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放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2025五道口金融论坛|粤港澳大湾区新机遇与挑战:以开放创新应对全球不确定性
北京商报· 2025-05-19 14:08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现状与机遇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走过6年时间 以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为标志 目前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1] -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聚焦该主题 粤港澳三地嘉宾探讨增强经济韧性及应对贸易不确定性的策略 [1] 广东的深度融合举措 - 深圳成立四个金融合作专班 覆盖企业出海 金融科技 前海 河套 推动与香港合作项目化 清单化 [3] - 支持优秀深圳及大湾区企业赴港上市 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香港H股企业回归深交所 [3] - 加强香港金融监管部门合作 降低企业跨境交易成本 [3] - 大湾区城市协同发展黏性增强 香港澳门将作为中国企业出海基地发挥重要作用 [4] 香港的金融中心角色强化 - 香港发展"四个金融"领域 创新金融 绿色金融 民生金融 丝路金融 [5] - 通过18A上市规则吸引生物科技企业 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 未来可服务大湾区7万家科技企业 [5] - 推动企业设立国际总部 提供PPP融资 国际专业服务 并打造国际供应链管理中心 [5] - 香港"超级联系人"功能因法律优势及专业队伍将更突出 助力内地企业出海 [5] 澳门的精准定位与互联互通 - 澳门定位"精准联系人" 聚焦9个葡语系国家市场 实现内外企业双向引流 [6][7] - 重点发展中医药大健康 现代金融 高新科技 文化体育四大产业 [7] - 计划10月完成数字澳门元核心系统 测试后与数字港元 数字人民币互联互通 [7] 开放创新应对挑战的共识 - 应对贸易战需强化双循环枢纽功能 扩大内需市场联动 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8] - 深化制度型开放 推进数据跨境流动试点 增强产业链韧性 [8] - 香港应稳住欧美市场 融合东亚 拓展"一带一路"合作 [8] - 大湾区需以国家战略确定性应对全球不确定性 打破利益藩篱形成统一大市场 [9]
从上海车展“场”效应,看中国开放创新进行时
环球网· 2025-04-28 03:24
行业趋势 - 2025上海车展以"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吸引全球近1000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36万平方米,首发新车超100款,体现开放创新仍是世界经济发展主流趋势 [1][2][3]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连续第二年突破3000万辆大关,保持全球第一 2025年一季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 [2] - 汽车产业价值链正从"制造驱动"加速转向"科技+服务驱动",AI大模型、高精地图与芯片融合使汽车进化为"智能终端" [5][6] 品牌竞争格局 - 自主品牌集体突破50万元价格锚点,极氪9X、仰望U8L等豪华车型选择上海车展首发,展现技术自信与市场竞争力 [3] - 外资品牌加速本土化创新:奔驰搭载中国豆包AI大模型,奥迪采用华为乾崑技术,宝马与阿里合作定制AI智能体 [6] - 上汽通用别克推出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北京奔驰发布长轴距CLA车型,上汽大众展示增程混动ID.ERA概念车 [3] 技术创新 - 宁德时代发布零下40℃可放电的钠离子电池"纳新",博世与地平线合作升级辅助驾驶系统,宝马/吉利/东风深化AI大模型"上车"应用 [4][6] - 汽车科技展区面积达10万平方米(占总面积1/3),涵盖博世、采埃孚、地平线、商汤绝影等近百家供应链企业 [5] - 小鹏汽车展示自研人形机器人IRON与飞行汽车互动,体现"车-飞行器-机器人"技术互通趋势 [6] 投资与产业链 - 丰田投资146亿元在上海金山设立雷克萨斯纯电及电池研发生产基地,预计2027年投产,并推出中国首席工程师体制主导开发 [7] - 巴斯夫在浦东投资5亿元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避震器解决方案,实现从车身涂料到尾气催化剂的本地化生产 [8] - 特斯拉长三角本地化率达80%,上汽通用达85% 上海已开放2767公里智能驾驶测试道路,推动长三角测试牌照互认 [9]
湖北省高水平开放创新研究院揭牌
快讯· 2025-04-28 01:36
湖北省高水平开放创新研究院揭牌 - 湖北省高水平开放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于4月27日在武汉大学举行 [1] - 研究院由省委省政府部署成立 旨在统筹产学研政金五类资源 打造新型对外开放智库 [1] - 副省长陈平强调要坚持高起点谋划 高水平研究 高效率转化 高站位保障 打造一流创新平台 [1] - 研究院目标是为企业提供全球视野 开拓销售市场空间 重构供应链和产业生态 [1]
挑大梁 江苏行∣417个重量级项目签约总投资超3400亿元,苏州重磅发布全球产业创新合作伙伴计划
扬子晚报网· 2025-04-27 06:42
全球产业创新合作伙伴计划 - 苏州发布全球产业创新合作伙伴计划,总投资超3400亿元的417个重量级项目分批签约,涵盖"1030"产业体系和"1840"服务业体系 [1] - 计划旨在推动科技进步、共建产业合作新模式、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 - 苏州已建立百亿并购基金、千亿产业基金、万亿创投基金,推出"科创指数贷"支持企业融资 [3] 苏州创新实力 - 苏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全国第一,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全国第二,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全国第三 [2]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全国第四,"上海-苏州"科技集群全球第五,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国第六 [2] - 苏州将保持创新投入两位数增长,支持企业研发投入和设立研发机构 [3] 外资投资与开放政策 - 苏州拥有14个国家级开发区、1.9万家外企、178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近500个项目,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670亿美元 [5] - 苏州深化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试点,通关时效提升70%,首推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 [3] - 获批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电信、医疗、金融、商贸文旅、交通运输等领域将进一步开放 [3] 产业基金与项目布局 - 苏州市战略新兴母基金二期集群、市级重大产业基金等总规模超1000亿元的基金矩阵签约 [5]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签约布局苏州 [5] - 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赛道产业项目签约 [5] 国际合作平台 - 苏州工业园区蝉联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第一,实现"九连冠" [6] - 与新加坡共建中新"国际化走廊",打造淡马锡中新生命科学园等国际科创产业合作平台 [6] - 昆山市获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等创新试点,太仓市、苏州高新区、相城区深化对德、对日合作 [6] 外籍人士服务生态 - 苏州常驻外籍人士约3万人,太仓市启用外籍人士服务中心,提供21项覆盖生活工作全场景的服务 [7] - 推出"城市荣誉卡",集成金融、医疗、交通等10大场景,实现"一卡通行" [7] - 形成覆盖外资企业全生命周期、国际消费全场景体验、生活服务全要素保障的立体化服务体系 [8] 营商环境与招商案例 - 德国伯曼集团作为第500家德企落户苏州太仓,得益于当地招商部门的专业服务和持续沟通 [8] - 苏州通过优化服务构建开放包容的发展生态,吸引外资企业扎根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