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

搜索文档
应对万物互联趋势加剧和数据需求激增 “曲线球”系统可绕障传输超高频信号
科技日报· 2025-08-20 00:34
技术突破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创新"曲线球"系统 通过动态塑造无线信号传输路径绕过障碍物 维持稳定高速通信连接[1] - 系统采用"艾里波束"无线电波技术 使信号沿弯曲轨迹前进而非直线传播 实现非直视条件下有效传输[2] - 引入神经网络构建智能系统 快速适应环境变化 类似职业篮球运动员依靠经验判断投篮角度和力度[2] 性能优势 - 超高频信号(尤其是亚太赫兹频段)具备传输当前无线系统10倍数据量的潜力 对高带宽需求应用至关重要[1] - 通过超表面天线精细引导波束方向和形态 实现对信号路径的主动调控 实验验证了技术可行性[2] - 可解决用户移动或物体阻挡导致的连接中断问题 突破复杂室内环境应用限制[1] 应用前景 - 为虚拟现实、全自动驾驶汽车等高带宽需求应用提供超高速、高可靠的无线连接支持[1][2] - 应对万物互联趋势加剧和数据需求激增难题 亚太赫兹频段为实现更高传输速率和网络容量提供关键突破口[1] - 未来发射器将能智能导航最复杂环境 支持目前难以实现的沉浸式应用[2]
2025第一堂HarmonyOS公开课:以青春之力共筑鸿蒙未来
观察者网· 2025-08-16 12:36
HarmonyOS公开课核心观点 - 鸿蒙生态的未来发展重点在于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力注入,通过公开课等形式吸引年轻开发者参与[1] - 鸿蒙生态已形成技术优势与商业落地的良性循环,终端数量突破千万大关,9000+应用参与创新[3][5] - 公司投入1亿元鸿蒙星光计划专项资金,支持校园开发者创新项目[7] 生态发展现状 - HarmonyOS成为跨行业数字底座,支撑70+创新体验,在互联、智能、安全等维度建立差异化优势[3] - 终端设备数量突破千万级里程碑,十大生态伙伴(如哔哩哔哩、滴滴、QQ阅读等)推出基于鸿蒙特性的创新功能[5][6] - 哔哩哔哩实现"碰一碰"视频社交,滴滴推出鸿蒙专属打车五折福利,夸克应用AI生图功能引发体验热潮[6] 技术能力展示 - AI全场景能力重塑创作流程:影视飓风团队利用系统级AI助手小艺优化视频素材生成,演示跨设备"键鼠穿越"等特性[3] - 华为天才少年项目展示小艺智能问答、RAG检索增强生成等前沿交互技术[5] - 多端无缝流转、手眼同行等智慧功能打破设备壁垒,提升用户体验[3][5] 人才培养体系 - 校园开发者布道师案例显示鸿蒙对跨专业人才包容性,海洋科学专业开发者成功转型HarmonyOS应用开发[5] - 公开课吸引200+青年学子参与,通过实战体验激发创新热情[1][7] - 鸿蒙星光计划提供现金与资源支持,覆盖校园开发者和创意人才群体[7] 生态伙伴创新 - 旅游行业:去哪儿旅行投放5亿补贴,中国国航上线学生专属旅行权益[6] - 零售行业:中免日上提供美妆好礼,肯悦咖啡设置特色补给花车[6] - 内容行业:QQ阅读/起点读书结合《诡秘之主》等IP打造coser互动体验[6]
北纬科技(002148.SZ):目前暂未布局eSIM相关业务
格隆汇· 2025-08-12 07:13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目前暂未布局eSIM相关业务 [1] - 公司将持续关注物联网连接管理服务并开展相关探索 [1] 行业技术发展 - eSIM卡通过优化设备设计、提升管理效率和安全性加速万物互联进程 [1]
智能座舱产业进阶:诚迈科技引领国产化与AI浪潮,重塑驾舱体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2 04:27
行业竞争格局与增长动力 - 2025年上半年智能座舱领域呈现头部集中和本土企业崛起态势,涵盖座舱域控、HUD、AR-HUD、中控屏、液晶仪表屏及车载语音功能 [1] - 中国科技公司通过自主创新重新定义全球汽车电子格局,技术融合与突破将带来更多市场变革与机遇 [1] 鸿志智能汽车操作系统 - 诚迈科技子公司智达诚远推出鸿志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基于开源鸿蒙提供国产化路径,助力车企构建差异化优势 [1] - 系统深度定制OpenHarmony5 0,结合汽车电子领域积累,适配欧冶龙泉560、RK3588等国产芯片平台,实现底层芯片到操作系统完全自主可控 [1] - 通过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实现与鸿蒙生态内手机、智能手表、IoT设备及PC的无缝协同,提供"人-车-家"智慧互联体验 [2] 座舱AI交互升级 - 智达诚远基于高通8775、8797芯片打造新一代座舱AI智能体方案,集成端侧大模型实现复杂语义精准理解,无需依赖云端 [2] - 方案通过本地向量数据库(Faiss+SQLite3)实现瞬时响应,结合3D数字人与ASR/TTS语音技术覆盖导航、音乐推荐、空调控制等九大类高频场景 [2]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推动主机厂及产业链厂商加大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投入,消费者需求增长加速操作系统迭代 [3] - 亿欧汽车研究院预测2030年中国新能源智能电动汽车销量达2300万辆,多端互联智能座舱发展潜力巨大 [3] - 诚迈科技与智达诚远将持续技术创新,为车企提供更智能、安全的座舱体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 [3]
北纬科技:目前暂未布局eSIM相关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01:22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目前暂未布局eSIM相关业务 [2] - 公司将持续关注物联网连接管理服务并开展相关探索 [2] 行业技术前景 - eSIM卡通过优化设备设计、提升管理效率和安全性加速万物互联进程 [2]
机器人概念股走强,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半日获净申购6700万份
搜狐财经· 2025-08-11 05:24
指数表现 -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午间收盘上涨1.9% [1][3]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午间收盘上涨1.8% [1][3] - 中证物联网主题指数午间收盘上涨1.7% [1][3]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午间收盘上涨1.5% [1][3] 资金流向 -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半日净申购达6700万份 [1] 机器人产业指数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聚焦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环节 [3] - 人形机器人占比近80% [3] - 指数滚动市销率为4.9倍 [3] - 自2019年以来估值分位达99.8% [3] 智能电动汽车指数 -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覆盖动力系统、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通讯系统及整车生产产业链 [3] - 智能电动车被视为具身智能落地代表性方向 [3] - 指数滚动市销率为26.1倍 [3] - 自2014年以来估值分位为64.3% [3] 消费电子主题指数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聚焦AI硬件智能终端品类 [3] - 成分股涵盖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相关公司 [3] - 指数滚动市销率为47.1倍 [3] - 自2020年发布以来估值分位达83.9% [3] 物联网主题指数 - 中证物联网主题指数聚焦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及物联网应用领域 [3] - 物联网是智能终端实现万物互联的重要基础 [3] - 指数滚动市销率为27.2倍 [3] - 自2015年发布以来估值分位为21.2% [3]
引领开创手机“无卡时代”——eSIM技术
财联社· 2025-08-08 07:34
eSIM技术重启与市场前景 - 国内三大运营商考虑重启暂停两年的eSIM业务,中国联通已在官方App上线eSIM手机业务开通办理页面,这是国内首次在手机端提供eSIM支持[2] - eSIM技术可节省智能终端内部空间,容纳更大电池或更复杂元器件,同时满足轻薄化和防水防尘需求[4] - 海外市场部分高端机型已搭载eSIM,预计将加速在消费电子领域渗透[2] 全球eSIM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6月,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1家移动运营商推出智能手机商用eSIM服务,较2018年底显著增长[6] - 欧洲以政策法规驱动eSIM应用,美国则依赖终端厂商和运营商推动,如苹果iPhone14系列全面转向eSIM[6] - 中国运营商从物联网与可穿戴设备切入eSIM应用,为未来手机端推广积累经验[8] eSIM产业链分析 - eSIM芯片(eUICC)是技术壁垒最高、价值最集中的环节,紫光国微占据中国SIM卡芯片市场60%-70%份额[10] - 传统智能卡供应商如东信和平、恒宝股份向上游延伸,开发和运营eSIM管理平台[10] - 产业链包括上游芯片厂商、中游平台与模组提供商、下游终端集成与运营商服务[9] 市场空间预测 - 预计2025年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达10亿,2030年激增至69亿,占比达76%[12] - 物联网eSIM连接数将从2023年2200万增长至2026年1.95亿,三年增长近8倍[12] - 中国作为最大智能手机和物联网市场,eSIM普及将对全球格局产生决定性影响[13]
eSIM成万物互联“新钥匙”产业链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证券日报· 2025-08-08 01:50
eSIM技术发展现状 - eSIM是一种数字化的SIM卡技术 其物理硬件在出厂前就被预先嵌入到电子产品硬件中且不可拆卸 实现用户端无卡化体验 [1] - 与传统SIM卡相比 eSIM不需要物理卡槽 使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更轻更薄 可通过软件远程配置和切换运营商 信息加密和安全措施更复杂 更难被盗用或篡改 [1] - eSIM有望在2025年加速应用 驱动因素包括消费电子轻薄化 可穿戴设备以及物联网终端漫游需求增加 [1] 市场增长预测 -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预测 至2025年底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将达到约10亿部 2030年将增长至69亿部 [2] - Jupiter Research测算显示 全球使用eSIM技术的物联网连接数量将从2023年的2200万个增长至2026年的1.95亿个 [2] 终端产品应用进展 - 中国联通在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推出国内首款支持eSIM集成中国联通元景大模型的5G平板产品 [2] - OPPO Watch X2系列智能手表上线中国移动一号双终端eSIM业务 [2] 产业链结构 - eSIM产业链包括上游零部件制造商 中游运营商及合作服务商 下游应用场景涵盖移动通信终端 可穿戴设备 汽车电子和物联网终端 [3] 上游企业布局 - 紫光国微是国内首家实现eSIM全球商用的厂商 已成功推出并量产多款符合GSMA及国内通信标准的eSIM产品 公司专门针对AI+5G+eSIM融合应用新场景完成技术布局与产品储备 并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做了相应备货 [3] - 移远通信生产的模组支持eSIM服务 其IoT eSIM端到端解决方案覆盖从生产测试到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自动连接与本地化部署 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物联网部署 显著降低运维成本并提升部署效率与网络可用性 [3] 中游服务商能力 - 思特奇提供eSIM相关的业务运营支撑服务 助力运营商高效管理eSIM业务的后端运营流程 在eSIM平台建设 号码远程配置 安全认证管理等功能领域开展深入探索与研究 [4] - 万马科技的揽海全球车联ONE SIM一站式解决方案通过车联网专网及连接管理平台 凭借自主eSIM及5G双卡等技术赋能汽车网联 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连接管理 车联运维 流量运营 全球洞察及合规管理服务 帮助车企简化供应链管理 降低管理运维成本并提升海外联网服务质量 [4] 产业链协同效应 - 中国eSIM产业链各环节形成完整布局 随着产业链企业协同发展并持续探索和完善商业模式 有望加速eSIM的普及 [5]
亨通光电(600487):AI先进光纤材料研发制造中心扩产项目启动建设
招商证券· 2025-08-08 01:38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3][6] - 当前股价16.06元,总市值39.6十亿元,流通市值39.3十亿元[3] 核心观点 - AI先进光纤材料研发制造中心扩产项目启动,占地200多亩,计划2026年2月竣工,一期新增100多套设备用于超低损空芯光纤、多芯光纤等特种光纤生产[1] - 空芯光纤(HCF)具有超低传输损耗(≤0.2 dB/km)、近乎光速传输等革命性优势,已获三大运营商现网试点验证[6] - 亨通光电实现空芯反谐振光纤关键性能突破,具备批量交付能力,并打通全链条工艺[6] 财务数据 收入与利润 - 2024年营业总收入59,984百万元(同比+26%),2025E-2027E预计保持10%-11%增速[2][1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769百万元(同比+29%),2025E-2027E增速分别为20%/11%/10%[2][16] - 2024年毛利率13.2%,净利率4.6%,ROE 10.2%[17] 估值指标 - 2025E-2027E PE分别为11.9X/10.7X/9.7X,PB为1.3X/1.2X/1.1X[2][17] - 每股收益2025E-2027E分别为1.35/1.50/1.65元[2][17] 技术突破与行业前景 - 空芯光纤满足AI、云计算、5G-A对大容量、低时延传输需求,Hyperscale和电信运营商加速部署[6] - 亨通光电成为全球少数掌握空芯反谐振光纤技术的企业,自建测试平台完成多项性能验证[6][7][9] 股价表现 - 近12个月绝对涨幅11%,但相对沪深300指数跑输12个百分点[5]
eSIM成万物互联“新钥匙” 产业链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7 16:39
行业前景与市场空间 - eSIM技术作为数字化SIM卡技术 在2025年成为万物互联的关键 推动无卡化体验和行业生态重构 [1] - 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预计从2025年10亿部增长至2030年69亿部 物联网连接数从2023年2200万个增至2026年1.95亿个 [2] - 消费电子轻薄化 可穿戴设备及物联网终端漫游需求增加 驱动eSIM加速应用 [1] 技术优势与产品应用 - eSIM无需物理卡槽 使智能终端更轻薄 支持远程配置运营商 且信息安全加密等级更高 [1] - 中国联通推出首款支持eSIM集成大模型的5G平板 OPPO智能手表上线中国移动eSIM业务 [2] - 技术适用于移动通信终端 可穿戴设备 汽车电子及物联网终端等多场景 [3] 产业链布局与公司动态 - 产业链涵盖上游零部件制造 中游运营商及服务商 下游应用场景 [3] - 紫光国微为国内首家实现eSIM全球商用的厂商 量产多款符合国际标准产品 并完成AI+5G+eSIM技术储备 [3] - 移远通信提供覆盖180多国的IoT eSIM端到端解决方案 显著降低运维成本并提升部署效率 [3] 运营商与解决方案 - 思特奇为运营商提供eSIM业务运营支撑服务 包括平台建设 号码远程配置及安全认证管理 [4] - 万马科技通过eSIM及5G双卡技术推出全球车联一站式解决方案 赋能车企简化供应链并拓展海外市场 [4][5] - 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 商业模式持续完善 加速eSIM技术普及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