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一看佛山:制造业回城背后的动力之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3:48
文章核心观点 - 佛山市禅城区通过土地空间优化和制度创新 实现从中心城区向城市中心的转型 推动制造业回城和高质量发展 [2][4][11] - 禅城利用轨道交通优势和高铁网络 强化资源配置能力 吸引科技企业和先进制造业投资 [4][14][16] - 通过文化赋能消费和场景创新 禅城促进二产与三产深度融合 激发内生增长动力 [28][30][31] 空间优化与制度创新 - 禅城土地开发强度高达82% 远超国际警戒线30%和佛山全市38%的平均水平 面临产业承载空间不足的挑战 [7] - 启动都市工业载体"三年千万"行动计划 目标三年建设超1000万平方米高质量工业载体 目前已建成超800万平方米 [11][14] - 创新"集转国"土地模式 通过国有化提升土地价值 采用"30%出售+70%出租"方式平衡改造成本和收益 [11] - 国有工业用地储备规模超3000亩 超过过去15年出让总和 为产业提供新空间 [14] 制造业投资与产业升级 - 2023-2024年工业投资连续两年双位数增长 2024年1-6月增速11.4%领跑全市 [15] - 2024年上半年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58.8% 高技术产业投资猛增1.8倍 [15] - 2024年1-7月签约落地超亿元项目90个 其中59个为本地企业增资扩产项目 投资额183.1亿元 同比激增80.34% [16] - 星通半导体项目投资约45亿元 预计年产值30亿元 打造大湾区最大芯片封测基地 [4][16] - 宽普科技新产业园达产后预计年产值8亿元 年纳税额8000万元 [11] 交通优势与资源集聚 - 广佛南环开通后 禅城至广州市中心通勤时间缩短至15分钟 [4] - 广湛高铁佛山站建设后 禅城至湛江时间缩至1.5小时内 直连全国高铁网络 [4][21] - 依托高铁站口和地铁站口 打造科技园和产业园 吸引科技企业集聚 [4]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 禅城提出"佛山制造 禅城服务"战略 建设佛山中央法务区 引入中国贸促会大湾区调解中心等核心机构 [24] - 与广东省科学院 佛山大学签订研发合作协议 落地南方电网绿电绿证服务平台 [25] - 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 建设现代保险产业集聚区 落地全省首单中试综合保险 [25] 文化消费与场景创新 - 美陶湾核心片区南风古灶汇聚10多个非遗项目 近500家文创企业 2024年游客量突破260万人次 [30] - 新增规上企业46家 经营主体3887家 形成集旅游 观光 研习 购物于一体的生态圈 [30] - 组建"万亿城央"商业联盟 联动重庆渝中区 成都武侯区等中心城区 探索跨区域商业合作 [31] - 2024年大型音乐节跨城观演占比全国排名第二 形成"佛山模式" [30]
天津多个新盘积极布局“金九银十”
36氪· 2025-09-05 02:31
市场供应动态 - 9-10月天津预计20余个新盘入市 主要集中在市内六区及环城四区 河西区成为供应热点 包括津铁绿城体北潮鸣、保利津门天珺、金地梅江印、绿城玉百合等多个高品质项目 [1] - 天津楼市已逐步进入以新产品为主导的发展阶段 老旧项目市场声量持续减弱 [1] 企业销售业绩 - 2025年1-8月天津房地产TOP10企业销售额403.8亿元 入榜门槛17.7亿元 [1] - 泰达建设以69.3亿元销售额蝉联榜首 中海地产59.5亿元位列第二 天津城投集团53.3亿元位列第三 [1][2] - 销售面积方面 泰达建设21.2万㎡排名第一 我也集团20.8万㎡位列第二 中海地产19.6万㎡排名第三 [2] 项目销售表现 - 2025年1-8月商品住宅TOP10项目销售金额119.43亿元 入榜门槛9.2亿元 [3] - 上东金茂晓棠/锦棠以14.83亿元销售额蝉联榜首 金茂泮湖满庭12.96亿元位列第二 体北金茂府12.95亿元排名第三 [3][4] - TOP10项目销售面积49.2万㎡ 入榜门槛3.68万㎡ 上东金茂晓棠/锦棠6.56万㎡居首 中建·理想城5.69万㎡第二 保利西棠和煦5.37万㎡第三 [3][4] 政策环境 - 天津推出购存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首付款新举措 允许通过公积金贷款或按揭贷款购买存量房的购房人提取本人及配偶公积金账户金额支付首付款 [5]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 为各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指引 [5] 土地市场 - 2025年8月天津市推出土地20宗 规划建面142.54万㎡ 其中住宅用地1宗位于静海区 商业/办公用地1宗 工业用地16宗 其它用地2宗 [5] - 8月住宅用地成交3宗 均底价出让 分别位于武清区、北辰区、红桥区 其中红桥区地块为城市更新地块 由地方国企竞得 或将引入代建 [7]
中国城市观|万亿佛山:制造业回城背后的动力之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0:12
城市发展战略转型 - 中国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走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 [1] - 佛山禅城区提出打造都市制造中心 产业服务中心 商业消费中心和岭南文化中心 加快从中心城区迈向城市中心 [5] - 禅城通过"集转国"模式优化土地配置 实现土地合法流通和价值增长 解决产业空间不足问题 [12] 土地空间优化与载体建设 - 禅城土地开发强度高达82% 远超30%国际警戒线 但拥有21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红线和26平方公里现状工业用地 [8] - 启动都市工业载体"三年千万"行动计划 三年建设超1000万平方米高质量载体 2023年以来已建成超800万平方米 [12][16] - 国有工业用地储备规模超3000亩 超过过去15年出让总和 为产业投资提供空间保障 [16] 产业投资与制造业升级 - 2023-2024年工业投资连续两年保持双位数增长 2024年1-6月增速11.4%领跑全市 [18] - 2024年上半年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58.8% 高技术产业投资猛增1.8倍 [18] - 2024年1-7月签约落地超亿元项目90个 其中59个为本地企业增资扩产项目 投资额183.1亿元同比激增80.34% [20] 轨道交通与区位优势提升 - 广佛南环开通 广湛高铁佛山站启动建设 禅城到广州市中心通勤时间将缩短至15分钟 [6] - 依托高密度轨道交通网络打造站口科技园和产业园 吸引科技企业投资 [6] - 广湛高铁佛山站下一站为高铁广州站 使佛山融入全国高铁网络 [24] 创新生态与服务体系构建 - 禅城启动建设"佛山中央法务区" 引入中国贸促会大湾区调解中心等核心机构 [26] - 与广东省科学院 佛山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与南方电网合作落地绿电绿证服务平台 [27] - 发布总规模50亿元产业基金体系 包括20亿元政府投资基金和30亿元国企基金 [22] 消费升级与文化赋能 - 实施"城市格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活化历史街区和老旧物业 [30] - 美陶湾核心片区南风古灶汇聚10多个非遗项目 近500家文创企业 2024年游客量突破260万人次 [31] - 引入万象天地 山姆会员店等140余家首店品牌 组建"万亿城央"商业联盟开展跨区域合作 [30][32] 企业案例与项目落地 - 宽普科技新建71亩智能科技园 达产后预计年产值8亿元 年纳税额8000万元 [4][13] - 星通半导体拿下90亩工业地块 计划投资约45亿元打造大湾区最大芯片封测基地 预计年产值30亿元 [6][20] - 道氏技术与芯培森合资落地原子级科学计算算力中心 德晟智造 蜂群航空 奥创智能科技等项目相继落地 [16]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22:44
城市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 - 中央发布城市高质量发展意见 要求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型 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推动质量提升 [1] - 中国城镇化率处于30%至70%快速发展区间 当前进入中后期阶段 城市边际效用递减而资源环境成本递增 [1] - 19个城市群承载全国75%人口 贡献85%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动能是城市兴衰核心变量 [1] 城市发展模式转变 - 推动城市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 以城市更新为抓手优化结构、转换动能、提升品质 [1] - 因城施策增强发展动力 从传统要素驱动转向特色优势驱动 避免同质化发展造成的资源浪费 [2] - 激活存量资源潜力 通过提升空间效益、优化资源利用效率、盘活闲置低效用地等措施挖掘潜力 [2] 城市建设与融资机制 - 建立可持续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 统筹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和金融渠道 [3] - 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 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及公众参与 [3] - 政府与社会资本协商开发 探索可持续运营模式平衡投入产出 [3] 城市竞争力核心要素 - 现代城市竞争力体现在知识经济、创新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 人才是核心要素 [3] - 注重以人为本 提供优质生活工作教育环境 吸引高素质人才增强创新活力 [3] - 繁荣多元文化 加强城市治理 提高居民福祉水平 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3]
打通多元投融资渠道 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9-04 18:58
● 本报记者 倪铭娅 熊彦莎 近期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投 融资体系。强化中长期信贷供给,发挥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融资功能,鼓励保险、信托等机构提供金融 服务。 基础设施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不仅是提升城市功能、改善民生福祉的核心载体,也是地方 政府专项债券投放的重点领域。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9月3日,2025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大量投向基建领域:27.72%的资金 流入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领域,为城市功能完善与产业集聚提供硬件支撑;18.38%的资金投向交 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打通城市内外联通"动脉",强化区域经济联动效应。 面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多元需求,地方政府正主动作为,以优化债券资金使用结构为抓手,探索更高效 的资金配置路径。以广州市为例,广州市8月27日召开城市更新和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推进会提出,用足 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借款等各类资金,积极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 白彦锋表示,在当前利率相对处于低位的时间窗口,支持城市高质量发展,应充分释放债券市场的功能 价值,一方面,通过发挥其融资调节作用,切实降低城 ...
中央重磅文件提及房地产,专家:对于下一阶段城市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6:26
城镇化发展阶段转变 - 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1]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建设 - 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1] - 全链条提升住房设计 建造 维护 服务水平 大力推进安全 舒适 绿色 智慧的"好房子"建设 [1] - 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1] 城市更新改造措施 - 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和原拆原建 [1] - 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1] - 科学制定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 [1] - 激活城市存量资源潜力 改造利用老旧厂房 低效楼宇和闲置传统商业设施 [2] - 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 [2] 行业影响分析 - 文件对下一阶段城市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体现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 [1] - 从解决住房"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1] - 推进"好房子"建设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 [1] - 举措对新一轮房地产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 - 使各地城市发展目标更加清晰 路径把握更准 [3] - 利好商品房 物业和社区更新等领域 [1]
北方第二城等来高光时刻!下一个是谁?
搜狐财经· 2025-09-03 08:41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与天津发展 -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 这是该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峰会 汇聚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2] - 天津成为峰会最大赢家 获得三大合作平台中的两个平台和一个教育中心 包括绿色产业合作平台 数字经济合作平台和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4][5] - 天津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总额达533.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2% 今年1-7月数据[5] 城市经济数据表现 - 天津市2024年GDP达18024.32亿元 较2023年17211.79亿元增长812.53亿元 实际增长率5.1%[6][7] - 青岛市2024年GDP16719.46亿元 较2023年15973.16亿元增长746.3亿元 实际增长率5.7%[6][7] - 在27座万亿GDP城市中 天津GDP总量位列第12位 青岛位列第13位[6][7] 天津发展新机遇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总部落户天津 注册资金达100亿元 这是第98家央企总部[8] - 《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天津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 与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并列[8] - 天津国际化口岸综合服务厅打造"一站式"经贸合作平台 已开设蒙古厅 年内将新增俄罗斯等四国服务厅[5] 中国城市外交格局 - 北京上海构成中国"外交双雄" 北京承担"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最高规格外交活动 上海承办进博会等重要国际活动[9][10][11] - 第二梯队城市在外交舞台崛起 包括广州举办广交会和亚运会 杭州举办G20峰会 青岛举办上合峰会 西安举办中国-中亚峰会等[13][14][15][16] - 成都武汉厦门南宁昆明等城市凭借领事机构数量 区域优势或专业展会举办国际活动[17][18][19][20][21] 未来城市外交发展方向 - 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城市承担重大外事外交活动 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区域性开放节点城市[24][25] - 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将重点发展 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等[27] - 中西部中心城市如西安郑州成都重庆武汉将获得更多机会 平衡区域发展需要[27] 潜在受益城市类型 - 区域中心城市包括沈阳南京杭州济南郑州长沙福州等省会城市 具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基础[27][28] - 沿边开放城市如哈尔滨乌鲁木齐昆明南宁拉萨 具有与周边国家交往的天然优势[29] - 特色功能城市包括敦煌三亚等旅游城市 深圳杭州等科技创新城市 大连青岛等海洋经济城市[29] 战略意义与发展要求 - 支持更多城市承担外事外交活动有利于减轻超大城市功能过度集中问题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30] - 增强全球高端生产要素配置能力是新阶段要求 需要城市具备较好的经济基本面和对外交往基础[31][33] - 通过地方合作促进国家间关系发展 展示真实立体的中国国际形象[30]
三大世界级城市群要来了!城市投资逻辑迎来重大转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04:56
可以说,未来的城市投资不再依赖于土地财政和规模红利,而是"功能适配+效率提升"的精准 投资。判断一个城市项目是否值得投,关键要看它是否真正提升了城市的某种"能力",比如城 市群的协同能力、超大城市的资源配置能力、县城的公共服务能力,或是特色城市的转型能 力。哪怕是一次老旧小区改造、一片闲置厂房活化、一项风电配套工程,只要卡准"高质量"主 线,就可能同时兼备社会效益与资本回报。 我们请教了权威的城市专家,来给这份文件划重点! 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一个形态+两大 支撑"。 "城市群、都市圈"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而超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包括县 城,就构成了两大支撑端。这超越了过去"大中小城市齐步走"的旧思路,转向更务实、更聚焦 的发展模式,那么投资逻辑当然也要改变。 我们总结了3个方向的投资赛道。 首先,那"主战场"必须是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 角、粤港澳大湾区, 这三个区域经济总量占全国40%以上,下一步将重点强化全球资源配置 能力,比如跨境金融基础设施、产业链协同创新等等,都是实实在在的投资机会。而成渝、长 江中游这类新兴增长极,将聚焦同城化——像跨市通勤网络、产业协作园区,不仅提升效率, 也 ...
三大世界级城市群要来了!城市投资逻辑迎来重大转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3:42
我们请教了权威的城市专家,来给这份文件划重点!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一个形态+两大支撑"。"城 市群、都市圈"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而超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包括县城,就构成了两大支 撑端。这超越了过去"大中小城市齐步走"的旧思路,转向更务实、更聚焦的发展模式,那么投资逻辑当 然也要改变。 我们总结了3个方向的投资赛道。首先,那"主战场"必须是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粤港 澳大湾区,这三个区域经济总量占全国40%以上,下一步将重点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比如跨境金融 基础设施、产业链协同创新等等,都是实实在在的投资机会。而成渝、长江中游这类新兴增长极,将聚 焦同城化——像跨市通勤网络、产业协作园区,不仅提升效率,也带来可持续回报。 其次,超大特大城市的发展逻辑也在转变:从"做大"转向"做强"。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会更聚焦核 心功能,比如北京聚焦科技创新、上海主攻金融开放,要注意啦,跟这个相关的国家实验室、高端研发 平台、跨境金融平台将会成为投资热点。同时,非核心功能疏解带来的产业承接地、协同基地建设,也 有快速形成产能的机会。特别值得留意的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像湖北襄阳、河南洛阳等,这些地方可能 ...
人口大量流失、土地闲置的城市要不要撤并?专访国家发改委专家高国力:未来不排除,目前没到这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07:31
8月2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外公布,擘画了未来城市发展的路线图。这也是今年7月中旬中 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后,首份关于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文件。 1962年、1963年、1978年、2015年,全国性的城市工作会议此前四度召开。时隔十年再度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引发业界高度关注。当土地财政不可 持续,城市发展动能如何转换?一边是大城市持续扩张,另一边是小城市不断收缩,人口流失、土地闲置的城市要不要撤并?过去数十年各地建设了大量 存量房产,如何盘活处置?下一步大规模城市更新将如何推进? 每经记者|张怀水 每经编辑|何小桃 陈星 针对上述热点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近日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进行了独家专访。高国力长 期从事区域经济和城镇化研究,并参与了本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文件的起草工作。 1 发展趋势:人口流失的城市面临撤并可能,扩张型城市不能过度膨胀 NBD:8月28日,《意见》对外公布。而今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是时隔十年的再次召开。相较于上次,本次会议最大的亮点和区别分别是什么? 高国力:第一个亮点是,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