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

搜索文档
行业转型期交出韧性答卷!短期波动难掩福寿园(01448.HK)长期价值的成色
格隆汇· 2025-09-01 01:0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录得归母亏损2 61亿元人民币 但这一亏损主要源于一次性资产减值和人员优化成本等非经营性因素 而非核心业务恶化 公司实际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仍达1 98亿元 显示出主营业务韧性[1][4] - 公司正积极推动从传统殡葬服务商向生命科技综合服务提供者转型 通过品牌化 科技化和文化创新三大战略构建长期竞争壁垒 并在ESG和行业标准制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7][14][15] - 行业在人口老龄化和政策规范化驱动下保持增长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600亿元 公司凭借合规经营和战略布局优势 有望在行业洗牌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17][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6 11亿元 同比下降 其中墓园服务收入4 77亿元 占比78 1% 殡仪服务收入1 22亿元 占比提升至20 0% 其他服务收益1462万元 占比2 4%[2][3] - 归母亏损2 61亿元主要源于2 18亿元资产减值计提和一次性人员优化成本增加约1 79亿元 若还原这些一次性因素 调整后归母净利润约1 98亿元[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现金储备达23 2亿元 包括银行结余及现金16 23亿元 定期存款3 82亿元和非上市现金管理产品3 12亿元 资产负债率仅0 6% 无未偿银行借款[5]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7 00港仙 派息总额1 62亿港元 占现金储备的7% 为连续第三年实施高派息政策[6] 业务战略 - 墓园服务通过增加中价位产品占比主动调整产品矩阵 经营性墓穴均价下降47 5% 以适配客户更趋理性的消费需求并抢占长期市场份额[3] - 殡仪服务作为抗周期板块 收入占比提升 公司通过标准化流程升级与情感服务加持提升客户粘性与单客价值[3] - 品牌化方面 公司通过户外广告 跨界合作和内容IP构建公众可感知的品牌形象 品牌价值达29 16亿美元 入围2024世界创新品牌500强榜单[8][9] - 科技化方面 公司形成以数字礼厅 AI追思 福寿在线和纪念家元为核心的数字化生命服务体系 并于2024年4月推出虚拟数智人 数位家祠等创新服务[10][11] - 文化创新方面 公司挖掘墓园文化先贤资源与红色记忆 通过新媒体形式传递生命传承理念 并协办北京大学清明论坛推动公众死亡教育讨论[12][13] 行业与竞争优势 - 行业受益于人口老龄化 2024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2 0% 80岁以上老人超4000万 预计2035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每年净增老年人口超1000万[17] - 政策层面推动行业强化公益属性和规范市场秩序 加速行业洗牌 对合规龙头企业有利[18] - 公司ESG表现领先 MSCI ESG评级升至最高AAA级 跻身MSCI中国可投资市场指数成分股前1% 并连续四年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基准指数[15] - 公司业务覆盖19个省40余座城市 通过审慎收购+精细化运营模式输出自身能力 并参与民政部殡葬管理条例等政策完善[16][17] - 生前契约业务上半年累计签约1 03万份 通过整合安宁疗护等服务提前锁定长期客源[17]
【奋楫前行·强国建设新高度】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中国经济网· 2025-08-28 03:18
文化建设总体成就 - 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2] - 健全文艺创作生产引导扶持和激励保障机制 文艺工作者深入实践创作精品力作[4] - 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5] 文化设施与服务创新 - 城市书房和文化驿站成为百姓身边的文化客厅 小而美文化设施打通基层文化供给最后一公里[7] - 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观照人民生活创作优秀作品[4] 文化产业经济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292亿元 同比增长7.4%[8] - 文化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1564亿元 同比增长13.6%[9] -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增长贡献率达76.8%[9] 文化消费新趋势 - 国潮激发消费新潜能 凤冠冰箱贴成为国博文创销冠[8] - 非遗元素融入老字号变潮流单品 游戏《黑神话:悟空》亮相即爆款[8] - 短视频、直播、数字艺术等文化新业态呈现爆发式增长[8] 文化国际影响力 - 中国非遗走向世界 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11] - 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总数位居世界第一[12] - 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通过文物元素串联文明印记 中国式浪漫吸引全球目光[12] -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登上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12]
京港大学生齐聚故宫博物院 共话双城文化交流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00:52
活动概述 - 第四届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分享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 16位京港大学生与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对话[1][2][4] - 活动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主办 聚焦青年视角下的文化区未来发展议题[1][4] 参与群体与行程 - 16位参与者来自香港和北京知名学府 涵盖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等院校[2] - 交流计划覆盖香港、北京和上海三地 8月下旬将前往上海进行文化考察[2][4] - 计划自2022年推出以来累计吸引近150位京港大学生参与[4] 文化发展建议 - 香港学生提出西九文化区需改善游客停留时长 当前平均游览时间仅20分钟左右 建议设计五行主题定制化游览路线提升体验[2] - 强调文化区应注重在地化联结 结合本地历史资源与基层社区 促进文化共融与社区参与深化[2] - 借鉴故宫数字化经验 通过科技手段盘活文化资源 增强群众联系与文化传播效能[2] 机构战略方向 - 故宫博物院定位超越文化遗产守护 致力于推动文化创新与跨地域对话[4]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倡导通过创意与创新思维推动可持续城市文化发展[4] - 上海阶段将组织跨界文化座谈会 汇聚前滩太古里、浦东美术馆等机构领袖分享多元文化生态发展经验[4]
乡村课堂上“浙青年”遇上“青山talk”
杭州日报· 2025-08-22 03:32
文化活动与平台建设 - 黄湖镇青山村举办"浙青年爱学习"主题宣讲会暨"青山Talk"分享会 聚焦学习赋能乡村发展主题 [1] - "青山Talk"作为开放式文化交流平台 通过常态化嘉宾分享激活村内文化阵地 推动村民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 [1] - 平台年均带动访客增长超过4万人次 月均举办一场特色活动显著提升村庄人气 [1][2] 参与者贡献与案例 - 新村民代表莫利通过融花园餐厅打造联结城乡的文化窗口 分享从城市回归乡村的创业历程 [2] - 跨界达人小村展示从木匠转型设计师的多元探索路径 体现乡村创新创业多样性 [2] 资源整合与战略规划 - 黄湖镇整合青山访客中心与青山自然学校资源 形成文化研学与志愿服务融合的特色生态 [2] - "青山Talk"与青山自然学校深度合作开发志愿者服务产品 强化文明实践街区建设 [2] - 未来将深化"浙青年爱学习"品牌建设 整合政府社会及青年群体资源支持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创业 [2]
中共武汉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体会议举行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努力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长江日报· 2025-08-19 13:33
经济发展态势 - 全市经济稳中向好、进中提质,主要经济指标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整体提升 [3] - 多措并举稳工业、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3] -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增速在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保持领先 [4]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3] -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创新策源功能进一步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3] - 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 [3] - 汽车、钢铁、化工产业持续转型,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不断壮大 [3] - 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工业母机等新兴产业加速成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 [3][4] - 加快构建体现武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6] 开放枢纽与物流建设 - 持续提升枢纽链接能力,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加快建设铁路、航空客货运双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4] - 壮大长江国贸等供应链平台,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 [4] - 武汉成为全国第二个获批建设"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 [4] - 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建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6] 区域协调发展 - 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围绕加快打造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4] - 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加快推动武汉都市圈同城一体化发展、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 [4] - 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4] 绿色转型与生态建设 - 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大保护,深化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4] - 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城市生态品质稳步提升 [4] -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6] 文化旅游产业 - 加快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4] -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持续繁荣文旅市场,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4] - 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6][7] 科技创新高地建设 - 加快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6] - 持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快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 [6] - 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6] - 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3][6]
“政策包”变“催化剂”!行业热议广东省网络视听产业政策
南方都市报· 2025-08-16 06:48
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 - 广东省发布《关于推动广东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九条政策措施包括加大资金扶持、提升产业园能级、加速全产业链布局等 [2] - 政策包推进落实措施包括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提升产业集聚效能、提升内容创作水平、推动差异化发展 [2] - 广东省网络视听产业去年收入占全国1/7,同比增长近40%,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3] 行业现状与优势 - 广东省网络视听产业链完备,在内容创作、平台分发、技术研发等板块拥有一批龙头企业如腾讯视频、微信视频、YY、虎牙、QQ音乐、酷狗音乐 [3] - 行业面临原创精品供给不足、产业链协同能力不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不足等瓶颈问题 [3] - 广东省委宣传部提出六方面优化措施,包括内容提质、科技赋能、生态焕新、湾区协同、人才引育、协作联动 [4] 企业动态与规划 - 爱奇艺在广东拥有最多付费用户占比(10%),10余部影视作品在广东备案或取景,已落地4家基于IP和VR技术的全感剧场 [5] - 优酷在深圳成立神秘世界文化科技公司,专注超高清虚拟拍摄和AIGC技术,粤产内容在平台表现优异 [5] - 腾讯视频深耕湾区特色内容,建议加大对综艺节目的针对性扶持和专项资金支持 [6] - 芒果TV计划结合广东优势,在内容创新、技术融合、国际传播方面深化合作 [6] - 抖音集团2017年落户广东,业务发展良好,计划深耕广东产业带助力直播电商经济 [7] - 小红书计划在广东落地重点IP马路生活节,推进微短剧合作 [7] 内容与技术发展 - 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平台积极开发粤产内容,融入岭南文化和大湾区元素 [5][6] - 优酷和芒果TV强调技术融合,包括超高清虚拟拍摄、AIGC、VR等技术应用 [5][6] - 多家企业提出加强国际传播合作,推动优质内容出海 [6][7]
“秋一杯”点燃消费热潮,“文化场景+创新表达”如何撬动白酒市场新增量?
搜狐财经· 2025-08-09 07:04
文化消费新趋势 - 美团外卖联名国产动画《浪浪山小妖怪》赠送10万杯瑞幸奶茶,奶茶花束和"秋奶"活动体现情感代际延伸与文化符号创新 [2] - 2025年上半年文化企业营收71292亿元(同比+7.4%),其中新业态行业营收31564亿元(同比+13.6%) [2] - 体育娱乐用品类1-6月零售额858亿元(同比+22.2%),反映消费者对情绪价值的追求超越产品功能 [3] 快消品行业对比 - 烟酒类1-6月零售额3316亿元(同比+5.5%),但6月单月516亿元(同比-0.7%) [2] - 白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逻辑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需通过文化赋能和场景创新触达消费者 [5] 行业创新案例 - 茅台集团举办高粱丰收季活动,融合农耕礼仪与酿造文化,加入村T走秀和Live演出实现品牌传播创新 [7] - 白酒行业可借鉴奶茶联名模式,如与影视IP《长安的荔枝》合作,开发"奶茶+甜酒"等创新组合 [5] - 白酒行业战略聚焦"强基、重构、立新",通过文化、AI、潮饮等"五新驱动"开拓增量 [7]
聚焦马可波罗IPO:创新与责任双引擎驱动品牌跃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0 08:40
在建筑陶瓷行业的激烈竞争中,马可波罗控股以创新为笔、以责任为墨,绘就了一幅灿烂的品牌发展画 卷,如今更以蓄势待发的IPO之势,开启发展新征程,书写企业腾飞新篇章。 1996年,马可波罗品牌诞生,犹如一颗破土而出的春笋,率先在行业内开启瓷砖品牌化运营的征程。这 一具有前瞻性的决策,让马可波罗在发展初期便崭露头角。此后,众多荣誉纷至沓来,从2003年的"中 国建筑陶瓷知名品牌",到2007年行业首家建陶博物馆的落成,再到2024年"年度智造十强""年度领军品 牌"等称号,这些成就见证了马可波罗控股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实发展历程。 马可波罗控股始终坚信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技术研发方面持续投入大量资源。科研团队凭借着对行业 趋势的敏锐洞察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曲面岩板技术的问世,让小半径圆弧造型成 为可能,这一创新打破了传统瓷砖造型的局限,为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多发挥创意的空间,满足了消费者 对于个性化、独特空间设计的追求。3mm SPT智能抛光亮面岩板,以超薄全抛镜面效果惊艳市场,不 仅展现了精湛的工艺,更提升了产品的美观度和实用性。AI随机无限连纹技术,突破了传统连纹的限 制,实现产品连纹无缝衔接,打造出 ...
以艺术创造力铸炼数字时代的“神话”
人民日报· 2025-07-26 21:52
文化展览与产业融合 - "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线下观展逾45万人次,举办1000余场导览和公共教育活动,全网阅读量超6亿,成为现象级文化事件 [2] - 展览系国内美术馆首次以展览方式呈现游戏艺术,通过巨型角色雕塑、高精度模型、原画设定稿等实现虚拟游戏世界向实体美育空间的转化 [4] - 展览打破艺术边界,融合娱乐与高雅艺术,复刻游戏中数十处古建遗存打造沉浸式文化课堂,推动文旅融合与社会美育 [5] 游戏产业发展与教育联动 - 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科为行业输送大批人才,其师生深度参与《黑神话:悟空》开发,包括艺术总监、场景设计、动画制作等核心环节 [2] - 2010年成立全国唯一以艺术创意为特色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18年游戏科学公司入驻并推出《黑神话:悟空》,形成"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生态 [3] - 环美院文化创意产业带形成规模效应,构建"政府-高校-平台-企业-产业"联动体系,为艺科融合注入新动力 [3] 传统文化创新传播 - 《黑神话:悟空》通过数字艺术激活《西游记》精神内核,展览展示从概念草图到最终定稿的全过程,体现创作团队对东方美学的深度思考 [4][5] - 展览策划系列公共教育活动,包括87岁画家戴敦邦线上对话、牛津大学学者文化比较等,推动文化传播从单向输出转为双向互动 [5] - 超过半数观众为首次踏入美术馆,显示游戏艺术与传统文化融合具有广泛受众基础 [5] 学术价值与行业影响 -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被视为"文化主体性的时代宣言",体现以当代创造力激活传统文明基因的传承理念 [6] - 中国美术学院97年建校宗旨强调创造力培养,游戏与展览的诞生印证了"掌握铸炼能力方能拥有文化影响力"的学术方向 [6] - 国外博物馆馆长评价展览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力量的完美融合创新" [5]
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开幕,将举办300余场特色活动
新京报· 2025-07-26 10:06
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概况 - 本届书博会以"书香中国·阅读之美"为主题,主会场设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展区总面积8万余平方米 [1] - 吸引了来自30多个省区市的1000余家出版社、期刊社、创新企业参展,现场展示超10万种优秀图书 [1] - 除主会场外,在重庆市南岸区、大足区设分会场,并开设线上专区 [1] - 书博会期间将举行300余场特色活动,包括"读者大会""少儿阅读嘉年华"等 [1] - 特别设置了"真理之光""阅见中国"等主题展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重点图书发布活动 《惹木与蓝》新书发布 - 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大象出版社出版,围绕加牙藏毯非遗及传承人展开 [2][4] - 作者唐明深入青海藏区生活,将藏毯历史、工艺和文化意义融入儿童成长故事 [2][4] - 书中主角虽为红绿色盲,却完成"龙抱柱"藏毯,展现非遗传承主题 [4] - 专家评价该书题材独特、地域性丰厚,实现了"主题正确"与"文学性"的统一 [4][5] 《海南抗日战争志》发布 - 由南方出版社出版,系统记录琼崖抗战历史,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6] - 海南出版发行集团强调要借助VR、AR等技术手段传播革命文化 [7] - 计划推进多语种出版,深化"红色娘子军"IP运用,打造国际传播矩阵 [7] 《海南历史文化名人丛书》发布 - 由南方出版社出版,全系列100种,涵盖汉至现当代百位琼籍名人 [8] - 丛书是海南省十大"文化工程"核心项目,填补了海南历史文化系统性研究空白 [8][10] - 专家指出丛书兼具史料性、思想性、可读性和时代性,打破"文化沙漠"刻板印象 [9][10] 其他重要活动 首届大学校园文创展 - 集中呈现全国30余家高校的官方授权文创产品 [12] - 重庆大学副校长表示文创产品正成为展现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 [12] -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强调校园文创让大学文化"可触摸、可携带" [13] 《科幻文学研究手册》读者见面会 - 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旨在填补国内科幻领域系统性研究空白 [14][16] -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指出AI时代需保持人类想象力,开发了AI写作工具"熔炼" [16] "写给青少年的考古书"发布 - 由大象出版社出版,涵盖动物考古、人骨考古等五个学科领域 [18][19] - 丛书以科技考古为特色,改变传统以遗址为中心的科普范式 [18][19] - 考古专家表示丛书能有效连接青少年与传统文化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