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科技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2025北京文化论坛首次创新举办重要成果发布专场活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08:48
论坛核心成果 - 2025北京文化论坛重要成果发布专场活动集中发布多项文化成果并促成重要项目签约 旨在促进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 [1] - 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 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 包括主论坛 6场平行论坛及20余场专业沙龙活动 [4] 成果创新性 - 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和"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运用数智化技术革新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传播方式 [3] - 形成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示范性实践 [3] 成果突破性 - 《人工智能服务未成年人伦理规范共识》直面发展瓶颈问题 [3]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视频通讯社与12个国家主流媒体达成新闻服务合作 通过机制模式创新助推行业发展 [3] 成果引领性 - 第四届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提供文化创新创造鲜活样本 [3] - 中国科学院北京同步辐射装置X射线吸收谱技术实现原子级解析宋代青白瓷呈色机理 [3] - "科学家精神和科学文化主题文库"出版工程从技术落地和理论创新维度践行文化科技融合 [3]
2025北京文化论坛重要成果发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4 00:51
文化科技融合成果 - 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创新性突出 运用数智化技术革新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传播方式 [2] - 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创新性突出 形成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示范性实践 [2] -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X射线吸收谱技术助力原子级解析宋代青白瓷呈色机理 提供文化创新创造的鲜活样本 [2][3]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 H5智能电视落地应用程序作为集中发布成果 [3] - 人民网AI之眼智能终端国家博物馆应用项目完成签约 签约单位包括人民网和国家博物馆 [4] 人工智能应用发展 - 第四届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引领性鲜明 从技术落地维度践行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新路径 [2][3] - 人工智能服务未成年人伦理规范共识突破性显著 通过机制创新助推行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2][3] - 中国—东盟AI艺术创作研究中心项目完成签约 签约单位包括北京市文联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 [4] - 大型社会模拟器作为全球首个社会实验室 在虚拟环境中模拟不同文化群体交流协商过程 [12] - 算法推荐智能创作虚拟主播等新技术不断重塑媒体生态 用户获取信息方式发生深刻改变 [10] 中外文化交流实践 - 2024中外文化交流报告体现新时代中国理念和实践 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活力并为世界提供中国答案 [3] - 中外文化交流形成机制引领多元融合路径创新技术驱动全民参与的多维立体发展格局 [3]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视频通讯社与12个国家主流媒体达成新闻服务合作 突破性显著 [2][3] - 中德全球治理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项目完成签约 签约单位包括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席勒研究院 [4] - 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深化中外文明对话 入选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 [3] 文化建设项目发布 -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包括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建设成果丰硕 [3] -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彰显古都新韵 入选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 [3] - 北京率先实施超高清视听先锋行动计划 入选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 [3] - 科学家精神和科学文化主题文库出版工程引领性鲜明 从理论创新维度践行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2][3] -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突破百卷 作为集中发布成果 [4] 媒体技术变革 - 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技术创新正在重新定义媒体传播的方式和边界 [10] - 深刻思想与技术创新两翼齐飞 才能不断产生化学反应实现有效传播 [10] - 好作品自带流量自会发声 优质内容始终是舆论场的硬通货稀缺品 [10] - 广电视听丝路北京—阿拉伯合作行动作为集中发布成果 [4] - 优秀微短剧创作扶持计划由中宣部文艺局发布 [3]
让古籍走出库房、刷短视频看名著,这场文化论坛科技含量特别高
新京报· 2025-09-23 15:37
闲暇时间是刷短视频还是阅读古籍?不少人会选择前者,更轻松、门槛更低,但是以后有望两者兼得——刷短视 频的同时,就把古籍看了。9月23日,在2025北京文化论坛"城市文化: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平行论坛上,专 家学者发表了诸多新颖的观点,众多令人耳目一新的阅读方式正在悄然出现:可以向虚拟孙悟空、猪八戒提问的 《西游记》,能搜索每个朝代宰相的智慧化古籍平台,把古籍内容制作成浅显易懂的短视频…… 在这场文化和科技相向而行的论坛上,除了有人工智能、VR、虚拟阅读等前沿科技,还有部市联手推动的成果发 布。其中,成果发布内容为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上线发布,该平台已发布1.2万余种、12万余册古籍数字化资 源。 9月23日,在2025北京文化论坛"城市文化: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平行论坛上,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馆长、国际 图联国家图书馆委员会秘书杨加玲发表精彩观点。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 发掘古籍制作成短视频 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表示,图书馆是工作、生活、学习之外的重要空间,其高度的开放性和普惠性 成为公众平等获取知识资源不可替代的场所。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机器人、 ...
中海达:公司科技旅游业务主要为大型文旅企业等提供文化旅游项目或场馆展览展示的内容策划等
证券日报网· 2025-09-23 10:10
业务定位 - 公司科技旅游业务主要为大型文旅企业、博物馆、规划馆、科技馆及展馆提供文化旅游项目或场馆展览展示服务 [1] - 服务范围涵盖内容策划、创意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与技术支持全流程 [1] - 核心目标是打造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多媒体展示场景及文化旅游体验产品 [1] 客户群体 - 主要面向大型文旅企业及公共文化场馆包括博物馆、规划馆、科技馆等机构 [1] - 业务覆盖展览展示空间与文化旅游体验产品的综合需求 [1]
文投控股(600715.SH):已针对短剧行业进行深入研究
格隆汇· 2025-09-23 07:44
小程序游戏业务布局 - 公司将小程序游戏列为重点布局方向 结合市场发展和自身业务实际 [1] - 《攻城天下》小程序版本已完成研发调整与技术重构 已启动上线和渠道对接工作 预计增厚长尾收入 [1] - 《时光冒险家》为模拟经营与SLG卡牌玩法定制游戏 预计第三季度启动线上测试 最快第四季度上线运营 [1] - 《幻境旅团》融合放置 RPG 卡牌玩法及模拟经营 SLG元素 预计年底前开启线上首测 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商业化版本 [1] 短剧业务发展计划 - 公司已针对短剧行业进行深入研究 计划依托自身IP资源孵化优势 结合AIGC工具发展应用 [1] - 探索文化内容与科技手段相融合的新型创作模式 已与产业链相关方达成合作意向 [1] - 拟从内容创新 渠道拓展 国际传播三大方向精准发力 尝试推出契合业务优势的精品作品 [1] - 目标打造文化科技融合示范新标杆 [1]
2025服贸会|中关村综保区发布“电子围网新范式”
北京商报· 2025-09-13 06:53
活动概况 - 2025年服贸会"海淀之夜"在颐和园举办 主题为"海光凝夜 淀时成金" 通过投资推介 政策发布 企业分享等环节展现区域创新活力 [2] 文化科技融合成果 - 文化科技融合展区呈现非遗技艺与四足机器狗 高精度机械手等尖端产品同台展示 [2] - 全球首个"颐和园+海淀有礼"联名银河太空舱实现24小时全自主运营 成为文旅消费新IP [2] - 科技互动区人气火爆 [2] 政策与资金支持 - 现场发布8项惠企政策 涵盖人才安居 出入境便利等领域 [2] - 每年提供超过35亿元科技保险风险保障 [2] 创新监管与合作机制 - 中关村综保区发布"电子围网新范式" 通过"双哨兵"联动升级智慧监管系统 [2] - 26家机构获得"海淀区全球服务合作伙伴"授牌 [2] 区域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海淀区生产总值达6636.8亿元 [2] - 实际利用外资额连续七年保持全市第一 [2]
中关村综保区发布“电子围网新范式”
北京商报· 2025-09-13 06:50
活动概况 - 2025年服贸会"海淀之夜"在颐和园举办 主题为"海光凝夜淀时成金" 通过投资推介 政策发布 企业分享等环节展现区域创新活力 [2] 文化科技融合成果 - 文化科技融合展区呈现非遗技艺与四足机器狗 高精度机械手等尖端产品同台展示 [2] - 全球首个"颐和园+海淀有礼"联名银河太空舱实现24小时全自主运营 成为文旅消费新IP [2] - 科技互动区人气火爆 [2] 政策与制度创新 - 现场发布8项惠企政策 涵盖人才安居 出入境便利等领域 [2] - 每年提供超35亿元科技保险风险保障 [2] - 中关村综保区发布"电子围网新范式" 通过"双哨兵"联动升级智慧监管 [2] 经济表现与国际合作 - 2025年上半年海淀区生产总值达6636.8亿元 [2] - 实际利用外资额连续七年居北京市第一 [2] - 26家机构获授"海淀区全球服务合作伙伴"称号 [2] 行业前沿动态 - AI领军企业代表分享前沿技术洞见 [2]
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展:科技让文旅更精彩
经济日报· 2025-09-12 01:16
展览规模与参与度 - 文旅服务专题展面积约1.11万平方米 位于首钢园9号馆和11号棚[3] - 专题共吸引425家企业线下参展 包括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83家[3] - 国际企业达40家 国际化率为9.4%[3] 数字技术应用场景 - 通过MR眼镜和柔性触感手套实现全国首个MR+触感全感官交互 观众可感受蝴蝶振翅和雨林声效[2] - 采用C型LED曲面屏和地面镜融合技术 还原传统藻井"穹宇"意象 打造"天圆地方"沉浸式体验[1] - 颐和园AI数字人智慧客服和玉渊潭公园MR生态体验项目亮相服贸会[2] - 天坛公园咖啡打印机以研磨咖啡粉为"墨水" 实现图案文字定制打印[2] 文化科技融合展示 - 东城展区以《图说北京中轴线》为底图 通过"五牌楼为基、数字屋檐为幕、中轴地标为脉"展示中轴线故事[1] - 丰台展区围绕"花朝月夕"主题 融合世界花卉大观园花卉与丰台火车站模型 结合实景与MR技术[1] - "藻井璇穹·星河共筑"数字艺术展支持观众通过平板进行藻井DIY创作 系统实时渲染个性化空间[1] - "实景复原+科技赋能"模式使千年文脉在数字时代活化 数字文旅从视觉观看升级为体感参与[2]
科技让文旅更精彩
经济日报· 2025-09-11 22:15
行业技术应用 - 数字人、人型机器人和灵狐AI等人工智能新应用在文旅服务中实现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1] - 通过C型LED曲面屏和地面镜子的融合还原传统藻井的"穹宇"意象 打造"天圆地方"沉浸式体验 [1] - 全国首个实现MR+触感全感官交互作品 通过柔性触感手套感受蝴蝶振翅和雨林环境音效 [2] - 实景复原与科技赋能深度融合 使千年文脉在数字时代实现活化传承 [2] - 颐和园AI数字人智慧客服和玉渊潭公园MR生态体验项目展示公园数字化服务创新 [2] 展览规模与参与度 - 文旅服务专题展面积达1.11万平方米 覆盖首钢园9号馆和11号棚两个展区 [3] - 吸引425家企业线下参展 包括83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 [3] - 国际企业参展数量达40家 国际化率达到9.4% [3] 产品创新与服务 - 天坛公园咖啡打印机以研磨咖啡粉为"墨水" 实现个性化图案定制打印 [2] - 观众可通过平板进行藻井DIY创作 系统实时渲染生成个性化藻井空间 [1] - 丰台展区运用时空并置与感官沉浸技术 融合实景和MR互动元素打造生态景观 [1] 文化传承展示 - 以东城区《图说北京中轴线》为底图 通过数字技术展示遗产点位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1] - 采用"五牌楼为基、数字屋檐为幕、中轴地标为脉"的展陈设计 动态呈现北京中轴线故事 [1] - 隆福寺天宫藻井元素通过数字艺术展形式 实现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化诠释 [1]
北京号最精彩 | 超惊艳!服贸会各大展区亮点纷呈,带您打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1 11:30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举办 主题为"公园礼物 乐享空间" 涵盖颐和园 天坛公园 北海公园 北京动物园等10余家历史名园和博物馆的创意文化产品展示[2] - 开幕首日首钢园吸引入园客流达10.78万人次 凸显会展小镇的城市复兴与产业升级趋势[29] 区域展区特色与亮点 - 东城展区聚焦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 隆福寺文化科技融合 前门沉浸式文化场景及王府井消费升级 金融业地区生产总值占比和税收贡献实现"双第一"[4] - 丰台展区推出全国首个MR+触感全感官交互场景 包含卢沟桥石狮与成都博物馆"微笑陶俑"联动 熊猫粪便创意明信片及丰台十二时辰MR混合现实体验[6][8] - 门头沟展区以"京西福地"为主题 吸引大量游客参观体验[10] - 副中心展区以"千年运脉 智汇新城"为主题 位于9号馆S9T022展位[12] - 顺义展区以"品质顺义 国际新城"为主题 突出文化+科创融合玩法[13][15] 文化项目与活动 - 2025北京喜剧节以"中国喜剧・当代回响"为主题 聚焦原创中国喜剧展演 恰逢北京喜剧院重张两周年[16] - 海淀区举办"世世太平——近现代中国画大师精品展" 展出齐白石 徐悲鸿真迹[18] - 刺猬河经过生态修复后开通游船项目 形成水清岸绿的生态休闲带[25][27] 基础设施与重点项目进展 - 海德利森产业园区作为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 于9月10日完成主体建筑封顶 预计2026年投用[20] - 全市首个美学农场在丰台正式运营 与北京定向猎狐之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正好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签署消费场景战略合作协议[22] - 北京温榆河公园被定位为特大号城市生态休闲公园[24] 平台与媒体矩阵 - 北京号作为北京日报社新媒体聚合平台 自2019年底上线已吸引近500家号主入驻 形成政务 区域 媒体 教育等近20个发布矩阵[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