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上市

搜索文档
动力电池“退役潮”前夜,格林美拟赴港上市
36氪· 2025-08-27 02:03
公司战略与融资计划 - 公司计划启动A+H双融资模式 赴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以推进全球化战略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1] - 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并于2022年发行GDR 此次赴港上市旨在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 [1] - 赴港上市可提升公司国际影响力与融资能力 为拓展全球电池回收渠道及海外建厂提供资金支持 [2]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核心业务为电池材料与电池回收 年废旧电池处理能力达数十万吨 回收退役动力电池占中国总量10%以上 [1] - 公司年回收镍资源占中国原镍开采量20%以上 是全球最大动力电池回收企业 [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8.75%) 净利润10.20亿元(同比增长9.19%) [2] - 三元材料业务营收257.62亿元(同比增长10.24% 占总营收77.6%) 电池回收业务营收74.37亿元(同比增长3.87% 占总营收22.4%) [2] 行业发展与政策环境 - 中国证监会2024年4月发布政策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港交所降低H股最低发行门槛 [2] - 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约8年 行业预计2027-2030年将迎来报废高峰期 [3] - 2024年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实际回收量65.4万吨 预计2030年达424.6万吨 [3] - 国家发布新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欧盟电池法规已于2023年8月实施 [4] 合作拓展与行业竞争 - 公司与宁德时代、广汽集团、亿纬锂能、奔驰等电池厂商和车企达成战略合作 [4] -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存在竞争激烈和渠道拓展挑战 公司作为规模最大的正规军企业成为合作首选 [4] - 行业需提升回收拆解及再利用技术并重视安全问题 [4] 财务表现与增长目标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94.96亿元(同比增长13.67%) 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12.1%) [5]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规模达50万吨以上 销售规模突破100亿元 [3] - 2020-2024年公司营收从124.7亿元增至332亿元 但净利润波动较大且数年出现负增长 [3] 行业资本动态 - 国内锂电产业链企业如宁德时代、欣旺达、海辰储能等均披露赴港上市计划 [4] - 赴港上市热潮反映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长期看好 以及企业应对全球化竞争的战略需求 [5]
毕马威受邀参加浙商银行助力苏企赴港上市交流活动
搜狐财经· 2025-08-26 01:39
活动概况 - 浙商银行苏州分行于8月22日举办苏企赴港上市交流活动 近百名嘉宾参与包括政府部门、香港金融投行专家、法律顾问、会计师事务所及企业高管 [1] - 活动旨在探讨多维赋能企业赴香港上市的新路径 [1] 合作动态 - 浙商银行向毕马威中国苏州首席合伙人翁澄炜颁发"金融顾问"聘书 [3] - 毕马威将为苏州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上市支持 覆盖赴港上市融资全方位需求 [3] 专业服务内容 - 毕马威中国审计合伙人王晓苗分享"赴港上市企业财务审查要点" 帮助企业系统了解实务要点与最新趋势 [3] - 毕马威将基于审计、税务及咨询领域的专业积累 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 [5] - 公司计划为拟赴港上市企业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财务及上市辅导服务 [5]
广州若羽臣上半年收入超13亿元,家清品牌绽家增长157%
南方都市报· 2025-08-19 14: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增长67.55% [1][2] - 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85.60%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8亿元,同比下降41.63% [2] - 基本每股收益0.3261元/股,同比增长75.80% [2] - 总资产17.1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81% [2] 业务结构 - 自有品牌业务营收6.03亿元,同比增长242.42%,占总营收45.75% [1][3] - 品牌管理业务营收3.35亿元,同比增长52.53% [6] - 代运营业务营收3.8亿元,同比下降2.79%,但毛利率提升10个百分点 [7] 自有品牌表现 - 家清品牌绽家营收4.44亿元,同比增长157.11%,明星单品稳居细分品类前三 [1][3] - 保健品品牌斐萃营收1.6亿元,二季度环比高速增长,在售SKU达8款 [1][5] - 618期间绽家全渠道GMV同比增长160%,斐萃GMV较2024年双十一增长2000% [3][5] 渠道布局 - 抖音销售额占比最高达37.24%,金额4.89亿元 [6] - 绽家入驻山姆、永辉Bravo等线下优质渠道 [3] - 境外营收4.3亿元,同比增长70.67% [10] 品牌管理案例 - 拜耳康王618全渠道GMV同比增长165% [6] - 艾惟诺儿童洗浴类目销售额同比增长近60% [6] - Herbs of Gold硒片登顶京东热卖榜TOP1 [6] 法律纠纷 - 与美赞臣合同纠纷一审获判1847万元,美赞臣已上诉 [7] - 与曼秀雷敦商标纠纷一审赔偿300万元,已支付完毕 [8] 资本运作 - 拟发行H股赴港上市,募资用于产品开发、全球化布局等 [9] - 计划优先开拓东南亚市场,聚焦自有品牌绽家 [10] - 东南亚清洁用品市场规模2024年达100亿美元 [10]
688228,重大资产重组,周一停牌
上海证券报· 2025-08-10 15:55
公司控制权变更 - 佳创视讯控股股东陈坤江拟将控制权变更为毛广甫与李莉夫妇,股票8月11日复牌 [2] - 杭州高新控股股东东杭集团拟以每股20.5253元转让19.03%股份予巨融伟业,总价4.95亿元,控制权变更为林融升 [2][3] - 启迪药业控股股东启迪科服58,606,962股被裁定过户至湖南赛乐仙,持股比例从26.37%降至1.9%,湖南赛乐仙持股24.47%成为新控股股东 [3] 赴港上市计划 - 万兴科技拟发行H股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推进全球化战略 [4] - 普源精电拟在境外发行H股并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24个月 [4] - 可孚医疗拟发行H股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24个月或延长 [4] 重大投资与并购 - 万通发展拟投资8.54亿元取得数渡科技62.98%股权,后者核心产品为PCIe5.0高速交换芯片 [5][6] - 世运电路拟投资1.25亿元取得新声半导体3.8238%股权,布局SAW/BAW滤波器及FEM模组领域 [7] 半年度业绩 - 工业富联上半年营收3607.6亿元(+35.58%),净利润121.13亿元(+38.61%) [9] - 燕京啤酒上半年营收85.58亿元(+6.37%),净利润11.03亿元(+45.45%) [9] - 双一科技上半年净利润9987.03万元(+324.5%),硕世生物净利润399.26万元(-86.35%) [9][10] 资产重组动态 - 开普云筹划收购金泰克半导体控制权,股票8月11日起停牌 [12] - 新相微终止收购爱协生科技100%股权,因交易方未达成一致 [12] - 金利华电终止收购海德利森100%股权,因关键条款未达成一致 [13] 其他重大事项 - 中国核电浙江金七门核电站1号机组开建,采用"华龙一号"技术,装机容量121.5万千瓦 [21] - 招商蛇口1-7月累计签约销售金额1045.53亿元,7月单月156.59亿元 [21] - 正邦科技7月销售生猪69.52万头(+202.44%),销售收入7.41亿元(+91.38%) [22]
普源精电筹划赴港上市事项
智通财经· 2025-08-08 09:41
公司动态 - 普源精电拟在境外发行H股并在中国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1] - 公司将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24个月或同意延长的其他期限)选择适当时机完成发行 [1]
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谌戈:港股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加国际化的融资平台及渠道
中国经营报· 2025-08-06 07:44
赴港上市趋势及规模 - 2025年以来中国内地科技企业开启赴港上市热潮 截至8月5日已有69家内地科技企业赴港上市 包含多个"A+H"案例 [1] 政策制度优化 - 香港监管部门2024年8月修改18C特专科技公司创新上市制度 大幅放宽企业财务指标要求 允许未盈利高成长潜力科技公司上市 [1][4] - 港交所2024年8月下调18C特专科技公司市值门槛 已商业化公司从60亿港元降至40亿港元 未商业化公司从100亿港元降至80亿港元 [5] -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2025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 为18C特专科技公司与18A生物科技企业开通快车道 允许保密提交上市申请 [5] - 港交所组建具备18A/18C审批经验的跨领域专家团队 为特专科技企业提供积极沟通与辅导 [5] 上市动因分析 - 香港资本市场高度开放和法治化 可提升企业品牌国际影响力与认知度 [2] - 港股市场整体回暖 全球投资人及长线资金持续流入 市场估值与流动性显著改善 [2] - A+H股价差不断收窄 提升港股IPO对A股已上市公司的吸引力 [2] - 港股市场拥有大量国际长期资本 对科技企业成长性认同度高 可引入主权基金/长线基金等优化股东结构 [2] - 港股上市条件包容度更高 后续融资监管规则更灵活 不受制于单一市场规则 [2] 两地监管协同支持 - 中国证监会2024年4月19日公布五项措施 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3] - 中国证监会2025年5月7日宣布持续推动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鼓励境内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 [3] - 港交所和香港证监会2024年10月18日优化审批流程 对符合条件A股上市公司(市值至少100亿港元且两年未违规)将不超过30个营业日内完成监管评估 [4] 上市对企业发展的助力 - 塑造国际化品牌形象 助力科技企业实现海外第二增长曲线 [6] - 国际投行等中介机构助力挖掘投资亮点和估值潜力 传达国际化角度投资故事 [6] - 提升全球市场认可度 增强海外战略合作或收购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6] - 港股股权激励计划更市场化 有助于吸引国际人才支持海外业务发展 [6] - 香港融资便利性高 支持灵活选择多元化融资工具 助力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全球市场布局 [6] 合规及运营注意事项 - 科技企业需严格遵守内地和香港数据安全及跨境信息传输合规要求 [7] - 需评估公司及子公司业务是否涉及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或禁止领域 [7] - 需建立健全ESG和投资者关系体系 应对全球机构投资者信息披露要求 [7] - 需提前制定系统性策略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对股价波动的影响 [7]
长春高新股价小幅下跌 公司拟赴港IPO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8-04 19:21
股价表现 - 长春高新股价报104.7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86% [1] - 盘中最高触及106.47元,最低下探102.10元 [1] - 成交金额达7.74亿元 [1]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为22.61倍 [1] - 市净率1.91倍 [1] 公司概况 - 属于生物制品行业 [1] - 主营业务涵盖生物制药、中成药生产与销售 [1] - 是国内重要的生物医药企业 [1] - 产品线涉及生长激素、疫苗等多个领域 [1] 资本市场动态 - 7月首次披露拟赴港IPO计划 [1] - 成为当月17家宣布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之一 [1] 行业动态 - 中国疾控中心等团队完成我国首个复制型天坛痘苗载体艾滋病疫苗I期临床试验 [1] - 相关研究成果可能对生物疫苗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71.66万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入1853.44万元 [1]
深化国际化战略布局 芯海科技筹划发行H股
证券时报· 2025-07-30 18:46
公司动态 - 芯海科技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旨在深化国际化战略布局 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品牌形象 同时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实现多元化融资[1] - 截至目前 H股发行细节尚未确定 该计划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2亿元 同比增长62.22% 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3亿元[1]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 同比增长4.6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03.76万元 亏损同比收窄[1] 行业趋势 - 半导体产业链多家公司加快资本市场布局 赴港上市成为重要选择[1] - 半导体产业链企业特别是A股上市公司成为本轮赴港上市主力军[1] - 中微半导于7月22日公告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 - 澜起科技于7月11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上市[2] - 兆易创新和紫光股份等半导体产业链企业披露了赴港上市相关进展[2] 政策环境 - 今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 其中第五项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2]
一周概念股:又有7家半导体企业赴港IPO,17家车企缩短供应商账期
巨潮资讯· 2025-06-15 07:29
中国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热潮 - 本周有7家泛半导体产业链公司递表港交所,包括PCB企业大族数控、创智芯联、广合科技,芯片公司华大北斗、力积存储、紫光股份、杰华特 [2][3] - 大族数控连续16年位列CPCA专用设备和仪器榜单第一名,拥有全球PCB专用设备行业最广泛产品组合 [3] - 创智芯联是中国最大国内湿制程镀层材料提供商和一站式镀层解决方案提供商 [3] - 杰华特提供约2200款集成电路产品型号,其中超过2000款为电源管理集成电路产品 [3] - 紫光股份是中国计算及存储基础设施市场收入排名第二的公司,市场份额7.7% [4] - 广合科技在全球算力服务器PCB制造商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4.9% [4] - 华大北斗是全球第六大GNSS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中国内地公司中排名第二,全球市场份额4.8% [4] - 纳芯微计划于6月19日启动香港上市管理层NDR,预期交易规模3亿至4亿美元 [5] 稀土出口政策动态 - 中国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稀土相关物项出口合规申请,将持续加强合规申请的审批工作 [2][6] - 中国控制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战斗机和家用电器等领域 [6] - 4月份中国加强对关键元素的限制后,相关材料价格飙升,供应链受到影响 [6] -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生产受到中国稀土磁体出口限制影响 [6] - 福特汽车因稀土出口审批程序导致供应链受阻,旗下芝加哥工厂停产一周 [7] - 中国5月份稀土出口量环比增长23%,达到一年来最高水平 [7] - 金力永磁已陆续获得出口许可证,出口区域包括美国、欧洲及东南亚等 [7] 汽车行业供应链管理 - 17家中国车企统一供应商账期至60天,包括一汽、东风、广汽、比亚迪、小鹏、小米、长城、吉利、蔚来等 [8][9] - 中国一汽通过数字化云工作台实现全流程节点实时监控,确保应付款项按期支付 [8] - 东风汽车积极响应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推动上下游资金高效流转 [8] - 广汽集团坚持不超过60天的供应商账期,保障供应链资金高效周转 [9] - 赛力斯保持60天正常货款账期,实现与供应商双赢 [9] - 零跑汽车承诺坚持"60天付款"原则,以零拖欠为标准 [9] - 上汽集团除统一账期至60天内,明确不采用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 [9]
港交所新规显效 “硬科技”新兴企业扎堆赴港上市
快讯· 2025-06-08 02:53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潮 - 今年以来港交所已迎来28家内地公司上市 [1] - 5月份有4家A股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 [1] - 全年新增"A+H"公司数量有望创近年来新高 [1] 港股市场募资规模 - 2025年5月香港市场新股发行募资金额达561亿港币 创2021年3月以来最高单月纪录 [1] - 截至2025年6月2日 年内累计首发募资规模超过776亿港币 [1] - 当前募资规模已达2024年全年规模的九成 [1] 上市排队情况 - 目前有165家内地企业正在排队登陆港交所 [1] - 相比今年1月中旬的80家排队企业 数量大幅增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