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推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 以文脉赓续助力城市内涵式发展
人民日报·2025-09-04 22:40

城市文脉保护政策导向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承历史文脉需处理城市改造开发与遗产保护关系 坚持保护中发展和发展中保护原则[1]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以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 要求建设崇德向善文明城市并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1]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 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1] 文脉保护现状与成果 - 全国已认定140多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近1300片历史文化街区和6.8万处历史建筑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3] - 各地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和加大资金投入形成系统保护机制 数字化转化与文化IP打造推动文脉融入现代生活[3] - 部分城市仍存在保护重视不足 传承发展薄弱环节及文化建设同质化等挑战[3] 体制机制建设措施 - 健全城市文化遗产普查调查制度 建立以居民为主体的保护实施机制 实行分级分类保护[4] - 通过设立保护基金和税收优惠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完善资金投入与多方主体协同保障机制[4] - 加强监督检查与考核问责 实时纠正历史文化遗产遭破坏或拆除问题[4] 文化传承创新路径 - 运用短视频/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 激活历史文化资源[5] - 将城市历史脉络与非遗传技艺纳入学校课程 开展博物馆研学和传承人进校园活动[5] - 建立传承人梯度培育机制 提供职业培训与创业扶持以解决人才断层问题[5] 城市特色风貌塑造 - 开展老城及历史街区专项调查 系统梳理地域民俗/建筑风格/手工技艺等独特文化基因[6] - 坚持一地一策原则 推动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实施[6][7] - 打破部门壁垒 统筹规划/建设/文旅等多部门合力 规范历史文化街区开发[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