焦智能科技与眼镜产业融合 [1] - 展会定位为全球眼镜产业风向标,以创新驱动发展,2024年展会吸引154家参展单位、185家企业参展,专业观众达1.7万人次,意向订单金额4000万元 [1] - 2025年展会规模升级,展览空间15000㎡,参展企业超300家,预计专业观众超5万人次 [2] 展区与活动设置 - 九大特色展区覆盖产业全链条,包括品牌展区、眼视光展区、智能眼镜+穿戴展区等,其中智能眼镜产业链图谱展示区为核心亮点 [2] - 展会采用"1+1+5+8"创新架构,包括开幕式、九大板块展览会、5场主题研讨会和8项配套活动 [2] - 配套活动包括线上展会、设计大赛、供需对接会等,旨在精准匹配资源并搭建高效合作平台 [2] 观众组织与国际化 - 展会采取"双线并行、全球联动"策略,国内依托眼镜商协会网络邀约专业群体,国际通过权威媒体和主流平台定向推广 [3] - 为重点国际买家提供免费住宿、专属对接等服务,已吸引印尼TOKO SUMBER SUBUR、荷兰Toko My-Way等国际采购巨头参展 [3] - 国内行业龙头如广州眼镜城、深圳横岗眼镜城确认参展,采购阵容强大 [3] 展会主题与行业影响 - 展会紧扣"传统眼镜+智能穿戴"跨界融合主题,集中呈现AI、AR/VR等尖端技术与眼镜产业的深度融合 [2][3] - 开幕式将邀请政府领导从产业战略高度复盘行业发展脉络,前瞻智能时代新趋势 [2] - 展会立足深圳"设计之都""创新之都"优势,以国际视野搭建高端交流平台,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 [3]
交互设计助力创新文化遗产传播路径
新华日报· 2025-04-27 02:34
文章核心观点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是文化事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核心资源基础,但传播方式面临挑战,推动H5交互设计、XR技术、移动应用与社交媒体平台的融合赋能,可为文化遗产创新传播提供新路径 [1] 各技术助力文化遗产传播要点总结 H5交互技术 - H5以低门槛、跨平台与社交化特性,成为文化遗产传播核心载体,将厚重文化内容解构为易传播交互单元,降低用户认知负荷并提升参与意愿 [2] - 技术实现上,H5可整合LBS位置服务与实时数据接口,根据用户位置与轨迹智能推送文化内容,形成虚实融合传播场景,如接近博物馆时自动推送AR导览激活入口 [3] - 交互机制设计上,H5通过视差滚动、触摸响应与微交互动效构建沉浸式叙事流,将单向信息传递转化为探索式学习过程 [3] - 社交化传播是H5重要突破方向,依托社交平台开放接口与算法工具,实现用户参与的裂变式扩散,形成文化价值传递与个体身份建构的双向赋能机制 [3] XR技术 - XR技术通过VR、AR与MR融合,为文化遗产数字化叙事与交互体验提供多维度解决方案,消解物理限制与时间壁垒,构建沉浸式文化认知场景 [4] - 技术实现上,XR依托三维建模等技术将文化遗产静态实体转化为可交互数字孪生体,用户通过自然交互指令触发多模态信息呈现 [5] - 叙事逻辑上,XR通过场景化脚本设计赋予文化遗产动态表达,以非线性叙事模式让用户从被动接收者变为主动探索者 [5] - XR为文化遗产跨学科协作提供技术基础设施,支持多地专家实时介入虚拟修复项目,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封闭式研究转向开放式共创 [5] 移动应用与社交媒体平台 - 移动应用与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终端适配性、数据驱动与社群运营,构建文化遗产传播的生态化矩阵 [6] - 移动应用深度融合定位服务等,实现场景感知与文化内容精准匹配,界面交互遵循人体工程学原理,构建虚实交融文化体验场域 [6] - 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用户生成内容机制与算法推荐模型,激活文化遗产社群化传播势能,话题标签系统聚合用户内容形成传播热点 [7] - 移动端与社交媒体沉淀的用户行为数据为文化遗产传播策略提供量化支撑,跨平台数据融合可构建用户文化兴趣图谱,形成文化与产业价值良性循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