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中石油联手宁德,“国家队”密集布局储能产业
36氪· 2025-09-05 00:06
中石油进军储能市场 - 中石油通过合资公司中石油济柴时代(山东)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正式进军储能市场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7700万元 中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控股60% 宁德时代参股40% 经营范围涵盖储能技术服务、电池制造及销售等[1] - 济柴动力作为中石油旗下百年能源装备制造企业 总资产70亿元 员工3100人 业务聚焦发动机和压缩机 现转型为储能系统集成商[2] 油气生产储能应用 - 储能设备在油田领域替代传统柴油机电源 市场前景广阔 中石油拥有全球领先的油田资源 为储能提供重要应用场景[3] - 国内首个移动储能动力钻井平台在辽宁盘锦投用 核心设备由济柴动力提供 包括3.34MW移动储能舱 日均发电超4000度 累计放电23万度 单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吨[3] 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 - 济柴动力自主研制锌溴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在新疆油田完成调试 建成中国石油首条年产能4GWh的PACK生产线 掌握从电池预制舱设计(单舱容量5MWh)到EMS能量管理系统的全链条核心技术[4] - 2024年2月以来济柴动力累计招标规模达4.3GWh[4] - 中石油勘探院突破钛酸锂、磷酸铁锂、钠离子及水系锌离子电池技术 开发出耐-40~60℃宽温储能电池模组[5] 战略布局与生态构建 - 中石油将新能源作为五大核心战略之一 推行"双碳三新"战略 风光基地化开发多个油田绿电突破1亿千瓦时[5] - 通过昆仑资本(注册资本100亿元)投资储能产业链 入股液流电池企业星辰新能、PCS龙头恩玖科技、材料企业锂源新能源等 覆盖电池材料、BMS、充电桩领域[6] - 以"自研+合作+投资"模式构建覆盖材料、电芯、系统应用的完整储能生态链[7] 央国企储能布局趋势 - 中石化成立储能技术服务公司 中海油布局储能 中国大唐出资25.5万元成立储能开发公司 并与河南省政府合作新型储能项目[8] -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成立储能科技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 中铁投实业投资50亿元建设新能源储能电池产业化项目[9] - 宁德时代与中国电建合作新型储能应用及装备制造 电建装备建成首条储能电池PACK生产线[9] - 国家电投、三峡集团等央国企均下场布局储能制造环节 与民营企业达成战略合作[9] 央国企布局储能动因 - 储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有稳定增长预期 对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起关键作用[10] - 央国企作为新能源大基地投资主体 对储能需求巨大 涉足储能有助于深化新能源领域投资[10] -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推动能源结构优化 构建以风光大基地为主体、新型储能为支撑的新能源产业体系[10] 央民企合作模式 - 央国企在资金、技术、管理方面有优势 民营企业在市场敏感度、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突出 双方可联合投资研发新技术 加速储能技术转化和应用[11] - 央国企与民营企业携手开拓国内外市场 共同推广储能技术和产品[11]
永福股份(300712.SZ):目前未从事固态电池的研发与生产
格隆汇· 2025-09-04 13:12
业务定位 - 公司未从事固态电池研发与生产 [1] - 公司可提供涵盖固态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超级电容、飞轮储能、氢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的储能全场景解决方案 [1] 储能业务核心板块 - 储能全场景解决方案覆盖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应用场景 [1] - 解决方案提供集中式、分散式、集散式、交流直挂、直流直挂五代拓扑技术等多样化技术路线 [1] - 构网型解决方案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 - 数字储能产品深度融合电力监控、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前沿数智技术 [1] - 数字储能产品构建数智化监控系统、电力大数据平台、虚拟电厂平台三大产品体系 [1] - 数字储能产品覆盖新能源、储能、电网及源网荷储一体化全场景智慧解决方案与创新产品 [1] 研发方向 - 公司将持续研发创新以保持储能技术方案和产品的先进性 [1] - 研发目标为满足客户更高需求 [1]
能量晶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
新浪财经· 2025-09-04 06:47
天眼查App显示,9月2日,能量晶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洸,注册资本1000万 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储能技术服务、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等。股 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海博思创、第四范式、北京都石开泰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共同持股。 ...
海博思创、第四范式等成立科技公司,含AI相关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6:08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能量晶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杨洸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 [1] - 由海博思创和第四范式等企业共同持股 [1] 业务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含储能技术服务领域 [1] - 涉及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业务 [1] - 提供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 [1] - 涵盖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等业务范畴 [1]
云涌科技: 云涌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9 16:17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98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55% [2][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86百万元,同比下滑254.58% [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99百万元,同比下滑362.98% [2][4] - 利润总额为-8.63百万元,同比下滑311.82% [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481元/股,同比下滑255.24%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9766%,同比减少1.5759个百分点 [4] - 总资产989.13百万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02% [3] 费用与成本结构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4.60%,主要因公司战略性强化市场开拓力度 [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95%,因公司聚焦新能源技术自研及联合研发 [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6.27%,因持续完善组织架构及强化内部管理 [2] - 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1.98百万元,主要为应收账款坏账损失 [2] 战略与业务方向 - 公司聚焦国产化替代、新能源、配网自动化等市场化较高行业 [2] - 将虚拟电厂、微网能源管理、储能技术作为核心技术发展方向 [2] - 通过技术自研、联合研发及集成创新加速标准化产品落地 [2] - 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及行业环境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2] 股东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4,993户 [4] - 前十大股东均为自然人持股,无质押或冻结情况 [4] - 主要股东高南(持股33.64%)与焦扶危(持股22.43%)为一致行动人 [4]
1GWh!这家储能企业埃及扩产
行家说储能· 2025-08-29 11:44
埃及新能源合作项目 - 埃及政府与中国能建高管会谈 重点探讨光伏发电和储能电池产业合作及技术本地化事宜 [2] - 埃及计划建设2GW太阳能电池、2GW太阳能组件和1GWh电池储能系统制造工厂 总投资约2.2亿美元 [2] - 项目由晶澳科技、Infinity Capital、AH Industrial Management和Global South Utilities共同建设 落地苏赫纳工业区新阿拉曼市 建设周期三年 创造800个就业岗位 [3] 晶澳科技市场战略 - 晶澳科技通过加强与埃及政府合作、与本地企业协同发展等方式深化本地经济联系 [4] - 采用利益共享策略降低运营风险 赢得长期政策支持和品牌溢价空间 提升区域市场渗透效率 [5] - 此前在非洲最大光储项目中仅提供光伏组件(DeepBlue 4.0 Pro) 储能系统由天合光能提供 本次项目或成为开拓埃及及中东非洲储能市场的关键突破 [5][7] 埃及储能市场前景 - 埃及计划将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从2023年13%提高到2040年58% [8] - 非洲在开发储能项目达18GWh 其中埃及规划1.5GWh位列第二 仅次于南非 [9] - 世行和AFDB预计2030年非洲储能累计装机突破50GWh 埃及正推动新能源设备产业本地化 目标将本地化比例提升至60% [9]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储能是能源绿色转型和新能源发展不可或缺要素
第一财经· 2025-08-29 11:34
新能源发展现状 - 新能源发展进入下半场,底层逻辑发生巨大变化,新能源+储能成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转型的重要方案 [2] - 截至2024年6月底,国内风电、光伏装机总量达16.73亿千瓦,提前完成2030年12亿千瓦装机目标 [2] - 光伏上网电价从2008年每度4元降至当前每度0.4元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快速下降 [2] 新能源消纳挑战 - 风光发电不稳定性导致新能源消纳难题,出现午间消纳难、晚高峰保供难现象 [3] - 内蒙古、青海等新能源装机占比高的地区普遍出现弃风、弃光问题 [3] - 截至2024年8月,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2023年40%提升至60%,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有1度绿电 [3] - 预计2060年风电、光伏装机将达70亿千瓦(风电20亿+光伏50亿),占总装机容量100亿千瓦的70%,弃风弃光量可能达24亿千瓦 [3] 电力系统转型 - 电力系统从"源随荷动"转向"荷随源动",需通过调节负荷响应风光发电峰谷特性解决消纳问题 [4] - 需在低谷时段实现多能互补,保障电力系统平衡和稳定供应 [4] 储能技术分类与应用 - 储能按应用场景分为源端储能(平抑风光波动、提高消纳率)、网端储能(电网削峰填谷)、负荷端储能(虚拟电厂、需求响应、峰谷套利) [5] - 按技术类型分为长时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燃料储能)和短时储能(飞轮、锂电池) [5] - 随着风光占比提升,数天、数周及跨季节的新能源消纳问题凸显,长时储能作用更加重要 [5] 长时储能技术发展 - 抽水蓄能当前装机6000万千瓦,预计2030年达1.2亿千瓦,技术成熟但受地形限制难以普及 [5] - 燃料储能技术通过绿电制取绿色燃料,可消纳风光大发时的绿电并减少石油进口依赖,在储能规模和时间上具优势 [6] - 国内绿色氢基能源项目陆续投产,国家能源局公布首批绿色液体燃料试点项目(燃料乙醇、绿色甲醇、绿氨),东北地区为重点布局区域 [7] 新能源发展新阶段 - "531"新政后新能源进入保量保价时代结束的下半场,新建风光电站需兼顾绿电生产和电价收益 [7] - 储能成为新能源发展和能源绿色转型不可或缺的要素 [7]
大唐发电等成立新公司 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业务
新浪财经· 2025-08-29 01:13
公司动态 - 大唐发电等共同持股成立大唐建投(蔚县)新能源有限公司 [1] - 新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王玉春 [1] - 经营范围涵盖工程管理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及储能技术服务 [1] 业务布局 - 大唐发电通过新公司拓展新能源业务领域 [1] - 业务范围覆盖储能技术服务和新兴能源研发 [1] - 股权穿透显示为多方共同持股结构 [1]
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8-28 09:25
行业市场数据与增长预测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达27.8GWh 同比增长19% 中国企业出货占比75% [3] - 欧洲为户用储能最大市场 但增速因电价下降明显下滑 美国、乌克兰、澳洲、南非、尼日利亚、巴西等成为2024年增速较快市场 [3]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 较2024年增长547% [3]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规模1100万台 同比增长90% 美国为最大市场 因户外运动群体大及房车文化盛行 [4] - 乌克兰因俄乌冲突导致能源短缺 成为2024年便携式储能增速最快市场 [4]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 较2024年增长156%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户外经济发展、渗透率提升及应急需求 [4] 企业竞争格局 - 全球户用储能系统出货量TOP10企业为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派能科技、麦田能源、德业股份、沃太能源、首航新能、安克创新和三晶股份 [3] - 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正浩创新EcoFlow、德兰明海BLUETTI、华宝新能Jackery、安克创新Anker、大疆DJI、Goal Zero、马贝罗MARBERO、公牛、纽曼Newsmy和绿联UGREEN [5] - EcoFlow、BLUETTI、Jackery、Anker、Goal Zero、MARBERO在欧美市场领先 正浩创新和大疆在乌克兰市场领先 公牛、纽曼、绿联以中国电商平台销售为主 [5] - 小米、华为、传音等数码品牌已进入便携式储能领域 预计未来2-3年行业竞争加剧 [5] 技术发展与挑战 - 快充、固态电池、钠电、全极耳等新技术持续涌现 但电池安全问题仍面临严峻挑战 [5] - 国家将强制实施移动电源新国标 对便携式移动电源及电池产业链提出更高安全要求 [5] - 论坛技术议题涵盖户用储能多级安全防护、智能BMS发展、大圆柱电池应用、固态电池技术、热失控防控、低温电池技术及钠电池应用趋势 [9] 行业活动与生态建设 - 论坛聚焦电池高安全与产业新生态 聚合系统集成商、逆变器企业、电池企业、材料及设备企业共论技术痛点与创新成果 [6] - 活动规模600+核心企业决策者 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 拟邀企业覆盖户储、便携储能、锂电池及配套材料设备领域 [10][11][12][13]
江航(湖北)新型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8 04:13
公司基本信息 - 江航(湖北)新型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相平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人民币 [1] 经营范围 - 新材料技术研发与推广服务 [1] - 储能技术与节能管理服务 [1] - 电池制造、零配件生产与销售 [1] - 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与销售 [1] - 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 [1]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与销售 [1] - 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服务 [1] - 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与销售 [1] - 机动车充电销售 [1] - 照明器具销售 [1] - 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 [1] - 机械电气设备制造与销售 [1] - 工业机器人制造 [1] - 电工仪器仪表制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