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支付
icon
搜索文档
Visa Q3 Earnings Beat Estimates on Strong Cross-Border Volumes
ZACKS· 2025-07-30 16:31
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EPS)为2 98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4 2% 同比增长23 1% [1] - 净收入达102亿美元 同比增长14 3% 超出预期3 1% [1] - 自由现金流63亿美元 同比增长33 3% [10] 业务驱动因素 - 支付量同比增长8% 处理交易量达654亿笔 同比增长10% 超出预期 [3] - 跨境交易量同比增长12% 欧洲以外地区增长11% [4] - 国际交易收入36亿美元 同比增长14% [6] 收入构成 - 服务收入43亿美元 同比增长9% [5] - 数据处理收入52亿美元 同比增长15% [5] - 其他收入10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32% [6] 成本与资产负债表 - 调整后运营支出33亿美元 同比增长13% [7] - 现金及等价物171亿美元 较2024财年末增加51亿美元 [8] - 长期债务196亿美元 较2024年9月减少12亿美元 [8] 资本运作 - 季度内通过回购(48亿美元)和分红(12亿美元)向股东返还60亿美元 [11] - 剩余授权回购资金达298亿美元 [11] - 季度股息为每股0 59美元 将于2025年9月支付 [11] 业绩展望 - 第四季度收入预计增长中高个位数至低双位数 [12] - 2025财年收入预计低双位数增长 EPS预计增长低双位数 [13] - 预计无形资产摊销2 15亿美元 并购相关成本1亿美元 [14]
国泰海通 · 晨报0731|监管细则落地,稳定币申牌在即
监管细则落地 - 中国香港金管局于2025年7月29日发布稳定币发行相关监管文件,作为8月1日执行的《稳定币条例》的补充,细化牌照申请流程及后续监管 [3] - 监管文件包含四项内容:《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咨询总结》、《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原有稳定币发行人过渡条文摘要说明》 [3] 申请人资质与流程 - 申请人须为中国香港注册法团或认可机构,财政资源不少于2500万港元已缴股本或可自由兑换为港元的另一货币 [4] - 牌照申请流程包括:咨询金融管理专员、咨询总部所在地监管机构、填写及递交申请、处理申请、通过或拒绝申请 [4] - 鼓励机构于2025年8月31日前联系金管局,已准备充分的机构应于9月30日前提交申请 [4] 储备资产与反洗钱要求 - 持牌人需确保储备资产全额支持,范围包括现金、短期银行存款、政府债券等,须以稳定币参照货币计价 [4] - 发行人需持续监控客户钱包交易及持有人身份,对非托管钱包交易采取额外风险控制 [4] - 原有发行人过渡期截止至2025年10月31日 [4] 行业影响与投资机会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提到初期仅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优先发放给拥有跨境支付等应用场景的公司 [5] - 稳定币发行牌照加速落地,拥有跨境支付、RWA场景的公司更为受益 [5] 近期重要活动 - 食饮/化妆品、家电、通信、机械、有色等行业近期举办系列电话会议及线下沙龙 [7] - 活动主题涵盖新消费、AI产业、低空经济等热点领域 [7]
高位人气股集体下挫!东信和平跌停,金融科技ETF(159851)放量急跌超3%,资金逢跌吸筹4.38亿份
新浪基金· 2025-07-30 12:06
金融科技板块市场表现 - 金融科技板块深度回调 成份股大面积下跌 东信和平跌停 天阳科技 四方精创 恒宝股份均下挫超7% 长亮科技 金证股份 中科金财 拉卡拉 京北方 中亦科技跟跌超5% [1] - 金融科技ETF(159851)价格收跌3.3% 跌穿5日及10日均线 全天成交额达12.75亿元 环比放量超50% 净申购达4.38亿份 [1] 板块回调原因分析 - 回调或与香港稳定币牌照落地不及预期相关 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实施 金管局尚未发出任何稳定币发行人牌照 [3] - 金管局鼓励意向申请人于8月31日前联系监管 成熟申请人申请时限为9月30日 首批牌照预计个位数 有望年底前落地 [3] 市场交投活跃度 - 上周(7月21日至25日)两市股票日均成交额1.8万亿元 周环比+14.56% 同比+179.41% [3] - 两市融资余额持续维持1.9万亿元上方 处于历史高位 [3] 板块投资逻辑 - 金融科技板块对流动性改善反映迅速 互联网券商基本面预期改善 金融IT受益交易量提振 C端炒股软件景气度向上 B端金融IT需求逐步释放 [4] - 稳定币&RWA作为金融科技明确发展方向 海内外同步推进产业渗透 互金板块兼具业绩释放潜力及题材属性 [4] 金融科技ETF产品特征 - 金融科技ETF(159851)覆盖互联网券商 金融IT 跨境支付 AI应用 华为鸿蒙等热门主题 [4] - 截至7月29日 ETF规模超86亿元 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额超6亿元 规模及流动性在同类ETF中断层第一 [4]
数据复盘丨水产养殖、油气设服等概念走强 龙虎榜机构抢筹14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0:24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615.72点,上涨0.17%,成交额8196.28亿元 [1] - 深证成指收盘11203.03点,下跌0.77%,成交额10246.52亿元 [1] - 创业板指收盘2367.68点,下跌1.62%,成交额5033.19亿元 [1] - 科创50指数收盘1058.57点,下跌1.11%,成交额353.23亿元 [1]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18442.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11.1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钢铁、石油石化、传媒、食品饮料、银行、纺织服饰等行业涨幅靠前 [3] - 电力设备、计算机、汽车、国防军工、证券、通信、机械设备、房地产等行业跌幅居前 [3] - 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纺织服饰、机械设备、食品饮料、轻工制造等行业 [3] 概念板块表现 - 水产养殖、油气设服、乳业、肝素、影视、海洋经济等概念走势活跃 [3] - 数字货币、财税数字化、跨境支付、民爆、国资云、固态电池、稀土永磁、人形机器人等概念走势较弱 [3] 个股涨跌情况 - 沪深两市合计1632只个股上涨,3376只个股下跌,137只平盘,5只停牌 [3] - 55只非新股涨停,10只个股跌停 [3] - 西藏旅游实现8连板,幸福蓝海、华瓷股份、佛慈制药等6只个股3连板,阳光乳业等6只个股2连板 [3] 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529亿元,创业板净流出212.46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出123.35亿元,科创板净流出12.31亿元 [5] - 传媒、社会服务、食品饮料、商贸零售4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分别为10.72亿元、1.99亿元、1.61亿元、0.75亿元 [5] - 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89.79亿元,电力设备、电子、有色金属等行业净流出超40亿元 [5] 个股资金动向 - 41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英维克净流入8.67亿元居首,悍高集团、德福科技等净流入超3亿元 [7] - 159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宁德时代净流出12.93亿元最多,建设工业、东方财富等净流出超8亿元 [9] 机构交易情况 - 龙虎榜机构席位资金合计净卖出7240.26万元,净买入14只个股,净卖出14只个股 [11] - 西藏天路获机构净买入1.26亿元,英维克、东芯股份等获机构净买入 [11] - 北方长龙遭机构净卖出1.15亿元,恒宝股份、潍柴重机等遭机构净卖出 [11] ETF动态 - A50ETF(159601)近五日上涨1.02%,最新份额34.4亿份,减少182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572.2万元 [13]
接连斩获两项国际大奖!连连数字技术实力、综合服务能力获权威认可
金投网· 2025-07-30 10:04
如凭借长期积累的大数据、AI、云计算及区块链等技术专长及专业知识,连连数字自主研发设计了针 对全球贸易复杂性的专有技术平台,为公司的业务经营提供支持。此平台能够为客户提供涵盖支付、资 金转账、全球资金分发、智能汇兑处理以及智能风险管理等在内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其具备高度的稳定 性与可扩展性,确保能够精准契合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自成立以来,连连数字不断完善和升级集数字支付服务和增值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解决方案, 实现从支付到"智付"的转变,积极赋能跨境企业从开店到支付、合规、营销等环节的全流程的数智化升 级,成为中国数字贸易服务领域极具创新性、稳健性的代表企业之一。 财报显示,连连数字2024年大部分收入来自数字支付服务(包括全球支付及境内支付)。该业务2024年总 收入为11.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6%。其中,连连数字全球支付业务总支付额("TPV")达到2815亿 元,同比增长63.1%;全球支付业务总收入8.08亿元,同比增长23.1%。 据介绍,在全球支付领域,2024年,连连数字不断拓展全球收付款渠道,助力客户与众多新兴平台构建 深度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多元化的收付 ...
新国都:子公司嘉联支付拥有全国性银行卡收单业务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证券日报网· 2025-07-30 09:46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子公司嘉联支付拥有全国性银行卡收单业务牌照[1] - 在全国设立36家分公司包括海南分公司[1] - 分公司渠道为银行合作伙伴、商户及消费者提供国内银行卡收单服务[1] 跨境支付业务 - 跨境支付业务由跨境事业群负责开展[1] - 跨境支付品牌PayKKa推出B2B跨境贸易收款、B2C跨境电商收款、独立站全球收单、境外本地收单等系列产品[1] 服务能力 - 主要为国内不同行业及规模客户提供便捷支付结算服务[1]
万兴科技:公司不涉及互联网金融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08:54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业为数字创意软件产品的销售与服务 [2] - 公司不涉及互联网金融业务 [2] 投资者关注领域 - 投资者询问公司产品在互联网金融、数字货币及跨境支付等领域的应用可能性 [2] 新闻来源 - 新闻来源为每日经济新闻 [3]
香港金管局发布稳定币发行相关监管文件的点评:监管细则落地,稳定币申牌在即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30 07:28
监管文件内容 - 申请人须为中国香港注册法团或认可机构,财政资源不少于2500万港元已缴股本或可自由兑换为港元的另一货币[7] - 牌照申请流程包括咨询专员、咨询总部所在地监管机构、填写及递交申请、处理申请、通过或拒绝申请[4][7] - 持牌人应确保储备资产全额支持,范围包括现金、短期银行存款、高流动债券等,使用其他货币需获事先书面批准[4] - 发行人需对客户钱包交易和持有人身份持续监控,对非托管钱包交易采取额外风控[4] - 有意申请牌照的原有发行人最晚应于2025年10月31日前申请[4] 行业影响与建议 - 香港稳定币发行拉开序幕,利好行业发展,少数牌照优先发给有跨境支付等场景的公司[8] - 推荐连连数字、拉卡拉、移卡、众安在线、联易融科技、九方智投控股等公司[8] 风险提示 - 监管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稳定币行业竞争加剧[8]
“南京汇款到香港秒到账!”
南京日报· 2025-07-29 23:59
南报网讯(记者 曹丽珍) "有了跨境支付通,南京汇款到香港秒到账,太方便了!"市民施女士日前与 闺蜜分享这一好消息。记者29日从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获悉,自6月22日上线以来,截至7月21日, 江苏省共办理跨境支付通业务3.3万笔,金额2.1亿元。 今年6月22日正式上线的跨境支付通,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和便利民生、推动内地与香港合作的又 一项重要举措,实现内地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互联互通,在遵守两地法 律法规的前提下,支持参与机构为两地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支付服务。该业务首批参与的 银行机构,包括中银香港、东亚银行等6家香港机构,以及6家内地机构,分别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 随着跨境支付通的上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线上发起内地与香港间人民币和港元 的跨境汇款,能够有效提高支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南京的施女士,正是这项业务的受益者之一。 "南京汇款到香港秒到账!" 上线"满月",江苏共办理跨境支付通业务总额2.1亿元 记者了解到,施女士的公婆现居住在香港。以前,她给公婆转账时,需要通过银行电汇方式办理,耗时 ...
天风证券首次覆盖伟仕佳杰(00856.HK):稀缺的东南亚出海领军,有望显著受益于AI与跨境支付两大产业优势
格隆汇· 2025-07-29 06:23
公司概况 - 亚太区领先的科技产品渠道开发与技术方案集成服务商,专注于ICT行业解决方案,核心板块聚焦企业系统、消费电子、云计算领域 [2] - 2020–2024年公司营收由637亿元升至811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20.6%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由23年的8.3亿元增长至9.58亿元,同比增长14.09%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在2024年大幅提升至16.59亿元,同比增长185% [2] 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ICT总支出规模约5.3万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至6.9万亿美元,五年CAGR达7% [3] - 中国ICT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约6,26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7,517.6亿美元,CAGR为6.5% [3] - 2024年中国企业级ICT市场规模约2,693.6亿美元,同比增长11.7%,预计2028年将接近4,150亿美元 [3] - 截至2024年底,亚洲数据中心装机容量达到22,780MW,占比44%,位居全球首位 [4] 公司业务亮点 - 东南亚业务已在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九国形成GPU、AI基建和消费电子多元布局,2024年区域收入同比大幅增至74%,净利润占比约51% [5] - 云业务与阿里云、华为云、AWS、Microsoft Azure、VMware等顶尖厂商共建全生命周期服务,覆盖国内约30座以上智算中心 [5] - AI业务依托南京、重庆两大研发中心及1,000+认证工程师,自研DeepSeek一体机与大模型服务,2025年AI研发投入将增加50% [5] - 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与跨境支付场景落地,与东南亚ICT分销主业、云与AI服务形成协同效应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1,037/1,296.26/1,555.51亿元,对应增速约为28%/25%/20%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51/15.32/18.83亿元,对应增速为30%/22.4%/22.9% [6] - 给予2025年PE为12x,对应EPS为0.96港元,目标价为11.52港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