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技术

搜索文档
港股介绍上市、首发岚海智混 岚图开启“新实力”竞逐之路
人民网· 2025-08-27 03:37
上市计划与战略定位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将以介绍方式登陆香港联交所 标志着东风汽车新能源业务迈入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新阶段 [1] - 独立上市后以更清晰定位参与全球竞争 依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加速核心技术研发与海外事业布局 [1] - 巩固在高端新能源市场领先优势 加快成长为与国际高端品牌同台竞技的新实力 [1] 岚海智混技术核心参数 - 配备63kWh大电池使CLTC纯电续航里程达410公里 满足城市通勤用户一周甚至半个月充电一次需求 [3] - 引入5C超快充技术 12分钟内完成20%-80%电量补给 解决混动车型充电慢占位久痛点 [3] - 支持6kW大功率对外放电功能 可为电磁炉等设备供电 丰富家庭户外休闲生活场景 [3] 技术系统特性 - 采用全域800V系统与智能温控管理系统 通过电池预加热降温技术改善高低温环境下充电效率与续航表现 [1][3] - 充分考量中国南北温差大地域特点 优化车辆在冬季低温和夏季高温环境下的使用性能 [3] 混动技术发展路径 - 技术演进保留燃油系统作为可靠备份基础上 无限接近纯电动汽车日常使用体验 [4] - 提供续航便利性与高品质电驱体验的更优平衡方案 满足日益多样化出行需求 [4]
全域800V+大电池+全温域5C超充,岚海智混给出新能源出行最优解
中金在线· 2025-08-22 09:05
技术发布概况 - 岚图汽车于2025年8月22日通过央视新闻《顶级实验室》线上直播正式发布岚海智混技术 [1] - 技术融合全域800V高压系统、全温域5C超充和63kWh超大电池三大核心要素 [1] - 该技术被定位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混动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 [1] 行业技术演进 - 中国混动技术经历四个发展阶段:传统混动(小电池低续航)、标准混动(150km续航)、高效混动(40kWh/200-250km续航)和超级混动阶段(60kWh+/350km+续航)[2] - 岚海智混代表第四阶段技术突破,电池超60kWh且纯电续航突破350km [2] - 武汉理工大学华林教授预计该技术优势可持续领先行业五年以上 [2] 核心技术突破 - 攻克800V高压混动技术难关,实现电机、电池、电控全链路高压化升级 [2] - 成为国内少数实现混动全域800V的车企,解决400V架构存在的续航低、充电慢、电感体验差等痛点 [2] - 技术架构从底层重构混动逻辑,实现"鱼和熊掌兼得"的性能突破 [2] 性能参数表现 - 支持峰值功率320kW的全温域5C超充,12分钟电量从20%充至80% [3] - 配备63kWh超大电量高压电池,CLTC纯电续航达360-410公里 [3] - 实现92.5%的CLTC工况效率和3.7kWh/L油电转化率,综合续航超1400公里 [3] 智能控制系统 - 智电中枢包含四大智能管理系统:温控管理、电池管理、能量管理和电源终端 [4] - 智能电池管理系统具备72小时风险预警能力,结合三维隔热墙和16重物理防护 [4] - 智能电源终端支持60kW的V2G功率,为车网互动提供技术储备 [4] 安全验证成果 - 通过全球首个52℃超高温5C超充测试和-24℃超低温超充测试 [4] - 完成全球首个高温电池包针刺及高空跌落组合串行实验,测试后电池包不起火不爆炸 [4] 产品应用规划 - 技术将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搭载,覆盖三大全新旗舰车型 [5] - 产品矩阵包括:2026款梦想家(全球首款800V智能超混MPV)、追光L(全球首款纯电续航410km混动轿车)和代号"泰山"的大六座旗舰SUV(综合续航超1400km)[5] - 实现MPV、轿车与SUV全品类覆盖,推动"全民电感"时代到来 [5]
研报掘金丨平安证券:维持长城汽车“推荐”评级,坦克品牌打造越野护城河
格隆汇APP· 2025-08-18 06:16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长城汽车全新坦克500智享版开启预售 推出Hi4-Z智享版(预售价38 88万元)和Hi4-T智享版(预售价36 00万元)两个版本 [1] - 新款坦克500预售24小时订单突破11000台 显示强劲市场需求 [1] 品牌竞争力分析 - 坦克品牌在越野细分领域用户粘性强 已构建护城河 [1] - 坦克品牌保值率表现突出 在《2025Q1中国汽车保值率排行榜》中成为国内唯一3年保值率超60%的国产品牌 [1] - 坦克300三年保值率达64 57% 位居紧凑型SUV保值率第一名 [1] 技术优势与发展前景 - 公司越野技术及品类护城河高 混动技术架构持续丰富 [1] - 通过Hi4-Z技术及智能化加持 坦克品牌有望从小众走向大众 [1] - 应用场景多元化将带来更广阔发展空间 [1] 财务预测调整 - 调整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为147亿/159亿/183亿元(原预测154亿/169亿/182亿元) [1]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实现能效突破 亏电油耗降至2.6L
经济观察报· 2025-08-07 03:32
技术突破 - 第五代DM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NEDC亏电油耗降至2.6L/100km 较前代降低10% 刷新全球混动技术最低油耗纪录 [2] - 通过自研混动专用发动机达成能效跃升 热效率达46.5% 配合智能动力控制系统实现技术升级 [2] - 研发累计投入超百亿元 核心专利数量位居国内混动领域领先地位 [2] 产品应用 - 技术将经由OTA升级覆盖所有第五代DM车型 包含秦L及海豹06等车型 [2] - 用户无需硬件改造即可享受能效升级 显著提升产品生命周期价值 [2] 行业地位 - 此次突破标志着公司在混动领域的技术代差优势进一步扩大 [2]
现代新一代帕里斯帝在华首发 搭载全新混动系统
环球网· 2025-08-06 04:23
产品发布 - 新一代帕里斯帝于北京798艺术区现代汽车文化中心正式亮相 定位中大型混动SUV市场 [1] 混动技术 - 搭载P1+P2双电机架构与2.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组合 综合功率334马力 扭矩460牛·米 [5] - 满油满电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 燃油效率较前代提升33% [5] - 支持驻车纯电"停驻模式" 提供静音体验 [5] 设计配置 - 外观采用垂直立体DRL日行灯与宽体格栅 缩短前悬加长轴距 标配21英寸轮毂 [7] - 内饰配备双12.3英寸曲面屏 支持三指滑动互传 采用纳帕真皮座椅及木纹饰板 [7][8] - 前排座椅支持零重力功能含按摩/通风/腿托 二排电动躺椅一键前翻 三排新增110mm电动滑行与加热 [8] 智能安全 - 搭载HDA II高速公路驾驶辅助 RSPA远程泊车及SEA安全下车辅助系统 [9] - 支持无线CarPlay 指纹启动 HUD抬头显示及Blue Link数字钥匙 [9] - 怠速震动降低40% 关键部位热成型钢占比超30% [9] 市场战略 - 新车车长超5米 提供六座/七座布局 具体售价及交付计划后续公布 [12] - 现代汽车未来将在中国市场推出增程式及纯电车型 [12]
极氪混动首秀,林杰透露今年将有近100家代理渠道进入极氪网络
国际金融报· 2025-07-13 11:12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推出基于纯电架构打造的豪华电混专属架构浩瀚-S,并发布首款插混车型9X,标志着正式进入混动市场 [1] - 公司初期以纯电技术为核心,曾明确表态无意涉足混动车型,但去年开始开发全新电混动力技术,主要针对大型SUV和MPV车型 [1][3] - 技术转型基于技术、用车场景、用户心理等多方面考虑 [3] 产品技术亮点 - 9X基于900V高压电混架构打造,是全球混动SUV中纯电续航最长(CLTC 380km)、充电最快(SoC20%-80%仅需9分钟)、加速最快(零百加速3.1秒)的车型 [3] - 智能辅助驾驶方案采用吉利体系最高版本千里浩瀚H9方案,全球首发双英伟达Thor-U芯片,搭载5个激光雷达,面向L3级智驾方案 [3] 市场竞争策略 - 公司联合领克900、银河M9三款大六座SUV车型,形成吉利系三箭齐发格局,目标在细分市场做到前三 [4] - 领克900先行定位腰部市场,银河M9和极氪9X在不同价格段推出,形成战略协同 [4] - 今年市场上有近30款六座SUV上市,但销量高的仅少数几款 [4] 渠道整合计划 - 公司在一二线城市及已建立直营网店的三四线城市维持直营模式,空白三四线城市采用代理模式,五六线城市与领克共建渠道以降低成本 [4] - 上个月已建立10家共同渠道,本月继续推进,今年将有近100家代理渠道加入极氪网络 [4]
极氪推出全新技术架构,实现混动领域技术突破
快讯· 2025-07-09 12:08
技术架构发布 - 公司正式公布"浩瀚-S"超级电混技术架构,首款车型为全尺寸豪华旗舰SUV极氪9X [1] - "浩瀚-S"是业内首个基于纯电架构打造的豪华电混专属架构 [1] - 该架构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全栈900伏的高压混动架构 [1] 产品性能 - 极氪9X具备6C超快充能力 [1] - 搭载全球第一套混动兆瓦电驱系统 [1] - 拥有全球混动SUV最长CLTC纯电续航达380公里 [1]
长城:重卡要混动 老板要省钱 司机要省力 运营要省心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7 06:01
产品发布 - 长城G系列混动重卡正式上市,起售价53.66万元,搭载自研芯片级"动力大脑"与双电机DHT混动专用变速箱,动力达1050匹,油耗降低15%-25% [1] - 针对干线物流及高时效快递场景的G970车型即将上市,满足多样化需求 [3] - 公司公布与高端进口重卡对比实测数据:百公里节油8.4升,综合节油率19.8% [6] 技术优势 - 采用Hi4-G超级智能混动架构、低风阻造型、轻量化设计、智能滑行等技术实现能耗及维保成本降低 [5] - 自研"云网天行大数据管理平台"及主被动安全配置提升车队运营效率 [6] - 通过电液转向系统、智能护航等智能化配置降低司机劳动强度 [6] 市场策略 - 推出三大首销福利:前200台用户享受"不省油就退钱"、三年维保全包服务、保证三年残值不低于50% [6] - 公司定位为"二次创业",强调长期主义发展理念 [3] - 以全链价值提升为核心,打造"老板省钱、运营省心、司机省力"的产品理念 [5] 行业背景 - 2024年商用车市场国内销量同比下降9%,货车销量下降5%,中重卡市场承压严重 [3] - 行业面临运力过剩、运价走低、购车需求抑制等挑战 [3] - 混动技术有望推动国内重卡产业升级,加速进入智能混动时代 [7][9] 产品定位 - 不局限于传统以车为中心的研发逻辑,创新性提出以人为本的产品理念 [5] - 通过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实现全链价值提升 [7] - 为物流行业提供降本增效与减碳压力的解决方案 [6]
当奥迪、奔驰开始“倒车”
和讯· 2025-06-25 10:17
核心观点 - 奥迪、奔驰、宝马等跨国豪华车企集体推迟电动化转型计划,重新重视燃油车和混动技术 [4][6][12]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崛起是促使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 [4][8] - 传统车企电动车型销量占比低(10%-17%),难以支撑全面转型 [10][11] - 混动技术成为新战略方向,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将形成纯电、混动、燃油三分天下的格局 [15][17][18] 战略调整 - 奥迪放弃2033年停售内燃机计划,延长Q7燃油版生产至2027年 [4][12] - 奔驰继续开发内燃机平台,暂停EQ品牌新车型 [12] - 宝马重启增程式电动系统开发 [16] - 车企采取"燃油+混动+纯电"并行策略,奥迪计划2025年推出10款插混车型 [15] 市场表现 - 奔驰2023年纯电销量18.5万辆(占比10%),奥迪16.4万辆(10%),宝马42.7万辆(17%) [10] - 宝马在中国市场纯电车型占比15%(约10万辆) [11] - 2024年5月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维持在50%,燃油车仍占半壁江山 [13] 技术路线 - 混动市场份额已达40%,预计2025年插混份额将从30%提升至40% [17] - 混动发动机热效率达46%以上,电机功率密度超7000W/kg,较2020年提升近50% [18] - 专家预测2030年全球市场格局:纯电30%、混动30%、燃油40% [18] 行业趋势 - 欧盟环保法规和中国新能源车爆发(2021年渗透率突破10%)曾推动车企电动化承诺 [6] - 当中国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后,车企反而开始回调战略 [7] - 麦肯锡测算全面电动化需投入年营收15%-20%的资金,传统车企负担沉重 [11]
零跑累计交付超80万辆,吉利电混系统引入AI技术|第一财经汽车日评
第一财经· 2025-06-20 13:41
零跑汽车交付量突破80万辆 - 零跑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80万辆,2026款零跑C16正式上市并开启全国交付,定位为"超舒适智能长续航SUV" [1][5] - 零跑汽车在3~5月连续三个月稳居造车新势力月销量冠军,并蝉联1月~5月中国新势力品牌累计出口销量冠军 [1] - 零跑汽车全球门店突破1500家,5月交付45067台,同比增长超148%,创单月交付新高 [1] - 按照当前销售态势,零跑汽车有望于今年年内达成百万销量里程碑目标 [1] 吉利电混系统引入AI技术 - 吉利汽车发布行业首个基于AI场景引擎的动力域智能体——星睿AI云动力2 [2] - 该技术使电混系统能够主动"思考",根据不同场景为用户匹配最优动力策略 [2] - 吉利雷神AI电混2 [2] - 2020年~2023年中国混动汽车销量增长10倍,2024年混动汽车销量达514 [2] - 吉利在混合动力系统控制技术方面的专利授权量达161件,位居行业前列 [2] 众泰汽车面临退市风险 - 众泰汽车因缺乏运营资金影响,整车业务未能复工复产,今年以来无整车生产 [3] - 公司仅完成14台阿尔及利亚订单的发运与销售确认 [3] - 若2025年不能复工复产,公司将面临财务风险、经营危机和退市风险 [3] 别克E5推出"零自燃"承诺 - 上汽通用别克推出新别克纯电E5,官方一口价14 [4] - 新车提供"零自燃"承诺,交付之日起一年内因三电质量问题发生自燃并达到报废标准的,公司将赔付同等配置新车 [4] 奇瑞推出燃油车艾瑞泽8 PRO新品 - 奇瑞推出艾瑞泽8PRO新品,定位为能上赛道的家用轿车 [7] - 艾瑞泽8序列上市33个月以来,全球销量已突破40万辆 [7]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白热化,车企梯队加速分化 [1] - 新势力车企需通过规模化实现自我造血能力才能在市场上生存 [1] - 燃油车仍有一定市场空间,大型车企采取多元化路线有助于加强经营韧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