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icon
搜索文档
山水妩媚 翠色生金
人民网· 2025-08-13 09:21
曾经裸露的灰白山体像一道伤疤,如今已被葱郁的毛竹覆盖;遭到污染、几近干涸的水道,经过综合治理已成为城市著名景观带……传统能 源利用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生产生活空间品质得到全方位提升,点绿成金的故事正不断在神州大地上演。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2025年8月4日,甘肃省临夏州耳子屲梁生态葱茏,青山入画。近年来,临夏州全面推行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人民网记者 米媛摄 2025年7月16日,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光东朝鲜族民俗村,稻田成网红打卡地。当地"三产带二产促一产" 的绿色发展路径,既铺就 了生态画卷,更富裕了百姓的生活。人民网记者 王帝元摄 2025年7月9日,浙江省嵊州市贵门乡璞玉村的荷花竞相绽放,翠绿的荷叶与粉嫩的荷花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 来赏景游玩。近年来,嵊州市打破地域条块边界,推动片区组团式发展,涌现出"星宿小昆""艺术水竹""越剧东王"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村庄发展路 径,在强村富民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绘就了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图景。人民网 章勇涛摄 2025年7月4日,成群鹭鸟在红树林上停歇。作为福建首个国际重要湿地,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 ...
好评中国|守护绿水青山,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
环球网· 2025-08-13 09:00
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 [1] - 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0.4% [1]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十四五"前四年累计降低11.6% [2] 产业结构转型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电力供应体系和清洁钢铁生产体系 [2] - 能源结构持续清洁化发展 [2] - 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占发展中国家总量一半以上 [3] 国际合作与影响 - 推动达成《生物多样性公约》"昆蒙框架" [3] - 与31国共建绿色发展伙伴关系 [3] - 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生态治理人才万余次 [3] 技术输出与民生改善 - 菌草技术惠及全球百万农户 [3] - 浙江安吉余村关闭污染矿山重塑生态环境 [1] - 塞罕坝建成百万亩林海生态工程 [1]
专访张超:“三种路径、七种模式”,为“两山”转化给方案给启发 | “两山”转化记
中国环境报· 2025-08-13 02:23
文章核心观点 - 生态环境部总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三种转化路径和七种转化模式 这些模式基于全国240个实践创新基地的成功经验 旨在通过生态保护 产业转型和市场机制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 [2][3][7] 转化路径与模式 - **护绿换金路径**:以政府主导的生态补偿 转移支付和政策激励为核心 对应生态补偿模式 例如海南保亭县通过流域补偿机制使水质达标率提高25% [3] - **聚绿成金路径**:通过技术创新 品牌打造和产业链延伸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 生态工业等模式 例如辽宁西丰县和北京朝阳区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3] - **借绿生金路径**:通过市场交易体系和绿色金融机制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可量化资产 对应生态市场模式和生态金融模式 [3] 实践成效 - 近34%的"两山"基地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 年均增幅达4% 有效激发生态保护行动自觉 [4] - "两山"基地通过延伸产业链和发展碳汇经济 实现超过45%的转化率 [4] - 14%的地区纳入省级以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涌现创新性做法 [4] - 基地建设公众满意度超80% 形成保护与共享并重的社会氛围 [5] 参与主体角色 - **政府**:制定政策 规划生态产业布局 引导资源向绿色产业集聚 [8] - **企业**:发挥龙头作用 推动绿色转型 开发生态产品和服务 [8] - **公众**:践行绿色消费 参与生态产业工作或购买生态产品 [8] 可持续发展措施 - 加强生态保护投入 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 [9] - 通过技术手段评估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 科学规划开发路径 [9] - 延伸产业链 打造生态品牌 发展绿色金融以提升抗风险能力 [9] - 加强区域协同发展 以人民需求为核心提升生态惠民成效 [9]
两年营收增长近20倍,看“土特产”如何变成“致富果”
央视网· 2025-08-13 02:08
产业转型与生态修复 - 浙江衢州常山县辉埠镇路里坑村从石灰石开采转型为生态旅游 全村曾拥有22个石灰窑和20多家深加工厂 500多名村民从事矿山就业[1][4] - 2005年启动生态治理 关停165孔石灰窑、201条加工线及16家轻钙企业 同步推进矿山修复与边坡复绿[6][8] - 工业遗迹改造为旅游项目 岩洞餐厅和矿坑营地成为网红打卡点 2023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营收近200万元[10][12] 乡村旅游创新模式 - 利用废弃石灰窑开发体验式旅游项目 如石灰窑烘焙面包 结合工业历史与自然教育吸引亲子客群[2] - 整合闲置资产打造特色场景 窑书房读书社等文创项目提升游客停留时长 新媒体运营助推传播[12][14] - 三衢石林国家级森林公园带动区域客流 民宿与生态餐厅形成完整消费链条[6][10] 胡柚产业升级路径 - 常山胡柚种植历史超600年 曾因粗放种植导致品质下滑 现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十万亩果园 推行绿色标准化种植[18][20] - 两山合作社建立生态资源云脑平台 实现土地流转线上交易 支持农户抵押合同贷款 樊燕霞通过平台获取百亩土地建设精品基地[21][23][24] - 深加工企业开发双柚汁等创新产品 两年营收增长20倍 非浓缩还原汁成为爆款单品[26][28] - 政府引导产业链整合 吸引企业建设万亩香柚基地 胡柚收购价提升使农户收益显著改善[26][30]
在台州看见新时代美丽山海
中国环境报· 2025-08-13 01:43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84 全省排名第三 AQI优良率为94.0% 全省排名第四 PM2.5平均浓度为24.1微克/立方米 [3] - 国控及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3.8% 超出年度目标3.2个百分点 省控交接断面达标率100% [4] - 记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3种(含一级保护植物中华水韭、南方红豆杉)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8种(含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穿山甲等19种) [6] 污染治理创新模式 - 首创"海洋云仓"智慧治污模式 结合数字化平台"渔省心"实时监控污染物处理流程 [10] - 实施"蓝色循环"模式建立海上收集—再生利用—碳汇交易产业链 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及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铜奖 [10][11] - 推行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改革 采用"物联网+区块链"解决小微企业危废及医疗废物处置难题 [4] 减污降碳协同成效 - 医化园区实施20个绿色低碳技术改造项目及14个环境治理协同项目 实现降碳约1.25万吨 [12] - 发布全国首部海洋蓝碳标准《滨海地区碳收支核算规范》 配套数字化核算系统 将40%以上碳汇收入反哺生态保护 [10] - 入选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国家试点城市 率先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4] 生态价值转化成果 - 建成和美乡村示范村(未来乡村)25个 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21个 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8个 [17] - 天台县塔后村通过水生态治理发展荷塘产业链 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及浙江省美丽乡村精品村称号 [16] - 仙居县林坑村依托5A级景区资源形成民宿观光康养一体化格局 获浙江省自然保护地融合发展村等荣誉 [17]
丽水以主战场担当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
中国环境报· 2025-08-13 01:43
文章核心观点 - 丽水市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 成功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推进 形成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核心的绿色发展模式 成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创新标杆 [2][6][10][14] 生态保护成就 - 森林覆盖率高达80.3%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7.3% 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 [6] - 将全市75.67%国土面积规划为生态优先保护空间 其中生态红线区占比31.8% [6] - 建立"天眼+地眼+人眼"全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空天地一体化生态产品信息数据库 [6] - 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7年位居全省前列 2024年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7]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浙江(丽水)生态产品交易平台累计成交金额突破100亿元 [10] - 全国首创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权益交易 松阳县横岗村项目以938万元成交 [9] - 森林植被碳储量达6589万吨 碳汇能力全省领先 [10] - 构建"山"字系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农产品近三年销售额160亿元 "丽水山居"年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 [11] 绿色产业发展 - 聚焦半导体全链条、精密制造、健康医药、时尚产业、数字经济五大主导产业 [13] - 引进半导体项目96个 产业连续四年保持25%以上增长 [13] - 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98.6% 6个抽水蓄能项目总装机容量729.7万千瓦 [14] - 绿色信贷余额1160.82亿元 同比增长20.7% 其中气候融资余额占比85.59% [11] 创新机制建设 - 全国首个森林碳汇管理局落地 首创"生态信用"体系 [10] - 建成浙西南科创产业园(总投资27亿元) 通过"飞地"机制在杭州、上海累计落地企业超200家 [14] - 出台20余项气候投融资政策 建立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的金融体系 [11] - 形成智能短途交通产业集群 聚集27家规上企业 年产值近70亿元 [14]
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艺术展开幕
新华网· 2025-08-13 01:30
展览以"青绿之歌""美丽之窗""山川之颂""绿富之路"四大篇章展开叙事。"青绿之歌"篇章关注我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20年间的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余村赋绿》《地球卫士奖——"千万 工程"》《梅林村的蝶变》《蓝色循环》等以版画、连环画、插漫等形式,长卷式展现浙江践行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精彩瞬间。"美丽之窗"篇章聚焦湖州这一理念诞生地的实践样本,全方位展现湖 州从"先行者"到"示范生"的发展蝶变。大型影像装置《山高人为峰:一次山水行动》通过访谈挖掘湖州 范围内20位典型人物、20个动人故事与20件纪念物,构建起"以人述事、以事映人"的微观叙事;《双桥 流韵》《江南天池》等绘画作品展现了湖州优美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貌。"山川之颂"则将镜头投向全省 域的生态之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万壑松风图》《绿水青山在浙里》《和合共生》《春分》 《两岸半屏山》等作品描绘蓝天白云常驻、绿水青山环绕的浙里美景,彰显城乡人居环境变化。"绿富 之路"聚焦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挚爱花鸟》《蚂蚁森林》《腾笼换鸟》等作品以生动笔触刻画浙 江以"生态美"推动"共同富"的种种创新实践。 此次大型主题创作尤其重视艺术描绘与 ...
从山水行动到美丽中国:中国美院呈现三大主题展
新浪财经· 2025-08-13 00:11
展览核心内容 - 浙江举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周年系列展 涵盖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展、美丽中国纪事实例展及敦煌艺术研究展三大主题 [1][10][21] 山水行动影像展 - 展览以"山水宣言"为序章 分三个篇章展示跨省拍摄的山水影像创作 涵盖河南云台山、安徽黄山、浙江雁荡山等七省十余座山脉 [2][4] - 创作团队通过《山水:富春江作为方法》等作品 以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和唐代边塞诗为切入点 进行千里实地考察与影像创作 [5] - 展出《山水:太行》大型空间影像装置 借鉴范宽《溪山行旅图》表现八百里太行山风貌 包含风力电机等现代元素 [8] 美丽中国纪事展 - 展览呈现2025年百余个艺术实践案例 涵盖生态建设、文旅融合等十大视角 采用图片视频实物相结合形式 [10] - 展出复刻田野调查现场 包含测绘仪手绘地图及整面墙抽屉档案 内含景德镇陶片、三江源生态数据册等实物 [15] - 中国美术学院2021年成立美丽中国研究院 在嘉兴景德镇拉萨设协作中心 观众可通过触控巨幕参与乡村产业设计等互动 [19][20] 敦煌艺术研究展 - 展出中国美术学院师生校友作品103件及文献90余件 按时间脉络分三个篇章展示敦煌艺术保护研究历程 [21] - 第一部分展示1940年代校友临摹作品及敦煌石碑拓片 含卢善群临摹《第257窟飞天》等罕见展品 [21][23] - 第二部分呈现1950年代敦煌艺术融入教学的成果 包含首度公开的唐代《华严经》写卷等文物 [26] - 第三部分展示改革开放后师生敦煌考察作品 涵盖中国画版画动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29]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瞰东北大地“挖”出绿水青山无限商机
新华网· 2025-08-12 05:42
活力中国调研行。。 = 联系北大地 i 挖出绿水青山品成海机 俯瞰长春市九台区马鞍山村。 在马鞍山村,教师正在带孩子体验非遗漆扇制 作项目。 STS 展露 马鞍山村沈遇山居民宿建筑群旁的娱乐设 施。 和龙市光东村 330 11 - 10 LINE COLLECTION COLLECTION 游客在吉林省和龙市光东村的稻田观光塔中游 览。 OLO (東京都 (38553) (880) (完成用里 동 촌 호 GAME 17,08145 11-05-22 7月18日在吉林省和龙市光东村内拍摄的的观 光小火车。 游客在光东村内观光游览。 记者:张博宇、邵泽东、张文嵘、鲍佳艺、任家、黄雨寒 【纠错】 【责任编辑:焦鹏】 盛夏时节 从高空俯瞰 吉林大地如一幅以绿色为底色的画卷 展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生动实践 告M市松花湖度假区 游客在吉林市松花湖度假区山顶观景台观光游 胞。 游客在吉林市松花湖度假区合影留念。 the mail of 1011 俯瞰吉林市松花湖度假区。 0 2153 歌手在松花湖度假区内演唱。 长春市九台区马鞍山村 ...
新华时评:“两山”理念为全球生态文明贡献中国智慧
新华社· 2025-08-12 03:16
中国理念启迪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攸关人类存续,生态文明攸关人类发 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传承和发展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传统生态理念,系统揭示了人与自 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经济社会和谐的多重价值追求,也深刻回应各国人民的诉求,成为连接世界 的思想桥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书写在世界文明史上的伟大答卷,为人类文明永续进步贡 献了中国智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带来生生不息的绿色力量,必将为人类奔向清洁美丽未来的征程,带来持久 而澎湃的动力。(记者朱涵) 中国实践增益全球可持续发展。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空气质量改善最明显的国家之一,建成全球最 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贡献全球四分之一新增绿色面积……多个"世界之最",见证美丽中国的建 设成就。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可以协同共生。在全球面临严峻生态问题的同时,中国绿色发 展成就举世瞩目,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增添亮色。 中国成为全球环境治理引领者。从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到浙江"千万工程",从浙江"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 弃物治理模式到研究防沙治沙的中国科学家……中国频频摘得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凸显 中国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