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天工国际(00826)午前涨超14% 将于今日公布中期业绩 拟参设合资公司聚焦粉末新材料领域
金融界· 2025-08-25 04:02
股价表现 - 天工国际午前股价上涨13.39%至2.88港元 成交额达2.76亿港元[1] - 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4%[1] 公司治理与战略行动 - 董事会计划于8月25日召开会议审议中期业绩[1] - 附属公司天工股份联合三方投资者设立新材料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1] - 天工股份出资6000万元持有合资公司60%股权 已完成工商注册[1] 业务拓展与技术布局 - 合资公司聚焦粉末新材料领域 涉及增材制造及3D打印材料[1] - 技术定位属于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前沿 下游覆盖航空航天与医疗器械市场[1] - 通过此次投资进入新业务领域[1]
港股异动 | 天工国际(00826)午前涨超14% 将于今日公布中期业绩 拟参设合资公司聚焦粉末新材料领域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03:32
股价表现 - 天工国际午前股价上涨超14% 截至发稿时涨幅达13.39%至2.88港元 [1] - 成交额达2.76亿港元 显示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 [1] 公司治理与会议 - 公司拟于8月25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议中期业绩 [1] - 附属公司天工股份与天德投资等三方签订合资协议共同设立新公司 [1] 合资企业设立 - 新设江苏天工钛晶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1] - 天工股份出资6000万元持股60% 已完成工商注册并取得营业执照 [1] 业务拓展与技术领域 - 合资公司聚焦粉末新材料领域 涉及增材制造和3D打印材料 [1] - 属于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前沿 下游覆盖航空航天和医疗器械市场 [1] - 通过此次投资进入新业务领域 拓展公司产业布局 [1]
天工国际午前涨超14% 将于今日公布中期业绩 拟参设合资公司聚焦粉末新材料领域
智通财经· 2025-08-25 03:30
股价表现 - 天工国际午前股价上涨13 39%至2 88港元 成交额达2 76亿港元 [1] - 股价涨幅一度超过14% [1] 公司治理与会议 - 公司计划于8月25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议中期业绩 [1] 合资企业设立 - 天工股份与天德投资 龙海明 协辉投资共同设立江苏天工钛晶新材料有限公司 [1]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 天工股份出资6000万元持股60% [1] - 合资公司已于8月22日完成工商注册并取得营业执照 [1] 业务拓展与技术领域 - 合资公司聚焦粉末新材料领域 涉及增材制造和3D打印材料 [1] - 该领域属于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前沿 下游覆盖航空航天和医疗器械市场 [1] - 通过此次投资 天工股份进入新业务领域 [1]
“十五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材料汇· 2025-08-22 15:00
产业背景与发展形势 - "十四五"期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突破8.2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12%以上,在超高强度钢、高性能碳纤维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4] - 部分高端材料如高端芯片用光刻胶、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单晶叶片仍受制于人,关键工艺装备自主化水平有待提高[4] - 全球新材料科技竞争加剧,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深度融合,主要经济体强化战略布局,供应链安全成为焦点[5]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 以提升关键战略材料自主保障能力和前沿新材料原始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全链条发展生态[7] - 到2030年关键战略材料综合保障能力达到80%以上,突破50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形成20个以上国际领先产业集群[11] - 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提高,材料生产过程能耗排放强度显著下降,智能制造新模式广泛应用[11] 重点发展方向 - 先进基础材料包括超高强度汽车钢、高强韧航空铝材、高端聚烯烃、特种工程塑料等[13] - 关键战略材料涵盖高温合金单晶叶片、300mm以上硅片、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高端植入器械材料等[14][15][16] - 前沿新材料涉及石墨烯规模化制备、量子点单光子源、室温超导材料、生物基可降解高分子等[17][18][19] 重点领域技术突破 - 航空航天领域需航空发动机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1200℃下持久强度提升20%,碳纤维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高20%[24] - 新能源汽车领域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镍含量≥95%,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轻量化铝合金减重20%-30%[26] - 电子信息领域12英寸超高纯硅片纯度≥11N,5G基站射频材料插损≤0.3dB,OLED材料发光效率提高20%[28][29] 产业生态体系建设 - 计划新建5个国家新材料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设立1000亿元国家产业投资基金[46] - 培育100家国家级产业创新联合体,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平均达到3%以上,认定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70] - 建设10个国家级产业互联网平台,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9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80%[67][69] 市场培育与标准建设 - 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专项资金规模50亿元/年,保费补贴比例提高至30%,每年支持100个以上示范项目[50][53] - 制定修订500项以上重点标准,推动200项标准国际互认,建设20个标准创新基地[62][85] - 开展"中国新材料品牌100强"评选,对上榜企业提供优先审批、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53] 区域集群发展布局 - 在环渤海地区建设5个国家级产业园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76] - 长三角地区培育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产业集群[76] - 目标打造10个国际影响力产业集群,30个国家级产业园,园区产值占全国总产值70%以上[78]
签约!天工股份与品德新材共启金属粉末材料新篇章
智通财经· 2025-08-22 12:44
战略合作与业务拓展 - 天工国际附属子公司天工股份与品德新材正式开启金属粉末材料全面战略合作 [1] - 双方合资成立江苏天工钛晶新材料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亿元 [1] - 新公司聚焦钛合金粉末、铜合金粉末、高温合金粉末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技术整合与产业协同 - 整合天工股份全产业链优势确保钛合金粉末原料供应稳定可靠 [2] - 借助品德新材等离子雾化制粉技术(PA技术)提升产品性能 [2] - 共同开创国内钛合金粉末产线一体化领先示范 [2] 产品应用与市场定位 - 钛合金粉末应用于消费电子、医疗器械、航空航天及轻量化领域 具备比强度高、生物相容性、耐蚀等优势 [2] - 高温合金粉末成为航空航天零部件核心材料 具备耐高温特性 [2] - 铜合金粉末广泛应用于液冷等热管理产品 兼具高导电与散热性 [2] 产业布局与竞争优势 - 天工国际增材制造版图扩大 完善高端材料领域布局 [2] - 公司依托国内领先且独有的粉末冶金生产线 跻身国内粉末冶金技术及材料公司前列 [2] - 产品线覆盖工模具钢粉末、钛合金粉末、高温合金粉末及铜合金粉末 [2] 未来发展潜力 - 公司将在激光熔覆、3D打印、注射成型等金属粉末应用领域展现强劲发展潜力 [2] - 战略合作为消费电子、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材料解决方案 [2] - 合作将重塑金属粉末材料产业格局 [2]
签约!天工股份(920068.BJ)与品德新材共启金属粉末材料新篇章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2:40
战略合作与业务拓展 - 天工国际附属子公司天工股份与品德新材开启金属粉末材料全面战略合作 [1] - 双方合资成立江苏天工钛晶新材料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亿元 [1] - 新公司聚焦钛合金粉末、铜合金粉末、高温合金粉末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技术优势与资源整合 - 天工股份提供全产业链优势保障钛合金粉末原料稳定供应 [2] - 品德新材贡献等离子雾化制粉技术(PA技术)提升产品性能 [2] - 合作打造国内钛合金粉末产线一体化领先示范项目 [2] 应用领域与市场前景 - 钛合金粉末应用于消费电子、医疗器械、航空航天及轻量化领域 [2] - 高温合金粉末成为航空航天零部件核心材料 [2] - 铜合金粉末凭借高导电散热性广泛应用于液冷热管理产品 [2] 产业布局与竞争优势 - 天工国际增材制造版图扩大 完善高端材料领域布局 [2] - 公司依托国内领先独有粉末冶金生产线 跻身行业前列 [2] - 产品线覆盖工模具钢粉末、钛合金粉末、高温合金粉末及铜合金粉末 [2] 未来发展潜力 - 公司将在激光熔覆、3D打印、注射成型等领域展现发展潜力 [2] - 战略合作将重塑金属粉末材料产业格局 [2] - 为多元应用场景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材料解决方案 [2]
Amaero (3DA)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8-20 22:00
业绩总结 - Amaero的现金余额为1920万澳元[23] - 预计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收入约为550万澳元,比2025财年第一季度增长550%[50] - 预计2026财年将显著扩大收入,并在2027财年实现正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50] - Amaero的财务状况显示,资产负债表上有7000万澳元的有形资产和现金[53] 用户数据与市场机会 - 当前宏观环境为美国制造业的回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业机会[24] - 美国的金属铸造生产中,中国占52百万公吨,而美国仅占10百万公吨,显示出美国在关键工业能力上的缺口[26] - 公司在过去三年内在美国的支出约为5亿美元,并预计将继续以此速度增加支出,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71] - 美国国内制造业的复兴正在加速,政策变化促进了制造业、供应链和采购的回流[72] 新产品与技术研发 - 公司与领先的Tier 1增材制造公司合作,已成功认证特殊合金粉末C103[23] - 公司计划利用高价值耐火合金粉末的多种双重用途应用,特别是在国防和航天领域[78] - PM-HIP制造工艺能够在缩短生产周期的同时,制造出具有优良材料性能的大型复杂组件[115] - 公司于2024年6月4日安装并调试了首个电极惰性气体雾化器(EIGA),正在优化工艺参数以开始商业粉末生产[122] 合作与协议 - 与Velo3D签署的五年独家供应协议预计在协议期间内,C103和钛合金粉末销售收入将达到约3500万澳元[35] - 公司具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长期供应协议,以巩固市场地位和可持续增长[24] - Amaero在2026财年开始时,已获得的长期协议和采购订单的合同收入约占计划收入的80%[50] 财务与投资计划 - 通过资本筹集,Amaero计划筹集约5000万澳元,用于生产扩张、设施升级和氩气回收设备[54] - 预计氩气回收设备的投资将在2到2.5年内实现回报[58] - 公司获得120万澳元的补助,并签署了为期10年的电力补贴协议,电价约为每千瓦时0.09澳元(0.056美元)[68] 风险与挑战 - 公司目前处于亏损状态,若无法在预计时间内实现现金盈亏平衡,可能需要额外融资以支持运营、研发和制造[130] - 公司依赖于关键合同和安排,任何未能赢得、维持或更新这些合同的情况都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和财务表现产生不利影响[126] - 公司面临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竞争,未能有效竞争可能导致市场地位下降和销售量减少[126] - 公司在法律合规方面面临广泛法律的要求,未能遵守可能导致重大罚款和声誉损害[134]
易加增材赴科创板上市获受理 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近半
中国经营报· 2025-08-20 13:1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47亿元、4.09亿元、4.71亿元,2023-2024年同比增长65.42%和15.22%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5亿元、0.69亿元、0.93亿元,2023-2024年同比增长179.26%和34.74% [2] - 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2年39.29%升至2024年44.84%,3D打印设备贡献超97%毛利 [4] 资产与负债结构 - 所有者权益从2022年1.08亿元增长至2024年13.04亿元,负债率从82.63%降至16.69% [2] - 流动比率从0.86改善至4.23,速动比率从0.33提升至2.40 [2] - 应收账款从0.74亿元增至1.95亿元,占营收比重从33.30%升至46.04%,其中34.59%账龄超一年 [3]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波动较大,2022-2024年分别为-1.06亿元、0.20亿元、-0.94亿元 [5]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扩大,2024年达-3.92亿元,主要因购买现金管理产品支出4.32亿元 [6]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持续增长,2024年达4.93亿元,主要来自股权融资5.80亿元 [7] 运营指标分析 - 存货规模从2022年2.68亿元增至2024年4.45亿元,与当年营收规模相当 [3] - 库存商品占比从13.79%升至34.53%,反映大尺寸设备备货增加 [4] - 设备销量从124台增至163台,金属材质产销率从70.55%提升至86.75% [5]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费用从0.21亿元增至0.31亿元,占营收比重为8.57%、5.82%、6.50% [7] - 截至2024年底研发人员占比16.77%,拥有123项境内专利(49项发明专利)和41项软件著作权 [8] 股权与控制结构 - 控股股东永盛控股直接持股30.64%,实际控制人李诚、李健浩父子合计控制54.53%表决权 [9][10][11] - 设立4个员工持股平台(杭州永加、杭州永易等)合计持股18.51% [11] - 总经理吴朋越持有17.40%表决权并与实际控制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10][11] 融资与资金用途 - 科创板IPO拟募资12.05亿元用于4个新项目建设,总投资额13.38亿元 [1] - 历史募集资金部分用于偿还关联公司借款及购买理财产品 [1]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5.57亿元中,4.32亿元用于购买现金管理产品 [6]
深圳,成为全球“消费级3D打印第一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03:59
3D打印行业与深圳企业分析 行业概况 - 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占全国3D打印机超八成份额,深圳为核心贡献者 [2] - 2025年Q1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出货量超100万台,同比增长15%,中国供应商占95%市场份额 [2] - 全球3D打印市场年增速达20%,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亿美元(增长220%) [13] - 消费级3D打印从工业端向消费端渗透,个性化需求驱动行业扩张 [6] 深圳产业地位 - 深圳形成建模系统、材料、设备、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被誉为"消费级3D打印第一城" [3][12] - 深圳厂商占据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超九成出货量,四家头部企业(创想三维、拓竹科技、纵维立方、智能派)为核心 [10] - 2024年上半年深圳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35.8% [3][14] 代表企业分析 创想三维(Creality) - 2024年收入22.88亿元,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30.4% [7] - 全球入门级市场份额39%,CR-10产品以500美元定价打破千美元市场壁垒 [7][10] - 2025年Q1收入7.08亿元,产品销往全球2300名KOL合作覆盖市场 [7][12] 拓竹科技(Bambu Lab) - 2022年首款产品X1以消费级价格提供工业级性能,成Kickstarter热门众筹项目 [9] - 2024年Q2出货量同比增长64%,估值超100亿元,获IDG等资本投资 [2][9] - 独立站+MakerWorld社区驱动流量,桌面级销售额全球第一 [12] 智能派(Elegoo) - 2023年销售额12亿元,产品销往100多国,北美及欧洲占70%-80%份额 [8] - LCD光固化打印机出货量全球第一,16K高分辨率技术领先 [8][10] - 深圳制造效率达2分钟/台,单日最高产能12000台 [13] 纵维立方(Anycubic) - 2024年前7个月出口额同比增长70%,全球搜索热度前五 [8] - 累计销量超100万台,业务覆盖200多国,营收达十亿规模 [8] 产业链与技术创新 - 上市企业布局:大族激光SLM金属3D打印效率提升50%,安克创新UV打印机众筹12小时破千万美元 [14] - 材料与设备协同:维示泰克(材料)、摩方新材料(设备)、光韵达(应用服务)形成集群 [13] - 出海策略:独立站+DTC平台+本地化团队+KOL营销成为主流模式 [12] 市场竞争力 - 亚马逊3D打印机销量TOP10中中国品牌占主导,深圳企业包揽前列 [9] - 深圳企业通过高性价比(如299美元光固化打印机)和技术创新打破欧美垄断 [6][8] - 产业链集聚效应推动核心零部件自主化与生产效率提升 [13][15]
全球“消费级3D打印第一城”,深圳何以炼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02:20
深圳3D打印行业地位 - 深圳成为消费级3D打印第一城 形成全产业链集群[1][3][11] - 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全国超80%的3D打印机 深圳为主要贡献者[2]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出货量超100万台 同比增长15%[2] 深圳企业全球市场份额 - 中国供应商占全球入门级打印机出货量95% 深圳企业占其中超90%份额[2][9] - 创想三维(Creality)全球市场份额达39%[2] - 拓竹科技(Bambu Lab)出货量同比增长64% 智能派(Elegoo)实现强劲增长[2] 代表企业业务表现 - 创想三维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30.4% 2024年收入22.88亿元[6] - 智能派2023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 产品销往100多国 北美欧洲占比70-80%[7] - 纵维立方2024年前七个月出口额同比增长超70% 累计销量超100万台[8] - 拓竹科技估值超100亿元 成为全球桌面级3D打印销售额第一独角兽[9] 产品与技术突破 - 深圳企业以高性价比打破欧美垄断 创想三维CR-10以500美元定价颠覆千美元市场[5] - 拓竹科技Bambu Lab X1以消费级价格提供近工业级性能[9] - 大族激光SLM金属3D打印设备提高效率50%以上[13] 产能与产业链优势 - 深圳企业每2分钟组装一台3D打印机 单日最高产能近12000台[12] - 2023年上半年深圳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35.8%[3][13] - 形成材料研发(光华伟业)、设备制造(创想三维)、应用服务(光韵达)全产业链[11] 全球市场前景 - 全球3D打印市场年增速20% 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亿美元[13] - 安克创新首款UV打印机众筹12小时破千万美元[13] - 中国厂商成为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核心供应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