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特稿丨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国农机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
新华网· 2025-06-14 05:51
中非农业合作现状 - 中非农业合作日益深入,优质实用的农业机械有效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 - 中国已与23个非洲国家及地区组织建立了农业合作机制,签署72项合作文件,在非农业投资存量突破10亿美元 [8] - 200余家中资企业扎根非洲,从粮食种植到加工贸易,搭建起全产业链协作网络 [8] 中国农机在非洲市场的表现 - 非洲各国越来越重视农业现代化,对农机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 [2] - 中国农机能够因地制宜、解决非洲多国长期受风沙、多雨、干旱等困扰的"痛点",深受市场欢迎 [2] - 中联重科从2011年开始向非洲出口农业机械,已成为非洲进口农业机械的主要中国厂商之一,拖拉机产品累计销售超过5000台 [2] 中国农机的本地化改进 - 中联重科根据非洲各国农艺和作业环境,定制、开发适用于当地需求的农机产品,例如改进水稻联合收割机以适应乌干达雨季 [2] - 德诚控股集团升级优化微耕机的空滤器,减少风沙影响,延长发动机寿命,并根据西非土壤板结问题改良刀具 [3] - 湖南湘源金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指出,非洲小规模农户居多,小型农机产品具有广阔市场 [3] 中国农机提升非洲农业生产效率 - 中国收割机在坦桑尼亚一小时能完成一英亩半的作业,远快于传统镰刀两天完成一英亩的效率 [3] - 贝宁农户使用中国小型碾米机后生产效率显著提升,机器便于运输,适合小规模农户 [3] - 中国无人机在南非、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等地应用,实现精准喷洒和精细化管理 [3][4][5] 中国农机的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 - 中企为非洲客户提供完备的售后服务保障,中方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讲解产品知识 [7] - 坦桑尼亚稻农和贝宁农户均提到中企技术人员手把手教学和定期上门维护的服务 [8] - 中企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助力打造非洲现代农业种植模式和培养当地农业机械化人才 [7] 非洲对中国农机的评价与期待 - 南非农业服务承包商评价中国无人机技术帮助实现农作物精细化管理 [5] - 毛里塔尼亚驻华大使期待在粮食安全、农业机械化等方面开展更多务实合作 [6] - 喀麦隆留学生认为中国机械化解决方案在针对非洲农业条件调整后非常有益 [8]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数字”红利润泽八桂乡村 智慧赋能绘就振兴画卷
央广网· 2025-06-14 05:34
数字乡村建设与文创产业发展 - 富川瑶族自治县通过"文创+直播"模式推动瑶族特色文创产品销售 文创产品包括扎染瑶族耳饰、瑶风镜子、瑶锦冰箱贴等纯手工制品 直播带货成为主要销售渠道 [2][4][5] - 返乡创业者利用新媒体展示传统工艺 如陈照文工作室通过慢直播呈现瑶锦织造过程 计划结合短视频吸引年轻观众 [5] - 富川作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 2020年以来电子商务交易额累计达56.69亿元 连续四年突破十亿元 [7]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转型 - 富川农产品产业园电商孵化中心开展"新农人"培训 农民通过直播推广脐橙、特色美食和山水风情 形成"村播+"创新模式 [7] - 广西"数商兴农"行动成效显著 2024年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6.9%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14.1% 新增2048个农产品网店和513个县域电商企业 [9] - 广西带货主播超7000名 累计直播127.3万场 同比增长33.7% [9] 智慧农业实践与效益 - 刘圩镇晟发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投资1.07亿元 采用物联网系统实现远程管理 产量比露天种植稳定增长40%-50% [10][12] - 基地规划建设80个大棚 已试种近40个品种 产品销往广东、湖南等地 通过"五金"模式带动农民增收 [12][14] - 2024年基地带动农民打工超1.5万人次 创造230万元收入 扶持10多个致富带头人 [14] 广西农业现代化进展 - 广西设施农业年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 智能化农业项目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变革 [15] - 智能大棚技术解决作物依赖天气问题 实现全年稳定供应 对保障"菜篮子"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12][14]
"接力式"种玉米--黑龙江同江破解鲜食玉米集中上市压力大难题
行业分析 - 黑龙江省同江市依托黑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鲜食玉米产业,通过创新种植模式和销售渠道实现农户增收 [1] - 鲜食玉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鲜",但集中上市会导致加工压力大、品质下降,需解决时效性问题 [1] - "接力式"种植模式通过每8-10天播种一批,延长销售周期,避免加工设备超负荷运转,同时保证每批玉米在最佳糖度期采收 [1] - 鲜食玉米从采摘到加工需在24小时内完成,否则糖分流失导致商品价值下降 [1] 公司运营 - 同江绿农合作社采用"接力式"种植模式,自5月2日起分批播种,今年计划种植5-6茬,每茬4垧地 [1][2] - 合作社理事长刘津江3年前转型鲜食玉米种植,严格把控选种、播种到收获各环节,每亩收益较传统玉米提升2-3倍 [2] - 合作社与销售企业签订定向采购合同,采取定制农业模式锁定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提高销售效率和利润空间 [2] 市场销售 - 合作社在第34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与广州等地客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每年200万穗销量基本提前锁定 [2] - 目前按订单加工,每半个月发1-2车,每车10万穗,预计到12月份全部售罄 [2]
2025年中国农资电商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6-12 09:32
行业概览 - 中国农资电商市场规模2023年达562.9亿元,2019-2023年CAGR为35.8%,预计2026年突破千亿元,行业处于高增长低存量阶段 [11] - 农资电商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传统流通链路,实现农资销售及服务线上化,涵盖化肥、农药、种子、饲料等农业生产资料 [2] - 政策支持包括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农村物流体系建设(2024年新增10万个村级寄递服务站)及农资打假等制度基础 [2][5] 市场驱动因素 - 农业生产格局两极分化:集约化大户追求价格敏感性和采购效率,零散化农户因线下店集聚度低转向线上,共同推动线上化需求增长 [8] - 农资原材料价格波动(如尿素、草甘膦)促使企业通过电商渠道精准洞察需求,避免"牛鞭效应"导致的高成本采购 [17] - 农村网民规模扩大及"新农人"返乡创业提升农资电商接受度,叠加物流体系完善(全国3356个抵边自然村通邮)优化采购便利性 [5][8] 企业策略与模式 - **成熟期企业**:通过电商专属品牌或授权分销(如先正达翼选)布局线上,保护线下经销商体系 [46] - **成长期企业**:研发"超级单品"借助平台流量快速建立品牌,或以受托加工形式间接布局线上 [49] - **初创期企业**:直接入驻第三方平台(如天猫淘宝、快手)快速打开市场,弥补线下网络不足 [52] 平台类型与案例 - **第三方综合货架平台(天猫淘宝)**:覆盖500+品牌、8万+从业者,提供1000万+农资SKU及金融工具(网商贷等),用户超3000万新农人 [32][35] - **第三方综合内容平台(快手)**:21.6万农技创作者通过短视频/直播提供解决方案,探索"线上+线下"本地化服务 [38] - **第三方专业平台(大丰收)**:结合DAP智慧农业管理平台与专家资源,提供"产品+服务"矩阵 [40] 未来趋势 - **服务多渠道化**:平台通过"线上专家内容+线下服务站"双维度提升农技服务,增强销售转化 [55] - **商品流通创新**:"直播+短视频"以"货找人"逻辑精准推送农资,提升产品场景化展示效率 [58][59] - **内外贸一体化**:企业依托跨境平台(如阿里巴巴国际站)拓展海外市场,重点满足美洲、亚太地区农药/肥料需求 [62] 运营模式对比 - **企业自建平台**:需承担高额引流及"最后一公里"服务成本,仅适合客户体量大的企业(如鲁西化工) [43] - **第三方平台**:综合货架平台(用户主动购买)、内容平台(需求激发)及专业平台(细分领域)分别覆盖不同用户群体,降低企业运营压力 [29][30]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农机换新有底气 智慧农业更可观
央广网· 2025-06-12 07:55
农业机械化与智慧农业升级 - 黑龙江种植户张宝金自2020年起已更换5台无人植保机,设备迭代速度加快,最新机型单次作业面积提升40%至7亩/次,电池续航达30分钟并支持昼夜作业[1][3] - 新型无人机施肥喷药精准度显著提升,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同时促进水稻长势[3] - 黑龙江省2024年将植保无人机等6类农机纳入报废补贴范围,2025年进一步扩大至26类,智慧农机购置补贴标准提高至报废补贴额的50%[4] 政策驱动与经济效益 - 种植户通过"以旧换新"政策实现设备低成本升级,例如4万元无人机置换后仅需支付2万元[6] - 惠农政策推动下黑龙江全省累计报废老旧农机22157台,申请国债补贴资金达10007万元[6] - 飞防合作社模式兴起,单个种植户年增收超10万元[6] 智能灌溉系统应用 - 绥滨农场引进770亩稻田智能灌溉系统,通过智能控水闸门和水位计实现水层精准控制[9] - 系统可根据水稻分蘖期需求自动调节水位,提升土壤温度促进分蘖[9] - 农场采用"国投+自筹"模式,220万元系统实际投入120万元,政策补贴占比45%[12] 农业生产模式变革 - 智能监测系统使种植户可远程管理农田,促使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0] - 科技设备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如智能灌溉系统节省人工巡田成本[10] - 智慧农业技术储备为未来推广奠定基础,预计将提升粮食单产和生产效率[12]
“智慧田”增产有良方
齐鲁晚报网· 2025-06-12 01:15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潍柴雷沃无人农场采用搭载北斗导航和AI视觉系统的12公斤喂入量雷沃谷神收割机 实现自主收割作业 驾驶室无人操作 [1] - 收割机通过实时监测损失率 杂余率 破碎率 动态调整割台 滚筒 筛板参数 误差极小的笔直收割路径 [1] - AI大模型首次应用于"三夏"作业 包括作物 养分 灌溉 灾害4个模型 打通智慧农业管理平台与智能农机 [1] 产量预测与作业优化 - AI大模型整合遥感 气象数据 预测小麦产量分布 预估亩产600至650公斤 自动生成最优收获方案 [2] - 收割机根据产量分布自动调整作业速度 高产区域降低速度并增大风机滚轮脱粒清选动力 降低机械损耗 [2] - 无人机巡田数据与产量数据结合 生成变量作业处方图 为不同区域定制差异化水肥方案 [2] 农田监测与管理 - 淄博禾丰种业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200余个田间传感器及气象站实时回传32项环境数据 [3] - AI算法提前72小时预测病虫害发生概率 自动生成全周期栽培方案 包含播期 密度 水肥管理等内容 [3] - 无人机航拍图以红黄绿三色标注麦田成熟度 实时掌握几千亩麦苗长势 [3] 智能农机与仓储 - 胶州农机服务队加装防缠草装置 智能农机作业效率明显提升 [3] - 麦粒存储筒仓配备18个测温传感器 智能通风系统在仓温超过28℃时自动启动 控制粮堆温度 [3] - 多光谱相机与激光雷达协同作业 构建农田三维高程模型 实时传输麦苗株高 亩穗数 穗粒数等指标 [2]
看,夏收里的科技范儿(四海听音)
人民日报· 2025-06-11 22:08
农业科技应用 - 冬小麦收获期自南向北推进 气象卫星 传感设备和智慧农机显著提升夏收效率 [1] - 安徽建成65个高标准农田气象监测站与85个自动土壤水分站形成"空天地"监测网络 [1] - 河南邓州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预警+大模型监测"提前预判天气变化 优化收割调度 [1] 智能农机发展 - 山东滕州应用"5G+无人驾驶"技术农机 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劳动强度 [1] - 湖北荆门新型粮食烘干设备一周内完成350吨小麦烘干作业 解决农户晒粮难题 [1] - 各类先进农机为"三夏"生产提供智能 高效 精准的服务支持 [1] 数字化服务转型 - 农户通过手机可预约收割 烘干 仓储等全流程服务 实现种植科学化和田管智能化 [2] - 夏收模式从传统"抢收"转向"智收"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升作业从容度 [2] - 科技应用助力粮食稳产增收 强化国家粮仓保障能力 [2]
山西大同:科技赋能让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18:10
特色种植业发展 - 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西韩岭乡北村已建成291座现代化高标准新型钢架温棚和两座育苗中心温棚 [1] - 种植西瓜、香瓜、蓝莓、西梅等20多种优质果蔬 年销售额突破50万元 [1] - 带动1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 [1] - 2024年北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1234万元 户均收入5万元 [1]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御乐园现代化产业园采用智能物联网系统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土壤肥力等数据 [3] - 自动调节通风、灌溉设备 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定制营养液供给 [3] - 形成"技术示范——品质溢价——多元增收"产业链 [3] - 从无土栽培到冷棚种植 实现技术革新和提质增效 [3] 产业规划与市场拓展 - 优质果蔬产品畅销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地 [1] - 通过错峰上市实现市场突围 创业试验大胆探索 [3] - 构建"技术可复制、市场有保障、就业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产业矩阵 [3] - 正在申报"山西省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项目(星火)" [3] 未来发展规划 - 项目完工后将成为晋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无公害西瓜生产、科研和示范基地 [3] - 预计可年产西瓜420万公斤 实现销售收入840万元 [3] - 推动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 [3] - 形成"支部引领、资源盘活、产业推动、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 [3]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项目建设“提速” 特色产业“开花”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10:08
五谷丰蔬菜产业项目 - 项目总占地531亩 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 设施温室生产区 休闲旅游采摘区 露天蔬菜生产区四大功能分区 预计9月建成投产 [1] - 项目分东西两区 西区建有智能玻璃温室约27亩 育苗温室约7亩 28栋日光温室及相关配套设施 西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 东区日光温室有序推进 [1] - 项目建成后将聚焦串收西红柿 黄瓜 草莓等市场紧俏品类 同步种植天麻等药食同源作物 预计年培育优质种苗500万株 可辐射带动周边10万亩蔬菜基地发展 [1] - 项目依托智能化 科技化 现代化技术手段 实现对蔬菜作物生长全周期的精准管控 达成绿色高效 优质安全的生产目标 提升蔬菜产量与品质 [2] - 基地定位为"绿色高产设施蔬菜+药食同源+智慧农业示范+农旅研学"四位一体的现代设施农业基地 [2] 马村镇优质蛋鸡养殖项目 - 二期项目正在进行鸡舍钢结构安装 安排20多名钢结构安装工人错峰施工 为六月底10万鸡苗入住打好基础 [3] - 2022年引进农牧企业新建60万羽优质蛋鸡养殖项目 2024年持续扩大规模 计划再建3栋现代化鸡舍 1栋蛋库 鸡蛋分拣车间和笼养设备等配套设施 [3] - 新建蛋库已投入使用 蛋鸡舍主体安装预计8月份完工 一期 二期工程全部投产后将实现存栏蛋鸡80万羽 日产优质鸡蛋35吨 全年产量1.2万吨 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 [3]
指数处于密集成交区域 震荡行情或将延续?
第一财经· 2025-06-11 02:46
市场开盘表现 - 6月11日三大股指集体高开 上证指数开盘报3385 46点涨0 02% 深成指开盘报10176点涨0 14% 创业板指开盘报2044 28点涨0 34% [3] - 汽车配件 智慧农业 服务器 AI医疗概念股走强 种业 稀土 可控核聚变 新消费题材走弱 [3] 周期性板块复苏 - 部分周期性板块呈现复苏态势 基本面数据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前景明朗 [4] - 周期性品种业绩成长性已得到数据验证 是当前值得布局的细分领域 [4] - 投资策略应聚焦具备新兴主题特征且拥有明确支撑的方向 [4] 短期市场机会与长期策略 - 短期市场仍存在投资机会 但指数突破性上涨需基本面实质性改善及行业协同支撑 [4] - 建议重点关注具备核心优势的板块 长期优质板块特征包括高股息率或强劲成长性 [4] 消费市场复苏预期 - 下半年物价指数温和上涨预期推动下 消费市场有望逐步复苏 [5] - 宏观基本面数据释放积极信号 支撑特定板块改善 [5] - 特定板块估值水平较低 具备较高性价比优势 是理想布局方向之一 [5] - 顺周期板块与宏观经济周期紧密相关 经济复苏阶段展现较强业绩弹性与增长潜力 [5] 投资者情绪与市场展望 - 5月A股投资者情绪整体平稳 中美贸易战缓和改善上半月情绪 内需和价格信号偏弱压制下半月情绪 [9][10] - 6月投资者情绪有望维持稳定 但需警惕小微盘和题材股情绪降温 [10] - 市场风险偏好回暖有望延续 海外因素对情绪压制继续缓释 [9] 科技板块行情博弈 - 中美贸易关系缓和预期推升市场风险偏好 科技板块延续5月底以来反弹行情 [11] - 需以轮动思维博弈科技行情 避免对单一方向过度交易 [11] - 若科技行情显著回调 科创50接近2月低位时或迎来博弈修复时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