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

搜索文档
方盛制药:搭建合成生物学技术产品开发和创新药研发平台
证券之星· 2025-07-29 09:07
公司战略 - 公司实施"创仿结合、创仿平衡"的发展大战略,旨在实现创新药与仿制药的平衡发展 [1][1] - "创新生物技术中心"和"合成生物技术平台"是该战略下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研发平台 -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广东暨大基因药物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运营"创新生物技术中心"和"合成生物技术平台" [1][1] - 两个研究中心(平台)是公司创新研究院的新增组成部分 [1]
国投聚力斥资4.5亿元战略投资弈柯莱
中证网· 2025-07-29 03:08
公司融资与投资 - 国家级战略性投资平台国投聚力完成对弈柯莱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 投资金额达4 5亿元 [1] - 弈柯莱此前已获得CPE 淡马锡等顶级投资机构的多轮市场化融资 [1] 核心技术平台 - 公司构建的平台化技术体系有效突破了生物制造"工程化转化"的核心瓶颈 [1] - 打造"酶—生物合成途径—智能细胞—产品创制"的完整技术路径及八大创新技术平台 [1] - 结合自主设计的智能生物反应器和柔性生产基地(台州 重庆) 成功实现从"克级研究"到"千吨级量产"的无缝放大 [1] - 深度融合AI自动化技术 拥有自主算法专利 通过AI辅助酶筛选与改造 代谢通路解析等研发环节 [1] - 可实现日均百万级酶序列分析 结合5万种实体酶库及日均万次高通量验证能力 [1] 商业应用与产业化 - 2023-2025年在国内率先实现人乳寡糖(HMOs) 甜菊糖苷 燕窝酸等多种高附加值功能性原料的首批(或首家)获批上市 [2] - 在生物医药 绿色农业领域 生命健康领域布局20余条成熟产品线 [2] - 采用合资模式深度绑定产业龙头 与蒙牛集团共建"虹摹生物"专攻HMOs商业化落地 [2] - 同金禾实业成立合资公司"弈柯糖"全面运营健康甜味剂业务 [2] - 旗下孵化产品线已成功与多家跨国巨头(MNC)达成战略合作 [2] - 布局台州 重庆两大柔性产业化基地 确保产能布局充足且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2] 战略合作与发展方向 - 国投聚力核心看好公司"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平台"与"高效成熟的产业化能力"相结合的双重核心竞争力 [3] - 双方将在创新平台建设 前沿技术应用研发等多个核心领域开展深度协同合作 [3] - 共同重点推进以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甲醇等一碳化合物为底物的生物合成技术 [3] - 探索生物非粮原料领域 积极响应国家"不与人争粮 不与粮争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向 [3]
最大,知名原料商三战IPO
36氪· 2025-07-29 02:29
公司概况 - 格林生物成立于1999年12月,主营业务为生物源香料和全合成香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括松节油、柏木油和全合成香料三大系列,细分品种达数十种[2] -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甲基柏木酮供应商之一,该产品在家用产品香精中出现频率为32%,高档香水香精中出现频率为41%[2] - 公司也是我国少数掌握突厥酮生产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的香料企业[2] - 2025年6月公司注册资本从5666.6667万元增至1亿元,增幅达76.47%[5] 股权结构 - 83岁创始人陆文聪直接持有27.11%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及董事长[6] - 陆文聪之女陆为持有9%股份,父女俩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6]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94亿元、6.31亿元和7.35亿元,复合增长率10.92%[9] - 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4074万元、6813万元和9292万元,复合增长率48.43%[9] - 2024年一季度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51.05%,净利润0.4亿元同比增长123.45%[11] - 2021-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44%、3.49%、3.59%,金额分别为0.2亿元、0.22亿元、0.36亿元[11] - 2021-2023年外销收入占比分别为84.38%、85.95%和87.08%,主要客户包括奇华顿、芬美意、德之馨等国际原料商[11] 上市历程 - 公司第三次冲击IPO,前两次分别于2021年2月和2024年8月主动终止[1][5] - 前次终止原因包括子公司环保处罚未披露及2021年净利润预计大幅下滑[5] - 深交所曾质疑公司创业板定位,指出其专利数量低于行业平均水平[5] 行业背景 - 中国化妆品原料市场规模从2019年11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160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9%,预计2025-2029年将以9.9%增速增长[14] - 2025年上半年生物原料类投资事件达12起,主要集中在国内美妆市场[13] - 2025年上半年共有7家原料商谋求上市,包括维琪科技、创健医疗等细分领域企业[15] - 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推动原料领域革新,国产原料供应商日益受到资本关注[13]
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在家中不幸身故,此前被爆坠楼身亡;嵩山少林景区发布补充公告:原购票渠道不变;麻六记就酸辣粉发霉致歉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7-28 23:47
居然智家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汪林朋于2025年7月27日在家中不幸身故,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由高管团队负责,经营情况一切正常 [2] - 汪林朋是家居行业标杆人物,拥有超过25年行业经验,曾担任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总裁、董事长等职务 [4] 嵩山少林景区 - 因系统升级,景区原购票渠道不变,但自2025年7月31日起将全面实行线上预约购票,暂停全价票和18岁以下游客线下购票服务 [6] 抖音 - 公司否认"期权被随意取消"的传闻,称前员工因违反廉洁管理制度和期权授予协议被扣罚期权,该员工涉嫌骗取公司云服务资源导致重大经济损失 [7] 麻六记 - 针对酸辣粉发霉问题,公司确认涉及2025年6月16日和18日两个生产批次的产品,已启动召回程序并推进退货及补偿方案 [8] 阿里通义千问 - 通义千问API调用量以10.4%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四,超越OpenAI的4.7%,最近一周总调用量超过2000亿Tokens [10][11] - 公司开源电影级视频模型通义万相2.2,包含文生视频、图生视频和统一视频生成三款模型,采用MoE架构节省50%计算资源 [27] 小鹏汽车 - 公司副总裁辟谣"重新上车激光雷达"传闻,表示将对造谣媒体采取法律措施 [11] BOSS直聘 - 平台一尹姓男子盗用他人信息冒充女性求职并编造低俗信息,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13][14] Firefox火狐 - 北京谋智火狐将于2025年9月29日后终止在中国大陆的运营,但浏览器将继续正常运行并保持更新 [16] 特斯拉 - 马斯克确认三星与特斯拉达成165亿美元芯片代工协议,合同期限为2024年7月26日至2033年12月31日 [17] Anthropic - 公司宣布自8月28日起对Claude Pro和Max设置每周用量上限,因极少数用户24小时不停使用导致成本过高 [19] 微软 - 研究显示人类辨别AI生成图像与真实图像的成功率仅为62% [20] 英特尔/AMD - 前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加入AMD担任副总裁兼联想全球客户经理 [22] 印度TCS - 公司将裁员1.2万人,约占全球员工的2%,主要影响中高级员工 [22] 猎豹移动 - 公司拟以约9946万元收购轻量型机械臂供应商UFACTORY 60.8%股份,预计2025年三季度完成交易 [23] 引航生物 - 公司完成超亿元新一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新产品商业化及全球市场拓展 [23] 睿思智联 - 公司完成数千万元融资,由梅花创投基金独家投资,将增强AI基础设施赛道的研发投入与市场拓展 [23] 宁德时代 - 旗下滑板底盘公司时代智能将完成首轮融资,投后估值超百亿元 [23] 影翎Antigravity - 将推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可拍摄8K全景视频,机身重量小于249g [24] 智谱 - 发布新一代旗舰模型GLM-4.5,采用混合专家架构,API调用价格低至输入0.8元/百万tokens [26] 魏牌 - 全新全尺寸SUV将配备后轮转向和空气悬架,是全新技术平台的首款车型 [29] 玛莎拉蒂 - 计划推出搭载V6发动机与手动变速箱的全新旗舰级超级GT,最快可能在明年亮相 [32] 智能手机市场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4%,华为以1220万台出货量重夺市场第一 [34][35] 半导体代工 - 2025年全球纯半导体代工收入将达1650亿美元,同比增长17% [35]
上海交大冯雁教授:酶分子工程加速生物产业发展 | SynBioCon 2025大会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8 12:59
高值化合物与生物制造 - 中国是高值化合物生产大国,支撑全球相关产业发展,产品包括氨基酸等天然产物和医药中间体 [1] - 生物元件不足是合成生物学重要瓶颈,酶分子设计和基因编辑技术突破提供了更多"超天然"催化元件库 [1] - 人工合成体系研究向"计量、顺序、空间"高度适配方向发展 [1] 冯雁团队研究成果 - 研究聚焦高效生物催化剂制备和人工化合物合成,开发优于自然进化的新元件 [1] - 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分析突变底库,快速定位蛋白质关键功能场景,解决挖掘效率问题 [1] - 通过蛋白质骨架结构反向折叠创造序列差异超50%的新蛋白质,应用于工业酶开发 [1] 抗糖尿病药物合成技术 - 针对C7N氨基环醇类抗糖尿病药物,发展关键酶催化机制和AI分子设计新策略 [3] - 研究覆盖抗菌药物手性非天然氨基酸类、抗肿瘤药物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类等高值化合物 [3] - 技术突破为高值化合物设计合成提供理论和实践新思路 [3] SynBioCon 2025大会 - 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聚焦AI+生物制造赛道 [6] - 设置生物制造产业宏观论坛等3大专题论坛,涵盖绿色化工、未来食品、未来农业领域 [6][7] - 同期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等6项活动,包括20+行业领袖参与的闭门会议 [6][7] 冯雁学术背景 -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特聘教授,曾任院长,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4] - 提出"酶活性中心工程"新策略,拓展工业及医用酶催化功能谱 [4] - 创建药物及精细化学品生物合成新途径,发表论文150+篇,获授权专利30+项 [4] 会议议程亮点 - 8月21日全体大会将进行《酶分子工程加速生物产业发展》主题演讲 [1][7] - 8月22日专题论坛设置AI+生物制造、未来食品&农业等前沿议题 [7] - 会议包含科技成果展示与合成生物创新展览等产业化对接活动 [7]
南京工大纪晓俊等:合成生物学优化酵母代谢过程中的碳保存和碳固定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8 12:59
合成生物学优化酵母代谢过程中的碳保存和碳固定 - 文章核心观点: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优化酵母代谢途径,构建碳保存和碳固定系统,减少CO2排放并提高化学品生产效率[3][4][5] 酵母中碳保存系统构建 - 避免非必要脱羧反应减少碳损耗:通过非氧化糖酵解(NOG)途径避免丙酮酸脱羧,提高乙酰辅酶A衍生产物得率,如酿酒酵母β-法尼烯得率提升25%,解脂耶氏酵母油脂含量提升16.4%[10][11][12][13] - 强化天然羧化反应促进碳保存:通过丙酮酸羧化酶(Pyc)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强化天然羧化反应,如毕赤酵母苹果酸产量达199.4g/L,得率0.94g/g;解脂耶氏酵母丁二酸产量111.9g/L,得率0.79g/g[15][16][17] 酵母中碳固定系统构建 - 二氧化碳回用系统构建:通过卡尔文循环RuBisCo分支途径回用CO2,酿酒酵母乙醇得率提升15%,甘油得率降低86%[19][23][24] - 二氧化碳固定系统构建:在毕赤酵母中构建完整CBB循环实现自养生长,最大生长速率达0.018h-1;通过内共生体系统实现酿酒酵母以HCO3-为底物生产柠檬烯[25][26] 未来发展方向 - 开发碳固定途径关键元件,提高固碳效率[30] - 结合系统生物学等方法释放酵母天然碳固定潜力[30] - 构建光驱微生物固碳体系实现碳负性生产[30]
新型敷料使愈合率提高40%
科技日报· 2025-07-28 02:31
7月2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钟超 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烧伤整形科刘琰团队开展联合攻关,成功研发出一款基于生物 纤维素的新型止血敷料T-BC,为烧伤及复杂创伤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材料解决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 在《先进材料》上。 临床烧伤清创术中的出血控制一直存在挑战。传统电凝止血虽有效,但存在热损伤周围组织的风险 且操作效率低;而常用止血剂则普遍存在换药时易引发再出血、贴附性差和机械强度不足等问题。针对 这些痛点,研究团队创造性地采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将重组人源凝血酶通过特异的纤维素与结构域精准 结合,并将其锚定在生物纤维素基体上,构建出兼具止血与促愈合功能的一体化敷料T-BC。该敷料通 过促进新血管形成、调控炎症反应和重建皮肤组织结构三重协同作用,在分子层面实现了对伤口修复过 程的多方位调控,从而显著加速愈合进程。 在大鼠肝脏切口模型中,该敷料能在1分钟内实现快速止血。在模拟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大鼠实验 中,使用T-BC进行治疗的实验组,5天后伤口愈合率较对照组提高了约40%。 此外,该研究采用生物分子自组装技术,仅需通过温和的蛋白溶液浸泡即可实 ...
金达威,净利预增70%~100%!以合成生物布局新产品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7 12:40
公司业绩预测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2.21亿元~2.6亿元,同比增长70%~100% [1] - 扣非净利润预计2.2亿元~2.59亿元,同比增长70%~100% [1] - 基本每股收益0.36元/股-0.42元/股 [1]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辅酶Q10、维生素A及国内保健品业务销售增长 [1] 公司业务结构 - 主要从事营养保健食品原料、终端产品及饲料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保健食品原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主要在境内,出口比例较高 [3] - 保健食品终端产品生产、销售和品牌运营主要在境外,境内通过跨境电商销售,增长态势明显 [3] 原料领域布局 - 以合成生物学为底层技术,规模化生产辅酶Q10、NMN、NADH、维生素K2、纳豆激酶、PQQ、DHA、ARA等产品 [4] - 利用合成生物学布局新产品,如虾青素、藻油EPA、肌醇、泛酸钙、生物代糖系列等 [4] - 化学合成原料产品主要为维生素A、维生素D3等,同时生产医药原料如吡喹酮、丙氨酰谷氨酰胺等 [4] - 辅酶Q10市占率全球第一,具备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 [4] - 通过研发和技改降低虾青素、DHA、EPA等产品的生产成本 [4] 保健食品终端领域 - 拥有Doctor's Best、Zipfizz两大品牌,自有生产工厂VB提供胶囊、片剂和粉剂的生产加工服务 [5] - 覆盖保健食品上游原料供应、中游制剂生产、下游品牌运营及渠道布局,是全产业链公司 [5] - 未来将进一步打通上下游、境内外,提升国内市场份额 [5] 国内保健品业务策略 - 根据行业特性、市场需求及品牌定位,制定产品策略和供应链保障 [6] - 利用数据驱动与迭代升级,打造大单品或市场爆款产品 [6] 行业会议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 [8] - 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的产业化进展和机遇 [8] - 同期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活动 [8][9]
张先恩/薛闯/袁其朋/王丹/杨世辉/姚远...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宁波)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7 12:40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1+3"方向: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 [1] - 大会目标包括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趋势、AI赋能产业创新、革新技术产品生命力,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挖掘 [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和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联盟等6家机构 [2] - 大会顾问专家为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 [4][5] 产业化专家阵容 生物基化学品与材料 - 大连理工大学薛闯教授团队开发了高效纤维素产酶菌株,优化纤维素酶组成和产量,提升番茄红素等产品产量 [6] - 北京化工大学袁其朋教授构建了20余种芳香族化合物细胞工厂,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香豆素等 [7][8] - 重庆大学王丹教授团队开发聚酰胺单体生物合成技术,与万华化学等企业合作 [10][11] - 湖北大学杨世辉教授团队布局非粮大宗醇酸生物制造管线 [12] 酶工程与生物催化 - 天津科技大学刘夫锋教授研究蔗糖异构酶固定化技术,应用于异麦芽酮糖绿色制造 [22][23] -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朱蕾蕾研究员开发工业酶分子改造技术,创制碳碳缩合酶等高性能酶 [26][27] 天然产物合成 - 华南理工大学李爽教授团队实现全生物基圆柚酮公斤级生产,以海带水解物为底物 [24][25] - 浙江大学于洪巍教授团队以生物油脂、维生素A等四大产品线为核心 [16][17] 大会议程 - 8月20日:产业高层座谈会(20+行业领袖)、生物制造青年论坛(20+场报告) [36] - 8月21日:开幕式、绿色化工与新材料论坛、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闭门研讨会 [36] - 8月22日:AI+生物制造论坛、未来食品&农业论坛,同期举办科技成果展示和合成生物创新展览 [37] 产业资源 - 大会发布《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收录500+上榜企业 [40] - 提供生物制造产业社群加入渠道 [42]
祁庆生教授:微生物的追风者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7 12:40
祁庆生的学术与科研生涯 - 祁庆生现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深耕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及资源循环利用领域[1] - 1985年因偶然接触微生物学家王祖农的科普而对微生物学产生兴趣,考入山东大学微生物系[3][4] - 1992年硕士毕业留校,参与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购置先进设备[6] - 1996年赴德国明斯特大学攻读分子微生物学博士,为成为合成生物学专家奠定基础[7] 科研成就与方向 - 2003年回国后聚焦合成生物学理论与方法、微生物代谢工程及废塑料生物降解研究[9] - 2008年推动合成生物学在国内落地应用,是国内该领域早期开拓者[9] - 2018年牵头申请资源循环利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获1500万经费支持废塑料降解研究[11] - 将微生物技术与循环经济结合,实现塑料"解塑再用"和"变废为宝"[11] 教学与人才培养 - 指导硕博士160余人,培养出江南大学教授康振等国家级人才[13] - 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并关注国家战略需求[15] - 强调"导师教导与学生努力"的双向奔赴模式,通过熬夜通宵等案例体现科研精神[13][14] 学科发展与战略 - 微生物学科在食品发酵、环境保护、生物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18] - 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需搭建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桥梁,推动技术转化[19] - 倡导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体现"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的价值观[19] 行业会议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23] - 大会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涵盖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三大方向[23] - 配套活动包括青年论坛、产业座谈会、蓝皮书研讨会及科技成果展示对接[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