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目标

搜索文档
美联储主席热门人选:应少说话、不管闲事、严控放水
金十数据· 2025-04-27 03:19
美联储政策批评 - 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批评美联储过度介入社会议题且未让立法者对过度支出负责,主张回归传统低调作风 [1] - 沃什认为美联储领导人应避免频繁分享最新想法,且不应公布经济预测以避免受限于自身言论 [1] - 沃什指出美联储决策不应过度依赖经济数据,因政府数据常滞后且易修订,同时反对向市场透露利率预期 [1] 美联储与财政赤字关系 - 沃什称美联储7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助长联邦政府肆无忌惮支出,使美国财政状况走上危险轨道 [1] - 美联储在疫情后鼓励政府支出但未在经济好转后要求削减支出,导致大规模财政赤字持续 [1] 通胀与政策误判 - 沃什将高通胀归咎于美联储曾暗示愿容忍更高通胀以应对失业问题,称低收入美国人承担代价 [2] - 沃什认为美联储需战略重置以挽回信誉损失并避免更糟经济后果 [2] 美联储历史与透明度 - 沃什提及历史上美联储遵循"从不解释从不道歉"原则,如保罗·沃尔克回避国会提问 [2] - 伯南克将美联储拉入公众视野,设2%通胀目标并召开新闻发布会,但沃什认为其继任者做得过头 [2] 沃什与量化宽松分歧 - 沃什曾与伯南克共事,但因反对常态化量化宽松政策(QE)而分道扬镳,认为QE应仅用于紧急情况 [3] 美联储主席继任与独立性 - 市场猜测沃什可能被特朗普提名接替鲍威尔,因其观点与特朗普批评鲍威尔曝光过多一致 [3] - 沃什支持美联储利率政策独立性但强调央行官员应接受质询,不应被当作"被宠坏的王子" [3]
伍戈:应将应对价格下行作为更重要政策目标|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4-26 10:02
宏观经济量价背离现象 - 中国实际GDP增速稳定在5%左右合理区间,但CPI、PPI等核心价格指数持续低位运行,价格总水平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1][2] - 中央已将"推动价格温和回升"纳入未来政策目标,应对价格下行成为重要政策方向 [1][2] 企业行为与价格策略 - 部分企业采取"以价换量"策略,通过降价扩大生产以维持市场份额,经营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向"亏损最小化" [2] - 工业及制造业部门普遍存在价格调整行为,持续价格下行可能削弱市场信心 [2] 国际经验与政策启示 - 日本1990年代房地产调整后出现实际GDP稳定但GDP平减指数持续下行的"剪刀差",初期政策侧重实际GDP,后期转向锚定0%-1%通胀目标 [2] - 日本最终确立2%通胀目标为政策"下限",超常规刺激政策持续至目标达成 [2] 中国政策目标与执行 - 中国长期将3%价格目标视为上限而非下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GDP量"的权重高于"价" [2] - 2025年实现5%实际GDP增长目标需常规政策力度,但GDP平减指数转正需超常规政策支持 [3] 技术进步与政策考量 - 工业革命时期技术进步推动供应端改善导致价格普遍下降,显示技术对价格的抑制作用 [4] - 政策需兼顾增量与存量效应,居民存量财富中60%与房地产相关,房地产市场稳定对消费信心至关重要 [4] 政策建议与实施重点 - 需提升价格指标在政策中的权重,采取更强力措施平衡消费与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 [4] - 日本案例表明政策力度不足会延长调整周期,中国需避免类似政策羸弱问题 [4]
欧洲央行管委Kazimir预计通胀率将在未来几个月达到2%目标
快讯· 2025-04-22 14:11
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Peter Kazimir称,欧洲央行将在未来几个月实现通胀目标,但面临高度不确定 性之际必须保持谨慎。"通胀正在接近其目标,我相信我们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达到目标,"这位斯洛伐克 官员周二在专栏文章中表示。"不过,我们仍保持谨慎态度。我们必须这样做,尤其是在当今动荡且混 乱的环境下。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和灵活。"此番讲话意味着欧洲央行将更快实现2%的通胀率目标,央行 在3月的上一轮季度预测中表示这一里程碑可能要到2026年初才能实现。在官员们计划下一步行动之 际,6月的展望可能至关重要。 ...
卡兹米尔:欧洲央行接近通胀目标
快讯· 2025-04-22 12:39
卡兹米尔:欧洲央行接近通胀目标 金十数据4月22日讯,欧洲央行管委卡兹米尔说,欧洲央行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实现2%的通胀目标,但整 体经济前景太不确定,欧洲央行无法就下一步政策举措提供任何有意义的指导。卡兹米尔表示:"通胀 正在接近目标,我相信我们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达到目标。"欧洲央行早些时候预测,到2026年初,通胀 率只会达到2%,因此卡兹米尔的言论表明,在当前环境下,价格增长可能会比上次预测的下降得更 快。 ...
传日本央行拟维持渐进加息立场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尚待观察
智通财经网· 2025-04-21 12:01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美国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日本央行官员认为目前基本无 需调整既有的渐进加息方针。 知情人士表示,日本央行官员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及各国的反制措施可能削弱日本经济,或延缓 央行实现通胀目标的进程。但他们补充道,在等待更多数据评估关税影响期间,官员们对整体经济前景 的预测基本保持不变。 多位消息人士指出,鉴于经济走势存在多种可能性,官员们认为现在将其纳入基准情景并大幅调整政策 立场为时尚早。 据悉,在5月1日结束的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上,官员们将根据届时掌握的全部数据信息对政策利率作出 最终决定。消息人士透露,虽然日本央行将提出基准情景预测,但很可能同时明确表示,由于关税政策 的不确定性,经济前景仍不明朗。 面对经济与通胀的多重风险,知情人士称央行正在研究极端情况下的应对预案。 据透露,央行很可能在本次政策会议结束后发布的季度经济报告中下调物价预期。调整主要源于日元走 强、油价下跌及经济可能疲软等因素。消息人士称,央行对2027财年的首份核心通胀预测值可能维持在 2%左右。 自日本央行1月发布展望报告以来,日元对美元已升值约11%,而截至本周一原油价格下跌约13%。经 济 ...
整理:每日全球外汇市场要闻速递(4月14日)
快讯· 2025-04-14 06:06
金十数据整理:每日全球外汇市场要闻速递(4月14日) 美元: 欧元: 1. 阿根廷放弃爬行盯住汇率机制,允许比索在区间内浮动。 2. 新加坡金管局下调新元汇率区间的斜率,维持宽度和中点不变。 1. 英国政府表示,英国将暂停对89种产品征收全球关税,每年为英国上下的企业节省至少1700万英镑。 日元: 1.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对美元并不担忧。 2. 美联储卡什卡利:经济衰退的风险取决于贸易协议的进展。 3. 美媒:美国政府效率部的实际节省效果可能不到其声称的15%。 1. 日本首相警告称,美国关税有可能扰乱全球经济秩序。政府目前不考虑追加预算,但随时准备及时采 取行动,缓解美国关税对经济的打击。目前没有考虑对美征收报复性关税。 1. 欧盟考虑设立国防基金以缓解国防债务问题。 2. 德国候任总理默茨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增加了金融危机的风险,并主张达成美欧自由贸易协定。 英镑: 2.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日本央行将从可持续实现2%通胀目标的角度出发,适当引导货币政策,同 时不带预判地评估经济、物价和金融形势。 3. 日本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小野寺五典:作为美国盟友,日本不应考虑在双边贸易谈判中将其美国国债 持 ...
欧洲央行管委兼德国央行行长Nagel:关税严重恶化了全球增长前景。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会持续。欧洲央行有望在今年达到通胀目标。欧洲央行下周将根据数据和新信息做出负责任的决定。
快讯· 2025-04-08 10:54
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会持续。 欧洲央行管委兼德国央行行长Nagel:关税严重恶化了全球增长前景。 欧洲央行有望在今年达到通胀目标。 欧洲央行下周将根据数据和新信息做出负责任的决定。 ...
金价下跌,因市场情绪乐观、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
搜狐财经· 2025-03-25 10:57
黄金价格表现 - 金价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跌0.67%至3002美元[1] - 今年以来金价累计上涨超过13%但近期涨势受阻[1] - 黄金空头压力增大可能跌破3000美元关键支撑位[4][7] 美国利率与通胀预期 - 美联储官员预计2025年仅降息一次通胀目标推迟至2027年[2] - 货币市场已消化2025年美联储降息62.5个基点的预期[2] - 实际收益率上升近2个基点至1.980%压制黄金吸引力[4] 美元与国债收益率 - 美元指数上涨0.20%至104.35美元[5] -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8个基点至4.331%[4] - 收益率上升和美元走强共同削弱黄金看涨势头[1] 经济数据表现 - 美国3月制造业PMI从52.7降至49.8低于扩张预期51.7[5] - 服务业PMI从51.0飙升至54.3远超50.8的预期[5] - 制造业萎缩与服务业强劲形成明显分化[1][5]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对特定贸易伙伴征收关税而非全面对等关税[1] - 关税政策集中针对与中国欧盟等14个贸易逆差大国[1] - 贸易担忧缓解改善市场风险偏好[1] 技术面分析 - 金价关键支撑位关注2956美元和2900美元关口[7] - 阻力位关注3047美元月内高点及3057美元年内高点[7] - 50日简单移动均线支撑位于2874美元[7]
3月新机会!首席集体关注3大要点
Wind万得· 2025-03-02 22:40
宏观经济关注点 - 2025年我国GDP增速目标预计为5%左右,消费将成为重要政策抓手 [2] - 各地CPI目标普遍下调至2%左右,部分机构认为可能维持在3% [3] 财政政策关注点 - 2025年赤字率或将提高至4%左右,新增专项债规模预计增加至4.2万亿-4.5万亿元 [3] - 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或在1.2万亿-1.5万亿元,用于"两新"的资金规模可能接近翻倍 [3] - 广义财政新增总融资规模可能达到13万亿-14万亿元,较2024年多增2万亿-3万亿元 [3] - 财政政策将在促消费、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发力,包括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加大 [4] 货币政策关注点 - 货币政策将延续"适度宽松"基调,降息降准空间仍存但短期内或难落地 [5] - 信贷政策更积极,全年流动性有望持续充裕,利好股市及债市 [6] 资本市场投资机会 - 科技成长板块(围绕AI和机器人两条主线)或仍是热点,中国AI资产吸引力渐显 [6] - 消费板块有望加速增长,政府可能出台购车补贴、家电以旧换新等措施 [7] - 资本市场改革可能进一步完善"1+N"制度体系,推动并购重组 [8] - 建议关注估值收缩、基本面预期迎出清拐点的成长产业,以及红利资产和顺周期行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