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

搜索文档
一度涨超10%!港股再添千亿汽车巨头
证券时报· 2025-09-25 10:35
历经21年的坎坷上市之路后,奇瑞汽车终于圆了上市梦。 9月25日,奇瑞汽车正式在港股上市。不过,首日表现并不太亮眼,尽管盘初涨幅一度超过10%,但收盘时已收窄至3.80%,总市值达到1841亿港元。 奇瑞汽车最早曾在2004年尝试IPO,后续又有多次尝试,但始终未能如愿,直到此次赴港上市,奇瑞汽车终于圆了上市梦。 募资规模91.45亿港元 奇瑞汽车在上市前发布的最终发售价及分配结果公告显示,奇瑞汽车本次发售价为30.75港元,一共募资91.45亿港元,所得款净额为88.79亿港元。 | 所得款項 | | --- | | 所得款項總額(附註) 9.145.0百萬港元 | | 減:按最終發售價計算之估計應付上市開支 265.7百萬港元 | | 所得款項淨額 8.879.3 百 萬港元 | | 附註:所得款項總額指本公司有權收取的金額。有關所得款項用途的詳情,請參閱招股章程 「未來計劃及所得款項用途」一節。本公司將按招股章程」未來計劃及所得款項用途」一 | 这一募资规模在今年的港股新股中名列第6,今年前5名新股的募资总额均超过百亿港元。 在认购方面,本次奇瑞汽车公开发售(散户认购)项下的认购倍数为308.18倍,虽 ...
一度涨超10%!港股再添千亿汽车巨头
证券时报· 2025-09-25 10:29
历经21年的坎坷上市之路后,奇瑞汽车终于圆了上市梦。 9月25日,奇瑞汽车正式在港股上市。不过,首日表现并不太亮眼,尽管盘初涨幅一度超过10%,但收盘时已收窄至3.80%,总市值达到1841亿港元。 奇瑞汽车最早曾在2004年尝试IPO,后续又有多次尝试,但始终未能如愿,直到此次赴港上市,奇瑞汽车终于圆了上市梦。 募资规模91.45亿港元 奇瑞汽车在上市前发布的最终发售价及分配结果公告显示,奇瑞汽车本次发售价为30.75港元,一共募资91.45亿港元,所得款净额为88.79亿港元。 | 序号 | 代码 | 名称 | J 实际募资总额(百万港元) | | --- | --- | --- | --- | | 1 | 3750.HK | 宁德时代 | 41,005.72 | | 2 | 2259.HK | 紫金黄金国际 | 24.984.24 | | 3 | 1276.HK | 恒瑞医药 | 11,373.60 | | 4 | 2050.HK | 三花智控 | 10,736.37 | | 5 | 3288.HK | 海天味业 | 10.571.45 | | 6 | 9973.HK | 奇瑞汽车 | 9.145.00 ...
奇瑞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港股新机会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9-25 10:00
上市表现与募资 - 9月25日港交所挂牌上市 首日股价大幅上涨超过13% 市值一度突破2000亿港元 收盘报31.92港元/股 [1] - 以招股价上限30.75港元/股定价 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 成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3] - IPO引入13名基石投资者 总认购额5.87亿美元(约45.73亿港元) 包括国资基金璟泉善瑞认购14.80亿港元 高瓴旗下HHLR认购6000万美元 上海景林认购5500万美元 地平线机器人认购4000万美元 以及晶合集成、国轩高科、星宇股份等产业链企业参与 [7] 资金用途与战略布局 - 募资净额将用于研发乘用车车型以扩大产品组合 投入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 拓展海外市场与全球化策略 提升芜湖生产设施 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3] - 构建五大品牌矩阵:奇瑞品牌覆盖主流市场 捷途专注旅行场景 星途深耕豪华领域 iCAR聚焦年轻电动化需求 智界发力高端智能赛道 实现从燃油到新能源、大众到高端的全覆盖 [9] 经营业绩与增长态势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926.18亿元跃升至2698.97亿元 净利润由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 [10]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82.23亿元 同比增长24.25% 净利润47.26亿元 同比增长90.87% [10] - 2024年8月集团销售汽车24.27万辆 同比增长14.6% 其中奇瑞汽车股份销售23.08万辆 同比增长12.3% 新能源汽车销售7.12万辆 同比增长53.1% 出口12.95万辆 同比增长32.3% 连续4个月出口超10万辆 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 [9] - 1-8月累计销售汽车172.7万辆 同比增长14.5% [9] 历史背景与行业定位 - 自2004年起多次探索上市 受市场环境制约未果 此次港股IPO成功实现资本化突破 [9] - 作为中国少数未上市大型汽车制造商 需通过上市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以维持行业领先地位 [11]
汽车品牌TOP15排名,智能技术赋能出行场景|世研消费指数品牌榜Vol.72
36氪· 2025-09-25 09:36
品牌热度排名 - 比亚迪以1.84综合热度位列榜首 [1][2] - 丰田和大众分别以1.83和1.78的热度位列第二和第三 [1][2] - 吉利银河、鸿蒙智行、理想汽车、零跑汽车和五菱汽车为新上榜品牌 [2] 头部车企竞争策略 - 比亚迪通过阶梯式降价(海豹最高降5.3万)和海外本地化生产(泰国、巴西)刺激需求 [3] - 大众采用"一口价+终身质保"政策覆盖8-30万SUV价格带 推动销量同比增长 [3] - 两家公司均构建全矩阵产品:比亚迪覆盖海鸥至汉L/唐L的A0至高端市场 大众以"油电同进"战略平衡燃油与电动布局 [3] 技术驱动与场景化定位 - 鸿蒙智行依托华为鸿蒙生态 聚焦智能座舱交互与无缝互联体验 [4] - 理想汽车通过增程式技术解决里程焦虑 配备家庭场景化功能如加热通风座椅 [4] - 零跑汽车下放电池管理与自动驾驶辅助技术 实现亲民价格与科技感平衡 [4] 行业监测体系 - 世研消费指南针指数涵盖12大行业包括汽车消费、3C数码、医疗健康等 [6] - 指数系统通过多维度数据追踪消费趋势 包含品牌热度榜、行业热力榜等细分榜单 [5]
新铝时代(301613)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925
2025-09-25 09:30
核心业务与技术优势 - 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铝合金零部件研发生产 核心产品为电池盒箱体 [2][4] - 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研发 数字化全流程挤压控制技术 先进FSW焊接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4] - 具备全产业链一体化业务体系 覆盖上游熔铸 中游铝合金挤压 下游深加工并配套工装模具 [2][5] - 2024年5月通过宁德时代合格供应商审核 已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并实现批量供应 [9][13] 财务表现与订单情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上升68.82% 主要因电池盒箱体订单增加 [11] - 与宁德时代 中创新航签订协议 获得多个电池盒箱体相关产品定点项目 [11] - 目前在手订单充足 供货量持续增长 [8] - 公司现金流充足 经营情况良好 [7][10] 并购重组进展 - 拟收购宏联电子 其主营显示器支架及底座 精密冲压件及结构件产品 [3] - 宏联电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客户包括戴尔 联想 小米等国际头部品牌 [3] - 已收到深交所《审核问询函》 正在组织回复工作 [5][7][9] - 通过定向增发优化资本结构 引入战略资源 [4] 新产品与市场拓展 - 开展固态电池的电池盒箱体开发工作 [9] - 积极开发新能源下游行业所需关键零部件新产品 [3][5] - 宏联电子已在机器人 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获得客户认证及供应商资格 [3] - 瞄准3C行业对高精度 高表面材料的巨大需求缺口 [9] 股价与信息披露 - 公司经营情况稳定 股价波动受宏观环境 市场变化等多因素影响 [6][7][10][11] - 计划于2025年10月27日披露三季报 [6][8] - 将严格按照监管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7][9][11]
太力科技:目前,公司的材料技术暂未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9:21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利用真空封装技术研发的自动充气床垫可作为睡垫应用于新能源车内 [2] - 公司自研的功能粘胶蘑菇搭扣相关产品可取代传统机械紧固连接方式 广泛应用于工业、航空、汽车、家居等的内饰面板、移动式配件、装饰物的连接和固定 [2] - 公司正积极探索将新材料技术方案应用于电池组件防护、运输等环节 [2] 技术研发方向 - 公司基于柔性防护领域及高剪切吸能减震领域的应用研发进行新材料技术探索 [2] - 公司材料技术暂未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但会持续关注材料应用的新领域和新机会 [2]
新铝时代:宏联电子主要从事显示器支架及底座、精密冲压件及结构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5 09:16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宏联电子深耕消费电子领域 主要从事显示器支架及底座、精密冲压件及结构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公司为细分领域国内领军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客户资源丰富、技术水平成熟、市场份额稳固 [1] 客户与合作网络 - 下游核心客户包含戴尔、联想、小米、北美某全球知名电子企业等国际头部品牌 [1] - 与富士康、纬创、冠捷、佳世达等多家大型知名代工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1] 技术研发与新兴领域拓展 - 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在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实现突破 [1] - 已获得新兴领域客户的认证及供应商资格 [1]
智己疯起来,谁不害怕?
半佛仙人· 2025-09-25 09:10
产品性能 - 智己新款LS6作为增程车型纯电续航达到450公里 远超市场常规增程车50-300公里续航水平 [3] - 车辆综合续航能力达1500公里 配备66度大容量电池 [3] - 采用全系800V高压平台 支持后轮转向系统并配备蟹行模式 大幅缩小转弯半径 [6] - 车身尺寸达4.937米车长与2.960米轴距 提供巨大乘坐空间 [6] - 搭载21个扬声器与主动降噪技术 除最低配外均配备后轮转向功能 [6][7] 市场表现 - 新车预售两周即获得4.8万辆订单 起售价定为19.79万元 [3][6] - 超高性价比配置组合引发市场强烈反响 消费者认知从"看不懂"转向"想要" [6] 技术突破 - 大电池增程技术路线实现量变到质变 打破传统油电技术边界 [3][4] - 行业头部Momenta辅助驾驶系统与超低油耗表现形成技术组合优势 [7] 品牌背书 - 智己作为上汽集团子公司 直接获得上汽在供应链整合与造车经验方面的全面支持 [11][17] - 上汽集团拥有大众/奥迪/通用等国际车企合作经验 供应链管理能力位居行业前列 [17] - 母公司背书有效解决新能源车企信任危机 消费者更看重品牌持续经营能力而非单纯性价比 [11][14][15]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洗牌后 消费者从追求新潮转向注重产品可靠性与企业生存能力 [11][14] - 市场认知发生转变 传统大厂子品牌因具备扎实造车经验与供应链优势获得青睐 [12][19] - 产品竞争维度从单一参数对比升级为技术/价格/品牌可靠性的综合考量 [15][19]
太力科技(301595.SZ):公司的材料技术暂未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格隆汇· 2025-09-25 09:03
产品与技术应用 - 公司利用真空封装技术研发自动充气床垫 可作为睡垫应用于新能源车内 [1] - 自研功能粘胶蘑菇搭扣产品可取代传统机械紧固连接方式 无需钻孔/螺旋/拧紧/缝合工艺 广泛应用于工业/航空/汽车/家居的内饰面板/移动式配件/装饰物连接固定 [1] - 基于柔性防护及高剪切吸能减震领域研发 正积极探索新材料技术方案应用于电池组件防护及运输环节 [1] 业务发展布局 - 当前材料技术暂未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1] - 公司将持续关注材料应用新领域和新机会 [1] - 相关业务拓展将依规及时披露 [1]
【免费参会】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
鑫椤锂电· 2025-09-25 08:40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 聚焦硅基负极突破·擘画固态电池新篇 [2] - 主办方:鑫椤资讯 生态合作伙伴为杉杉科技 [3] - 会议时间:2025年11月12-13日(12号报到) [3] -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3] - 企业参观及晚宴:11月11日上海杉杉企业参观活动及12日招待晚宴仅面向已缴纳会议费客户开放 [6] 行业背景与核心观点 -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驱动新能源汽车、智能消费电子、eVTOL、人形机器人、AI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 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锂离子电池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4] - 硅基负极材料凭借超高的理论比容量成为推动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技术革命的关键材料 是突破现有电池技术瓶颈的核心方向 [4] - 传统负极市场竞争加剧 硅基负极领域成为业内各企业角逐的新方向 [4] - 2025上半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纯品产量为4396吨 同比增长76% [4] - 硅碳负极材料商业化应用目前集中在消费电子、电动工具领域 在动力电池领域渗透率相对较低 [4] - 多孔硅碳的突破性进展和应用将推动硅基负极在动力电池领域进入产业化导入快速阶段 [4] - 固态电池或将成为硅基负极材料应用的主要增长点 [4] - 预计到2028年硅基负极(单体)产量将达2.53万吨 2024-2028年年复合增速(CAGR)预计高达50% [5] - 硅基负极产业化进程面临材料本征缺陷、工艺复杂度高、产业链协同不足等挑战 [5] 会议议程与议题 - 会议日程:11月11日企业参观 11月12日报到及晚宴 11月13日全天会议 [6] - 核心议题包括:新型硅基负极产品开发瓶颈及解决方案(碳一新能源)[7] 硅基负极规模化应用的降本策略(贝特瑞)[8] 高首效长循环硅基负极开发制备(上海杉杉科技)[8] 多孔碳材料开发制备及技术趋势(深圳索理德)[8] 硅基负极大规模制备难点及方案(洛阳联创锂能)[8] 不同电解质体系固态电池中硅基负极需求差异(至微新能)[8] 新型多孔炭材料的开发与储能应用(国科炭美)[8] 单壁碳管在硅负极材料体系下的应用价值(道氏科技)[8] 硅基负极市场及在数码、大圆柱电池应用市场展望(鑫椤资讯)[8] 大圆柱电池开发(待定)[8] 硫化物固态电池研发(待定)[8] 以装备智造之力赋能固态电池加速量产(先导集团)[8] 全固态电池技术开发路径及规模化应用难点(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8] 全球电池市场展望(鑫椤资讯)[8] 参会信息 - 参会费用:2800元/位 [9] - 限时免费参会(不含餐)名额仅限200人 报完为止 [9] - 企业赞助参会方案需详询主办方 [9] 往届会议 - 2025年7月8-9日举办第三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展望高峰论坛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