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价走势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股票策略 -A 股情绪平稳,交易量下降China Equity Strategy-A-Share Sentiment Remained Flat With Lower Trading Volume
2025-08-08 05:0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A股市场及亚太地区股票策略 - 公司:未明确提及具体公司,但涉及A股、H股及港股市场 ---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情绪与交易量** 1. **A股情绪持平**:加权MSASI指标维持95%不变(vs 7月30日),简单MSASI下降2个百分点至85% [1] 2. **交易量下降**: - A股日均成交额(ADT)下降7%至1,675亿元 - 股指期货成交额下降9%至264亿元 - 北向成交额下降10%至107亿元 [1] - 创业板成交额逆势增长5% [1] 3. **技术指标**:30日相对强弱指数(RSI-30D)下降7个百分点,盈利预测修正广度仍为负值但略有改善 [1] **资金流动** 1. **南向资金净流入**:7月31日-8月6日净流入51亿美元,年初至今(YTD)和本月至今(MTD)分别达1,139亿美元和34亿美元 [2] 2. **北向数据终止**:自2024年8月19日起,港交所停止发布北向每日买卖数据 [2] **宏观经济与贸易** 1. **出口分化**: - 对美国和东盟出口放缓,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显著减速(反映关税影响) - 对台湾和韩国出口反弹(科技因素驱动) [3] 2. **下半年展望**:预计出口因关税、提前采购回补及美国需求疲软而放缓,8月贸易增长或因高基数承压 [3] **房地产市场** 1. **房价跌幅扩大**: - 7月样本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1.1%(同比-9.8%),87%城市环比下跌(6月为93%) - 二手房价格环比降0.5%,55%城市下调(6月为68%) [10] 2. **库存压力**:高库存和销售疲软抑制居民购房意愿,预计下半年销售持续低迷 [10] **政策与风险提示** 1. **中美关系风险**:市场可能低估短期中美关系恶化风险(如美国对俄油交易加征关税的潜在影响) [11] 2. **短期偏好A股**:因贸易休战到期、消费动能减弱、二季度获利了结及政策宽松不及预期,A股在波动中或优于H股 [12] 3. **9月后港股改善**:若中美贸易框架趋稳、美元走弱及资金回流美国市场等因素明朗化,港股可能重获动能 [12][13] --- 其他重要内容 **监测指标(MSASI方法论)** 1. **九大指标**:包括融资余额、新增投资者数、A股/创业板成交额、北向/股指期货成交增长率、RSI-30D、涨停股数量及盈利修正广度 [14][15][16][17][18][19][20][21] 2. **数据基准**:自2014年1月起,部分指标因监管变化采用增长率而非绝对值 [33] **图表数据摘要** - **成交额趋势**:A股、创业板、股指期货及北向成交额历史走势 [25][30][40][48][51] - **技术指标**:RSI-30D、涨停股数量及盈利修正广度与沪深300对比 [35][42][60] --- 潜在忽略点 1. **北向数据终止影响**:8月19日后北向资金透明度下降,可能增加市场不确定性 [2] 2. **科技出口反弹**:对台湾和韩国出口反弹的科技驱动因素未具体说明 [3] 3. **政策会议信号**:需关注后续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四中全会是否释放明确政策信号 [13]
16城房价上涨 购房者信心回升
36氪· 2025-08-06 02:12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以下是详细的总结: 二手房市场情况 - 2025年7月全国65城二手房挂牌均价为13,40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 [2] - 一线城市中深圳二手房挂牌价最高,达55,837元/平方米,北京为43,947元/平方米,上海为49,355元/平方米,广州为32,488元/平方米 [2] - 新增挂牌房源量环比下跌,一线城市中北京环比下降2.02% [3][4] - 哈尔滨新增房源量环比涨幅最高达5.12%,其次为北京4.60%和深圳4.56% [4] - 热门板块包括北京通州区于家务、闵行区春申、顺义区国门商务区等 [5] 新房市场情况 - 2025年7月全国65城新房平均房价为17,716元/平方米,环比下跌 [14] - 一线城市中深圳新房房价最高达56,637元/平方米,北京为54,848元/平方米,上海为56,267元/平方米,广州为32,065元/平方米 [14][15] - 全国新房找房热度环比下跌0.82%,一线城市下跌1.33%,仅北京上涨0.82% [16][17] - 二线城市找房热度环比下跌0.55%,三四线城市下跌1.91% [17] - 找房活跃度最高城市为宜昌环比上涨3.11%,其次为石家庄2.68%和大连2.45% [16] 市场供需与信心指数 - 2025年7月经纪人信心指数为88.4,环比上升3.84% [12] - 40%经纪人认为8月二手房价格将基本持平,40%认为成交量将环比下跌 [8][12] - 20%经纪人认为8月二手房需求量将环比上涨 [12] - 2025年7月购房者信心指数为90.6 [21] - 3居室找房热度占比29.22%,4居室及以上户型占比42.35% [20] 房源质量与监测 - 安居客线上同时满足安选与实地核验的房源挂牌量有具体监测数据 [7] - 二手房房价为安居客线上挂牌房源价格的月度平均值 [3]
3年后,房子是“黄金价”还是“白菜价”?王健林一句话惊醒梦中人
搜狐财经· 2025-07-25 02:16
房价下跌现状 - 广州某房产从2019年400万降至2023年270万 降幅达32.5% [2] - 燕郊某两居室从2018年180万降至当前90万 价格腰斩 [4] - 北京某房产亏损130万 以300万价格止损 [4] 房价下跌原因 - 供应过剩:三四线城市新建房屋远超当地需求 开发商债务压力下被迫降价 [6] - 需求减弱:人口增速放缓+城镇化减速 年轻人口减少导致购房需求锐减 [8] - 房价收入比失衡:深圳房价收入比超30倍 远超普通家庭承受能力 [9] - 经济预期转弱:全球不确定性增加+疫情冲击 居民收入预期下降抑制购房意愿 [11] 房产价值分化 - 优质房产特征:一线城市核心地段资产价格保持稳定 部分区域逆势上涨 [16] - 劣质房产表现:三四线远郊/高龄老房/超高楼层住宅 配套不足难寻买家 [15] - 改善需求潜力:30%老房子存在置换需求 优质房产需求仍强劲 [13] 买卖策略建议 - 购房策略:多维度筛选优质资产 月供控制在收入30%以内 [18] - 卖房策略:劣质资产及时止损 优质资产可采取以租养贷方式 [20] - 决策依据:需综合考量地段、配套、建筑质量等核心要素 [18][20]
上半年的楼市数据跌跌不休,下半年还有希望吗?
搜狐财经· 2025-07-21 10:10
这个数据已经处于历史地位了,可见现在的房地产行业到底有多惨,几乎所有相关行业包括公司都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 包括上半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也是不容乐观,全部都是下滑,下滑,还是下滑。 1~6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58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降幅比1~5月扩大0.6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4241亿元,同比下降5.5%,降幅扩 大1.7个百分点, 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的楼市数据,整体来看几乎全部都是处于下滑状态。比如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6658亿元,同比下降11.2%,比1 —5月扩大0.5个百分点, 看到这里有粉丝问了,房价到底得跌到啥时候,咱们才该出手买房呢? 最近看到后台有不少粉丝咨询这个问题,毕竟买房对咱普通老百姓来说,那可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从去年9月底开始,原本有点回暖迹象的楼市,就跟突然被人踩了刹车似的,一下子就没了动静。 咱再看看《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这份数据,4月和5月的时候,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明显就少了好多。 这数据可不会骗人,它实实在在地反映出了楼市现在的状况。 你们知道吗,现在好多人对房价下跌的态度那是 ...
6月上海、长沙新房价格环比领跑70城,全国二手房价仅西宁环比上涨
观察者网· 2025-07-15 05:49
房价环比变化 - 6月70个大中城市中14个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上升,较上月增加1个,上海和长沙以0.4%的环比涨幅领跑全国 [1] - 二手房方面仅西宁环比上涨0.1%,其余城市均下滑 [1] - 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整体下降0.3%,降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广州、深圳分别下降0.3%、0.5%和0.6%,上海上涨0.4% [1] - 一线城市二手房环比整体下降0.7%,降幅与上月持平,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1%、0.7%、0.7%和0.5% [1] - 二三线城市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均下降0.6%,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 [1] 房价同比变化 - 新房市场上海、杭州和太原同比上涨,其中上海涨幅6%为全国最高,杭州和太原分别上涨2.1%和1.3% [1] - 一线城市新房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较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 [2] - 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和4.6%,降幅分别收窄0.5个和0.3个百分点 [2] - 一线城市二手房住宅同比降幅达3%,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1.8%、1.3%、5.9%和2.8% [2] - 二三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二线城市降幅5.8%收窄0.3个百分点,三线城市降幅6.7%收窄0.2个百分点 [2] 市场分析 - 上海近两个月逆势上涨主要得益于高端豪宅项目集中入市,北京、广州、深圳下降受核心供给减少影响 [2] - 一线城市呈现"中心抗跌、外围承压"特征,核心区房价波动明显小于郊区 [2] - 6月房产经纪行业景气度指数降至45.2低于荣枯线,显示市场活跃度明显不足 [2] - 国常会提出"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预计下半年政策力度会进一步增强 [2] - 核心城市市场有望逐步企稳,但二三线城市仍需通过产业升级、人口导入等长期措施化解结构性矛盾 [2]
国家统计局:6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上海上涨0.4%,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3%、0.5%和0.6%。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和0.3%,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快讯· 2025-07-15 01:33
国家统计局:6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 中,上海上涨0.4%,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3%、0.5%和0.6%。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 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和0.3%,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
当前楼市这状态,五年后价值百万的房子还值多少钱?
搜狐财经· 2025-07-11 09:27
全国房地产市场分化 - 2025年7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回升2.3%,但一线城市微跌0.8%,二线城市下跌3.1%,三线城市暴跌4.5% [1] - 北京优质学区房2025年二季度同比上涨4.2%,上海浦东新区一季度成交均价达7830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8% [1] - 东北地区如沈阳和哈尔滨二手房价格连续15个月环比下跌 [1] 人口结构对房价影响 - 2024年新生人口仅741万,总和生育率创历史新低1.09,预计2030年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时代,60岁以上人口比例超30% [1] - 国际经验显示负人口增长伴随10-20年房价下跌周期,如日本和韩国案例 [1] 技术变革重塑居住需求 - 2024年全国远程工作人口达1.15亿,占就业人口14.7%,导致核心区域公寓需求下降,郊区大户型和改造型住宅受青睐 [2] - 智能家居渗透率32.3%,5G网络覆盖率超93%,技术进步加剧市场分化 [2] 金融环境与政策影响 - 2025年5月央行下调LPR基准利率至3.35%历史新低,首套房贷利率降至3.8%,但居民杠杆率已达69.4% [4] - 中国城镇化率66.8%,优质城市资源稀缺性支撑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房价 [4] 资产配置与回报率 - 2025年A股沪深300指数市盈率10.2倍,低于历史均值12.8倍,国内REITs年化分红率平均5.7%,高于住房租赁回报率 [4] - 全国住房租售比从2015年2.1%下降至2025年1.6%,租金回报率低迷使房价依赖资本增值 [5] 未来五年房产价值预测 - 一线城市核心优质房产预计增值10-15%,学区房和地铁房因稀缺性坚挺 [6] - 强二线城市中心区域预计持平或小幅增值5%,二线及三线普通住宅可能贬值10-20% [6] - 四线及以下城市贬值幅度或达30-40%,带电梯住宅平均溢价12.3% [8] 房地产市场属性转变 - 政策强调"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工具",市场从投机转向居住属性 [10] - 房产回归居住属性,建议多元化配置股票、债券、REITs等资产 [10]
5年后,现在150万的房子还能值多少钱?王健林和马光远观点一样
搜狐财经· 2025-07-09 02:31
房地产行业现状与趋势 - 房地产市场情绪从过去的狂热转向担忧 购房者关注焦点从房价上涨转为亏损风险 [2] - 2020年黄奇帆指出中国城市化地区人均住宅面积已达48平方米 接近供需平衡点 年建设量17亿平方米为天花板 [2] - 2021年起市场出现顶部信号 开发商和炒房客开始降价抛售 [2] 行业大佬观点 - 王健林认为房地产黄金时代结束 供需关系转变使疯涨难再现 未来市场更趋理性 [5] - 马光远指出经济增速放缓将促使房价回归合理水平 与居民收入相匹配 [5] 未来房价影响因素 供求关系 - 三四线城市产业单一 人口负增长 年轻人外流导致供过于求 去化周期长达三四年 [5] - 失去人口支撑的城市 高房价难维持 150万房产可能加速贬值 [5] 政策调控 - 政策坚持"房住不炒"基调 2024年起5年内计划推出600万套保障房(年均120万套) [7] - 保障房分流低收入群体需求 对商品房市场形成冲击 抑制房价上涨空间 [7] 经济环境 - 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 居民收入增长停滞 就业不稳定削弱购房意愿 [8] - 若未来五年经济无改善 消费投资谨慎情绪将加剧房价压力 [8] 区域分化特征 - 三四线城市房价面临"涨难跌易"局面 普通房产五年后价值不乐观 [10] - 一线及强省会因资源和经济人口优势 核心地段稀缺房产仍具增值潜力 [10]
未来五年,房子是白菜价还是黄金价?李嘉诚与王健林的判断一致
搜狐财经· 2025-07-01 21:55
房地产历史表现 - 过去30年房地产是保值增值最快的商品 全国平均房价从1998年2000元涨至2021年1.6万元 涨幅超5倍 [2] - 北上深等大城市房价涨幅更为显著 但2021年峰值后深圳均价从七八万/平米降至五六万 部分跌至4万 百平米房产两年亏损超200万元 [4] 当前市场动态 - 2023年市场呈现分化特征 大城市价格相对稳定 小城市持续阴跌 [6] - 政策层面密集出台救市措施 包括公积金贷款额度上调 房贷利率连续下调 首付比例降至15% [6] 未来五年市场预判 - 观点一认为一线城市核心区房产将保持黄金价值 三四线城市因产业单一和人口外流趋向"白菜价" [7] - 观点二指出一线城市泡沫显著 叠加居民收入增速放缓 可能面临比二三线更深的跌幅 [7] - 王健林提出房地产繁荣周期通常不超过50年 20多年即达饱和阶段 未来房产将回归居住属性 [9] - 李嘉诚预判5年内房价面临洗牌 已通过折扣出售商品房提前变现资产 [11] 长期发展逻辑 - 房地产市场遵循"短期看金融 中期看土地 长期看人口"规律 [13] - 经济学家马光远提出20%理论 仅20%人口持续流入 产业强劲的地区(如一线和强省会)有上涨潜力 [13] - 行业整体供需关系逆转 暴涨周期结束 价格将逐步与居民收入水平挂钩 [15]
懂行人预测中国未来5年楼市走向,出现这3种结果,或大概率是对的
搜狐财经· 2025-06-29 05:06
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走势分析 核心观点 - 未来五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巨大,房价持续上涨可能性微乎其微,行业洗牌和经济结构调整将是主要特征 [8] 供求关系 - 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高达648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1%,住宅待售面积增幅达19.7%,市场呈现明显供过于求 [1] - 在建面积和新开工面积较2021年高峰期大幅减少,但更有利于缓解楼市库存压力而非导致供应紧张 [1] - 新房和二手房市场均处于供过于求局面,且刚需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持续减弱,这一局面将长期维持 [1] 居民收入影响 - 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约15万元,购买600-700万住房需不吃不喝40年以上 [2] - 二三线城市家庭年收入约10万元,购买150万以上住房需不吃不喝至少15年 [2] - 房价长期走势必须与居民收入相匹配,回归理性是大概率事件 [2] 政策调控影响 - 政府救市政策如"限跌令"可在短期内托底楼市,但无法扭转长期下行趋势 [4] 未来五年三大趋势 1. **房价下行趋势难以逆转** - 中国房价持续上涨20余年,当前市场积压风险(如房企债务违约、烂尾楼)难以在一年内消化 [5] - 未来五年房价"稳中有降"可能性极大 [5] 2. **开发商面临大洗牌** - 恒大、碧桂园等大型房企债务违约和烂尾楼事件暴露行业高风险 [8] - 盲目扩张、高负债房企将面临兼并重组或破产倒闭,控制负债率和谨慎投资成为主旋律 [8] 3. **经济摆脱房地产依赖** - 中国经济将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结构,降低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