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资本补充
icon
搜索文档
规模破万亿元!银行发行“二永债”须警惕这项风险→
国际金融报· 2025-08-08 07:58
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 - 截至8月7日银行二永债发行总额达10464.60亿元突破万亿大关 [2] - 7月单月发行规模激增2294亿元远超一季度1738.60亿元总量 [2] - 2023至2024年发行规模从11142.9亿元增长至16637.9亿元增幅显著 [2] 发行结构分化特征 - 国有银行发行16只总额5950亿元占据半壁江山 [4] - 地方及民营银行发行46只数量最多但总额仅1844.60亿元 [4] - 股份行发行9只总额2670亿元介于两者之间 [4] 资本补充需求驱动 - 巴塞尔协议Ⅲ要求银行总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国内监管更严格 [3] - 信贷投放加大消耗资本金且存贷息差收窄限制内源性补充 [3] - 2024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 [3] 中小银行发行逻辑 - 不依赖资本市场估值适用于非上市银行且不稀释股权 [4] - 低利率环境下融资成本可控并可优化资本结构配置 [4] - 城投债供给收紧促使买方机构提高二永债配置需求 [5] 资本充足率现状 - 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为15.28% [5] - 国有行达17.79%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为13.71%/12.44%/12.96%低于行业平均 [5] 潜在风险与挑战 - 二级资本债第5年起计入资本比例从100%逐年递减至20% [5] - 赎回需资本充足率持续高于监管红线且同步替代赎回量 [5] - 2025年大行注资落地或缓解压力但续发需求仍存 [6]
正股上涨激活转债强赎机制 银行资本补充压力缓解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21
苏农银行可转债及资本变更 - 苏农银行注册资本拟由18.03亿元变更为20.19亿元 因可转债转股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1] - 2018年8月发行25亿元可转债 期限6年 2024年8月到期兑付 期间累计转股3197.61万股 [2] - 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每10股转增1股 实际转增1.84亿股 [2] 银行可转债强赎动态 - 南京银行南银转债触发强赎条款 因股价连续15个交易日高于转股价130%(10.69元/股) [2] - 杭州银行杭银转债触发强赎条款 截至2025年6月16日剩余规模8.66亿元 [3] - 南银转债剩余规模48.36亿元 2021年发行总额200亿元 [3] - 2025年以来苏州银行、成都银行等可转债均触发强制赎回 [3] 银行股表现与转债市场影响 - 2024年申万银行指数涨幅近50% 居行业首位 16家A股银行单日涨幅超1% [4] - 银行分红方案落地推动转股价格下调 增强强赎预期 [4] - 银行转债规模快速下降 浦发转债到期后市场银行转债规模或降至1000亿元以下 [4] - 可转债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对估值形成支撑 [5] 资本补充与银行经营 - 可转债转股提升杭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0.8个百分点 [6] - 强赎可转债可优化银行资本结构 传递财务稳定信号 [6] - 商业银行一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70% 较2024年四季度下降30个基点 [7]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约5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低于10% 江苏银行等低于8.5% [7] - 中小银行通过定增、专项债、二永债等方式补充资本 需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 [7]
二永债发行提速 商业银行密集“补血”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20
二季度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激增 - 二季度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超6000亿元 环比增长260.82% [1][2] -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突破8000亿元 涉及52只债券 [1][2] 发行利率下降推动银行发债窗口 - 二季度二级资本债平均利率降至2.25% 永续债利率降至2.31% [2] - 一季度二级资本债平均利率为2.40% 永续债利率为2.44% [2] - 货币环境宽松及监管鼓励政策为银行提供低成本发债机会 [2] 国有大行及股份行密集发行二永债 - 农业银行发行600亿元二级资本债和500亿元永续债 [3] -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各发行400亿元永续债 [3] - 中国银行发行500亿元二级资本债 [3] - 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行同步加速发债 [3]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需求尤为迫切 - 二季度近30家区域性中小银行发行二永债1191亿元 [3] - 中小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425亿元 环比增长354.55% [3] - 中小银行永续债发行766亿元 环比增长428.28% [3] - 城商行资本充足率12.44% 农商行12.96% 显著低于国有大行17.79% [4] 中小银行发债面临结构性挑战 - 中小银行发债成本较高且认购市场较弱 [6] - 发债银行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 [6] - 需通过提升信用等级和扩大投资者范围改善融资能力 [6] 资本补充渠道多元化需求 - 银行盈利能力下降导致内源性资本补充空间缩窄 [5] - 需通过外源性渠道如二永债优化资本结构 [2][5] - 专家建议支持中小银行上市融资并扩大资本工具投资人范围 [6]
银行密集发行“二永债”补充资本
经济日报· 2025-08-08 07:02
二永债发行规模与趋势 - 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达8900亿元,成为银行业重要资本补充工具 [1] - 国有大型银行二季度发行规模环比增长260.82%,呈现明显提速态势 [1] - 农业银行发行600亿元二级资本债,建设银行发行400亿元永续债 [1] - 下半年发行规模预计维持高位,增速可能因市场环境和资本补充节奏波动 [3] 发行利率变化 - 二季度二永债平均利率显著下行,二级资本债利率2.25%,永续债利率2.31% [1] - 利率水平较一季度进一步下降,融资成本持续优化 [1] 资本充足率状况 - 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15.28%,一级资本充足率12.1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7% [2] - 城商行资本充足率12.44%,农商行12.96%,显著低于大型商业银行17.79%和股份制银行13.71% [2]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 -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较窄,发行主体较多但单次额度较小 [3] - 兰州银行获准发行不超过50亿元永续债,四川银行成功发行二级资本债券 [3] - 部分银行面临集中赎回到期情况,需新发行债券进行置换 [2] 发行动因与监管要求 - 监管对资本充足率要求更加严格,银行需提升资本水平满足合规要求 [2] - 信贷投放保持高水平消耗资本,盈利能力承压导致内源性补充空间受限 [2] - 市场利率较低提供有利融资环境,可优化资本结构并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1] 政策支持建议 - 建议拓宽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资本范围并延长使用期限 [3] - 特别国债按照"一行一策"原则向重点城商行、农商行倾斜 [3] - 优化股东资质条件,简化审批流程,支持中小银行引进合格股东进行增资 [3]
银行“二永债”年内发行超万亿元 结构性缺口仍待解
上海证券报· 2025-08-05 18:16
二永债发行规模与格局 - 今年以来境内银行发行67只"二永债",合计规模超1万亿元(截至8月5日)[2][3] - 发行主体呈现"大行稳发,小行快进,结构分化":国有大行发行16只合计5950亿元,股份行发行9只合计2670亿元,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发行42只合计1799.6亿元[3] - 区域分布集中于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广州农商行等发债规模突出[3] 二永债发行驱动因素 - 银行业务扩张导致资本充足率承压,需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4] - 债券市场利率维持低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65%),降低发债成本[4][5] - 城投债等传统信用债供给收紧,机构资金转向配置高评级金融债[4] - 利差缩窄推动银行赎回旧债(如西安银行赎回利率4.3%的二级资本债)并再融资[5] - 2019年首批永续债进入2024年赎回周期,续发需求提升[5]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现状 - 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偏低:城商行12.44%、农商行12.96%,显著低于国有大行17.79%和股份行13.71%[6] - 内源资本积累受限:净息差下行、资产收益率下滑、不良贷款率反弹压缩利润空间[7] - 股权融资受限背景下,"二永债"因不稀释股权、发行灵活成为最优解,永续债可直接计入其他一级资本,二级资本债充实次级资本[7] 二永债的结构性局限 - 二级资本债补充效果逐年递减(第5年起每年计入比例从100%降至20%),未赎回则效果减弱[8] - 赎回需满足资本充足率持续高于监管红线等条件,部分银行如南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9.52%)难以达标[8] - 无法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对风险抵御能力提升有限[8][9] 政策建议与解决方案 - 丰富资本工具供给:放宽中小银行发行优先股、可转债门槛,探索专项债扩展[10] - 优化资本市场环境:引入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长期投资者,简化优质中小银行上市流程[10] - 差异化支持政策:以"一行一策"推动特别国债向重点区域性银行倾斜[10]
威海银行拟发行股份募资不超30亿 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证券日报· 2025-08-04 00:01
威海银行资本补充计划 - 公司拟通过发行内资股和H股募资不超过3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其中内资股不超过7.58亿股,H股不超过1.54亿股 [1] - 控股股东高速集团及大股东山东高速拟参与增资,分别认购不超过3.24亿股和1.06亿股,认购总额高速集团未披露具体金额,山东高速不超过3.48亿元 [1] - 增资完成后高速集团和山东高速持股比例保持不变,分别为35.56%和11.60%,合计控制47.16%股权 [1] 威海银行财务表现与资本状况 - 公司资产规模近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呈下滑趋势,2024年末为9.31%,较2023年上升0.54个百分点,较2020年下降0.57个百分点 [2] - 行业分析师指出中小银行面临资本补充压力,主因净息差收窄导致盈利承压,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弱 [2] 区域性中小银行增资趋势 - 今年以来超10家中小银行增资方案获批,包括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江西进贤农商行等,地方国资参与活跃 [2] - 上饶银行7月定向发行后国有股占比从55.09%升至67.68%,显示地方国资强化对区域性银行的控制 [2] - 行业专家认为地方国资参与有助于优化银行股东结构、完善治理并提升经营效率 [3]
截至7月25日规模超8900亿元 银行密集发行“二永债”补充资本
经济日报· 2025-08-03 00:59
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情况 -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已发行"二永债"合计规模超8900亿元 [1] -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二季度发行规模环比增长260.82% [1] - 农业银行7月22日发行600亿元二级资本债 建设银行5月19日发行400亿元永续债 [1] - 二季度银行发行"二永债"平均利率分别为二级资本债2.25% 永续债2.31% 较一季度进一步下降 [1]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需求 - 《巴塞尔协议Ⅲ》实施后监管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更加严格 [2] - 银行信贷投放保持在较高水平对资本带来消耗 [2] - 部分银行盈利能力承压导致内源性资本补充空间受限 [2] - 截至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28% 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18%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 [2] - 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44% 农村商业银行为12.96% 显著低于大型商业银行17.79%和股份制商业银行13.71% [2]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特点 -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较窄 部分银行亟需发行"二永债"缓解资本压力 [2] - 前期已发行"二永债"的银行未来面临集中赎回到期情况 [2] - 中小银行发行"二永债"单次额度少但发行主体较多 [3] - 兰州银行获准发行不超过50亿元永续债 四川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券 [3] - 西安银行 承德银行等银行获准发行债券加速巩固经营能力 [3] 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建议支持中小银行加快建立资本补充长效机制 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3] - 预计下半年"二永债"发行规模仍会维持高位 增速可能因市场环境等因素波动 [3]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 [3] - 建议拓宽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资本范围 延长使用期限 [3] - 建议特别国债向重点城商行 农商行倾斜 优化股东资质条件 简化审批流程 [3]
年内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已超1万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7-29 15:50
二永债发行情况 - 7月以来至少12家银行发行二永债补充资本 发行节奏加快 [1] - 截至7月29日商业银行二永债总发行量达10419.6亿元 共67只 [2] - 一季度发行9只1738.6亿元 二季度43只6387亿元 三季度截至7月29日15只2294亿元 [2] - 建设银行7月25日发行450亿元二级资本债 其中10年期400亿元票面利率1.94% 15年期50亿元票面利率2.13% [2] 发行加速动因 - 信贷投放增长驱动资本需求 盈利能力下降制约内源性资本积累 [3] - 监管趋严推动资本补充 二永债可计入二级资本并分散偿付压力 [3] - 政策面对永续债发行审慎支持 审批效率优化促使银行抓住窗口期 [3] 中小银行资本状况 - 区域性中小银行补血需求迫切 今年累计发行规模超千亿元 [4] - 一季度末城商行资本充足率12.44% 农商行12.96% 显著低于国有大行17.79% [4] - 资本充足率偏低且下降 盈利能力下滑叠加不良贷款率高 业务扩张加剧资本消耗 外部融资渠道有限 [4] 下半年市场展望 - 预计全年发行规模1.55-1.6万亿元 下半年占全年六成以上 [6] - 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压力缓解 股份制银行和城农商行成为发行主力 [6] - 货币政策宽松使市场利率处于低位 2025年二永债到期规模约1.2万亿元推高再融资需求 [6] 中小银行应对策略 - 调整风险资产扩张节奏 拓展低资本消耗业务降低综合风险权重 [5] - 运用数字化手段迭代风控技术 拓展非息收入增强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 [5] - 兼并重组基础上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补充资本 [5]
年内“二永债”发行近9000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7-18 01:00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提速 - 截至7月15日商业银行年内已发行"二永债"合计8945.6亿元,发行数量达57只 [1] - 二季度发行43只规模达6387亿元,一季度仅发行9只1738.6亿元,一季度不及二季度发行量的三分之一 [2] - 国有大行担当发行主力,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分别发行400亿元永续债,农业银行发行600亿元二级资本债和500亿元永续债,中国银行发行500亿元二级资本债 [2] 发行加速原因分析 - 监管要求趋严推动银行主动补充资本,巴塞尔协议Ⅲ实施使资本充足率考核日益严格 [2] - 信贷扩张和不良资产管理压力下需要提升资本水平 [2] - 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导致资本消耗加速 [3] - 银行盈利能力承压导致内源性资本补充空间受限 [5]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特点 - 中小银行发行规模较上年同期增长明显 [4] - 二季度近20家中小银行密集发行"二永债",包括兰州银行50亿元永续债等 [5] - 城商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12.96%,明显低于国有大行17.79%的水平 [5] - 中小银行面临内源性补充不足和外源性渠道狭窄的双重压力 [5] 发行工具优势 - 二级资本债计入银行二级资本,永续债可计入其他一级资本 [7] - 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减轻对股权融资依赖 [7] - 发债融资程序简便审批周期短能及时响应需求 [7] 未来展望 - 下半年资本工具发行量有望增加但不同类型银行供给将继续分化 [8] - 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压力缓解发行动力可能下降 [8] - 中小银行仍将是"二永债"市场主要参与者但面临资金成本更高认购较弱等问题 [8]
近9000亿元!年内银行“二永债”发行“井喷”
金融时报· 2025-07-17 07:22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提速 - 商业银行年内已发行"二永债"合计8945.6亿元 发行数量达到57只 [1] - 二季度"二永债"发行呈井喷之势 二季度发行43只规模达6387亿元 一季度仅发行9只总量1738.6亿元 [1] - 广州银行发行4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承德银行发行15亿元永续债票面利率2.80% [1]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压力突出 - 中小银行"二永债"发行积极性高涨 反映资本补充面临较大压力 [1] - 城商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和12.96% 明显低于国有大行17.79%的水平 [3] - 中小银行普遍面临资本充足率偏低问题 资本补充压力更为突出 [3] 发行主体与区域分布特点 - 国有大行对"二永债"发行需求边际收敛 资本充足率已处于较高水平 [2] - 中小银行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 其他区域发行活跃度较低 [2] - 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压力缓解发行动力可能下降 中小银行仍是主要参与者 [3] 未来发行趋势 - 下半年银行机构外源性资本补充需求将持续增多 [3] - 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有望保持扩张 [3] - 不同类型银行发行将继续分化 中小银行需求更为迫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