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业反内卷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业反内卷须杜绝“规模情结”“速度情结”
证券时报· 2025-08-01 00:35
银行业"内卷式"竞争在多个领域有不同表现。首先是高息揽储和低息放贷,这也是"内卷式"竞争集中的 领域。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就规范存款竞争出台多项举措,但仍有个别银行以高息揽储来提高存款市 场竞争力。同时,个别银行简单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来吸引融资客户。其次是高返佣。为稳定市场占有率 或者吸引客户,银行在房贷、车贷等业务发展中通过返高额佣金等方式开展中介合作,扰乱正常的市场 秩序。再次是为了"冲时点"。在月末、季末等时点表现得更明显,银行和客户合作通过"购买存款"等方 式,以实现特定时点经营指标有效完成。最后是放松风控要求。为拓展市场,个别银行弱化贷款的信用 风险管理要求,信贷资金没有有效流向高效利用的领域。 银行业"内卷式"竞争是多种因素影响下出现的。从宏观方面看,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压力,影响包括我国 在内的经济增长。为稳定经济增长,货币政策降息,低利率环境下银行业净息差收窄。从行业层面看, 银行业净息差大幅下降,稳定收入利润压力较大,加上金融服务同质化特点突出,从而简单采用价格战 开展市场竞争。从机构方面看,部分银行难舍"规模情结""速度情结",绩效考核机制设计不科学,以业 务规模、增速为核心指标,导致员工通过低 ...
【发展之道】 银行业反内卷须杜绝“规模情结”“速度情结”
证券时报· 2025-07-31 18:24
银行业"反内卷"政策背景 - 多地金融监管局和银行业协会发声推进银行业"反内卷",要求遵守自律机制、落实利率政策、构建科学激励机制 [1] - 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1] - "内卷式"竞争与高质量发展理念相悖,需通过监管与自律协同破除 [1] "内卷式"竞争的具体表现 - 高息揽储与低息放贷:个别银行通过高息存款和低息贷款进行价格战 [2] - 高返佣策略:在房贷、车贷等业务中通过高额返佣扰乱市场秩序 [2] - 时点冲量:月末/季末通过"购买存款"等操作虚增经营指标 [2] - 风控放松:为拓展市场弱化信贷风险管理,导致资金流向低效领域 [2] 竞争成因分析 - 宏观层面:全球经济增长压力叠加国内低利率环境,银行业净息差收窄 [3] - 行业层面:服务同质化严重,机构被迫采用价格战维持利润 [3] - 机构层面:部分银行绩效考核机制不科学,过度追求规模与增速 [3] - 客户层面:利率敏感度提升,价格成为金融服务选择关键因素 [3] 竞争负面影响 - 财务压力:资产端收益率下降与负债端成本上升加剧净息差下行 [4] - 服务失效:同质化竞争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创新领域资金供给不足 [4] - 风险累积:贷款"三查"不到位导致信用风险上升,基层员工违规行为增加 [4] 应对措施建议 - 银行端:需端正发展理念,提升定价能力,优化绩效考核机制 [5] - 监管端:制定负面清单,开展专项检查严惩违规行为 [5] - 行业端:完善自律公约,通过市场利率定价机制推动良性竞争 [5] - 监督端:引导市场主体加强对银行服务及竞争行为的监督 [5]
工行,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
财联社· 2025-07-31 15:41
银行业反内卷政策背景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反内卷部署,强调优化市场竞争秩序和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2] - 广东率先推出银行保险反内卷自律措施,部分地区银行业协会跟进 [3] - 工商银行成为首家将反内卷列入下半年工作重点的国有大行 [3] 银行业内卷原因分析 - 经济调整导致传统业务受挤压,机构业务风险敞口加大 [3] - 同业竞争加剧,类影子银行和非银机构竞争推高行业内卷度 [3] - 银行业降薪影响一线员工收入,推动业务内卷程度 [3] - 信贷有效需求不足是核心原因,消费信贷与社会销售总额比值明显下降 [4][5] - 银行风险偏好下移,竞争优质客户导致信贷利率大幅下降 [5] 银行业内卷影响 - 存款利率"降不动"与贷款利率"下行快"影响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5] - 2019-2024年1年期LPR累计下降0.9个百分点,银行贷款平均利率降幅达1.9个百分点 [5] - 定期存款平均利率降幅仅为0.5个百分点 [5] - 过度竞争挤压企业利润,造成资源浪费和员工内卷 [9] 反内卷措施进展 - 地方行业协会自律公约主要在零售业务领域展开 [6] - 对公业务反内卷去年已开始,如取消手工补息等措施 [6] - 监管机构将个人消费贷款最低价定为3%,取得较好效果 [8] - 监管部门强调要形成长效机制,加强监督检查 [8] 不同类型银行面临挑战 - 国股行可通过规模投放实现低息差盈利 [10] - 中小银行在低利率时期难以通过规模实现盈利 [10] - 央行将引导银行保持合理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 [10] - 中小银行面临转型压力,可能通过重组、专注细分领域或探索新型业态 [12] 反内卷效果评估 - 地方行业协会自律公约效力可能弱于国家层面推动 [7] - 自律公约主要靠机构自律,存在变通空间和执行难度 [8] - 需要与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结合才能增强推动力 [7]
工商银行公开表态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 银行业“反内卷”号角吹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14:22
核心观点 - 工商银行公开表态带头整治银行业"内卷式"竞争 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1][2][5] - 多地监管机构及行业协会同步推进反内卷措施 重点整治价格战和返佣乱象 [4][5][6] - 内卷式竞争导致存贷款利率与政策利率严重偏离 贷款端利率低于国债收益率 存款端实际利率明降实升 [7][8] 行业动态 - 宁波市银行业协会组织57家银行机构推进《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律公约》 明确叫停返点行为 [5] - 广东金融监管局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 指导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 [6] - 人民银行披露2019年8月至2024年8月期间 因内卷竞争导致存贷款利率与政策利率调整幅度出现较大偏离 [7] 竞争乱象表现 - 贷款端出现过度竞争 部分大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 [7] - 极少数银行以显著低于保本点的利率发放房贷 [7] - 存款端存在高息买存款、手工补息等行为 实际付息率明降实升 [8] - 部分银行通过高息吸收同业存款或远高于市场利率投标推升付息成本 [8] 整治措施与成效 - 工商银行要求坚持产品客户对位 不发放税后利率低于国债收益率的贷款 [1][6] - 规范手工补息措施为银行业节省利息支出超过800亿元 [8] - 大型商业银行带头不打价格战 加强利率自律管理 [6]
国有大行也表态了!工行明确下半年将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银行业反内卷正向纵深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7-31 08:17
智通财经7月31日讯(记者 梁柯志)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到反内卷部署,强调"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 业无序竞争"。 智通财经记者注意到,种种迹象表明,银行业反内卷行动已向区域和行业纵深铺开。 在区域层面,不久前广东打响银行保险全面反内卷自律第一枪之后,部分地区银行业协会开始跟进。在行业层面,7月30日刚刚结束的年 中工作会议上,"宇宙行"工商银行明确要求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成为首家将反内卷列入下半年工作重点的国有大行。 7月31日,某上市银行董办负责人对智通财经表示,从供给端看,现在银行天量的资金供给没有"好的出处",贷款可能是各家银行收益相 对高的配置选择,价格内卷也是各家银行"无奈选择"。 7月30日,山东某地方监管人士对智通财经表示,金融业与产业端是一体,如今各行各业都卷,银行业也在所难免。 该人士表示,经过调研发现银行业"卷"的原因存在于若干客观因素,一是近年经济调整,地产行业在内的传统业务受到挤压,机构业务 风险敞口加大;二是来自于同业的竞争加剧,同时类影子银行和非银机构的竞争,加剧行业内卷度;第三方面,随着银行业降薪,业务 一线员工收入受影响,在一定程度推动追求业 ...
银行业“反内卷”破局
经济网· 2025-07-31 06:32
银行业内卷现状 - 贷款利率屡破下限 消费贷利率低至2.6% 经营贷利率低至2.5% [1][2] - 存款暗战加剧 银行通过高息买存款等隐蔽方式提高实际利率 [2] - 产品同质化严重 信贷产品与金融服务方案相互模仿 [2] - 净息差降至1.43% 行业盈利空间收窄 [3] 内卷成因分析 - 优质资产稀缺与规模情结难解 分支机构采用降价冲量方式完成考核 [4] - 大型企业议价能力增强 推动银行竞相压价 [5] - 自律机制执行存在漏洞 部分银行通过优惠券等形式突破2.41%利率底线 [4] - 银行服务能力差异不明显 价格成为主要竞争手段 [5] 破局路径建议 - 建立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 国有银行限制非理性扩张 中小银行开发特色信贷产品 [1][6] - 考核体系转向质量效益导向 纳入风险调整收益率与客户价值贡献指标 [6][7] - 重构商业模式 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驱动 提升单客户盈利能力 [6] - 发展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减少对单一信贷产品依赖 [6] - 完善行业自律公约 建立定价信息交流平台与违约惩戒机制 [7]
银行业“反内卷”:突围之困与破局之路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18:03
多位专家建议,金融管理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更好地推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机构体 系。让各类机构从金融市场和客户需求出发,立足各自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为不同客户群体提供差异 化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稳健发展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记者 黄坤 贷款利率屡破下限,存款"暗战"此起彼伏,优质客户被低价夺走,考核难以摆脱"规模情结"束缚——银 行业的内卷困局,早已不是个别机构的烦恼,而是牵动行业发展的共性难题。当"拼价格""冲规模"的老 路越走越窄,"反内卷"的破局点究竟藏在哪里? 业内专家认为,银行"反内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从差异化定位、优化定价、考核激励、评估监 督等方面入手,改变以规模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建立可持续的价值创造机制。只有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 和市场秩序,才能让银行业真正走出内卷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内卷没有赢家 当前银行业竞争激烈,存贷款价格战不断加剧。而对客户资源的争夺,特别是优质客户的竞争,成为内 卷的核心内容。 卷价格,其实是为了卷出市场份额。今年初,消费贷利率一路下探,个别银行低至2.6%左右。直至4 月,银行才普遍将信用消费贷利率拉回至3%以上。但7月初,多家银行又推 ...
多地银行业出台“反内卷”措施
第一财经· 2025-07-29 14:45
银行业反内卷竞争 - 宁波银行业协会推出《宁波银行业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律公约》,重点整治银行与房地产相关机构间的返佣乱象,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返点行为 [1] - 广东银行同业公会部署反内卷综合整治,建立"1+3+N"制度体系,包括监管部门负面清单、自律公约及业务领域专项举措 [2] - 宁夏银行业协会实施四步联动机制(调研-座谈-立约-督导),通过专项检查整治个人住房贷款返佣乱象,强化行业合规 [3] 内卷式竞争的危害 - 短期导致违规让利、降低标准抢占市场,透支行业利润 [3] - 长期引发服务质量下降、风险防控松懈,可能触发系统性风险 [3] - 同质化服务过度与差异化不足是竞争过度的根源,需通过提升专业能力破局 [3] 行业自律措施 - 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强调大型银行应带头避免价格战,主张以服务创造价值 [3] - 多地银行业通过自律公约(如宁波住房贷款公约、宁夏业务自律公约)明确行业底线 [1][3] - 广东金融监管局发布银行业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指导行业协会制定反不正当竞争公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