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市场

搜索文档
早报 (08.30)| 重大变数!美上诉法院判特朗普关税非法;阿里巴巴深夜飙涨近13%;中芯国际下周一停牌,筹划收购
格隆汇· 2025-08-30 00:36
美国关税政策与市场反应 - 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全球关税政策大部分非法 但推迟至10月执行 当前关税仍有效[2]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纳指跌1.15%至21455.55点 标普500跌0.64%至6460.26点 道指跌0.2%至45544.88点[2][3]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 特斯拉跌3.5%至333.87美元 英伟达跌3.32%至174.18美元 AMD跌超3% 亚马逊跌1.12%至229美元 Meta跌1.65%至738.7美元[2][3] 中概股与资产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1.55% 阿里巴巴涨12.9%至135美元 创2023年3月以来最佳单日表现 百度涨4.76%至95.3美元 京东涨2.24%至31.07美元[2][3] - WTI原油期货跌0.91%至64.01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跌0.73%至68.12美元/桶 COMEX黄金期货涨1.2%至3516.1美元/盎司 8月累计上涨5.2%[3] - 美元指数跌0.04%至97.771 离岸人民币报7.1221 涨0.02%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0.55%至4.23% VIX指数涨6.44%至15.36[4] 中国企业财报与动态 - 阿里巴巴2026财年Q1营收2476.5亿元 同比增长2% 净利润423.82亿元 同比增长76% 阿里云营收增长26%至333.98亿元[6][7] - 华为上半年营收4270亿元 同比增长3.94% 净利润371亿元 同比下降32% 研发费用969.5亿元 同比增加超80亿元[11] - 中芯国际停牌筹划增发收购中芯北方49%股权 预计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8][9][10] A股上市公司业绩 - 比亚迪上半年收入3712.8亿元 同比增长23.3% 净利润155.1亿元 同比增长13.79%[14] - 中国神华上半年营收1381.09亿元 同比下降18.3% 净利润246.41亿元 同比下降12%[14] - 中国船舶上半年营收403.25亿元 同比增长11.96% 净利润29.46亿元 同比增长108.59%[14] - 赛力斯上半年营收624.02亿元 净利润29.41亿元 同比增长81.03%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4.9%[15] 政策与宏观经济 - 国务院要求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增强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能力[5] - 美国7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2.9% 符合预期 环比上涨0.3%[18] - 美联储戴利暗示对9月降息持开放态度 称关税引发通胀可能是暂时的[20] - 印度第二季度经济增长7.8% 远超预期 制造业增长7.7% 服务业增长9.3%[21] 行业与市场数据 - 1-7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4786.4亿元 同比下降3.3% 营业总收入473110.9亿元 与上年同期持平[17] - 工信部明确2025-2026年钢铁行业目标年均增长4%[25] - 8月A股主要指数上涨 沪指涨7.97% 深成指涨15.32% 创业板指涨24.13%[27] - 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120.46亿港元 净买入腾讯15.84亿港元 阿里巴巴11.49亿港元[30]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昨日开幕
证券日报· 2025-08-28 16:10
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 国家数据局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推动出台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等相关政策近30项 支持10个地方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20多个地方出台数据条例[2] - 加快布局国家数据基础设施 开展可信数据空间 数场 数联网等6条技术路线试点试验 截至7月底建成25个城市业务节点涉及16个地方 全国智算总规模78万Pflops位居世界第二[2] - 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愈发完备 激发数据要素内在潜能 催生众多创新产品涌现 数据服务企业呈现繁荣景象[2] 企业数据技术创新 - 浪潮海岳inSuiteONE全球首发 预置多套会计模板和业务流程导航 将部署流程精简为三步 提供高效数字化转型方案[3] - 大模型能对企业内外部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分析 识别潜在规律与风险 持续深化AI技术创新提升智能体能力[3] - 杭州趣链科技展示"车险人伤理赔快速通"平台 基于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打通多方数据链路 提升理赔效率并支持医疗费用垫付服务[3] 数据资产化进程 - 数据资产化成为企业深挖数据价值的动力引擎 是数字化转型核心目标 破解数据价值难以落地难题的关键[4] - 数据资产通过内部复用和外部交易获收益 制造业企业优化设备维护计划降低故障率 金融机构输出脱敏数据开辟新营收渠道[4] - 曲靖市商业银行发放云南省首笔数据资产贷款500万元 以深圳数据交易所挂牌的文旅数据产品为标的 打通数据资源-知识产权登记-资产质押全链条[5] 数据资产入表影响 - 《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明确数据资产入表细则[5] - 数据资产入表后成为企业表内资产 改善财务指标如提升净资产 降低资产负债率 增强投资者信心[5] - 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在全国70%以上省份开展数据资产化业务 在85%以上行业应用领域实现数据要素应用 推动业务升级和数字化转型[6] 行业交流平台 - 数博会为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和数据资产化发展搭建交流平台 提供企业创新实践展示舞台[6] - 数据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数据资产化带来新发展契机和增长动力 推动数字经济繁荣[6]
当数字普洱、数字榴莲在河南生长——来自郑州数据交易中心的微调研
河南日报· 2025-08-25 23:31
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 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之后的又一关键生产要素 在数字化浪潮中价值加速释放 [1] - 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作为河南省内唯一持有数据交易牌照的交易场所 锚定打造国家级数据交易所目标 在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制度体系构建和跨区域流通网络搭建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1] 农业数字化创新 - 中心打造全国首个农业数字消费平台 以可信数据为底座 通过数字权益凭证串联产业链数据流、商贸流、实物流和资产流 重构农产品流通生态 [2] - 推出中国首例"数字人参"项目 实现从源头管理到质量鉴定的全链条数字化监管 平台发行经中检集团认证的数字提货凭证 锚定特定地块林下参资产 [2] - 复制模式至普洱茶行业 为每片茶叶配备专属数字护照 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从原料采摘到市场流通的全流程透明化追溯 形成"品质消费+数据权证"两项权益 [5] 平台运营成果 - 已推出四大类14款农产品数字产品 包括数字人参、数字普洱、数字榴莲和数字五常大米等 发放数字权益凭证19,004张 实现产品发售金额3,425.84万元 [6] - 计划纳入更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如茅台酱酒、政和白茶等 打造"一县一品"数字专区 同时探索跨境延伸 推动农产品数据资产走向国际市场 [6] 跨区域网络拓展 - 在新疆哈密设立运营中心 部署数据要素综合服务平台等12个子平台 累计登记139个数据产品和服务 引进10家数据要素企业完成工商注册 [7] - 省外在黄河流域设立甘肃、内蒙古、山西三个服务基地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布局新疆服务基地 注册会员省外占比超50% 产品省外占比48% 交易额省外占比72% [9] - 与23家数据交易机构发布倡议并上线互通专区 与北京等地试点产品互认共发布196款互认数据产品 和20家机构共建需求池上线213个数据需求 [9] 交易机制建设 - 截至2025年8月18日 中心挂牌数据资源和上架数据服务共1,462件 发布数据产权登记证书751份 合作伙伴超1,000家 完成数据交易1,460笔 实现交易额38.40亿元 [10] - 建立全流程交易模式包括入场先验资、上架先确权、交易有监管等环节 同时出台场外交易备案管理办法 培育合规安全的交易环境 [10] 技术创新与应用 - 打造全省统一共用的数据要素综合服务平台 采用"1+12+N"服务架构 构建含资产登记、数据交易、交付结算等12个数据要素流通子系统 [11] - 首创数据产品"即时交付、计量出账"交易模式 实现交易即交付、交付即计量、计量即出账 大幅提升数据交易便利化水平 [13] - 积极探索构建可信数据空间 打通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间的数据壁垒 实现数据全链条深度协同 [13]
高质量发展动能十足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04:58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正将超大规模市场的体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 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引擎 [1] 市场潜力 - 截至2024年末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9亿户 较2023年底增长3.1% [2] - 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5年1月底的5670.7万户 是2012年的5.2倍 [4]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由62.4%提高至92%以上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 [4] 市场准入改革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2018年版的151项缩减至106项 压缩比例约30% [5] - 全国性具体管理措施由486条缩减至469条 地方性管理措施由36条缩减至20条 [5] -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在2025年第一季度增长至89.5 创2020年以来新高 [5] 消费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8% [6]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 同比增长5.0% 19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平均 [6]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48.33万亿元 年均增长5.5% [6] - 网上零售额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4年达15.52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1% [8] 数字消费 - 截至2024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78.6% 网络购物用户9.74亿人 [8] - 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约13万亿元 [8] 物流体系 - 202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60.6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11]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8%下降到2023年的14.4% [11] - 2025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 节约物流费用超过1300亿元 [15] 电力市场 - 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由2016年的1.1万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的6.2万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由17%提升至63% [15] - 2024年全国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电量1.4万亿千瓦时 较2016年增长10余倍 [15] 数据要素市场 - 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预计超过1600亿元 同比增长逾30% [18] 公平竞争环境 - 2024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发现问题同比下降2.78个百分点 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平均受理时间同比减少5.7天 [19] - 2025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11件 罚没款合计6.32亿元 [19] 消费环境 - 2024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咨询3923.9万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1.6亿元 [20]
贵州电网创新电力数据高效流通交易模式
中国电力报· 2025-08-07 06:50
"打造能源数据产业生态,创新电力数据高效流通交易模式和应用场景,全方位释放电力数据要素价 值。"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将释放电力数据要素价值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安排。 2025年上半年,南方电网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充分探索公共数据资源登记与授权应用,在贵州省公共 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完成首批12个公共数据资源、4个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登记,并有3个数据场景纳入贵 州省第二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产品建设清单。 全国统一 以电力大数据解析交易一体化市场 "合同示范文本中应以实际交易支付情况为准灵活开展交易约定,数据提供合同应当适当增加甲方数据 使用限制,数据中介合同应当灵活约定代理产品范围。"贵州电网在省大数据局组织的全省数据流通交 易合同示范文本意见征求学术研讨交流会上提出建设性意见,助力贵州省推动促进数据有序流动、持续 深化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 多元规划 助力贵州数字政府建设 "我们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积极参与数据开发利用加工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挖掘电力数据在多场景中 的应用价值,助力贵州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贵州电网信息中心 副总经理梁晓茜在参加"贵州省公共数据授权 ...
湖北数据条例10月1日起施行 69条细则构建数据工作全链条
长江商报· 2025-08-07 00:11
法规框架 - 湖北省通过《湖北省数据条例》共9章69条 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构建数据权益保护 资源管理 流通利用 产业发展和安全保障六方面制度框架 [1][2] - 条例明确各级政府领导责任及数据 公安 网信 经信 知识产权等部门的监管职责 涵盖数据安全监管 产业促进 基础设施建设和权益保护等领域 [2] - 建立公共数据共享机制(以共享为原则) 开放机制(清单管理为基础)和统一授权运营机制 同时构建多元化数据合作交流和共享激励机制 [3] 数据权益与安全 - 明确自然人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数据持有 使用 经营权益受法律保护 规范数据采集规则及公共场所图像采集设备安装要求 [2] - 要求数据处理者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 及时处理个人行权请求 并明确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责任 [2] - 将安全贯穿数据供给 流通 使用全过程 压实数据处理者主体责任 构建政府 企业 社会多方协同治理模式 [4] 产业发展规划 - 要求政府部门加强数据产业规划布局 支持培育数据市场主体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并建设典型数据应用场景 [3] - 湖北省数据局计划2025年底实现数据汇聚总量突破1000亿条 支持武汉 宜昌打造数据标注产业高地服务人工智能发展 [6] - 已建立数据企业培育库 登记入库539家数据企业 联合金融机构创新"数易贷"等产品提供金融服务 [6] 基础设施与生态建设 - 鼓励有条件地区面向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性数据服务 为其决策经营 合规治理和创新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4] - 湖北大数据集团作为省属一级国企 承担构建公共数据资源平台 引领数字产业发展等四大职责使命 [5] - 发挥数据交易所生态引育功能 汇聚优质数据商和服务机构 推动从"交易场"到"产业圈"的跃升 [6] 知识产权与创新 - 湖北作为全国第二批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省份 积极推进登记确权 流通利用和权益保护制度构建 [7] - 知识产权局将扩大登记覆盖面 完善全链条服务生态 强化协同保护力度以落实条例要求 [7]
秘说|广电运通董秘谢华:“AI in all”战略引领,核心硬科技筑牢数字经济竞争力
新浪财经· 2025-07-23 08:19
公司基本情况 - 广电运通创立于1999年 是国有控股高科技上市企业 证券代码002152 从金融自助设备起步 通过自主研发突破循环机芯等核心技术 成长为金融智能设备行业龙头企业[3] - 公司布局算法 算力 数据 场景四大人工智能要素协同发展 以科技赋能行业数智化升级需求 2024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 创历史新高[3] - 公司业务覆盖金融科技 城市智能和智慧交通领域 金融科技领域连续17年位列国内智能金融设备市场占有率第一 是国内最大金融智能自助设备供应商 综合实力全球前三 业务遍及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3] 业务布局与拓展 - 公司拓展数字财政 数字支付 大数据征信等金融科技增量业务 加速开辟新业务增长点[4] - 城市智能领域推动政企数字化建设 通过设立多家数字经济投资运营公司 参与各地智慧城市建设 控参股多家专精特新企业 在物联网核心模块 互联网+服务 智慧教考等领域极具成长韧性[4] - 智慧交通领域市场竞争力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是国内少数掌握自动售检票系统关键设备及模块核心技术企业 智慧出行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10多个国家 国内40多个城市 100多条地铁和高铁线路[4] AI战略核心发力点 - 坚持自主创新战略 打造引领行业硬科技 自主研发aiCore System数字技术底座 构建望道基座大模型及金融 政务 交通等垂直行业大模型 推出大模型训推一体机 区块链加密货币数据分析和监控平台等创新产品 核心模块全栈适配鸿蒙 统信 麒麟等国产操作系统[5] - 落实AI in all战略 加速场景应用落地 以场景应用为切入点反向推动技术创新 打造标杆性AI+应用场景 金融行业成功经验延伸至机场 地铁 政务服务中心 电信大厅 酒店等场景 并向海外市场延伸[6] - 强化产业资本协同 构建核心发展引擎 坚持产业+资本双轮驱动模式 通过产业培育 收购控股 战略参股 资产证券化等资本运作手段 围绕核心产业深化布局 构建全周期产业投资方法论[6][7] 研发投入与组织体系 - 连续6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9.5% 建立研究总院+专业研究院研发组织体系 拥有近3000人专业研发团队 由院士领衔 包括博士和硕士[8] - 研究总院负责统筹1+N研发体系技术管理 聚焦基础性 通用性 前沿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落地 各专业研究院打磨行业应用产品及解决方案 子公司负责细分场景产业化和商业化落地[8] AI应用实践案例 - 金融科技领域通过数字人 智能语音等AI技术与金融设备融合 打造AI智慧互联金融终端解决方案 提升使用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9] - 城市智能领域打造城市AI运行中枢平台 通过数据 算力 算法协作融合 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与效率 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 智能化 科学化[9] - 智能交通领域打造智慧安检解决方案 集合生物识别 视频分析算法 物联网等AI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 大幅提升安检效率和安全性[9] 数据要素市场布局 - 构建数据价值化全链条 在数据加工 开发利用 交易等环节打造核心竞争力 抢占市场先发优势[10] - 前瞻性布局基础设施 依托自主研发aiCore System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及望道行业大模型 构建强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 参与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建设 提供底层算力支撑[10] - 创新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模式 与广州数据集团合作推动数据汇聚 处理 流通 应用 交易等功能运转 探索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五步法 参股广州数据交易所10.5%股权 布局新型数据交易场所[10] - 深化数据融合利用水平 控股子公司中数智汇提供商事主体全景数据展示与挖掘服务 实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总行服务100%覆盖 旗下运通信息 清远数投获广东省数据经纪人授牌 打造清易贷 清易保等数据产品[11] 算力业务发展 - 控股子公司广电五舟是鲲鹏整机合作伙伴和昇腾AI战略伙伴 以及飞腾芯片整机战略伙伴 拥有广州和贵阳两个智造生产基地 服务器系列产品年产能合计24万台/年[12] - 广电五舟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58亿元 12.98亿元 17.02亿元 处于快速发展期[12] - 承建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两期项目 一期金额3.67亿元 二期金额4.73亿元 提供一体化算力综合解决方案服务 为粤港澳大湾区算力规划核心节点[13] - 国家新基建战略推动智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加 政务 科研 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场景对算力需求持续攀升 AI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对高性能 高稳定性算力提出更高要求[13] - 未来抓住国货国用机会 持续做强广东 贵州 华东等重点区域市场 坚持差异化 行业定制化策略 深挖运营商 金融 网安 超算等细分市场并打造标杆项目[13] 数字支付业务规划 - 打造支付+结算+账户+增值全方位产品与服务体系 形成高粘性生态圈 为客户创造附加价值[14] - 大力发展数字人民币支付相关业务 深化与央行数研所及各大商业银行合作 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场景建设与推广[14] - 积极布局跨境支付业务 具备跨境人民币支付资质 提供跨境贸易人民币收付结算服务 覆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场景 探索海外牌照布局并开展国际化创新业务 关注香港稳定币发行与应用态势 结合数字人民币 区块链技术和跨境支付积累把握市场机会[14]
共筑绿色算力大生态,共创人工智能新未来——来自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的观察
新华财经· 2025-07-12 09:17
绿色算力产业发展 - 呼和浩特作为"东数西算"内蒙古枢纽节点城市,依托绿电与气候优势实现绿色算力突围,数据中心绿电使用比例超过80%,电力到户交易价格稳定在0.35元/度,是"东数西算"工程中绿电比例最高、电价最低地区 [2] - 和林格尔新区在算力设备高效性、节能性、清洁性、普惠性等指标均跻身前三位,呼和浩特算力规模突破10.1万P,其中智能算力9.6万P、占比达95% [3] - 呼和浩特将强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推动云谷片区建设零碳数据中心园区,鼓励绿电直供 [3] 人工智能应用创新 - 呼和浩特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支持企业在农业、工业、教育、医疗等行业开展人工智能方案创新应用 [4] - 大会发布了云天畅想北疆智竞云平台、华为新一代晟腾AI云服务、海天瑞声具身智能数据工程化服务平台等创新成果 [4] - 人工智能将为呼和浩特绿色农畜产品、新能源、低空经济等六大优势产业赋能 [5]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 呼和浩特重点打造金融数据中心集聚区,已在新城区规划建设内蒙古数据要素产业园,引进华为等21家重点数据企业和百度、抖音等45家数据标注企业 [6] - 内蒙古大数据交易中心已入驻数算企业500多家,上线数据产品近600款,实现交易额近8000万元 [7] - 呼和浩特已汇聚公共数据、社会数据、企业数据150亿条,形成重点领域数据专题371项,开发政企融合产品30余项 [7]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1 10:4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核心要求为"五统一、一开放":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基础设施、政府行为尺度、监管执法、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3] - 重点任务包括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规范政府采购招标、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健全财税统计信用体系[3] - 需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基础制度清单,破除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清理歧视性政策[7][8] - 产权市场是重要支撑,覆盖非上市公司资本要素资源交易[9][10] -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是关键,需建立数据安全、权益保护、交易流通基础制度[10][12]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 发展方向聚焦创新驱动、产业更新、人海和谐、合作共赢[3] - 具体措施包括发展海上风电、远洋捕捞、海洋生物医药、海运业及海洋文旅产业[4] - 需加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培育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 - 推进沿海港口群整合,实施海域综合治理与立体利用,探索海洋碳汇核算[4] 要素市场化改革 - 要素市场改革需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资源高效配置[9] - 数据企业是市场化配置核心主体,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11] - 资本市场统一需培育航母级券商,整合交易平台与清算体系[12] 数字经济与数据要素 - 数据要素跃升为国家战略资源,需解决公共数据流通困难、交易机制不畅问题[12][14] - 统一数据市场是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能、做强数字经济的基础举措[14] - 数字技术需确保数据来源可靠、流程透明、行为可追溯[10] 法治与监管创新 - 立法重点覆盖新兴领域与涉外领域,加强反垄断等执法创新[13] - 数智技术需赋能司法,提升市场公平秩序保障[13]
成都数字经济“新基座”:从算力奔跑到产业赋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10:14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 成都构建"算力、融合设施、数据要素"三位一体的数字基础设施新基座,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和赋能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1] - 数字基础设施重塑城市经济版图,通过"双千兆"网络、AI大模型和公共数据激活实现增长驱动 [1] 算力基础设施 - 成都天府数据中心集群作为国家"东数西算"核心节点,算力总规模达8754PFlops,其中国家超算成都中心运算速度达10亿亿次/秒 [4] - 人工智能算力规模6889PFlops,支撑"蓉城·熊猫"动物特征识别基础模型等应用 [4] - 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1079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核心产业规模与企业数量"双千突破" [4] - 成都高新区发放1亿元算力券与1亿元模型券,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4] 融合基础设施 - 成都建成283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成为"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5] - 工业互联网国家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109.2亿条,车联网试验场拥有266个实车测试场景和上万个虚拟测试场景 [5] - 智慧蓉城市域物联感知中心接入2380万个终端,汇聚120亿条物联数据 [5] 数据要素市场 - 成都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开放3.19亿条数据,累计访问量619万人次 [9] - "蓉数公园"聚集261家数据商和服务机构,上架1050款数据产品,赋能二级数据商业务增长超14亿元 [9] - 《成都市数据条例》施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清晰化 [9] 产业协同效应 - 数字基础设施协同形成高效网络,支撑制造业降本增效和新兴产业场景验证 [6] - 算力节点、工业互联网和数据要素市场共同释放对千行百业的乘数效应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