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for Science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浦江创新论坛即将开幕 论坛规模和参会嘉宾数量为历届之最
证券时报网· 2025-09-13 06:51
主题为"共享创新共塑未来: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的2025年浦江创新论坛将于9月20日—22 日在上海举办。记者获悉,本次论坛将重点组织包括1场开幕式、1场主论坛;同时将举行30场专题论坛 和5场重要活动,包括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青年科学家座谈会等。本届论 坛规模和参会嘉宾数量均为历届之最。 据了解,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已成功举办五届,共释放21000余项技术需求、35000余项全国科技创 新人才岗位需求,展示4080项创新产品与优质成果,3113家企业释放超1000亿元需求投入金额,达成意 向合作金额近180亿元。 浦江创新论坛自2008年创设以来,已连续举办18届。目前,论坛已邀请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 机构,共计550位嘉宾参与主论坛和各专题论坛,其中近40%来自白俄罗斯、美国、德国、瑞士、丹麦 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 对于未来产业培育,论坛将重点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聚焦基础前沿与交叉创新和未来 产业,举办AI for Science、量子智能、可控核聚变、具身智能、神经科技、硅光等30余场前沿领域专题 论坛和闭门会议。 ...
现场:BCEIA 2025开幕式及大会报告
仪器信息网· 2025-09-11 04:25
会议概况 - BCEIA2025于2025年9月1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2] - 开幕式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新荣教授主持[4] - 大会主席江桂斌院士发表开幕致辞 国际合作伙伴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代表致贺词[6][7] 行业里程碑与成就 - BCEIA创办40周年 展览面积从1985年5000平方米扩展至53400平方米 增长逾十倍[14] - 参展人数从约12000人增至37456人 展商数量从122家上升至723家[14] - 国内企业从最初仅13家增长至680家 彰显中国科学仪器行业跨越式发展[14] - 学术论坛从最初6个拓展至18个专题论坛 24场学术会议及6场前沿研讨会[14][15] 技术前沿与创新方向 - 单细胞质谱技术实现高通量分析 成功区分海蛞蝓模型中三个囊泡亚群[17] - 单细胞基因组学技术推动精准医学发展 应用于产前基因筛查和癌症诊断[19] - 国产测序仪和高覆盖率全基因组扩增技术自主研发成功[20] - AI算法与电镜分析结合 解决高维微分方程等复杂计算任务[22] - 国家"十四五"规划将"AI for Science"纳入重点支持方向[22] 学术交流体系 - 大会设置18个学术分会 覆盖质谱学 色谱分离 环境分析等领域[24] - 4位院士分享报告 聚焦生命科学 精准医疗和人工智能前沿领域[12] - 会议包含专题论坛 墙报展示 应用技术交流会等多形式活动[24]
晶泰控股(2228.HK):AI+人工智能自主实验平台驱动药物及材料研发 商业化加速
格隆汇· 2025-09-10 19:59
利润端扭亏为盈,营收步入商业化门槛。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2.66 亿元,同比增长53%,净利 润-15.2 亿元,实现同比减亏;2025 年上半年已实现扭亏为盈,收入5.17 亿元,同比增长404%,经调整 净利润1.42 亿元。AI 制药商业化逐步落地。公司的核心业务AIDD 覆盖小分子、大分子药物发现; AI4S 覆盖智能化服务、新材料研发服务方案等。其中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2024 年实现收入1.63 亿元, 同比增长87.76%;2025 年上半年实现收入8186万元,同比增长95.9%。药物发现解决方案2024 年实现 收入1.04 亿元,同比增长18.16%;2025 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35 亿元,同比增长615%。此外,2025 年6 月公司与DoveTree 新签署的管线合作订单规模高达59.9 亿美元。 机构:招商证券 研究员:顾佳/梁广楷/谢笑妍/刘晓珊/肖笑园 晶泰以量子物理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自动化技术,早期即着手数据积累,构建多模态AI 模 型体系,覆盖药物发现核心环节。鉴于模型能力高度依赖数据驱动,公司自建干湿结合自动化实验平 台,高通量生产高质量正负样本,不断优化数 ...
晶泰控股(02228):AI+人工智能自主实验平台驱动药物及材料研发,商业化加速
招商证券· 2025-09-10 11:36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1][6][7] 核心观点 - 晶泰控股以量子物理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自动化技术,构建多模态AI模型体系覆盖药物发现核心环节,形成以数据为核心的技术壁垒 [1] - 公司自建干湿结合自动化实验平台,高通量生产高质量正负样本优化数据集反哺AI模型训练,形成正向数据循环闭环系统 [1] - 长期订单验证下平台获多家跨国药企高度认可,业务量稳步攀升并加速向新材料等领域延伸,商业化潜力持续释放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收入5.17亿元同比增长404%,经调整净利润1.42亿元 [6] - 与DoveTree新签署管线合作订单规模达59.9亿美元,并已收到首付款5100万美元 [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53%,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减亏 [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5.17亿元同比增长404%,经调整净利润1.42亿元 [6] - 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2024年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87.76%,2025年上半年收入8186万元同比增长95.9% [6] -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2024年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8.16%,2025年上半年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615% [6] - 预期2025-2027年营业收入达7.86/9.75/14.0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0.15/0.94/3.00亿元 [6][82] - 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53.44/43.08/29.85倍 [6] 技术优势 - 累计超650万条高精度量化数据,云端数据总量达1.9PB [6] - 实验室持续月产出反应数据3万+,内外部反应月积累20万+ [6] - 拥有200多种垂类AI模型,包括全球领先算法如蛋白质结构预测算法XtalFold™ [6] - 拥有200+研发机器人工站,5000m²+自有自动化实验室,以及先进AI Agent系统 [6] - 基于量子力学自主研发XFF力场和XFEP自由能计算等高精度虚拟数据生成模型 [62] - 自研UV谱图预测模型和基于LCMS谱图的产率预测模型准确率超过90% [62] 业务进展 - 小分子药物发现平台ID4Inno拥有200万个分子砌块,化学空间扩展到10^12化合物库 [59] - 大分子药物发现平台XupremAb™包含抗体药物发现流程的不同重要功能 [60] - 与全球超过300家企业及行业龙头建立深度合作,客户续约率超行业平均 [54] - 前20大药企中的16家与晶泰建立合作关系,2021-2023年客户留存率分别约67.5%/51.4%/64.9% [71] - 技术平台成功拓展至新能源、农业及工业材料等多个领域 [6][77] 行业前景 - 全球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870亿美元增至2030年14142亿美元,CAGR为33.5% [32] - 全球自动化实验室市场预计从2023年59亿美元跃升至2030年607亿美元,CAGR为39.6% [32] - 全球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512亿美元增至2030年3632亿美元,CAGR为13.3% [38] - 全球材料科学研发支出2030年将达1779亿美元,2023-2030年CAGR为12.8% [48] - AI赋能的材料研发服务占比将从2023年8%提升至2030年25%,对应市场规模从61亿美元扩张至445亿美元 [48]
软通动力(301236):营收快速增长,软硬一体战略持续深化
西部证券· 2025-09-03 07:43
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3][6] 核心观点 - 公司软硬一体战略优势显著 营收快速增长 [3] - 2025H1实现营收157.81亿元 同比增长25.99% [1][6] - 归母净利润-1.43亿元 同比减亏7.60% [1][6] - Q2单季度营收87.70亿元 同比增长23.93% 环比增长25.10% [1][6] - Q2实现归母净利润0.55亿元 [1][6] - Q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3.58亿元 环比增长173.92% [1][6] 业务表现 - 软件与数字技术服务实现营收89.20亿元 同比增长4.78% [2] - 计算产品与智能电子业务实现营收67.56亿元 同比增长72.77% [2] - 计算产品与智能电子业务占营收比升至42.81% [2] - 构建软硬全栈智能化产品与服务 形成完善产品品牌矩阵 [2] - AI布局采用"AI工程+AI for Science"双轮驱动 [2] - 打造软通天璇MaaS企业级模型服务平台 [2] 鸿蒙生态建设 - 深度参与鸿蒙生态建设 投入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研发 [3] - 发布工具类应用"AI面试官"丰富鸿蒙桌面应用生态 [3] - 在小型电车领域打通全产业链路 发布"轻型电车解决方案" [3] - 支撑上千款鸿蒙应用上架 打造多个行业鸿蒙应用样板间 [3] - 提供文旅酒店 消费餐饮等行业鸿蒙元服务模版 [3] - 在HarmonyOSConnect领域与500余家品牌伙伴合作 [3] - 推动1200余款产品接入 数量位居业内第一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365亿元 [3] - 预计2026年营收424亿元 [3] - 预计2027年营收493亿元 [3]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84亿元 [3]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5.18亿元 [3]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7.81亿元 [3]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40元 [4] - 预计2026年每股收益0.54元 [4] - 预计2027年每股收益0.82元 [4] 估值指标 - 2025年预计市盈率142.2倍 [4] - 2026年预计市盈率105.3倍 [4] - 2027年预计市盈率69.8倍 [4] - 2025年预计市净率5.0倍 [4] - 2026年预计市净率4.8倍 [4] - 2027年预计市净率4.5倍 [4]
志特新材(300986):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 毛利率显著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9-02 10:5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3亿元同比增长14.02% 归属净利润0.76亿元同比增长906.32% 扣非归属净利润0.70亿元同比转正 [1] - 单二季度营业收入7.37亿元同比增长7.69% 综合毛利率28.66%同比提升4.22个百分点 二季度毛利率29.10%同比提升2.88个百分点 [2] - 归属净利率5.89%同比提升5.22个百分点 扣非归属净利率5.39%同比提升6.52个百分点 二季度归属净利率7.00%同比提升3.26个百分点 [3] 业务结构 - 建筑模架业务收入8.30亿元同比增长10.70% 毛利率32.85%同比提升7.36个百分点 [2][3] - 装配式建筑业务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1.52% 毛利率18.86%同比提升3.90个百分点 [2][3] - 境内收入9.86亿元同比增长10.43% 境外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27.31% [2] 运营效率 - 期间费用率19.22%同比下降1.24个百分点 二季度费用率17.29%同比上升0.48个百分点 [3]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09.77天同比减少12.95天 资产负债率65.71%同比下降3.49个百分点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1亿元同比转正 收现比98.88%同比提升16.59个百分点 [4] 战略发展 - 与合肥微观纪元合资成立上海志特纪元新材料科技 加速量子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 [4] - 采用AI for Science优化材料研发平台 8月发布薄型相变高温隔热阻燃材料及MOF新材料 [4] - 股权激励目标设定2024-2026年净利润0.8/2/3亿元 境外营收目标5/10/15亿元 [5]
志特新材(300986):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毛利率显著提升
长江证券· 2025-09-02 09: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营业收入12.93亿元,同比增长14.02%,归属净利润0.76亿元,同比增长906.32%,扣非后归属净利润0.70亿元,同比转正 [2][4] - 毛利率显著提升,综合毛利率28.66%,同比提升4.22个百分点,建筑模架业务毛利率32.85%,同比提升7.36个百分点,装配式建筑业务毛利率18.86%,同比提升3.90个百分点 [9] - 经营性现金流改善,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1亿元,同比转正,收现比98.88%,同比提升16.59个百分点 [9] - 新材料业务进展顺利,与合肥微观纪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推动量子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并与高校实验室合作优化智能研发平台 [9] - 主业经营拐点已至,海外市场爆发增长,境外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27.31%,国内市场逐步探底,境内收入9.86亿元,同比增长10.43% [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2.93亿元,同比增长14.02%,单二季度营业收入7.37亿元,同比增长7.69% [2][4][9] - 归属净利润0.76亿元,同比增长906.32%,扣非后归属净利润0.70亿元,同比转正 [2][4] - 综合毛利率28.66%,同比提升4.22个百分点,单二季度综合毛利率29.10%,同比提升2.88个百分点 [9] - 费用率19.22%,同比下降1.24个百分点,单二季度期间费用率17.29%,同比提升0.48个百分点 [9] - 归属净利率5.89%,同比提升5.22个百分点,扣非后归属净利率5.39%,同比提升6.52个百分点 [9] - 资产负债率65.71%,同比下降3.49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09.77天,同比减少12.95天 [9] 业务分部 - 建筑模架业务收入8.30亿元,同比增长10.70%,毛利率32.85%,同比提升7.36个百分点 [9] - 装配式建筑业务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1.52%,毛利率18.86%,同比提升3.90个百分点 [9] - 境内收入9.86亿元,同比增长10.43%,境外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27.31% [9]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1亿元,同比转正,收现比98.88%,同比提升16.59个百分点 [9] - 单二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0.17亿元,同比少流出0.24亿元,收现比76.12%,同比提升18.21个百分点 [9] - 货币资金4.86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05亿元,应收账款15.15亿元,存货3.08亿元 [14] - 短期贷款10.21亿元,应付款项5.65亿元,流动负债合计27.21亿元,负债合计37.80亿元 [14] 未来展望 - 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目标为2024-2026年净利润0.8亿元、2亿元、3亿元,境外营收不低于5亿元、10亿元、15亿元 [9] - 按2026年业绩3亿元对应当前估值约为17倍市盈率,具备较高赔率与弹性 [9]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29.85亿元,2026年35.00亿元,2027年40.60亿元 [14] - 预测2025年归属净利润1.74亿元,2026年2.72亿元,2027年3.30亿元 [14]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0.42元,2026年0.66元,2027年0.80元 [14]
火山引擎多模态数据湖落地深势科技,提升科研数据处理效能
财富在线· 2025-09-02 07:02
公司定位与产品体系 - 公司是全球AI for Science开拓者 构建了深势·宇知AI for Science大模型体系 将科研方法带入预训练模型时代[1] - 打造全球首个覆盖读文献-做计算-做实验-多学科协同的AI科研平台玻尔 以科学导航为核心重构科研流程[3] 技术能力与数据规模 - 平台处理超过10万张数据表 包含多语言文本及分子结构图 实验曲线图谱等多元复杂模态数据[3] - 通过火山引擎DataSail数据集成工具和AI数据湖服务LAS 实现多格式数据解析效率提升 此前定制解析需耗时数周[4] 合作成效与性能提升 - 整体翻译准确率提升约5% 图片处理效率及准确率通过大模型判断科学领域和生成向量得到提升[6] - 火山引擎提供按需算力支持 保障大流量下系统稳定性 构建统一高效数据处理体系[6] 市场应用与未来规划 - 平台有效解决信息过载 检索繁杂 整理耗时等痛点 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一站式智能研究支持[3] - 产品实现海量文献高效检索与管理 未来将继续通过AI技术释放科研创新潜能[6]
谢赛宁回忆七年前OpenAI面试:白板编程、五小时会议,面完天都黑了
机器之心· 2025-08-29 09:53
AI大厂面试特点分析 - Meta研究者Lucas Beyer发起关于AI大厂面试体验的投票 选项包括Google/Meta/MS、OpenAI/Anthropic、xAI和Old DeepMind [1] - 投票结果显示Old DeepMind以32.1%的得票率被评为最佳面试体验 [20] 顶尖研究人员职业轨迹 - Lucas Beyer拥有超过94,000次学术引用 h-index达40 2020年以来引用量达93,147次 [2][4] - 2024年6月与Alexander Kolesnikov和Xiaohua Zhai三位研究者共同从OpenAI转入Meta [2] 各公司面试模式比较 - Old DeepMind采用两小时高强度面试 包含100多个数学统计和机器学习问题 [6] - Meta FAIR面试侧重学术讨论和编码 曾由Piotr Dollar、Ross Girshick和何恺明担任面试官 [6] - Google面试采用"教职面试"模式 包含编程题和研究讨论 知名AI学者Noam Shazeer曾参与面试 [7] - OpenAI面试采用5小时白板编程和研究报告形式 由联合创始人John Schulman亲自设计强化学习问题 [7] 面试过程典型案例 - 谢赛宁在OpenAI面试时讨论强化学习中的方差崩溃问题 尽管当时对该领域了解有限但仍需现场研究解决 [7] - Omar Shams回忆DeepMind面试涵盖代码数学统计和机器学习 面试官Jacob Menick给予满分评价 [12] - Rishabh Agarwal被Christian Szegedy面试时 需解决概率分布相关的飞镖游戏问题 并在餐巾纸上完成数学计算 [18] - Felipe Mello在谷歌面试中被要求编写单元测试并分享最难解决的bug [14] - Ashwinee Panda在xAI联合创始人张国栋的面试中获得研究灵感 最终扩展为正式研究成果 [16] 行业人才流动趋势 - 知名研究人员频繁在顶级AI机构间流动 包括OpenAI、DeepMind、谷歌大脑和Meta等 [2][6] - 行业顶尖人才如Ross Girshick(超过60万引用)和何恺明已从企业转向学术或创业领域 [6]
“AI for Science第一股”晶泰控股完成近30亿港元新股配售融资 登顶全球AI制药融资王
智通财经· 2025-08-29 08:27
融资活动 - 公司于2025年8月29日完成26.5亿港元新股配售 定价为每股9.28港元 较IPO发行价溢价75.8% 较最近30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溢价23.4% [1] - 配售规模较初始规模上调超13% 获得多倍订单覆盖 吸引国际头部主权基金及境内外长线基金踊跃认购 [1] - 此次为2025年内第三次公开市场融资 配售股份数量约2.86亿股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规模化盈利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15.2%至4.35亿元 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5.9%至0.82亿元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有现金余额53.08亿元 叠加本次融资后总现金储备约80亿元 [3] - 公司市值超412亿港元 为亚洲AI药物发现领域市值最高企业 [2] 战略布局 - 融资资金将用于运营与产品研发、并购 并探索RWA(真实世界资产)及RDA(真实数据资产)等创新金融工具 [1][4] - 公司计划通过RWA将研发成果、专利等资产数字化 提升资产流动性和融资渠道 [4] - AI+机器人分子发现平台与RWA/RDA天然契合 已提前布局Web3相关技术 [4] 行业地位 - 公司为全球AI药物研发领域历史融资规模最大企业 曾创该领域融资额最高纪录 [2] - 挪威央行投资管理局(管理规模1.3万亿美元)参与本次配售 [2] - AI制药属于科技跨界新赛道 破局者可能包括AI药企、传统药企或新进科技公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