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

搜索文档
科技青年扎根田间猪圈,拼多多农创客大赛解锁农业科技新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9-10 12:17
全球农创客大赛概况 - 2025全球农创客大赛在杭州举办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 浙江大学与拼多多联合主办 吸引来自97个国家的519份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最终12个项目入围决赛[1] - 参赛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 多个项目已在实际场景中产生显著效益[1] 获奖项目技术突破 - AI养猪项目获银奖 通过20多万条猪只声音数据训练AI模型 实现呼吸道疾病提前7天预警 整合24小时AI视觉识别与多传感器 使1名饲养员年管理规模提升至1万头 非洲猪瘟巡检成本降低40%[3] - 坦桑尼亚SafeSip团队获金奖 开发太阳能供电五级仿生超滤系统 农户月支付6美元 4.5个月回本 使家禽传染病发生率下降67% 死亡率降低58%[3] - 美国PlantPulse Patch团队研发纳米传感器技术 通过捕捉植物微量气体结合AI分析 提前2-3天预警番茄晚疫病 使病害损失减少50% 全球推广可减少超千亿美元损失[5] 数字农业应用创新 - 哥伦比亚AgroData Connect团队开发AI拍照诊断平台 让拉美小农户通过手机获取作物管理建议 支持离线运行[5] - 中国瀚海奇迹项目研发生物基复合材料 30天内将沙地转化为可种植土壤 配合AI+遥感技术实现2人管理千亩农田[5] - 匈牙利Agroloon团队开发高空气球监测系统 30公里高空作业覆盖800平方公里农田 续航100天 成本仅为卫星监测十分之一[5] 农业科技市场潜力 - 非洲每年因产后粮食损失60亿美元 美国番茄病害影响超百亿美元收益 全球44%人口依赖农业谋生[6] - 拼多多连续五年主办全球农创客大赛 通过千亿扶持计划支持农产品上行到农研创新完整链条[6] - 企业代表在2024年世界粮食论坛分享数字农业促进乡村振兴实践经验[6]
新型农机成“主角”、无人机开辟“空中走廊”……科技赋能金秋好“丰”景
央视网· 2025-09-08 02:42
农业科技应用 - 具备秸秆回收功能的新型农机在山东菏泽成为田间主角[3] - 重载无人机实现山区果园点对点运输 时间从四五十分钟缩短至10分钟[6][8] - 20层无人化植物工厂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高100多倍[9][11] 智能装备升级 - 植物工厂采用机械臂抓取菜苗和运输机器人实现全程无人化操作[13] - 番茄采收机配备色选仪 对青红番茄智能识别率达97%[29] - 玉米茎穗兼收机一次性完成摘穗剥皮籽粒集箱及秸秆切碎集箱全流程作业[22] 规模化生产体系 - 江西永新县投入近3100台套农机具开展机械化收割 预计9月下旬完成20多万亩中稻收割[17][18][20] - 新疆昆玉市加工番茄亩产量达9吨左右 采用订单农业模式保障种植管理[23][25][31] - 建立机收烘干加工一体化服务体系 形成农业加畜牧的绿色循环链条[20][22] 产能提升成效 - 植物工厂内4组8.8米高栽培架整齐排列 每架20层密集种植实验用生菜[13] - 智慧循环水养殖工厂与食用菌工厂化选育同步运行 屋顶农场拓展都市农业空间[17] - 全自动烘干设备全天候运转 精准控制温度和时长保障粮食处理质量[18]
白露已至农事忙 科技赋能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丰收“欢歌”
央视网· 2025-09-07 05:48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发展 - 内蒙古敖汉旗谷子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 采用智能收割机和轻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显著提升品质和产量 [3] - 江西永新县投入3000多台农机具 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85.6% 预计21.78万亩中稻于9月下旬完成收割 [3] - 湖北保康县和新疆叶城县采用高频振动采收机采收核桃 效率较人工大幅提高 [4] 农业科技研发创新 - 安徽宁国南极乡采用电动伸缩杆摇果机械结合张网模式采收核桃 提高效率并避免安全隐患 [4] - 河北农业大学研发双臂核桃采收机器人 通过双目摄像头和AI系统识别三维坐标 采用三爪柔性机械手抓取核桃 [4]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与企业联合研发冬枣采摘机器人 可精准识别并摘取成熟果实 [5] 农作物收获季分布 - 白露时节内蒙古及山东地区谷子开始收获 [2][3] - 江西永新县21.78万亩中稻处于收割期 东北水稻丰收在望 [3] - 浙江 安徽 新疆 湖北等地进入核桃采收期 安徽 新疆 陕西等地枣子同步上市 [4][5]
AGCO Corporation (AGCO) Presents At Citi's 2025 Global Technology, Media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Transcript)
Seeking Alpha· 2025-09-04 17:29
公司概况 - 为全球最大纯农业设备企业 专注于服务农民[1] - 拥有多品牌机械业务覆盖不同市场细分领域[1] - 2023年总销售额达115亿美元[1] - 欧洲市场占比50% 北美市场占比25% 南美与亚非市场共同构成剩余25%[1] 战略布局 - 近年通过系列战略举措整合形成PTx(精准技术倍增)业务板块[2] - 以收购Precision Planting为起点 后续并购六家小型技术公司[2] - 工程研发预算实现翻倍增长[2] - 业务加速发展始于1.5年前的战略推进[2]
重庆涪陵:一颗青菜头“榨”出155亿元
环球网· 2025-09-01 07:59
行业概况 - 涪陵榨菜产业2024年青菜头收砍面积达73.8万亩,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5亿元[1] - 涪陵区位于北纬30度独特纬度,拥有110天瘤茎膨大期,3℃至15℃气温和小于12小时日照的完美生长条件[1] - 侏罗纪时期形成的紫色土富含硒、钙、钾等微量元素,使青菜头肉质紧实、口感脆嫩、空心率低[1] 科技创新 - 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拥有全国唯一榨菜综合配套研究机构,储备芥菜种质资源1336份[2] - 早熟品种"渝早100"将鲜食青菜头上市提前至10月底,搭配延迟上市的"ZB5"实现"一年两季"种植[2] - 茎叶兼用新品种"渝芥优222"实现瘤茎和叶子均可食用,支持种养循环绿色生产模式[2] 循环经济 - 采用MVR蒸发浓缩技术将含盐废水转化为可循环复腌液,年产出5万吨榨菜酱油,新增产值1亿元[3] - 早熟品种青菜头零售价达7元/斤,批发价3元/斤,相比普通品种每斤仅售0.5-0.6元有显著溢价[3] 产业模式 - 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已组建197家榨菜生产股份合作社,入股农户达20774户[3] - 青菜头亩均收益维持在2000元以上,种植户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以上[3] - 农民可在合作社就近短期务工获取劳动报酬,入股农户还可获得合作社分红[3]
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协同 增强平原新城承载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9 02:44
区域战略定位 - 大兴区定位为首都南部地区新国门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前沿阵地 是推动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 [1] - 需落实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聚焦开放改革示范 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和繁荣开放国门新城 [1] - 需坚持高标准目标定位 建设国际一流的首都新国门 服务于大国首都和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 [3] 重点区域规划 - 永定湾定位为平原新城承接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区域 位于大兴新城西部永定河畔 [2] - 需完善永定湾规划设计方案 优化教育医疗住房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布局 建设水清岸绿产城融合的花园城市标杆 [2] - 需促进永定湾与国际医药创新公园 大兴生物医药基地 丽泽金融商务区融合协同 形成空间互补和产业链错位发展格局 [2] 产业发展方向 - 聚力发展六大主导产业包括临空经济 生物医药 未来能源 商业航天 数字经济和农业科技 [3] - 需深化产业谋划布局 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形成细分领域竞争优势 [3] - 需紧抓大兴国际机场发展机遇 深化两区建设 完善临空经济区体制机制 打造国际一流临空经济区 [3] 协同发展机制 - 需与河北廊坊加强对接协同 加快政策制度创新和试点落地 [3] - 需树立一家人思想 与经开区协同发展 发挥各自资源禀赋 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3] - 通过主动互动走访对接和开展改革试点 携手拓展发展空间并激发发展动能 形成首都南部地区发展合力 [3]
七夕“果”然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5:47
农业科技应用 - 冷链技术实现荔枝从一日色变到三日犹鲜的保鲜突破 [1] - 龙眼甜度通过精准锁定技术控制糖分平衡 [1] - 黄金柰李果粉保护技术与黄皮果蒂精准采摘工艺 [1] - 菠萝成熟度通过数据模型推算实现标准化采收 [1] 农产品供应链优化 - 全程冷链无缝接力技术保障水果从枝头到消费端的品质 [1] - 科技手段为岭南佳果(荔枝/龙眼/黄皮/菠萝/黄金柰李)提供品质续航 [1] 产业协同发展 - 农业科技与果农、科研人员协同提升水果品质与运输效率 [1] - 地方政府(惠州市委宣传部、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参与农业科技推广 [4]
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闭幕:新科技涌现 经贸成果丰硕
中国新闻网· 2025-08-24 12:45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吸引1500多家企业和800多家采购商参展参会 [1] - 累计观展人数达85万人次 [1] - 开展各类经贸、文化活动55场次 [1] 农业科技展示 - 展示AI温室、智慧菌菇方舱及物联网、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30多项技术模式 [3] - 40多家重点种业企业集中展示100余个农作物优良品种 [3] - 农机展区展示2000余台(套)装备,包括全国首台氢能源无人驾驶拖拉机等智能化设备 [3] 经贸合作成果 - 达成合作25项,总签约额约42亿元 [4] - 现场交易额达4.4亿元 [4] - 线上销售额突破1亿元 [4] 产业资源整合 - 吉林省内外240余家企业展销特色农产品,打通农产品全链条 [4] - 举办"吉供优选"品牌发布、吉粤农业推介等多项经贸交流活动 [4] - 农机展区现场交易额近6000万元 [3]
孙东升:把握着力点 激发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8-22 00:11
农业现代化发展 -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土地产出率 资源利用率 劳动生产率 加快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1] - 农业现代化仍是明显短板弱项 与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相比存在差距[1] - 加快促进农业科技深度发展 优先支持种业 农机装备 智慧农业 数字农业等技术创新 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和成果转化[2] 粮食安全保障 - 全方位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落实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战略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1] -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统筹粮食生产和支持政策体系 调动农民和地方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1] - 通过稳面积 提单产 扩产能确保粮食安全[1] 乡村振兴投入机制 - 健全财政投入 金融资本 社会资本持续投入保障体系 巩固乡村振兴投入保障长效机制[2] - 营造友好多元投入环境 充分调动各方投入积极性 提升投入效能和效果[2] - 投入需求极大 需打基础 利长远 补短板 调结构[2] 农业国际竞争力 - 推进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 形成农业生产贸易协调发展新格局[2] -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企业 由农业贸易大国向农业贸易强国转变[2] 要素保障与产业融合 - 统筹人力投入 物力配置 财力保障 推进乡村产业 人才 文化 生态 组织全面振兴[3] -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3] - 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 推进三产业融合发展[3]
把握着力点 激发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8-21 22:12
农业现代化与粮食安全 - 农业现代化是明显短板弱项 需提高土地产出率 资源利用率 劳动生产率以培育新动能[1] - 必须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统筹粮食生产和支持政策体系以稳定供给[1] - 优先支持种业 农机装备 智慧农业 数字农业的技术创新[2] 乡村振兴投入与要素保障 - 需健全财政投入 金融资本 社会资本的持续投入保障体系以提升投入效能[2] -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3] - 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挖掘多元价值实现三产业融合[3] 农业竞争力与国际合作 -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和成果转化 补上科技和装备短板[2] - 推进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 形成农业生产贸易协调发展新格局[2] - 加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企业 实现向农业贸易强国转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