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精特新
icon
搜索文档
瑞可达涨2.26%,成交额1.6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94.3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2:0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6日盘中股价77.38元/股 较年初上涨101.88% 近5日涨10.04% 近60日涨69.51% 总市值159.15亿元[1] - 当日成交额1.67亿元 换手率1.08% 主力资金净流出294.37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6.15% 大单卖出占比21.11%[1] - 今年以来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8月4日[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62万户 较上期增加25.14% 人均流通股12713股 较上期增加3.75%[2] - 海富通股票混合新进第六大股东持股189.38万股 华商优势行业混合新进第十大股东持股133.16万股[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57.65万股 较上期减少109.93万股 财通优势行业轮动混合与富国创新科技混合退出十大股东[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25亿元 同比增长59.15% 归母净利润1.57亿元 同比增长141.64%[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30亿元[3]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新能源连接器产品占比91.47% 通信连接器占比3.96% 其他连接器产品占比3.01%[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其他电子Ⅱ-其他电子Ⅲ 概念板块包括轨道交通、专精特新、航天军工等[1]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 2021年7月上市 主营连接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1]
铂科新材涨2.11%,成交额1.6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76.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2:0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11%至78.75元/股 成交额1.66亿元 换手率0.90% 总市值227.9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76.42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1.02%卖出占比8.00% 大单买入占比17.95%卖出占比15.69%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6.62% 近5日涨12.50% 近20日涨6.00% 近60日大幅上涨82.50%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深圳市南山区 2009年9月17日成立 2019年12月30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金属软磁粉 金属软磁粉芯和电感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为电力电子设备提供软磁材料及解决方案 [1] - 收入构成:金属软磁粉末制品占比96.69% 金属软磁粉占比3.07% 其他业务占比0.25% [1] 行业属性与股东结构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金属新材料-磁性材料 概念板块包括电感 IDC电源 专精特新 消费电子 充电桩等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08万户 较上期增加3.76% 人均流通股11075股 较上期减少3.42%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8.61亿元 同比增长8.11% 归母净利润1.91亿元 同比增长3.28%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0亿元 [3]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003567)为第三大流通股东 持股469.18万股 较上期增加30.10万股 [3] - 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A(007689)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217.52万股 较上期减少6.41万股 [3] - 交银先进制造混合A(519704)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南方精工涨2.08%,成交额2.2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95.7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6 02:0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08%至31.85元/股 成交额2.26亿元 换手率2.86% 总市值110.8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595.72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08.88万元(买入490.12万元占比2.17% 卖出381.24万元占比1.69%) 大单净买入486.83万元(买入4039.19万元占比17.89% 卖出3552.36万元占比15.73%) [1] - 年内累计涨幅达149.6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38%、6.17%和50.45% 年内28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28日龙虎榜净卖出5900.40万元(买入总额3.89亿元占比11.96% 卖出总额4.48亿元占比13.78%) [1] 财务业绩与业务构成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4亿元 同比增长13.92% 归母净利润2.2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2852.69%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精密轴承58.34% 单向离合器20.96% 单向滑轮总成14.78% 集成电路设计及软硬件4.54% 其他业务合计1.3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13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39亿元 [3] 公司基础信息与股东结构 - 公司成立于1998年5月8日 2011年2月25日上市 主营滚针轴承、超越离合器、单向滑轮总成等汽车/摩托车/电动工具领域零部件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概念板块涵盖人工智能、无人机、专精特新等领域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9.37万户 较上期减少21.30% 人均流通股2675股 较上期增加27.06%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138.83万股 [2][3]
扬杰科技(300373):拟现金收购贝特电子,横向拓展业务版图
国投证券· 2025-09-16 01:3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 目标价77.53元[4][5] 核心观点 - 拟现金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 交易金额22.18亿元[1] - 收购标的为电力电子保护器件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 - 通过横向并购拓展业务版图 增强整体竞争力[3] 收购标的分析 - 贝特电子专注电力电子保护元器件研发生产 拥有200余产品系列、9000余种产品规格[2] - 客户群体包括美的、格力、西门子、比亚迪等头部终端客户[2] - 在汽车电子、光伏、储能、家用电器等下游领域全面覆盖[2] 战略协同效应 - 与公司现有功率器件产品形成功能交叉 共同为用电场景提供电流电压处理服务[3] - 有利于拓宽产品与技术布局 形成更完备产品矩阵[3] - 进一步强化在电力电子领域的行业地位[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收入74.21亿元 同比增长23.0%[4][10]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2.76亿元 同比增长27.3%[4][10]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35元、2.75元、3.22元[10] 估值指标 - 基于2025年33倍PE给予目标价[4] - 当前股价66.88元 较目标价存在15.9%上行空间[5] - 总市值363.39亿元 流通市值362.59亿元[5] 市场表现 - 过去12个月绝对收益95.8% 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52.4%[7] - 近期表现强劲 1个月绝对收益15.3%[7]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央视新闻· 2025-09-16 00:44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 梁志峰: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 来,我们不断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持续加强政策支持和精准服务。目前,正在开展第七批次专 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这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耕细分领域,掌握"独门绝技",在强链补链中 构筑了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创新是专精特新企业的生命。今年,围绕着创新,国家层面从税收减免、研发投入激励、平台服务等方 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时,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目前已有2000多家相关企业承担 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而针对融资难题,今年以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新增股权投资规模121.96亿元,上交所、深交所、 北交所发布专精特新系列指数,加快拓展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广度和深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 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今年以来,各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深耕细分赛道,专注补链强链,成为推动经济结构优 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这是一片厚度不到0.1毫米的玻璃,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40万片这样的玻 ...
开源晨会-20250915
开源证券· 2025-09-15 14:42
核心观点 - 中小盘专精特新企业(重点小巨人)呈现高成长性和强创新能力,研发强度8.93%且营收增长率15.31% [4][5] - 消费市场结构分化明显,8月社零同比+3.4%,其中金银珠宝同比+16.8%表现突出 [10][11] - 地产销售持续承压,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10.6%,但政策宽松后一线城市成交初现回暖 [15][19] - AI资本开支推动存储行业全面涨价,DRAM价格环比上涨50%,企业级存储需求持续升温 [20][21][22] - 低空经济与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驱动新兴赛道发展 [45][47][50] 总量研究 - 重点小巨人企业累计上市137家,IPO募资超1200亿元,近九成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5] - 重点小巨人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8.93%,显著高于小巨人企业(7.00%)和A股均值(2.26%) [5] - 中小盘指数表现优于大盘,中证1000/国证2000等指数本周涨幅领先 [6] 商贸零售 - 1-8月社零总额323906亿元(同比+4.6%),8月单月39668亿元(同比+3.4%) [10] - 线上渠道维持高增长,1-8月网上零售额99828亿元(同比+9.6%),实物商品占比25.0% [12] - 七夕活动催化电商销售,抖音商城GMV同比+54%,搜索成交额同比+51% [12] 地产建筑 - 1-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5.73亿平(同比-4.7%),销售额5.50万亿元(同比-7.3%) [15] - 房屋新开工面积3.98亿平(同比-19.5%),竣工面积2.77亿平(同比-17.0%) [17] - 一线城市限购松绑后成交回暖,9月前两周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2.4% [19] 电子 - 存储价格全面上涨,NAND Flash价格指数上半年涨9.2%,DRAM指数涨47.7% [20] - DDR4产品价格达3.90美元(环比+50%),HBM产能挤占或导致DDR5供应紧张 [21] - 国内互联网企业加码AI投入,阿里Q2资本支出386亿元,百度资本开支同比增近80% [22] 汽车 - 1-8月汽车产销量双超2000万辆(同比+12.7%/+12.6%),新能源车销量占比45.5% [27] - 鸿蒙智行问界M7预售价28.8万元,8天小订突破19万台;尊界S8首月交付1006辆 [27] - 行业反内卷推动盈利能力修复,推荐关注高端乘用车及零部件企业 [29] 传媒 - 游戏行业高景气延续,《伊瑟》《超自然行动组》等新游表现亮眼 [30] - 点点互动8月收入环比+11%,《Whiteout Survival》累计收入突破33亿美元 [30] - AI应用商业化加速,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多模态模型迭代推动场景落地 [31] 煤炭开采 - 2025H1动力煤均价676元/吨(同比-22.8%),焦煤均价1379元/吨(同比-38.8%) [34] - 上市煤企H1归母净利润560亿元(同比-31.7%),毛利率28.8%(同比-2.1pct) [35] - 反内卷政策有望支撑煤价修复,动力煤目标价看至750元,焦煤看至1800元 [37] 社服 - 十一假期民航预订量同比增25%,潮玩二手订单量Q2同比增超300% [40] - 预制菜行业增速回落至5.83%,炒菜机器人市场规模2030年或超110亿元 [41] - 高教板块PE估值2-6倍,多家公司股息率超10% [41]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 - 低空经济政策持续落地,小鹏汇天获海外飞行证,时的科技签署350架eVTOL协议 [45][47]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加速,恩捷股份10吨级电解质产线投产,海目星获4亿元设备订单 [50] - 先导智能干法设备降本超15%,奔驰固态电池完成1205公里续航测试 [50] 家电 - 华宝新能发布股权激励计划,目标2025-2027年营收复合增速40% [54][55] - 公司美亚销售额份额从2023Q3的10%提升至2025Q2的29%,新品放量在即 [56] 传媒(个股) - 华立科技为游戏游艺设备龙头,定增布局动漫IP衍生品,卡牌市场规模2027年望达310亿元 [58][59] - 公司拥有《奥特曼》《宝可梦》等IP资源,高端卡片机有望量价齐升 [60]
机构调研次数月增168% 波动市投资需平衡稳健与弹性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5 11:52
少数派投资表示,尽管近期AI等科技标的大幅回调一定程度上冷却了市场热情,但整体环境仍偏向积 极。市场成交量始终维持高位,叠加"存款搬家"的长期背景,行情短期内大幅见顶的可能性较低。 合远基金创始合伙人庄琰认为,当前投资已进入"衔接阶段"。一方面,要持续跟踪估值体系变化,对市 值与涨幅已相对充分的板块和公司及时调整,确保组合风险收益比维持合理水平;另一方面,需对公司 和产业趋势的变化保持敏感,以提前布局新出现的成长机会。 新华财经上海9月15日电(记者 魏雨田)近期,A股市场波动加剧,机构投资者为精准把握投资方向, 加大了调研力度。从调研方向来看,硬科技、医药、低估值蓝筹仍是机构共识关注领域,投资操作上, 机构建议采用"稳健打底+弹性补充"的配置思路。 新华财经显示,近一个月以来,全市场机构累计调研次数达49758次,较前期上涨168.77%;共计调研 上市公司1303家,同比涨幅达89.11%,调研热度创下阶段性新高。 从机构类型来看,各类机构均积极布局调研:公募基金调研12270次,私募机构与资管公司分别完成 5525次、5839次调研。 从具体调研标的来看,半导体、生物医药、有色金属与传媒板块等成为市场波 ...
调研速递|瑞纳智能接受投资者调研 聚焦智慧供热与半导体业务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5 11:11
公司业务布局与竞争优势 - 公司定位一站式低碳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具备自动化 信息化和智能化全栈自主核心技术 已取得24项人工智能技术发明专利 [2] - RUNA - STORM AI智慧供热系统融合多项先进技术 智慧供热管理平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以云为中心构建多元化智慧供热平台 [2] - 具备全链条自主化能力 能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解决方案 助力国家碳减排战略 [2] 半导体业务进展 - 全资子公司布局第三代半导体SiC业务 8英寸碳化硅衬底长晶技术经过调整优化 可保证晶体稳定生长和加工 [3] - 碳化硅粉料已符合标准并实现量产 电阻式双温区长晶炉经过优化升级 具备量产能力 [3] 经营模式与财务表现 - 合同能源管理(EMC)是主要经营模式之一 向供热企业提供供热节能服务并分享收益 该模式受到供热企业肯定 [4] -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7.2%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9.63% 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 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 [5] - 财务表现受供热行业季节性影响 项目实施和回款集中在第四季度 客户多为国有热力公司且财务状况良好 [5] 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 - 针对磁悬浮热泵机组 智能物联平衡阀等产品加大研发投入 融合AI技术提升产品性能 [6] - 深耕传统优势区域并拓展新兴区域 暂未计划向其他工业领域延伸 也无开拓新节能环保业务领域的计划 [6] 技术创新与行业地位 - 作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通过优化数字孪生平台和完善智慧供热平台持续技术创新 [7] - 以工业互联网技术为出发点 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投入 打造完整产品体系覆盖供热系统核心环节 [7] 数据与AI应用策略 - 积累的供热数据目前仅用于为热力公司提供节能降碳服务 确保合规性 暂无数据市场化计划 [8] - 构建多维度AI技术应用体系提升供热效率与节能效果 暂未计划将AI技术拓展到其他能源管理领域 [8]
灿瑞科技拟2000万元至4000万元回购股份,公司股价年内涨21.19%
新浪证券· 2025-09-15 11:08
公司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 回购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且不超过4000万元 回购价格上限为52.46元/股 [1] - 回购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 回购期限为12个月内 [1] - 当前股价35.00元 回购价格上限较现价溢价49.89% [1] - 本次为2025年第二次回购 9月6日已公告相同金额和价格上限的回购计划 [1] 股价表现与股东结构 -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21.19% [1] - 股东户数8999户 较上期增加5.96% [2] - 人均流通股4811股 较上期减少5.62%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4亿元 同比增长8.57%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682.35万元 同比减少348.59% [2] 业务构成与公司背景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及模拟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和销售 [2] - 收入构成:智能传感器芯片60.73% 电源管理芯片28.68% 其他9.43% 封装测试1.17% [2] - 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13日 于2022年10月18日上市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模拟芯片设计 [2]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579.03万元 [3]
瑞纳智能(301129) - 301129瑞纳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10:06
业务定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全栈自主核心技术的低碳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已取得24项人工智能技术发明专利 [1] - RUNA-STORM AI智慧供热系统深度融合云计算、AI模型、水力仿真、大数据和数字孪生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 - 公司主编或参编多项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凭借领先产品技术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在智慧供热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2] 半导体业务布局 - 8英寸碳化硅衬底长晶技术已实现稳定生长和加工,碳化硅粉料获第三方检测认证并量产投入使用 [3] - 电阻式双温区长晶炉完成热场结构更新和软硬件升级,具备量产化生产能力 [8] - 碳化硅功率器件应用于热泵/热力站能效提升,与主业形成协同效应 [2] 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 - EMC模式通过自主投入节能产品和方案设计与供热企业分享节能收益,是公司主要经营模式之一 [3] - 供热企业无需提前出资,风险小且能达到节约能耗、降低成本的效果 [3] - EMC财务数据包括在手订单金额、周期分布及确认规模将在定期报告中披露 [3] 财务表现与现金流 -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7.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9.63% [4] - 受供热行业季节性影响,项目实施集中在5-11月,验收和回款多集中在第四季度 [4] - 客户主要为国有热力公司,财务状况良好且支付能力强,应收账款风险较低 [4] - 公司将资金回款纳入业务人员考核指标,加强应收账款催收力度 [5] 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 - 磁悬浮热泵机组和智能物联平衡阀等产品将持续融合AI技术提升能效和调控精度 [5] - 深耕山东等传统优势区域,同时向华北、西北等新兴区域拓展 [5] - 通过高比例研发投入构筑技术壁垒,提供"软硬结合"一站式解决方案 [5] 技术发展路径 - 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算法、数字孪生和边缘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研发 [7] - 持续优化RUNA数字孪生平台,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 [6] - 完善城市低碳智慧供热平台和数据中台,利用智能算法助力热力企业升级 [6] - 加强RUNA AI智能体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构建全链条智能化解决方案 [7] 数据应用与业务边界 - 供热数据通过智能感知设备实时采集,包括温度、压力、流量和热量消耗等关键运行数据 [9] - 数据专项用于为热力公司提供节能降碳服务,暂未作为其他经营用途 [9] - 公司暂未向其他工业领域延伸,也未涉及城市其他智能化系统 [6][8] AI技术应用 - 开发STORM AI多热源及热力站负荷预测与调度算法,实现能源优化分配 [9][10] - 瑞纳云平台推出热力站AI控制和二网平衡AI控制,动态应对气候变化并消除水力失衡 [10] - RUNA AI智能体通过深度推理模型预判设备故障、辅助决策,并融合大模型提升交互效率 [10] - 公司暂未将AI技术拓展到其他能源管理领域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