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浙江:做好“三件事”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中国新闻网· 2025-08-04 14:25
绿色发展理念实践 - 浙江持续实施"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接续5轮系列行动,创新推出"五水共治"、"污水零直排区"等载体,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地表水优良水质比例从41.9%提高到98.6%,PM2.5浓度从61微克/立方米降至26.1微克/立方米 [2][3] -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丽水市九龙国家湿地公园修复萤火虫栖息地近1000平方米,种群数量超100万只 [3]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 浙江制定全国首部省级GEP核算标准,在30余个市县开展核算,培育"丽水山耕"、"安吉白茶"等生态富民产业,创新"生态信用贷"等金融产品,丽水市发放"取水贷"超100亿元 [5] - 乡村"土特产"全产业链发展迅速,建成单条超10亿元产业链126条,总产值3216亿元,吸纳从业人员470万人,年平均收入5.1万元 [7] 产业转型升级 - 浙江推动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长兴县铅蓄电池企业从175家减少到16家,产值增加14倍,涌现两家千亿元级上市公司 [7] - 形成宁波前湾新区智能汽车、绍兴上虞先进高分子材料等千亿元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8] 乡村创新发展 - 义乌市李祖村打造"众创乡村",吸引271名农创客,业态达73家,2024年销售总额超7000万元,年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 [8] - 浙江实施"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累计培育农创客8.9万名,成为乡村经济发展重要动力源 [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年—— 为世界生态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权威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8-03 22:15
理论创新 - "两山"理念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统一,革新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体现出鲜明的理论创新性 [1][2] - 该理念突破了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对立矛盾的西方传统发展范式,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 [2] - "两山"理念提出"生态产品"概念,将自然生态功能与经济价值转化相关联,明确了生态保护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2] - 该理念引导生产端减少资源依赖、降低环境污染,修正了传统增长理论中"生态破坏与经济增长伴生"的弊端 [2] - "两山"理念打破了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的固有思维,实现了从对立到统一的范式变革 [3] 实践创新 - 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5] - 过去10多年间,中国在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减缓气候变化等领域成绩斐然 [5] - 中国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及高铁技术发展上全球领先,积极推动能源转型 [5] - 浙江安吉余村探索出保护生态环境与提升民众生活质量并进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6] - 中国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治理实现"沙漠变绿洲" [6] - "两山"理念通过现代技术与农村种植业、养殖业有机结合,催生特色产业 [7] 全球贡献 - 中国持续开展绿色国际合作,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8] - 南非借鉴中国"生态文化村"建设经验,发展生态农业和文旅产业 [8] - 德国等欧盟国家与中国在气候变化、绿色转型等领域开展诸多合作 [9] - 中国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合作,通过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10] - 通过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绿色金融支持,"两山"理念影响更多国家和地区 [10] - 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卡洛特水电站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又重视守护绿水青山 [10]
为世界生态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权威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8-03 22:04
清洁能源项目 - 南非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每年可为南非电网输送约480吉瓦时清洁电力,满足20余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2] - 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总装机容量72万千瓦,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0万吨 [6] 生态理念与实践 - "两山"理念提出20年,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生,革新传统增长理论 [7][8] - 中国通过淘汰落后设施、推广清洁能源及电动汽车,显著改善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安全 [11] - 浙江安吉余村在"两山"理念指引下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入选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 [12] 国际合作与绿色转型 - 中国与南非合作建成红石光热电站,加强清洁能源技术共享和政策协同 [13] - 中巴经济走廊卡洛特水电站提供清洁能源,中国光伏产品、新能源汽车助力巴基斯坦绿色转型 [15] - 中国通过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机构提供绿色金融支持,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合作 [15]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中国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及高铁技术领域全球领先,积极推动能源转型 [11] - 库布其沙漠治理技术在中东地区推广,提供治沙经验 [12] - 现代技术与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结合,催生特色产业,推动绿色转型 [13]
“两山”理念指明正确发展方向(国际观澜)
人民日报· 2025-08-03 21:55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达成《21世纪议程》,勾勒出一条迈向可 持续发展的道路。自此,国际社会便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相结合视为共同愿景。 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提供了创新理念和实 践路径,揭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收益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强调绿色健康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根 基,"绿水青山"能孕育"金山银山",人类福祉与地球命运休戚与共。这一创新性理念在西方环保领域引 发共鸣,为开展对话搭建了桥梁,有助于构建万物共生的全球发展框架。 "两山"理念指明了正确发展方向。它不仅体现在经济行为、生态治理、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的具体项目 上,还融入教育体系——中国的高校和学术机构开设相关课程,培训和培养践行"两山"理念的人才,助 力生态文明建设。在"两山"理念的实践层面,中国始终推动实现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与环境改善的协同 共进。中国在太阳能、电动汽车等行业的全球引领,以及在高铁网络建设、空气治理、植树造林、粮食 安全等领域取得的发展成绩都是生动例证。 自1985年首次到访中国以来,我见证了中国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取得 ...
四川:推进“种源”法治保护 绘就“两山”绿色画卷
中国发展网· 2025-07-30 07:44
为"两山"理念保驾护航 "林木种子是森林资源和林木种业的基础'芯片',优良林木种子更是推动我省林木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第二大 林区,四川林地面积3.81亿亩,占全省总面积的52.3%,居全国第一位;森林面积2.6亿亩,森林蓄积18.95亿立方米,均居全国第四位。依托森林资源发展 的林业产业,涵盖一二三产业,具有显著的绿色、低碳、生态和可循环等特点,正成为我省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四川扼守长江、黄河上游,确保 林木种子安全,对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省人大城环资委相关负责人说。2013年、2015年、202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三次修改,在资源保护、科技创新、植物新品种保护、产业发展扶持等方面作了规范完善;近年来,我省全力推动建设高质 量"天府森林四库"和全国科学绿化示范省,持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推动绿色发展,新的形势任务对林木种业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确 保法制统一,同时总结提炼我省有关经验做法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条款,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种苗保障,省政府将条例修订列入 2025年立法计划 ...
践行“两山”理念 兴业银行奋力谱写绿色金融大文章
中金在线· 2025-07-29 08:30
核心观点 - 兴业银行作为国内绿色金融先行者 自2005年起探索绿色金融业务 截至6月末绿色金融融资规模达243万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 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支持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和产业绿色升级 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1][2][3][4][5][6][7] 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历程 - 2005年在福建率先探索绿色金融业务 成为国内绿色金融先行者 植绿十九载持续拓展服务深度和广度 [1] - 截至6月末绿色金融融资规模达243万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071% [1][7] - 绿色金融客户达865万户 较年初增长2036% [7]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创新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 转型金融项目贷款 气候贷 ESG挂钩贷款等系列产品 [2] - 在全国率先落地碳排放权质押贷款 推广碳足迹挂钩贷款 碳汇贷等创新产品 [5] - 围绕碳资产 林权 用水权 用能权等环境权益创新融资产品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5] - 开发林票20质押贷款 为三明市林业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破解林业产业融资难题 [4] - 打造集团多元产品+双碳服务专业产品+重点行业解决专案三个层级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 [4] 重点领域融资支持 - 减污领域绿色融资余额5851亿元 覆盖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固废治理等领域 [2] - 降碳领域绿色融资余额145万亿元 [2] - 支持安吉县万亩茶园观光带建设 投放2亿元项目贷款 [1] - 为天能集团发放3亿元绿色及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 将企业可持续发展成果与利率优惠挂钩 [2] - 落地兰州黄河流域生态储备林项目 滇池治理 红石岩堰塞湖治理等典型项目 [2] 体制机制建设 - 董事会层面设立战略与ESG委员会 总行成立绿色银行战略推动工作组 [3] - 将绿色金融部与战略客户部合署 强化绿色经营理念与行业客户生产经营结合 [3] - 持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加大资源倾斜和政策支持 实施绿色金融万人计划 [3] 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 - 推动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 园区金融 能源金融 汽车金融五大新赛道融合发展 [7] - 依托技术流专属评价体系 为深圳市普瑞时代能源公司提供贷款利率优惠和ESG咨询管理服务 [6] - 在内蒙古落地CCUS碳减排贷款 为碳化法钢渣综合利用项目提供支持 [6] - 在宁夏服务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威力传动 支持风力偏航减速器生产 [6] - 综合运用绿色债券 公募REITs 银团贷款等产品 提供商行+投行综合金融服务 [5] 行业影响力与合作 - 牵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色金融创新研究组工作 [5] - 每年发布绿色金融创新研究报告 [5] - 与湖州共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地 发布2025年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研究成果 [5] - 与超威集团就响应ISSB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签约 [5]
【汉中】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引领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陕西日报· 2025-07-29 00:03
生态城市建设 - 汉中市锚定生态城市建设战略目标,加快打造生态城市"五个新标杆",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4] - 全市优良水体占比100%,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6] - 森林覆盖率达63.9%,2024年累计完成营造林36万亩,实施乡村绿化美化提升建设8个村[7] -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80平方公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473.31万亩[6][7] 产业发展 - 聚力打造装备制造、现代材料、文化旅游、绿色能源、特色农业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8] - 1月至5月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工业投资增长28.4%,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2户[10] - 签约产业链项目218个,总投资达128.9亿元,建成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6个[10] - 装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6.6%,工业母机等5条产业链投资保持3位数增长[10] 重点项目 - 固达工业母机研发制造基地总投资3.16亿元,年产能500台,年产值8000万元[9] - 汉江药业设立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近70%,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8项[11] - 全市有机农业面积29.3万亩,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96家,智能化种养基地218家[12] - 特色农业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360亿元,培育龙头企业70家[12] 科技创新 - 上半年新增成果转化企业26家,转化科技成果140项[12] -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63户,科技型中小企业830户[12] - 全社会研发投入34亿元,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2%以上[12] 民生工程 - 2024年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255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312公里[15] - 新建智能充电设施1715个,实现公用充电基础设施乡镇全覆盖[15] - 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项目55个,投资4.9亿元[15] - 新建53个口袋公园与66个多功能运动场地[17]
浙江安吉“绿能”涌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7-26 17:06
安吉县绿色能源转型发展 核心观点 - 安吉县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正通过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动能,计划2025年完成验收[1][4] 电力转型发展 - 安吉实现从"用上电"到"用绿电"的跨越,户均容量达12千伏安(全省平均值的2倍),并设立电力驿站推动绿电交易[2] - 完成县域全量公交车、出租车"全电化"改造,实现公共充电网络全覆盖,茶产业率先完成绿电交易[2] 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 - 安吉入选全国首批15个试点县,围绕供给、消费、技术、体制四大领域探索可复制经验[3] - 供给端发展水能/光伏/生物质能,消费端打造"电碳"融合生态,技术端通过数智融合优化能源匹配[3] - 抽水蓄能电站从2005年1座增至2025年2座(总容量390万千瓦),组成亚洲最大抽蓄群落,第三座电站正在规划[4] 试点进展与成效 - 可再生能源发展水平居全国试点县前列,2025年验收前将建成第三座抽蓄电站以支持华东电网[4]
各地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因地制宜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央视网· 2025-07-25 02:24
生态旅游行业发展 - 暑期"生态游"成为游客热门选择 各地践行"两山"理念探索绿色发展路径 [1] - 威海市荣成那香海近万亩沿海防护林形成"绿色长廊" 吸引大量游客观光度假 [3] - 威海市通过镇办林场管理模式提升林木管护效率 职工实行绩效激励制度 [5] - 威海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9% 森林火灾和松材线虫发病面积逐年下降 [6] - 威海市拓展森林康养、露营体验等旅游品牌 生态旅游年收入超20亿元 [6] 海洋养殖业转型 - 浙江苍南县紫菜养殖年消耗30万根毛竹 导致海洋污染和森林资源压力 [6] - 苍南县2022年启动1.7亿元投资 用玻璃钢插杆替代传统毛竹养殖 [8] - 玻璃钢插杆具备抗台风特性 同时提升紫菜产量 [8] - 截至2024年底苍南县玻璃钢插杆养殖面积达2.1万亩 [10]
守护绿水青山 看见美丽蜕变
央视网· 2025-07-24 16:21
生态旅游行业发展 - 暑期"生态游"成为热门选择 各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绿色发展路径 [1] - 山东威海通过专业管护沿海防护林打造"绿色长廊" 吸引大量游客 林场职工年收入达4-5万元 [3] - 威海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9% 森林火灾和松材线虫发病面积逐年下降 生态旅游年收入超20亿元 [5] 林业资源管理与产业拓展 - 威海推行镇办林场管理模式解决基层林业管理难题 实行多劳多得机制提升管护积极性 [3] - 威海通过盘活森林资源发展森林康养、露营体验等新业态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5] 海洋生态修复与产业转型 - 浙江苍南紫菜养殖曾每年消耗30万根毛竹 导致海水浑浊滩涂淤塞 [8] - 苍南投资1.7亿元用玻璃钢插杆替代毛竹养殖 紫菜单排产量从1500斤提升至1800-2000斤 [8] - 截至2024年苍南玻璃钢插杆养殖面积达2.1万亩 实现海洋生态修复与养殖效率提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