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铝合金零部件

搜索文档
旭升集团涨2.13%,成交额2.5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82.8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02:0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9日盘中股价上涨2.13%至19.20元/股 总市值183.04亿元 成交额2.51亿元 换手率1.40%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82.81万元 特大单买入1641.08万元(占比6.54%)卖出3035.40万元(占比12.11%) 大单买入5992.61万元(占比23.90%)卖出4415.48万元(占比17.61%)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50.35% 近5日涨13.95% 近20日涨34.17% 近60日涨49.65%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1月10日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 2003年8月25日成立 2017年7月10日上市 主营精密铝合金零部件研发生产与销售 专注汽车轻量化解决方案 [1] - 收入构成:汽车类81.35% 其他类14.23% 工业类1.99% 模具类1.49% 其他(补充)0.94%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概念板块包括汽车零部件、蔚来汽车概念、小米汽车概念、宁德时代概念、新能源车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0.96亿元 同比减少2.47% 归母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减少24.22%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5.99万户 较上期增加6.00% 人均流通股15927股 较上期减少5.6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0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57亿元 [3] 机构持仓情况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1387.46万股 较上期减少214.24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为新进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438.98万股 [3] - 富国稳健增长混合A(010624)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300.00万股 数量与上期持平 [3]
旭升集团股价跌5.02%,富国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300万股浮亏损失29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6:15
股价表现 - 9月26日股价下跌5.02%至18.35元/股 成交额9.96亿元 换手率5.59% 总市值174.93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精密铝合金零部件研发生产与销售 专注于汽车轻量化解决方案 [1] - 汽车类业务占比81.35% 其他类14.23% 工业类1.99% 模具类1.49% 其他补充0.94% [1] 机构持仓情况 - 富国稳健增长混合A持有300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31% 当日浮亏约291万元 [2] - 该基金规模50.54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30.61% 近一年收益52.58% 成立以来亏损15.09%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范妍任职9年337天 管理总规模76.1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87.76% 最差回报-15.11% [3]
旭升集团股价跌5.02%,南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438.98万股浮亏损失425.8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6:14
股价表现 - 9月26日股价下跌5.02%至18.35元/股 成交额达9.96亿元 换手率5.59% 总市值174.93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精密铝合金零部件研发生产与销售 专注于汽车轻量化解决方案 [1] - 汽车类业务收入占比81.35% 其他类占14.23% 工业类占1.99% 模具类占1.49% 其他补充占0.94% [1] 机构持仓情况 - 南方中证1000ETF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438.98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46%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425.81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南方中证1000ETF最新规模649.53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27.39% 近一年收益61.83% 成立以来收益12.74% [2] - 基金经理崔蕾管理资产总规模949.76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145.27% 最差回报-15.93% [3]
旭升集团构筑技术护城河 储能及机器人等新兴业务布局取得显著突破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0:4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96亿元 其中第二季度营收10.50亿元 同比增长3.8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亿元 扣非净利润1.77亿元 [1] 业务转型与战略布局 - 公司从零部件供应商向轻量化系统解决方案商转型 聚焦新能源车和机器人业务 [1] - 依托海外生产基地布局全球市场 夯实全球化业务基础 [1] - 长期专注精密铝合金零部件研发生产 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 [1] 新兴业务突破 - 储能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3亿元 同比爆发式增长 产品包括储能电池外壳、散热模块外壳及结构支架 [2] - 与全球知名储能系统集成商达成合作 产品应用于户用及大型储能项目 [2] - 机器人领域聚焦关节壳体、躯干结构件 与国内外头部机器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并获得多个项目定点 [2] 材料技术创新 - 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技术实现部件减重30% 同时保持优异力学性能 [3][4] - 产品矩阵从传统铝合金扩展至高强度镁合金、复合材料等新型轻量化材料 [4] - 液态模锻工艺使产品重量降低20%以上 显著提升NVH性能与疲劳寿命 [4] 研发投入与专利成果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1.09亿元 研发费用率5.21% 处于行业上游水平 [4] - 截至2025年6月末共计拥有363件有效专利 [4] - 开发副车架一体压铸技术 采用三级高真空模具设计 提高悬架系统连接刚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