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技术

搜索文档
苹果怎么造“无折痕”iPhone?
虎嗅· 2025-08-27 11:52
苹果折叠屏iPhone产品规划 - 公司计划在2025年秋季发布iPhone 17 Air、折叠屏iPhone及后续产品 形成超轻薄与大折叠的产品组合[2][4] - 折叠屏iPhone将采用book-style大折叠形态 而非翻盖式设计 外屏尺寸约5.5寸 内屏约7.8寸 长宽比1.4:1 类似华为Pura X的宽屏造型[6][7][8] - 该产品预计定价2000美元以上 国行版本可能达到24999元人民币[39] 屏幕技术突破 - 公司转向采用in-cell触摸屏技术 将触控层集成到OLED像素内部或薄膜驱动板中 相比行业主流on-cell方案可降低屏幕厚度并改善折痕[12][25][33] - 该技术由三星独家供应 是行业内首款应用于折叠OLED的in-cell方案 通过减少结构层间应力提升显示效果与耐用性[25][33][34] - 相比on-cell方案(如三星Y-OCTA) in-cell通过消除额外触控层可提高触控精度与亮度表现[12][32][33] 市场竞争态势 - 华为将在2025年领先苹果一周发布第二代三折叠机型Mate XTs 该产品预计采用京东方供应的on-cell屏幕面板[35][36] - 折叠屏市场已发展七年 三星Galaxy Z Fold8可能于2025年7月率先应用类似低折痕技术 对苹果9月发布的iPhone Fold形成竞争压力[35] - 华为折叠屏产品竞争力已延伸至形态创新领域 包括阔折叠Pura X和折叠电脑MateBook Fold等多品类布局[35][37] 技术演进路径 - 公司产品路线图显示未来三年将聚焦超轻薄设计、大折叠形态 最终实现乔布斯设想的全玻璃"魔法玻璃"iPhone[4] - 2025年iPhone 17系列将作为技术过渡 测试全eSIM、抗反射屏幕及新镜头模组等新特性[3] - 折叠屏iPhone的推出标志着公司在折叠技术领域经过七年等待后 终于达到符合其标准的技术成熟度[10]
可搭配手写笔,华为Mate XTs白色真机曝光
齐鲁晚报· 2025-08-27 11:03
产品发布与设计 - 华为即将发布旗舰新机Mate XTs非凡大师 采用三折叠形态铰链结构 [1][3] - 机身背部采用对称式Z形折痕设计 结合金属与素皮拼接工艺 [3] - 首次推出纯白色版本 搭配细腻纹理强化高端艺术气质 [3] 功能特性与创新 - 新机可搭配手写笔使用 视频中出现手持手写笔画面 [3] - 三折叠设计不仅是形态创新 更可能增强生产力工具属性和跨设备协同体验 [5] - 白色配色显示华为对高端用户审美需求的深度考量 [5]
中信建投;苹果入局 或将引爆折叠手机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8-27 00:13
全球可折叠OLED屏幕市场预测 - 研究机构Omdia预测2032年全球可折叠OLED屏幕出货量将达1.246亿台 [1] - 2032年可折叠OLED屏幕占比将达整体OLED市场的8.6% [1] - 2024年出货量为2310万台 2025年预计为2350万台 [1] 苹果折叠手机技术进展 - 苹果正在攻克屏幕折痕 铰链耐用性和电池续航等技术难题 [1] - 苹果一贯重视产品成熟度 [1] 苹果入场对行业影响 - 苹果若推出折叠手机将极大改变行业格局 [1] - 苹果入场将为折叠屏品类正名 [1] - 苹果折叠手机可能激发超越安卓阵营的新一轮需求爆发 [1]
十年护城河告急!三星(SSNLF.US)折叠屏猛攻下 苹果(AAPL.US)美国份额失守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01:07
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格局 - 三星第二季度在美国市场出货量激增 市场份额从23%攀升至31% 同期苹果市场份额从56%下滑至49% [1] - 苹果仍以49%市占率领跑美国市场 但这是十余年来其主导地位首次出现明显动摇 [1] - 三星股价在2025年已上涨约35% 而苹果股价今年累计下跌7.5% 在科技巨头中表现仅优于特斯拉 [1] 三星产品创新与市场反响 - 三星7月发布两款革命性折叠屏手机Z Fold 7和Z Flip 以及春季发布的Galaxy S25 Edge超薄手机 共同构成旗舰产品矩阵 [1] - Z Fold 7耐用性测试视频在YouTube获得超1500万次播放 三星高端机型过去一个月获得超5万次讨论 其中83%为正面或中性评价 [2] - 最新款Z Fold 7预售量较前代增长25% 销量增速近50% [4] - 三星产品价格覆盖范围从650美元到2400美元 通过完善的产品矩阵瞄准各个价格区间消费者 [2] 苹果产品策略与潜在变革 - 自2017年以来iPhone外观几乎没有变化 目前四款手机价格从829美元到1599美元 [2] - 苹果可能于下月推出超薄iPhone迎战Galaxy Edge 测试显示市场对新形态需求强劲 [3] - 预计2026年9月iPhone 18系列将首次推出折叠屏iPhone 起售价可能为1999美元 [3] - 苹果最昂贵机型iPhone 16 Pro Max 1TB版本售价1599美元 而三星Z Fold 7 1TB版本售价达2419美元 [3] 技术演进与行业趋势 - 折叠屏技术已完全消除用户顾虑 三星通过折叠屏实现创新突破 获得先发优势带来的品牌光环效应 [4] - 三星第二季度实际销量增长16% 主要受益于高端机型需求包括超薄S25 Edge的推动 [5] - AI浪潮催生可能取代iPhone的新形态设备 多家AI企业已推出语音控制的智能徽章和眼镜等设备 [5] - 三星等安卓厂商率先接入谷歌Gemini AI系统 其多项功能超越苹果Siri 折叠屏大显示面积特别适合AI应用 [5]
TCL华星CEO赵军:未来几年中尺寸OLED将有重大产业级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8-03 12:57
电竞显示业务 - 公司在ChinaJoy2025展示覆盖"全尺寸、全场景、全品类"的电竞显示解决方案,联合三星、联想等合作伙伴参展 [1] - 公司2019年进入电竞显示器市场,通过收购苏州三星8.5代产线成为全球电竞屏领军者 [4] - 2022-2024年连续三年全球电竞显示市场份额第一,全球每三台电竞显示器就有一台使用公司屏幕 [4] - 公司正在开发基于印刷OLED技术的电竞显示产品,包括笔电显示和平板电视等 [3] 印刷OLED技术布局 - 公司认为中尺寸OLED将成为重大产业机会,以印刷OLED作为中尺寸战略布局 [3] - 印刷OLED解决传统OLED在中尺寸领域成本高、良率低和形态受限三大问题 [3] - 印刷OLED首秀产品为医疗屏,选择医疗领域是出于技术验证和商业策略考虑 [3] - 武汉6.5代线产能有限,消费电子领域产能存在瓶颈 [3] - 印刷OLED消费电子产品即将面市 [3] 折叠屏技术发展 - 手机厂商推出折叠屏为面板厂商带来新机会 [4] - 头部厂商进入折叠手机市场有利于产业链发展 [4] - 公司持续开发折叠技术并将导入新产品 [4] 电视面板市场动态 - 二季度电视面板产能稼动率回落,客户备货需求前置至一季度导致二季度需求减少 [4] - 面板价格出现短暂回落 [4] - 预计三季度电视面板出货量环比增长3-4% [4] - 行业库存通过二季度稼动率下调得到有效去化,处于健康水平 [4][5] - 三季度需求复苏和库存合理将推动面板价格企稳回升 [5] - 看好2025年电视机市场,受世界杯等体育赛事和替换周期驱动 [5] 行业经营策略调整 - 面板行业从高波动转向根据需求调节稼动率 [5] - 公司2022年开始从满产满销转向按需生产 [5] - 动态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波动 [5]
vivo推出全新X Fold 5,力图吸引iOS用户转投阵营
Canalys· 2025-07-16 06:25
vivo X Fold 5发布与跨生态创新 - vivo X Fold 5实现与Apple Watch和AirPods无缝连接,打破安卓与苹果生态壁垒,成为行业跨生态创新突破 [1] - 该产品在重量、厚度持续减轻,影像能力进一步提升,体现公司在生态建设与高端产品的差异化战略 [1] - 这一举措为行业突破生态壁垒、构建竞争性生态优势提供全新思路 [1] 智能设备生态系统现状 - 智能设备生态系统分为封闭生态(如iOS、HarmonyOS Next)和开放生态(如安卓)两类 [2] - 安卓厂商正努力在高端市场突破,试图吸引苹果用户,但用户长期形成的使用习惯和生态绑定构成主要转移障碍 [2] - 折叠屏的先发优势和"移动办公"等小众高粘性场景为厂商提供新市场机会,但不足以说服深度依赖苹果生态的用户 [2] 安卓厂商生态战略转变 - 安卓厂商从早期聚焦"与苹果协同"转向支持苹果文件格式、跨平台文件传输等方式,打造系统间无缝体验 [3] - vivo成为首家实现与Apple Watch和AirPods兼容的安卓厂商,用户可继续使用苹果配件体验折叠屏功能 [3] - OPPO、荣耀和小米等厂商也在推进类似策略,寻求突破苹果数字生态壁垒 [3] 吸引苹果用户的长期战略 - vivo X Fold 5对iOS、macOS、watchOS及AirPods的兼容性降低苹果用户更换设备门槛 [5] - 公司有望吸引对创新折叠形态感兴趣的苹果用户,但挑战在于将初步尝试转化为品牌完全迁移 [5] - 苹果预计未来推出自有折叠屏设备,但短期内不会实现 [5] 生态兼容性的持续挑战 - vivo需持续投入研发以维持对苹果生态兼容性,确保跨生态体验连贯性 [6] - 公司使用苹果开放接口构建互通体验,但面临苹果改变接口政策的不确定性风险 [6] - 建议公司通过布局新设备品类,发展"子生态系统"能力增强对高价值用户吸引力 [6] 苹果面临的生态挑战 - 安卓品牌产品导入苹果用户群体削弱苹果生态影响力和用户锁定效应 [7] - 苹果部分产品(如Beats TWS耳机和Apple Music)因跨平台兼容性吸引安卓用户,模糊生态系统界限 [7] - 中国安卓厂商依托AI和折叠屏技术推进生态突破,这两个领域是苹果尚未展示重大创新的方向 [7] 苹果的战略应对 - 苹果需探索新战略路径,在确保生态体系完整性基础上回应用户对颠覆性创新的渴望 [8] - 这一挑战关乎苹果生态策略,也预示智能终端行业生态竞争进入更包容、协同与动态演化新阶段 [8]
分析师称苹果首款折叠iPhone锁定三星方案 2026年量产铰链供应商或成最大赢家
环球网资讯· 2025-07-15 08:02
技术转向与供应链调整 - 苹果放弃自研折叠屏技术 转而采用三星显示"无折痕"显示方案 [1] - 技术转向核心为解决折叠屏长期存在的"折痕"痛点 [1] - 三星显示方案包含Fine M-Tec设计的金属支撑板铰链 通过激光钻孔工艺实现微米级结构设计 [1] - 铰链可将屏幕折痕宽度控制在0.01毫米以内 [1] 量产计划与供应链信息 - 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量产首款折叠屏iPhone [1] - Fine M-Tec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启动铰链量产 [1] - 铰链全年出货量预计达1300万至1500万个 [1] - 部件实际需求量将显著高于折叠iPhone终端销量 [1] 产品设计与硬件配置 - 首款折叠iPhone采用横向"书本式"设计 [2] - 展开后屏幕尺寸达8英寸 分辨率高达4K [2] - 将搭载台积电2nm制程A20芯片 与iPhone 18 Pro同款 [2] - 配备5000mAh电池 [2] - 电源键集成Touch ID传感器以节省内部空间 [2] 市场定位与定价 - 起步价可能突破1.5万元人民币 [2] - 将成为苹果史上最昂贵的智能手机 [2]
华为新专利可用于四折叠
观察者网· 2025-07-11 09:30
专利技术 - 公司申请"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专利 涉及三折叠或更多折叠设备的多应用界面切换技术 用户通过手势操作即可实现界面切换 [1] - 专利技术覆盖第一、第二、第三显示区域 支持三个应用界面同时显示 第二区域位于第一和第三区域之间 [1] - 专利分类号为G06F9/451、G06F3/04883等 属于发明公布类型 代理机构为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 产品动态 - 公司于2024年9月10日发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 XT非凡大师" 采用非牛顿流体材料屏幕 配备1.9mm厚度的5600mAh硅负极大容量电池 [3] - 该产品展开厚度仅3.6毫米 屏幕宽度达10.2英寸 首次实现铰链内外双弯折 搭载"华为天工铰链系统" [3] - 产品支持66W有线快充、50W无线快充 集成灵犀通信和天通卫星通话功能 [3] 行业竞争 - 三星宣布将在2024年底前推出三折叠手机 表明折叠屏手机市场竞争加剧 [3]
三星电子发布新一代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old7 影像系统与AI技术等迎来新升级
证券日报网· 2025-07-10 03:43
产品升级 - 三星电子发布新一代折叠屏旗舰Galaxy Z Fold7,在工艺设计、影像系统和Galaxy AI技术等领域升级[1] - 产品采用轻巧机身和沉浸式宽幅主屏,支持多任务处理、影音创作及移动办公[1] - 主屏幕尺寸较上代增大11%,跨应用多任务处理更顺畅[1] 技术创新 - 铰链结构优化,采用超薄精工装甲铰链,水滴形设计与多轨结构提升耐用性并淡化折痕[2] - 搭载高通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NPU性能提升41%,CPU提升38%,GPU提升26%[2] - 深度整合Galaxy AI能力,打造沉浸式AI交互方式,多模态智能体Samsung One UI8提升大屏多任务处理能力[2] 安全与市场影响 - 集成后量子密码技术到安全Wi-Fi,保护用户隐私[2] - 新技术解决传统折叠屏实用性问题,推动折叠屏显示技术迭代[3] - 定价策略可能促使其他品牌调整旗舰机型定价,加速折叠屏技术向大众市场渗透[3]
蓝思科技登陆港股的另一面:加码折叠屏,苹果“大招”渐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1:48
公司上市与融资 - 蓝思科技从递表到港股挂牌仅耗时100天,发行价每股18.18港元,集资额47.68亿港元,首日收盘价上涨9.13%至19.84港元,市值达1041亿港元 [1] - 公司引入10家基石投资者,认购总额1.91亿美元(约14.99亿港元),包括小米集团(1000万美元)、世运电路(1000万美元)、瑞银UBS AM Singapore(5000万美元)等产业链上下游及国际机构 [3] - 募集资金用途:48%用于产品扩展、28%用于越南/泰国生产线建设、14%提升智能制造能力、10%用于营运资金 [3] 核心客户与折叠屏布局 - 公司为苹果核心供应商,合作历史达19年,产品覆盖iPhone、Apple Watch、Mac及Apple Vision Pro [1] - 苹果折叠屏iPhone预计2026年下半年发布,鸿海或2025年Q4启动生产,三星显示年产能规划700-800万片折叠屏 [4][5] - 公司已批量供应国内客户UTG/CPI折叠屏,并配合北美客户进行折叠屏验证,进度符合预期 [2] 全球化与产能规划 - 越南/泰国新生产线预计2025年底投产,2026年逐步扩产,以增强供应链韧性并降低物流成本 [4] - 公司以香港为支点推动全球化战略,促进国际资本与中国智造融合 [3] 业务多元化进展 - 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71%降至2024年49.5%,国产客户比例从18%提升至41%,外销收入占比从81.94%降至58.63% [7] - 布局智能汽车、AI眼镜(与Rokid合作全链条生产)、人形机器人(量产六维力矩传感器、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部件),1月已向智元机器人批量交付产品 [6] - 组建专门团队研发人形机器人关节、灵巧手等结构件及整机组装,计划拓展至家庭服务、医疗养老场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