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稳定外贸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策略】预计短期市场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
证券时报网· 2025-05-09 01:08
A股市场流动性及韧性分析 - 市场已对外部风险有所预期且政策端正有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央行的结构性工具对资本市场进行底部流动性支持 A股流动性更具韧性 [1] - 伴随业绩期结束 融资或终止流出过程 新题材涌现将为融资流入创造契机 [1] - 2025年一季度全A单季营收同比增速较2024年四季度回落 单季归母净利同比增速由负转正显著改善 [1] 板块及风格表现 - 各板块单季营收同比增速分化 仅主板回落 净利同比增速均现改善 [1] - 中证1000为代表的小盘股实现营收和净利同比增速双双改善 中证500为代表的中盘股在营收同比增速回落背景下实现净利同比增速回升 [1] 市场走势及政策影响 - 周四A股市场早盘低开后震荡上行 沪指在3359点附近遇阻 午后维持震荡 通信设备、文化传媒、电池及酿酒行业表现较好 贵金属、化肥、航运港口及珠宝首饰行业表现较弱 [2] - 政策重心转向扩大内需 本月重点关注财政政策落地及消费刺激措施 央行释放宽松信号 汇金增持托底市场 融资余额有望回升 ETF资金持续流入提供流动性支撑 [2] - 短期市场预计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 延续政策与业绩双轮驱动的结构性行情 需平衡防御与成长 聚焦业绩确定性高、政策催化明确的板块 [2] 技术形态及增量政策预期 - 周四市场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沪指处于5日均线上方 阳线实体覆盖昨日阴线 短期多头占优 技术形态延续企稳向上 [3] - 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一系列金融政策 揭开今年新一批增量政策序幕 类"平准基金"积极表态预示中长期资金入市步伐加快 对大盘权重股形成显著利好效应 [3] - 预计未来更多增量政策将出台 尤其在财政政策发力、扩大内需和稳定外贸等方面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增强经济韧性和稳定性 [3]
增量资金释放规模或可达2.5万亿元 !多家券商联合解读“一揽子金融政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8 09:24
政策概述 - 央行推出三大类共十项货币政策措施,包括数量型、价格型政策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1]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八项增量政策 [1] - 证监会将出台多项资本市场政策,覆盖稳楼市股市、支持科技创新、促进消费等领域 [1] 政策效果与资金释放 - 增量资金释放规模预计达2万亿元,叠加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后或达2.5万亿元,基本对冲关税战对3610亿美元顺差的负面影响 [6] - 存款准备金率未来有2至2.5个百分点的降准空间,2025年全年降准幅度或为0.75至1.0个百分点 [6] - 价格型政策力度适中,留有余地,待美联储降息后可能进一步发力 [7] 稳楼市措施 - 房地产"白名单"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增至6.7万亿元,较年初多增1.7万亿元 [9] -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预计每年节省居民利息支出超200亿元,30年月供减少6.76万元 [9] - 供给端保障房企融资,需求端降低购房成本,推动市场供需平衡 [9][10] 资本市场稳定 - 完善央行—汇金协同稳市场机制,支持汇金增持股票指数基金并提供再贷款支持 [10] - 发布新版重组管理办法,创新科创债券融资服务体系,引导保险资金和公募基金入市 [10] - 中长期资金有助于提升市场定价效率和稳定性 [11] 科技创新与消费支持 - 聚焦科技创新,涉及结构性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及资本市场优化 [12]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至8000亿元 [12][13] - 降低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至0%,增强特定领域信贷供给能力 [12][13] 未来政策方向 - 增量政策将围绕财政发力、扩大内需、稳定外贸等领域,包括重启央行买债、发放消费券、加大生育补贴等 [3][13] - 重点包括"两重两新"基建扩围、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发展服务消费、城市更新等 [13]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力 精准支持实体经济
证券日报· 2025-04-27 17:11
文章核心观点 - 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聚焦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会持续优化,与总量型工具协同发力,货币政策将与财政协调联动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1][2][3] 分组1: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现状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为其创设指明方向,确保精准滴灌功能发挥 [1]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兼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有基础货币投放功能,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信贷平稳增长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共存续10项,余额合计5.9万亿元,支持领域覆盖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及房地产、资本市场等重点领域 [1] 分组2:新工具支持重点领域的作用 - 支持科技创新可提供低成本资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整体竞争力 [2] -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扩大消费有利于培育新市场需求,发挥消费供给牵引作用,拉动内需增长 [2] - 会议提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46.1%,扩大服务消费可挖掘消费潜力 [2] - 加大对稳外贸的支持力度能增强外贸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稳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 [2] 分组3:未来展望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持续优化,进一步发挥效能,与总量型工具协同发力,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与财政协调联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