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知识产权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A股半导体企业,起诉美国公司
财联社· 2025-08-13 13:58
知识产权诉讼 - 半导体设备企业屹唐股份指控应用材料公司非法获取并使用其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核心技术秘密,并在中国境内以申请专利的方式披露该技术秘密,构成侵犯商业秘密 [3] - 诉讼金额为9999万元,涉及两名曾在屹唐股份全资子公司MTI公司工作的员工,该两名员工签署了保密协议但被应用材料公司招聘后提交了披露原告技术秘密的专利申请 [4] - 案件已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受理但尚未开庭审理,公司要求被告停止使用技术秘密并赔偿9999万元 [7][8]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屹唐股份主营高端半导体工艺设备研发生产,产品包括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和干法刻蚀设备,全球累计装机量超4800台 [9] - 2023年公司干法去胶设备及快速热处理设备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全球第二 [9] - 公司于2016年收购美国半导体设备企业MTI,MTI专注前道芯片制造工序并突破多项设备技术 [10]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于2024年7月8日登陆科创板,截至8月13日股价报22.88元/股,市值676.2亿元 [10] - 对比应用材料公司市值约1512.3亿美元,拥有超2.2万项专利 [10] 管理层变动 - 7月26日公司调整高管团队,Subhash Deshmukh和Schubert S.Chu不再担任副总经理但仍留任MTI子公司,同时新增认定范强为核心技术人员 [13] - 公司表示此次调整不会对日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14]
员工跳槽泄露商业机密?这家A股公司,索赔9999万元!
证券时报· 2025-08-13 13:51
诉讼事件概述 - 公司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起诉应用材料公司 索赔金额9999万元 [2] - 案件已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立案 尚未开庭审理 [2] 技术侵权指控 - 应用材料公司被指控非法获取并使用公司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核心技术秘密 [2] - 涉案技术被应用于干法去胶 干法蚀刻 表面处理及改性等半导体加工设备 [5] - 应用材料公司通过招聘公司前员工获取技术秘密 两名前员工曾签署保密协议 [7] - 应用材料公司以涉案员工为主要发明人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申请 披露技术秘密 [7] - 应用材料公司涉嫌向中国境内客户推广销售使用涉案技术秘密的产品 [7] 公司技术实力 - 公司在等离子体晶圆表面处理领域具备领先原创性技术能力 [5] - 相关技术秘密由公司与全资子公司MTI公司共同所有 [7] 诉讼请求 - 要求判令被告停止使用及允许他人使用技术秘密 [7] - 索赔包括经济损失及制止侵权合理支出 适用3倍惩罚性赔偿 合计9999万元 [7]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强调诉讼系保护知识产权正当举措 不会对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8] - 公司于2024年7月8日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主营晶圆加工设备研发生产销售 [8]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63亿元 39.31亿元 46.33亿元 [8]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3亿元 3.09亿元 5.41亿元 复合增长率达18.9% [8] 行业地位 - 公司为面向全球经营的半导体设备公司 提供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及配套解决方案 [8]
员工跳槽泄露商业机密?688729起诉,索赔9999万元
证券时报· 2025-08-13 11:31
诉讼事件 - 屹唐股份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起诉应用材料公司,索赔金额9999万元 [1] - 诉讼理由为应用材料公司非法获取并使用屹唐股份的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核心技术秘密,并在中国境内申请专利披露该技术秘密 [1] - 案件已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立案,尚未开庭审理 [1] 技术细节 - 屹唐股份拥有高浓度、稳定均匀的等离子体进行晶圆表面处理的关键技术,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干法去胶、干法蚀刻、表面处理及改性等半导体加工设备中 [4] - 应用材料公司招聘了两名曾在屹唐股份子公司MTI公司工作的员工,这两名员工了解并掌握屹唐股份的等离子体核心技术 [4] - 证据显示应用材料公司利用这两名员工作为主要发明人,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包含屹唐股份技术秘密的专利申请 [4] 诉讼请求 - 屹唐股份请求判令被告停止使用及允许他人使用其技术秘密 [5] - 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及制止侵权的各项合理支出,适用3倍惩罚性赔偿,合计9999万元 [5] 公司声明 - 屹唐股份表示此次诉讼是为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环境的正当举措 [7] - 诉讼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7] - 目前无法判断案件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最终影响取决于法院判决结果 [7] 公司背景 - 屹唐股份于2024年7月8日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7] - 公司是面向全球经营的半导体设备公司,主要从事晶圆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7]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63亿元、39.31亿元和46.3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83亿元、3.09亿元、5.41亿元,复合增长率18.9% [7]
尊湃窃密大案落槌:保护知识产权,守卫科技创新
经济观察网· 2025-08-13 10:17
案件概述 - 尊湃通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张琨及其团队14名成员因非法获取华为海思Wi-Fi 6芯片核心技术,被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侵犯商业秘密罪,首犯张琨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300万元人民币,同时被禁止五年内从事芯片相关行业,其余13名被告分别获刑1-5年不等并处罚金10-200万元[1][2] - 尊湃公司现金9965万元被全额冻结,公司解散且技术销毁[2] - 案件涉及"团队式挖角"、内外勾结窃密及"白天在华为,晚上在尊湃"等多重非法手段[1][6] 技术窃密细节 - 张琨团队通过高薪股权利诱挖角华为海思Wi-Fi 6芯片研发核心成员,涉及射频、SoC、数字、算法等全环节[6] - 窃密手段包括高权限访问非本职文档、手抄拍照截屏等方式获取芯片电路图、设计版图、源代码等核心资料,技术迁移采用"分段传输、境外加工"等隐蔽手法[6][7] - 司法鉴定显示尊湃侵权芯片40个核心技术点与华为商业秘密存在90%以上同一性,构成实质性相同[8][9] 行业影响 - Wi-Fi 6技术门槛极高,需长期巨额研发投入,其商业价值在于可抢占路由器、智能手机、物联网设备等广阔市场先机[4][5] - 华为2023年研发投入达1647亿元人民币占收入23.4%,此案彰显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坚定立场[10] - 案件被视为科技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里程碑,对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及激励深科技研发具有示范意义[1][10] 公司背景 - 尊湃成立于2021年3月,聚焦Wi-Fi 6芯片开发,创业首年60%员工为华为海思前员工,获高榕资本、小米集团等数亿元融资[5][2] - 张琨曾任华为海思技术总监,拥有20年半导体从业经验,深度参与华为Wi-Fi芯片研发[3][6] - 华为海思为全球领先半导体设计公司,产品覆盖智能手机SoC、服务器CPU、AI芯片等领域[3]
尊湃窃密大案落槌:保护知识产权,守卫科技创新
经济观察报· 2025-08-13 10:12
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激励 - 保护知识产权是保护创新的核心,能够激励企业进行长周期、高风险的深科技研发 [1][20] - 司法判决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技术自立自强和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具有里程碑意义 [3] 尊湃通讯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 -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尊湃通讯创始人张琨及14名团队成员侵犯华为商业秘密罪,张琨被判有期徒刑6年、罚金300万元,并禁止5年内从事芯片行业 [2][7] - 尊湃公司现金9965万元被冻结,公司解散,技术销毁 [7] - 案件涉及团队式挖角、内外勾结窃取保密信息,手段包括“白天在华为,晚上在尊湃”等 [3][14] 案件背景与窃密手段 - 尊湃创始人张琨原为华为海思技术总监,拥有20年半导体从业经验,离职后创立尊湃并系统性招募海思旧部 [10][14] - 窃密手段包括: - 组建“窃密天团”,精准挖角华为Wi-Fi芯片研发团队核心成员 [14] - 利用在职权限疯狂窃取机密信息,包括芯片电路图、设计版图、技术参数等 [14][15] - 采用分段传输、境外加工等手段隐蔽转移技术资料 [15] 技术窃取的证据与判决 - 司法鉴定显示尊湃侵权芯片技术与华为商业秘密存在90%以上同一性,40个核心技术点实质性相同 [17] - 尊湃试图以“反向工程”抗辩,但未能提供有效证据,辩护未被法庭采纳 [18] 华为的研发投入与知识产权保护 - 华为2023年研发投入达1647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23.4% [20] - 此次案件是华为知识产权保卫战的决定性胜利,展示了其维护合法权益的决心 [20] Wi-Fi 6芯片的商业价值与技术门槛 - Wi-Fi 6是下一代无线网络标准,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且投入巨大 [10] - 率先推出稳定、高性能商用Wi-Fi 6芯片的企业将在路由器、智能手机、物联网设备等市场占据先机 [11] 尊湃的资本运作与异常发展 - 尊湃凭借“国产Wi-Fi 6芯片自主研发”口号快速融资数亿元,吸引高榕资本、小米集团等知名投资机构 [12] - 创业第一年海思前员工占比高达60%,研发进度异常迅猛,引起华为警觉 [12]
国林科技:近日获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证券日报· 2025-08-13 07:09
知识产权与技术发展 - 公司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制氧装置"和"一种臭氧水处理装置"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 - 专利技术不会对当前生产经营产生直接重大影响 但有助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2] - 专利成果有利于形成持续创新机制 提升公司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 企业战略与竞争力 - 通过专利积累强化技术壁垒 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2] - 通过技术创新机制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 [2]
耐克起诉陈冠希违约,索赔90万元人民币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03:27
美国运动品牌Nike耐克近日在加州中区联邦地方法院正式对华裔明星、潮流品牌CLOT创办人陈冠希提 起违约诉讼,索赔12.6万美元(约合90万元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法院文档此前误将赔偿金数 额写为1.26亿美元,经过当地媒体报道后,引爆全球运动圈与潮流圈。随后法院对赔偿数额更正为12.6 万美元。陈冠希8月12日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条与现任合作方Adidas阿迪达斯的联名新款跑鞋,但对 耐克起诉未作回应。 据悉,陈冠希于2004年与潘世亨共同创立CLOT,该品牌自2006年起与耐克及Jordan Brand展开深度合 作,其间推出逾30款联名鞋服,融合东方文化元素与潮流设计,包括广受欢迎的"丝绸 Air Force 1"系 列、以中国十二生肖为灵感的设计款等。这些产品不仅在中国市场引发抢购潮,也成为北美及东南亚潮 流社群的追捧对象。2023年,双方的合作达到高潮——"What The Dunk" 系列重构耐克经典Air Force 1 系列,在潮流平台StockX上被炒至原价数倍。 法律人士分析,耐克此次诉讼可能与合约中的竞业限制条款、知识产权保护或未履行的合作义务有关。 耐克新任CEO Elliott ...
中美就24%关税继续暂停90天等达成共识 未来经贸谈判有这些关键点
每日商报· 2025-08-12 22:16
中美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暂停对中国商品加征24%关税90天 保留10%关税 [2] - 中国暂停对美国商品加征24%关税90天 保留10%关税 并暂停非关税反制措施 [2] - 中国自2025年8月12日12时01分起执行关税调整措施 [3] 出口管制与实体清单调整 - 暂停对4月4日列入的16家美国实体出口管制措施90天 停止对4月9日列入的12家实体限制 [5] - 暂停4月4日公告涉及的17家美国实体不可靠清单措施90天 停止4月9日公告相关措施 [6] - 企业可申请与调整后清单实体交易 主管部门将依法审核批准 [5][6] 中美经贸谈判前景 - 11月11日及特朗普访华时间为关键谈判节点 [7] - 谈判焦点涉及关税 市场准入 半导体出口限制与稀土反制平衡 [7] - 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政策成为新博弈领域 [8] 中国外贸表现 - 2025年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 同比增长3.5% [10] - 出口增长7.3% 进口下降1.6% 降幅收窄1.1个百分点 [10] - 7月进出口增长6.7% 出口增长8% 进口增长4.8% [11] 航运与物流发展 - 宁波舟山港9月开通"中欧北极快航" 直通英国弗利克斯托港仅需18天 [11] - 新航线采用4890标准箱冰区加强型集装箱船 配备破冰设备保障北极航道安全 [11] - 航线覆盖青岛 上海 宁波及欧洲主要港口 强化宁波舟山港对欧贸易枢纽地位 [12]
织密知识产权保护网、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护航国潮文创全球“上新”(市场万花筒)
人民日报· 2025-08-12 21:52
海关查验技术升级 - 北京海关采用CT机、X光机和智能审图系统对进境邮件进行非侵入式查验,通过2D/3D图像比对申报信息并360度旋转检查可疑物品 [1] - 2023年6月首都机场海关在旅检渠道查获侵权货物近2万件,大兴机场海关查获仿冒玩偶及包装材料2500余件 [1] 潮玩行业出口表现 - 2023年前4个月中国玩偶及动物玩具出口额达133 1亿元,同比增长9 6% [1] - 泡泡玛特2023年前5个月出口额16 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5 7% [1] - 行业面临知识产权侵权问题,侵权产品向海外转移趋势明显,影响正版销售及中国制造声誉 [1]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机制 - 海关通过主动查验或依申请扣留侵权嫌疑货物,查询收发货人是否在权利人备案名单或能否提供正品证明 [2] - 企业需在3个工作日内回复海关侵权确认通知 [2] - 2023年上半年北京地区新增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申请787项,已超2022年全年水平 [2] 行业支持措施 - 东莞海关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现场设立工作站,为40多个国家600多家参展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咨询 [3] - 建议企业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布局,维护备案信息,与注册地海关及管理部门保持联动 [2]
华神科技: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证券日报网· 2025-08-12 11:49
知识产权保护 - 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1] - 公司会及时进行相关专利的申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