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

搜索文档
信邦智能股价震荡下行 盘中一度快速反弹2%
金融界· 2025-08-26 18:00
股价表现 - 8月26日开盘价46.38元 盘中最高价47.35元 最低价45.48元 收盘价45.57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28% [1] - 早盘9点35分出现快速反弹 5分钟内涨幅超过2% [1] 资金流向 - 8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46.14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374.13万元 [1] 公司业务属性 - 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 主营业务为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领域 [1] - 具有机器人概念和新型工业化题材属性 [1] - 公司注册地位于广东省 [1]
新疆哈密正全力锻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华社· 2025-08-26 12:13
工业经济总体发展 - 哈密市构建以煤炭煤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质生产力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工业经济从弱到强、从规模扩张到质效并举的历史性跨越 [1] 煤炭煤化工产业 - 煤炭预测资源量达5708亿吨,含油率高、品质优异,是国家煤制油气战略基地 [1] - 形成煤制甲醇、煤焦油加工、荒煤气制乙二醇等完整产业链,煤炭年转化量近7000万吨,建成一批国家级示范项目 [1] - 2024年工业增加值较2012年增长4.8倍,占全市经济比重57.6%,提高23.8个百分点 [1] 新能源产业 - 电力总装机容量3486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67.8%,稳居全疆首位 [1] - 建成"两直两交四方向"外送电格局,"疆电外送"特高压直流第三通道正式投运,哈密绿电7毫秒直达重庆 [1] - 2024年外送电量663.4亿千瓦时,占"疆电外送"总量一半以上,风光火储一体化能源基地规模全国领先 [1] 高端装备制造业 - 建成全疆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本地化生产率超70% [2] - 具备年产风电整机2200万千瓦、叶片1320套、塔筒40万吨能力 [2] - 重型齿轮箱、退役叶片循环利用等项目持续补链强链,光伏、储能、氢能等高端装备板块加速集聚 [2] 新质生产力布局 - 积极响应"东数西算"战略,携手重庆打造"疆算入渝"工程,建设哈密(伊吾)算力创新示范区,推动算电协同、区域联动 [2] - 氢能示范应用走在全国前列,建成加氢站2座,投运氢燃料车辆42台,年内计划推广超1000辆,全力打造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 [2] 工业创新体系 - 设立5亿元人才发展基金,建成富油煤科创园、能源算力融合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2]
光弘科技上半年营收33.18亿元同比增0.17%,归母净利润9934.31万元同比增0.46%,毛利率下降0.63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8-26 11: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18亿元 同比增长0.17% [1] - 归母净利润9934.31万元 同比增长0.46% 扣非归母净利润8588.32万元 同比增长7.21% [1] - 基本每股收益0.13元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0% [2] - 毛利率11.57% 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 净利率3.37% 同比下降0.65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毛利率11.70% 同比上升0.11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0.36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净利率3.81% 同比上升0.71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1.23个百分点 [2] 费用结构 - 期间费用2.69亿元 同比增加1271.71万元 期间费用率8.10% 同比上升0.37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9.82%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5.84% [2]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1.94%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65.23% [2] 估值指标 - 市盈率97.72倍 市净率4.95倍 市销率3.83倍 [2] - 股东总户数7.73万户 较一季度末下降7815户 降幅9.18% [2] - 户均持股市值24.92万元 较一季度末下降0.19% [2]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类68.50% 汽车电子类23.13% 网络通讯类6.12% 其他2.25% [3] - 从事电子产品PCBA和成品组装 提供研发设计及供应链服务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3] - 概念板块包括消费电子 机器人概念 新型工业化 安防 物联网 [3]
“十五五”规划的两条主线(国金宏观张馨月)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8-26 10:03
"十五五"规划宏观环境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 需推动经济年均增速保持在4.4%以上 其中2026-2030年GDP年均实际增速应不低于4.8% [4] - 外部环境面临大国竞争加剧 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指数中枢较"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抬升 内部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 居民消费率仅39.9% 大幅低于美国68%的水平 [7][9] - 人口结构加速老龄化 2024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5.6% 预计2030年将达18.3% 接近重度老龄化社会标准 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期 202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 [12][15] 扩大内需战略实施路径 -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当前中国劳动报酬占比52% 低于美国56.2%、欧盟57.2%和韩国58.9% 同时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长期保持在43%左右 [23] - 强化社会保障体系 重点补齐教育医疗养老民生短板 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均月领取养老金246元 农村居民消费倾向显著高于城镇 [29] - 服务消费占比46.1% 低于发达国家50%以上水平 "十五五"时期将通过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 推动服务消费占比跨越50%门槛 [30][31] - 建立促消费长效机制 计划将最终消费率提高5-8个百分点 当前中国最终消费率55%-57% 远低于发达国家75%-80%水平 [33] - 推动财税体制改革 将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 2024年消费税收入16532亿元 目前全部归属中央 [37] 新型城镇化释放内需潜力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计划从67%提升至70%以上 2.5亿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将释放消费潜力 2023年新市民人均消费支出较农村居民高约35% [16][39] - 发展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 加快县域商业设施建设 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扩大内需有效抓手 [40] 新质生产力发展重点 - 重点攻关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基础软件等产业链技术 金融政策将提供中长期融资支持 [43] - 2024年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研发强度2.7% 但基础研发支出占比仅6.9% 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12%-15%水平 计划大幅提升该指标 [45] - 传统产业占比超80% 将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4.9% 计划保持合理比重 [49][52] - 培育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六大方向 [50][51]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 建立新型举国体制攻关核心技术 完善"揭榜挂帅"机制 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44] - 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为产业升级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 [49][54]
【头条话题】 以服务型制造助推新型工业化
证券时报· 2025-08-25 22:23
服务型制造的概念与特征 - 服务型制造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新产业形态 具有中国特色 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2] - 该模式聚焦市场需求 形成产品生产与服务提供紧密融合的生产方式 具有跨领域、全周期、定制化、一体化及多重价值等特性 [2] - 实践模式包括定制化服务、总集成总承包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等 已得到广泛应用 [2] 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成效 - 2018-2022年间 示范企业数字化投入增速达125.15% 研发增速78.52% 资产总额增加70.33% [3] - 示范企业营收增长55.43% 服务收入增长85.50% 资本积累率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 [3] - 研发投入强度超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近3倍 疫情期间营收增速达行业平均水平两倍左右 [3] - 2020-2022年资产规模整体增速19.86%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13.31% [3] 未来发展路径与战略方向 - 需围绕新型工业化和先进制造业体系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引领 [3] - 提高思想认识 突破传统产业认知 增强对产业融合化趋势的理解 坚定企业转型决心 [4] - 深化创新实践 探索通用目的技术集群驱动下的产业融合发展规律 推广成熟经验 [5] - 推动产品与服务全方位融合 构建智能产品服务生态系统 培育生产制造与体验服务融合场景 [5] 企业协同与产业生态构建 - 激发中小企业活力 通过多样化产品和精准化服务融合完成转型 鼓励大中小企业形成协同发展关系 [6] - 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产能和供应链体系 通过技术、设计、品牌等外溢带动其发展 [6] - 打造云上服务平台 整合资源 探索共享制造格局 实现"平台接单、多厂协同" [6] - 推动产业组织向协同化、生态化演进 建设服务型制造聚集区 打造跨区域、跨产业的制造服务集成系统 [7] 技术支撑与生态优化 - 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强化生产性服务业赋能 加强中试服务和技术推广体系 [7] - 推动工业设计与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结合 发展人工智能驱动的新服务场景 [7] -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深化"5G/6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 增强工业数据要素供给能力 [7] - 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强化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公共服务和国际合作 [7]
柏诚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5 21:28
利润分配方案 - 2025年半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总股本528,018,424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6,400,921.20元 [3][7][8] - 分红金额占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1.62%,净利润为83,495,286.82元 [3][8] - 分红方案由董事会审议通过,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属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授权范围 [3][7][10] 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3,495,286.82元,母公司净利润72,350,774.44元 [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母公司累计可供分配利润836,024,923.39元 [8]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4,042.69万元,减少2025年半年度利润总额4,042.69万元 [66] 业务发展与战略布局 - 新增经营范围"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拓展业务领域 [5] - 模块化业务板块2025年上半年新增合同额1,419.92万元,海外业务贡献显著提升 [68] - 装配式模块化生产项目延长实施期限至2027年4月,因市场认知度和产品接受度需时间培育 [56]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1,360,690,435.57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使用余额详见附表 [38][39] - 累计使用超募资金52,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29.20% [47][48][49] - 募集资金专户管理规范,未发生违规情形,闲置资金用于现金管理和补充流动资金 [39][42][43]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调整为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新增职工代表董事 [72] - 2025年上半年累计现金分红30,148.21万元(含税),持续稳定回报股东 [69] - 通过业绩说明会、投资者调研等多渠道加强投资者沟通,提升ESG评级 [70][71] 技术创新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为高科技产业洁净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具备EPFC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67] - 拥有百余项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成果,2025年上半年持续投入装配式模块化技术研发 [69] - 洁净行业头部企业之一,模块化产品在电子及生物医药项目中推广运用 [67][68]
波长光电股价震荡下行 盘中一度快速反弹2%
金融界· 2025-08-25 19:2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5日收盘股价报88.66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24% [1] - 早盘10时13分出现快速反弹 5分钟内涨幅超过2% 最高触及90.8元 [1] - 当日成交额达3.04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714.18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0.42%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8162.40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达1.99% [1]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光学光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医疗设备、工业检测等领域 [1] - 公司是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 涉及AI眼镜、新型工业化等产业方向 [1]
【头条话题】以服务型制造助推新型工业化
证券时报· 2025-08-25 18:27
服务型制造概念与特征 - 服务型制造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新产业形态 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2] - 该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 形成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紧密融合的生产方式 具有跨领域划分、全周期、定制化、一体化等特性[2] - 实践中已形成定制化服务、总集成总承包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等多种成熟模式[2] 企业实践成效 - 2018-2022年间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数字化投入增速达125.15% 研发增速78.52% 资产总额增加70.33%[3] - 示范企业营收增长55.43% 服务收入增长85.50% 资本积累率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3] - 研发投入强度超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近3倍 2020-2022年疫情期间营收增速达行业平均水平两倍左右[3] - 资产规模整体增速为19.86%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13.31%[3] 发展路径与政策方向 - 需提高思想认识 将服务型制造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及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4] - 深化创新实践 探索通用目的技术集群驱动下产业融合发展规律 推动"产品服务化+服务产品化"双向突破[5] -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融通发展格局 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产能体系和供应链体系[6] - 推动产业组织向协同化、生态化演进 建设服务型制造聚集区 打造跨区域跨产业的制造服务集成系统[7] - 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强化生产性服务业赋能 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完善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7] 技术驱动背景 -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等通用目的技术加速创新 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1] - 技术普及应用促使全球产业要素资源重组和产业结构重塑 改变全球产业竞争格局[1] -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相互渗透 制造与消费融合共生 形成经济新形态[1]
泰山区:“搬家工程”推动输变电高端装备产业升级
齐鲁晚报网· 2025-08-25 10:29
产业集群发展 - 泰山区是全国五大变压器高压开关设备研发制造基地之一,产业链现有规模以上企业28家 [1] - 省庄镇规划建设总占地1500亩的高端智能电气产业园,一期500亩已入驻5家企业,预计新增产值4亿元,新增工业税收1500万元 [2] - 通过建设新型产业园区形成"三个一体化"布局,包括泰山协同创新产业园、高端智能电气产业园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 [3] - 建立共享车间和资源共享平台,为53家输变电企业提供协同服务,鲁能泰山电力设备本地配套率达60% [3] - 建成东部新城双创中心(占地86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入驻35家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3.5亿元,税收700万元 [3] - 采用"国企+园区"模式建设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吸引5家小微企业入驻,投产后预计产值3.5亿元 [3]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改造 - 泰开电力电子公司改造2条生产线使装配效率提高两倍,更新706台设备(占比65%)使效率提升40% [4] - 立体仓储物资流转效率提高一倍,产能实现翻番,投资8000万元建设ERP-MES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 [4] - 实施"设备焕新"专项行动,推动"四换工程"(高端换低端、数控换机械、成套换单台、智能换人工) [5] - 与高校共建7个产教融合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实施15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 [5] - 产业链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研发平台34个,专利超过1200项 [6] 营商环境与服务优化 - 通过"三个一线"服务模式(项目保障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政策扶持到一线)提供定制化服务 [8] - 实行"并联审批、容缺预审、帮办代办"等六项机制,实现"签约即挂牌、拿地即开工" [8] - 创新"企业点单、专班派单、部门接单"流程,解决正泰电气高压线迁移等关键问题 [7][8] - 2025年正泰电气智造产业园等2个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9个项目纳入区级重点项目 [8] 产业经济成效 - 2025年上半年输变电产业实现营收46.6亿元(同比增长27%),利润3.93亿元(同比增长50%) [9] - 工业税收总额2亿元(同比增长36%),年底将成为全区首个百亿级产业 [9]
梅安森跌2.05%,成交额2.1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252.4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06:1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5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14.35元/股 成交额2.12亿元 换手率5.73% 总市值44.1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252.45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1523.09万元(买入583.75万元占比2.76% 卖出2106.84万元占比9.95%) [1] - 大单净流出2729.36万元(买入4280.16万元占比20.21% 卖出7009.52万元占比33.09%) [1] - 年内股价下跌2.18% 近5日跌3.37% 近20日涨5.90% 近60日涨10.98%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3亿元 同比减少4.16% [2] - 归母净利润2872.78万元 同比减少10.80%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2.47万户 较上期减少2.25% [2] - 人均流通股10226股 较上期增加3.12% [2] - 华夏稳增混合(519029)为第三大流通股东 持股246.93万股 较上期减少207.76万股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物联网及安全领域成套技术与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运维服务 [1] - 收入构成:矿山产品96.32% 其他(补充)2.92% 非矿山产品0.76%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161.72万元 [3] - 所属申万行业: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安防设备 [1] - 概念板块涵盖透明工厂/小盘/新型工业化/机械/工业4.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