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涵式发展

搜索文档
金观平:城市工作应更贴合群众需求
经济日报· 2025-08-15 00:02
城市发展新定位 - 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 定位为创新 宜居 美丽 韧性 文明 智慧 [1] - 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1] - 以内涵式发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破解职住分离 交通拥堵等短板弱项 [1] 以人为本发展理念 - 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将人的多维需求和全面发展放在现代化建设首位 [2] - 将居民就业 教育 医疗 养老等核心诉求作为城市规划重要依据 [2] - 更加强调投资于人 让城市发展更好赋能和更多惠及人民 [2] 住房与生态建设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解决千家万户关心的住房品质问题 [2] - 采取更有效措施解决城市空气治理 饮用水源地保护 新污染物治理等问题 [2] 文化发展与传承 - 在文化保护与传承 创新与融合中寻找平衡点 满足人民对城市文化的旺盛需求 [2] - 通过高质量文化产品 设施 空间 活动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2] 多元主体参与治理 - 鼓励市民 企业 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城市规划与治理 [3] - 在城市规划 项目审批等关键环节充分吸纳民意 [3] - 通过共建共治新模式使城市建设治理更贴合群众需求 [3]
城市工作应更贴合群众需求
经济日报· 2025-08-14 22:14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日前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从全局和战略高 度,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阐释了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定位。紧扣 这一目标所部署的一系列重点任务,抓住了群众最为关心、最为期盼的问题。 人民城市,至高目标是"成就人民"。始终把"为人民"和"人民建"有机统一起来,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 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奔赴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城市的核心是人。早在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城市工作,要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此次会议强调,"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 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人民城市理念贯穿始终,不仅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根 本问题,也着力破解了新的发展阶段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 今天,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 效为主的阶段。既有的需求标准在提高,新增的需求类型更丰富,同时职住分离、交通拥堵等短板弱项 依旧存在。以内涵式发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才能找到 ...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开启内涵式转型新征程
上海证券报· 2025-08-13 17:48
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意义 - 城市成为大国竞争主战场,新技术、新产业、新赛道竞争的核心载体[4] - 城镇化率已达67%,进入存量提质增效阶段,需转向内涵式发展模式[5] - 农民市民化可提升人均消费60%(分阶段各30%),带动17.37万亿元政府投资[6][7] 政策体系与实践基础 - 2022-2025年密集出台《韧性城市意见》《新型城镇化五年计划》等顶层政策[9] - 累计改造25万个老旧小区,海绵城市示范投入600亿元[11] - 新建建筑绿色化率超90%,207个千兆城市建成[12] 现代化城市体系机遇 - 2030年形成"1、2、3小时"铁路圈,带动基建装备投资[15] - 集装箱运输年增15%,银发旅游列车将达2500列[15] - 手术机器人渗透率从12%提升至35%,AI医疗贡献30%行业价值[16] 创新城市与城市更新 - 城市更新形成10万亿元级市场,年改造7亿平方米房屋[18] - 北京20%普通地下室闲置,深地实验室等新场景潜力大[18] - "好房子"项目毛利率恢复至20%,5年商品住宅需求8.76亿平方米[19] 绿色低碳产业机会 - 2030年大气污染防治市场规模2.1万亿元,碳捕存为重点[20] - 建材低碳化/回收/节能建材市场分别达5800亿/2300亿/6000亿[20] - 生态修复产业规模将达2.5万亿元[20] 韧性城市投资领域 - 5年需改造60万公里管网,投资需求4万亿元[21] - 高龄房屋175亿平方米,安全评估市场超1500亿元[21] - "平急两用"建设拉动1.95万亿元投资[22] 文化产业与智慧城市 - 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22] - 2030年文化产业规模12万亿元[23] - AI数字人政务市场2029年达250.5亿元[24]
提质增效,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议政)
人民日报· 2025-08-06 22:49
如何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怎样坚持好"五个转变、五个更加"的重要原则,推 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我们邀请了相关领域的全国 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言献策。 ——编 者 图①: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推进沿河湖绿道、口袋公园、体育场馆及休 闲景观平台建设,打造"15分钟健身圈"。图为市民在宁波镇海区市民广场 口袋公园休闲健身。 胡学军摄(人民视觉) 图②:福建省福州市对苍霞新城开展全方位改造提升,打造全民友好的邻 里活动中心、幸福便民驿站、长者食堂、儿童梦想空间等多项设施。图为 航拍福州市台江区的苍霞新城。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今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部署了"一个优化、六个建设"7个方面的 重点任务。 对话嘉宾: 张广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郭媛媛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李 岩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 荃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深入践行人民 ...
城市之变 中国之进
人民日报· 2025-08-04 04:08
城市发展战略定位 - 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 定位为创新 宜居 美丽 韧性 文明 智慧 [1] - 城市发展进入"两个转向"阶段 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 [1] - 提出"五个转变"和"一个优化 六个建设"重点任务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 [1] 历史思维应用案例 - 雄安新区采用超前规划模式 实现地上 地下 云端"三座城"同步建设 [3] - 福州三坊七巷保护工程 年参观人次突破千万 成为城市文化地标 [4] - 华为每年投入约600亿元支持基础理论研究 培育关键技术 [6] - 山西右玉持续七十余年生态建设 从"不毛之地"转变为"塞上绿洲" [6] 区域差异化发展实践 - 江苏13个地级市差异化发展 南京聚焦数字经济 苏州发展智能制造 无锡专攻集成电路 常州布局整车生产 [7] - 哈尔滨开发冰雪经济 黑河培育寒区试车产业 [8] - 浙江各地错位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杭州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宁波聚焦制造业领域 温州抢占数字安全赛道 [8] 城市治理优化举措 - 重庆建设海绵城市 通过雨水花园实现70%降雨就地消纳 [10] - 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融合 黑龙江以县域经济辐射乡村发展 [10] - 湖北宜昌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 实现产业升级与人居环境改善 [11] - 北京西城区完成"动批"搬迁 引进隐形冠军企业 促进税收增长和交通改善 [11]
城市之变 中国之进(人民观点)
人民日报· 2025-08-03 22:04
城市发展战略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定位为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 [1] - 中国城镇化进入新阶段,从快速增长转向稳定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 [1] - 部署"一个优化、六个建设"重点任务,体现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 [1] 城市发展案例 - 雄安新区采用"三座城"同步规划建设模式,地上蓝绿交织、地下综合管廊、云端算力服务 [3] - 福州三坊七巷通过保护修复实现年参观人次超千万,成为城市文化地标 [4] - 江苏13个地级市差异化发展,南京数字经济、苏州智能制造、无锡集成电路、常州整车生产各具特色 [7] 特色产业发展 - 哈尔滨利用冰雪资源打造"尔滨热"旅游品牌,黑河发展寒区试车产业 [8] - 上海文创产业、天津曲艺民俗、广州岭南建筑形成文化特色产业 [8] - 浙江人工智能产业差异化布局:杭州"人工智能+"、宁波制造业、温州数字安全 [8] 城市治理实践 - 重庆建设海绵城市,70%降雨就地消纳,解决内涝问题 [10] - 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融合,黑龙江以县域经济辐射乡村 [10] - 宜昌推动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北京西城区"动批"搬迁后引进隐形冠军企业 [11] 基础研究投入 - 华为每年投入约600亿元支持基础理论研究,培育鲲鹏、昇腾、鸿蒙等关键技术 [6]
城市发展要有耐心
人民日报· 2025-07-29 21:55
城市建设方向转变 - 城市建设从"快"的惯性转向"内涵式发展" 强调质量提升而非规模扩张 [1] - 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期 城市工作重点转向存量提质增效 [1] - 评价体系需升级 拉长周期 拓宽主体 避免急功近利 [1] 社区功能优化案例 - 上海杨浦区通过1300份问卷调研 确定社区食堂 净菜超市等高频需求 [1] - 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实现政府 企业 社会组织多方共赢 [1] - 成都采用微改造方式植入绿廊和文创空间 提升街巷功能 [2] 城市文化积淀实践 - 福州通过世代接力种树形成"榕城"文化标识 [2] - 扬州坚持"放气球规则"保护瘦西湖天际线 建筑高度需避让景观 [2] - 城市气质涵养需长期投入 不能速成 [2] 民生需求响应机制 - 将垃圾分类 饮用水安全等民生"小事"作为建设重点 [2] - 适老化改造和托育中心建设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 - 群众体验和满意度应成为城市工作核心评价标准 [2] 城市生活场景构建 - 夜间社区广场 运动公园等设施营造宜居生活场景 [3] - 需平衡速度与温度 规模与品质 当下与未来的关系 [3]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29 00:28
城市发展目标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新增"创新、美丽、文明"三个层面,形成6个维度的系统性发展框架 [7][8] - "创新"对应科教兴国战略,需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关注城市创新系统、创新街区、新兴产业等内容 [8] - "宜居"需解决"城市病",实现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重点关注公共服务、社区、交通等民生领域 [8] - "美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重点关注绿地、公园、生态体系 [9] - "韧性"需提升城市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重点关注风险预防、应急管理、社会稳定等安全领域 [9] - "文明"需保护历史文脉,解决"千城一面",重点关注文化地标、公共文化空间、市民素质 [10] - "智慧"需推动城市治理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重点关注数字基建、数据治理、平台建设 [10] 城市发展路径转型 - 城镇化率从1949年10 6%提升至2024年67%,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12][17] - 提出"五个转变"原则:发展理念转向以人为本、发展方式转向集约高效、发展动力转向特色发展、工作重心转向治理投入、工作方法转向统筹协调 [12][13][14][15][16] - 集约高效发展需突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空间经济,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13] - 特色发展需结合城市自然禀赋、产业特色、文化基因,避免"千城一面" [14] - 治理投入需加强基层治理、要素治理、产业治理等软实力建设,改变重建设轻治理现象 [15]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创新是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动力,北京中关村形成信息技术万亿级产业集群,深圳机器人产业链年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 [17][18] - 需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统筹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 [18] -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侧重原始创新,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成渝、西安、武汉)侧重突破性创新 [21] - 其他城市需围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等差异化布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 [21] - 制度创新方面需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发挥城市在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 [19]
国家统计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城市发展统计指标评价体系
快讯· 2025-07-25 11:25
城市发展统计体系建设 - 国家统计局强调建立科学的城市发展统计指标评价体系 全面客观反映城市发展总体情况 [1] - 重点聚焦城市结构优化 动能转换 品质提升等目标 开展现代化产业统计调查 [1] - 加强城市更新统计监测 支持相关部门工作 [1] 重点领域统计监测 - 围绕绿色生态 社会共享 城市治理等城市发展重点问题 加强社会民生领域统计监测 [1] - 完善文化综合统计制度 健全公共服务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体现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成效 [1] 统计工作方向 - 利用统计语言讲好中国城市发展故事 [1] - 夯实数据质量基础 确保统计结果准确可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