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化营商环境
icon
搜索文档
柳州柳南区发挥“三官一员”法治保障作用 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环球网· 2025-05-23 09:53
柳南区司法局服务民营企业工作机制 - 柳南区司法局通过"工业110+"平台组织"三官一员"(执法监督员、调解员、普法宣传员)联合检察院、法院、公安分局开展常态化护航行动,为民营企业提供法治服务[1] - 建立法治督察与法律监督衔接机制,2024年梳理部门权责并分派12345政务服务案件45件,设立3个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和14名监督员[2]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涉企检查频次下降33.5%、处罚数量下降37.4%,通过案卷评查和专项监督规范执法行为[2] 涉企矛盾纠纷调解体系 - 在河西工业园区及行业协会成立19个调解组织,设立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巡回法庭和检企联络点,2024年调解企业纠纷近200件[3] - 设立涉企行政复议服务点,2024年办理5件复议案件,法院通过专项行动办结2182件案件,检察院办理侵害企业利益案件27件[3] - 警企联合警务站使涉企警情同比下降56%,覆盖治安防范和证照办理等领域[3] 法治宣传与法律服务 - 组建法律服务专家库,开展"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等专项行动,每年提供50余次"法治体检"和近百场"法律进企业"活动[4][5] - 将《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纳入普法要点,通过跨境电商法律服务中心等平台提供200余件次法律咨询和建议[5]
从“轮番轰炸”到“一次到位”,这种执法变革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中国环境报· 2025-05-23 03:07
执法模式创新 - 苏州推行"综合查一次"执法新模式 整合生态环境 交通运输 市容市政管理 水务等多部门联合检查 [1] - 改革将传统"轮番轰炸"式检查转变为"一站式"服务 某加油站检查频次同比下降30%以上 [1] - 联合检查机制形成部门间互相监督 有效避免着装不规范 执法记录不全等问题 [1] 企业负担减轻 - 企业反映改革前年均接受各类检查达60余次 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1]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苏州因地制宜推出创新举措 [1] - 新模式实现"进一次门 查多项事" 显著降低企业迎检时间成本 [1] 监管效能提升 - 多部门协同突破单部门执法局限 全面排查监管盲区和非重点领域问题 [2] - 联合检查搭建跨部门业务交流平台 通过优势互补实现执法效能整体提升 [2] - 企业评价反馈制度倒逼各部门持续改进执法水平 [1] 营商环境优化 - 改革体现政府治理方式创新 比单纯政策优惠更能改善营商环境 [2] - 模式具有示范效应 可为其他地区规范执法检查提供参考路径 [2]
江苏各地推出多项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助企扬帆远航
搜狐财经· 2025-05-22 23:26
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 南京市玄武区推出"玄武盾"政策工具箱 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政策匹配、智能问答、法律咨询等服务 助力企业合规出海 [1] - 玄武区制定跨境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关键指标评价体系 对高信用企业提供保额补贴和更多金融信贷支持 [1] - 首批11家跨境电商企业已完成评分 后续将深化工具箱服务 包括开展企业培训和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知识 [1] 3C认证绿色通道 - 昆山市市场监管局启动3C认证"绿色通道"机制 将常规1-2个月的认证流程压缩80% [2] - 昆山奕昕电机科技通过该机制快速获得3C证书 加速外销转内销进程 重点转向自有品牌营销推广 [2] - 该机制缩短企业库存周期 降本增效 提升市场灵活性 助力拓展国内外市场 [2] 惠企资金直达 - 扬州市打造"政策智配+资金秒达"服务体系 实现惠企资金"零跑腿""零时差"精准落袋 [3] - 爬山虎科技从申请到3万元知识产权奖补资金到账仅用3个工作日 较传统流程提速85% [3] - 扬州整合12个部门46项奖补政策为"政策工具包" 首批8类政策实现"秒兑" 计划年内80%以上政策实现"无感兑现" [3]
规范涉企执法不是“雷阵雨”
广州日报· 2025-05-22 21:17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 - 专项行动聚焦整治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1]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1]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表明规范涉企执法不是短期行为,需要长期坚持 [1] 当前涉企执法存在的问题 - 一些基层存在执法"任性"问题,个别地方以执法办案之名行攫取经济利益之实 [1] - 尽管政策要求防止以罚代管、逐利罚款等行为,但个别地方依旧顶风作案,大搞"罚款政绩" [1] - 这些现象虽然是个别的,但其产生的"蝴蝶效应"容易让企业"体感"不佳、有损当地营商环境 [1]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 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首部专为民营经济"量体裁衣"的基础性法律,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法律方式固化 [2] - 法律内容包括规范异地执法行为、禁止为经济利益等目的滥用职权实施异地执法 [2] - 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配套规定出台,落实支持保障措施,以法治之力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2] 强化监督机制 - 我国已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督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制度条款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3] - 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违规执法行为的监督和问责力度不够 [3] - 司法行政部门要建立涉企行政执法诉求沟通机制,加强行政执法检查,及时纠正不当行为 [3] - 需要创新监管方式,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抑制地方政府违规执法冲动 [3]
【社论】规范涉企执法,让企业轻装上阵
搜狐财经· 2025-05-22 16:29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 - 司法部明确专项行动聚焦整治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1] - 市场监管总局指出当前部分领域乱收费问题仍然存在,亟需综合施策重拳整治,切实为企业减负 [1]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均强调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凸显其重要性 [1] 专项行动聚焦的四类问题 - 纠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行为 [2] - 打击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行为 [2] - 解决执法标准不一致、要求不统一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 [2] - 查处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该罚不罚、吃拿卡要、粗暴执法等违反执法规范要求行为 [2] 专项行动的实施与长远措施 - 专项行动为职能部门竖立公正文明执法的信标,便于精准高效锁定和查处问题 [2] - 需强化源头治理,加快修订行政处罚法、价格法等法律及配套法规,避免收费政策带病运行 [2] - 规范涉企执法与法治政府建设相向而行,是服务市场扶助企业的重要一步 [3]
鲁西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召开
齐鲁晚报网· 2025-05-22 14:1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李潇 5月22日,菏泽鲁西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召开,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和 相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下步工作。市政协副主席、鲁西新区党工委书记朱中华出席会议并讲话,鲁西 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新国主持会议。 会上,宣读了相关文件,部分区直部门、镇街进行发言。 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区直各部门主要、分管及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各镇街主要负责及分管同 志,各分支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区属国有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园区专班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朱中华指出,近年来,党工委、管委会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持之以恒 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得到广大市场主体的认可。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 高政治站位,持续优化办事程序,提升服务质效,切实增强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全区经济社 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朱中华强调,要扭住关键环节,持续深化"三亮"专项行动,着力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与基本公共服务水 平,推动重点工作提质增效。要坚持标本兼治,聚焦法治、政务、社会三大环境,着力构建"企业最有 感"的营商环境。要强化担当作为,以组织领导、作风建设、队 ...
对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动真碰硬”——国新办介绍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最新进展
新华社· 2025-05-22 14:10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进展 - 专项行动自3月在全国全面推开,司法部统筹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同题共答[1] - 行政罚款数额总体呈下降趋势,乱检查得到有效遏制[1] - 截至5月21日,共汇集问题线索6232条,督促办理5246条,整治问题涉案金额3.35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3] 专项行动聚焦的突出问题 - 纠治四类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乱收费/罚款/检查/查封、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执法标准不一致加重负担、滥用职权等违反执法规范行为[2] - 重点领域包括食品药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与企业和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3] 优化涉企收费与执法监管措施 - 市场监管总局严查政府部门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超标准收费等行为,强化交通物流和水电气暖行业收费监管[3] - 加快涉企收费监测平台建设,出台《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强化制度刚性[3] - 应急管理部推行7项"轻微首违不罚"措施,对严重违法行为实施"一案双罚"(处罚企业和负责人)[4] 执法方式创新与法治保障 - 多地探索柔性执法,出台免罚清单或绿色通道,平衡执法力度与服务温度[6] -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禁止滥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和趋利性异地执法,为规范执法提供法律支撑[6] - 司法部强调对食品药品等领域坚持"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6] 下一步行动方向 - 加大对问题查纠整改监督力度,对典型案件重点督办或提级办理[7] - 对纠治不力地区采取约谈、通报、曝光等措施推动落实[7]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 - 专项行动自2023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 截至5月21日共汇集问题线索6232条 督促办理5246条 整治问题涉案金额3.35亿元 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 [2] - 专项行动聚焦四类突出问题: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 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执法标准不一致加重企业负担 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违反执法规范行为 [3] - 行政罚款数额总体呈下降趋势 乱检查得到有效遏制 [2] 市场监管领域治理措施 - 重点整治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超标准收费/转嫁审批成本等违规行为 严查行业协会商会利用行政影响力强制收费 强化交通物流领域收费监管 [4] - 全面清理存量涉企收费政策 严格新政策合规审查 加快涉企收费监测平台建设 推动跨领域联合治理 [4] - 构建常态化监管法规体系 强化法治保障震慑违规收费 [4] 安全生产执法改进方向 - 完善分类分级检查制度 规定执法频次上限 制定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 推进包容审慎执法 [5] - 对严重违法行为实施联合惩戒/移送司法机关 依法采取"一案双罚"措施 [5] - 将重大事故隐患纳入检查重点事项清单 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 [6] 专项行动后续计划 - 对突出问题/典型案件重点督办或提级办理 对纠治不力地区采取约谈/通报/曝光等措施 [6] - 分期分批赴各地调研指导 适时开展阶段性评估 研究完善常态化监督机制 [6]
挽回近亿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重点关注这些领域
券商中国· 2025-05-22 10:04
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成果 - 专项行动自3月开展以来整治问题涉案金额达3.35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 [1][3] - 重点领域覆盖食品药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 [1][2] - 截至5月21日工作平台汇集问题线索6232条,督促办理5246条 [3] 专项行动聚焦的四大突出问题 - 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问题 [2] - 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行为 [2] - 执法标准不一致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 [2] - 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及"吃拿卡要"等违反执法规范的行为 [2] 市场监管总局强化涉企收费监管措施 - 将出台《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并修订《价格法》,提高违法成本 [4][5] - 严查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超标准收费等违规行为 [4] - 整治行业协会商会强制收费及交通物流、水电气暖等行业收费问题 [4] - 清理存量涉企收费政策,严格新政策合规审查 [4] 司法部完善执法长效机制 - 研究制定《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健全准入和退出机制 [6] - 拟出台《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明确权力边界和禁止性行为 [6] - 重点解决粗暴执法、任性执法和机械执法等问题 [5][6] 监管技术及协同机制创新 - 加快涉企收费监测平台建设,利用监测点数据采集识别风险 [4] - 建立跨部门问题线索共享和快速处置机制 [4]
河南汝阳县:打造优质服务新高地 助力企业持续发展
中国发展网· 2025-05-22 09:13
政策落实与惠企红利 - 全面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2] - 通过"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活动搭建用工平台,2025年组织招聘9场,提供就业岗位2 12万个,95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入职689人 [2] - 简化创业担保贷款流程,发放贷款400万元,直接扶持创业2人,带动就业19人 [2] - 建立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开展"人社服务进园区"活动,主动解决用工难题 [2] 服务流程优化 - 推行"综合柜员制",整合社保、就业等业务,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材料精简30%,时限压缩50% [3] - 推广"河南社保APP""豫事办"等线上平台,养老保险转移、失业金申领等高频业务实现"零跑腿" [3] 权益保障与劳动关系 - 推行"教育整改为主、行政处罚为辅"的柔性执法模式,对轻微违法行为首次不罚 [4] - 完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设立仲裁"绿色通道",案件调解成功率超市定目标,平均办结周期缩短至30天 [4] 未来规划 - 探索"免申即享"服务模式,推动政策直达企业 [4] - 打造"智慧人社",扩大"跨省通办"业务范围 [4] - 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精准对接需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