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
icon
搜索文档
大小盘、成长价值维度看,海外主动基金能否跑赢基准?
长江证券· 2025-05-22 09:16
业绩基准考核影响 - 短期公募业绩考核或对低配行业有增量资金支撑,中长期主动权益核心是挖掘个股板块机会跑赢基准[3][6][27] - 近阶段防御性风格向好,或因贸易政策不确定和新兴产业缺催化剂,配置“相对安全性”成短期共识[3][6][18] 业绩比较基准设置 - 国内基金业绩基准多为“股票指数 + 债券指数”复合,少数涉及四只以上细分指数;美国以单一指数为主且集中度低[7][30] - 自《行动方案》发布至 5 月 15 日,11 只基金业绩基准变更生效,后续或多样化[29] 业绩基准重要性 - 早期业绩基准设定由监管和政策驱动,成熟阶段投资者倾向与基准及被动产品比较,影响基金业绩归因和资金分配[8][39] - 2024 年 93%美国持有共同基金家庭投资时会将基金表现与指数比较[37] 美国主动基金跑赢情况 - 截至 2024 年 12 月,美国主动管理基金及 ETF 跑赢同类被动胜率不及 50%,仅 42%基金存续且跑赢资产加权同类被动产品[9][67] - 美国本土投资基金 2024 年胜率约 38%,主动小盘股基金跑赢同类被动胜率 43%高于中盘和大盘基金[9][67] - 投资海外市场主动股基整体胜率不高,2024 年五个仅限海外投资晨星类别中降至 26%左右,主动全球大盘混合基金降至 20%[9][67] 我国公募现状 - 大小盘维度,基金重仓市值相对下沉,100 亿元以下权重约 14%超沪深 300 和中证 800,但大、中市值仍占核心权重[10][82] - 成长 - 价值维度,主动权益基金高股息持仓低配,以红利细分风格为业绩基准产品近百只,多数产品跟踪误差逐年降低[10][94][95]
682位基金经理“三年大考”不达标,公募基金业绩考核新方案还在“等细则”
华夏时报· 2025-05-20 11:04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全市场2005位满足三年任职期的基金经理中,近三年业绩比较基准达标率仅为65 99% [2] - 混合类基金经理达标率52 13%,其中28 67%(336位)全线未达标,225位部分不达标 [3] - 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达标率52 19%,328位连续三年未达基准,655位全部达标 [4] - 股票型基金经理达标率61 54%,105位未达标者中超七成集中于新能源、半导体等单一行业主题基金 [4] - 易方达王成、泰康蒋利娟等基金经理在管7只产品全部达标,华泰柏瑞董辰等在管6只达标 [4] - 景顺长城刘彦春等8位知名基金经理5只产品集体失守 [4] 行业政策与考核动态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要求建立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2] - 多数公募基金尚未出台新考核制度,主要因等待细则明确及头部公司先行实践 [2] - 上海中型基金公司采取观望策略,深圳大型公募因流程耗时和政策不明朗暂未更新制度 [5] - 小型公募采取被动跟随策略,优先确保合规性 [6] - 大型基金公司近期集中上报超180个潜在业绩基准指数,但可能简化选择宽基指数 [6] 现有考核机制与问题 - 部分公司采用3年考核期,以基金净值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为唯一指标,避免风格漂移 [7] - 当前行业缺乏业绩比较基准统一标准,存在基准选择随意性问题 [8] - 需规范业绩基准与投资策略一致性,才能客观评判不达标现象 [8]
让风云君看得头疼,跑赢业绩基准到底有多难?连续五年跑赢基准的主动权益基金只有这些!
市值风云· 2025-05-20 10:02
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改革 - 5月7日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业绩比较基准的核心作用,提出建立浮动管理费机制与监管指引,推动基金产品"名副其实"[2][6] - 当前近50%主动基金以沪深300为基准,但存在基准设置不合理、风格漂移等问题,纠偏迫在眉睫[7][10] - 新规要求对三年业绩低于基准10%的基金经理降薪,超额显著者可提薪,目前仅30%产品近三年跑赢基准[12] 主动基金跑赢基准的挑战 - 2019-2021年牛市期间多数基金跑赢基准,但2022-2024年市场下行期仅20%产品达标,显示基金经理回撤控制能力普遍不足[14] - 近五年数据显示,主动基金相对基准平均超额从2021年96.83%暴跌至2024年-15.12%,跑输基准10%以上的产品占比达64.56%[13] - 全市场仅2.2%主动权益基金(46/2046)能连续五年跑赢基准,规模超10亿的仅25只,凸显长期稳定超额收益的稀缺性[17][19] 绩优基金经理与产品特征 - 胡中原管理的华商润丰混合A(003598.OF)五年累计回报138.4%,最大回撤-26.6%,其灵活配置型产品通过仓位调整实现连续五年正收益[23][35][36] - 王平管理的招商量化精选股票A(001917.OF)采用PB-ROE基本面量化模型,五年超额131%且回撤仅-25.9%,显著优于同类量化产品[33][35] - 姜诚的中泰玉衡价值优选A(006624.OF)以安全边际为核心,五年回报122.4%且最大回撤仅-17%,为榜单中回撤最小产品[23][25] 消费主题基金表现分化 - 谭丽的嘉实新消费股票A(001044.OF)与杨思亮的宝盈消费主题混合(003715.OF)均连续五年超额5%以上,但后者因仓位灵活使回撤控制在-29.6%[35][40] - 王斌的华安安信消费混合A(519002.OF)虽四年超额超5%,但因2022年跑输基准4.2%未上榜,其非主流消费股配置体现抗跌特性[41] 沪港深主题基金对比 - 鲍无可离职前管理的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A(000979.OF)连续6年正收益,最大回撤-18.6%,显著优于张金涛管理的同类型产品(回撤-42.2%)[29][35] - 张仲维接任后可能改变原价值风格,存在持仓换血风险[29]
后明星时代公募基金研究系列之四: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如何影响基金经理行为和资金配置?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9 03: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7日证监会下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从提升投资者回报和重视基金投资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等方面提出改革方向,考察公募基金可能行为及资金配置变化 [2][5] - 政策立足长期,短期对市场影响或被高估,具体条款对基金经理行为和资金影响偏向长期,短期影响多来自情绪面 [2][6] - 长期来看,主动权益未来指数增强化可能是大趋势,押注单一赛道的主动权益投资或将式微,浮动管理费产品对主动权益投资向基准靠拢提出更高要求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立足长期,短期对市场影响或被高估 - 未来公募基金可能根据实际投资特征调整业绩基准,而非简单向现有基准靠拢,当前以沪深300指数计算调仓资金金额的方式高估了实际情况,未来随着《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推出,调整业绩比较基准会更普遍 [6][7] - 三年期相对基准 -10%的约束较为温和,基金经理没必要短期大幅度调整持仓,在三年维度上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进行主动判断偏离且判断正确落地的可能性大幅增加,给予了充足的观点兑现和调整时间 [7][8] - 《行动方案》强调长期考核,整体上保护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导向投资决策偏向长期视角,给予主动权益偏离基准创造超额收益的空间 [15] 长期影响:公募基金指数增强化是大趋势 押注细分赛道的主动投资或将式微 - 若未来《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基准选项里无细分行业或主题指数,赛道型选手将面临持仓与业绩基准明显偏离问题,短期波动较大的细分行业主题难在三年维度战胜更宽业绩基准,基金经理可能切换细分行业持仓或向指数靠拢 [18] - 以先进制造基金指数为例,在行业指数基准上三年维度不跑输10%难度变大,押注细分赛道的基金经理难度可能进一步增加,且《行动方案》对投资者回报的考核会使单一赛道高波动产品“业务模式”难以为继 [19][20] 浮动管理费产品是对主动权益投资向基准靠拢的真正考验 - 《行动方案》提出新的浮动管理费产品,要求占新发产品比例不低于60%,若为开放式基金,需考察不同时间点申购、赎回资金的相对业绩基准超额收益来确定管理费 [23] - 基金经理无法掌控投资者申购赎回行为,若以传统较大偏离力争超额收益,可能因超额分布与投资者时点不合收不到上浮管理费,最优决策是尽量紧贴基准创造超额收益 [24][27]
跑赢基准100个百分点?基金公司密集“纠偏”!什么情况?
券商中国· 2025-05-18 10:38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调整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未来将强化相关细则[1] - 今年以来已有82只基金变更业绩比较基准,同比增加122%(去年同期仅37只),其中3只为北交所主题基金[3] - 仍有5家公司(嘉实、景顺长城、万家、泰康、大成)未对北交所两年定开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科学变更[3] 北交所主题基金案例 - 部分北交所主题基金近一年净值超越原基准(中证1000等)100个百分点,因原基准与北交所无关[1] - 北证50指数近一年涨幅达81%,而原基准中证1000仅涨11%,导致对基金经理能力考核失真[6] - 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因北证50指数发布较晚(2022年底),延迟至2024年7月才开始更新基准[3] 其他基金基准调整案例 - 天弘庆享基金将基准从"中债综合全价指数×80%+沪深300×20%"改为纯债券指数,因实际未持有股票仓位[4] - 浙商汇金量化臻选降低港股指数权重(40%→5%),提高中证500权重(50%→85%),因历史未投资港股[5] - 中邮医药健康等基金为扩大港股投资范围,提前将港股指数纳入基准[8]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全市场3736只基金以沪深300为基准,1000余只覆盖中证800,前15项基准权重合计占比83.7%[9] - 部分基金基准形同虚设,导致风格漂移,如11只主动权益基金采用中证A系列指数,占比极低[9] - 行业过去存在粗放扩张现象,忽视基准与策略匹配性,新规将基准与绩效考核挂钩以强化约束[7] 未来趋势 - 基金公司正梳理历史遗留问题,等待细则出台后集中调整基准[9] - 预计将采用复合指数替代单一宽基指数,并对权重设置精细化[11] - 调整后有助于投资者更准确评估基金风险收益特征和经理能力[10]
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5-14 02:28
2025年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 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 那么,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到底是什么呢? 业绩比较基准是什么? 业绩比较基准,是基金公司根据基金类型、投资范围、理念与策略等,为基金设定的一条重要的"基准线",用基金的收益与之对比,可以查看基金相对业绩 比较基准,是否创造了超额收益、以及超额收益的高低和稳定性。 Tips:超额收益,一般指基金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是一个相对收益指标。 业绩比较基准长什么样? 业绩比较基准可以大致分为这几种类型: 指数收益型业绩比较基准示例 1.指数收益型 指数收益型是目前基金最常用的业绩比较基准形式,通常为一种指数或者几种指数收益率的组合,或者指数收益率与其他收益率(比如活期存款收益率)的 组合。 2.市场利率型 形式为市场利率或在市场利率基础上加/减一个固定利率,比如"一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税后)+2%"。这种形式常见于货币基金和一些纯债债券型基 金。 3.绝对数值型 形式为某个具体数值,比如"年化收益率6%",常 ...
更加精准定位投资,强化约束作用!年内已有多只基金变更业绩比较基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12:10
今年以来,已有不少基金产品已变更业绩比较基准。统计显示,截至5月12日,年内已有70多只基金变 更业绩比较基准,具体类型包括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养老目标 FOF、一级混合债基、二级混合债基、中长期纯债基金、被动指数型债基以及QDII基金。 5月13日,鹏华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鹏华普天债券的业绩比较基准将从5月13日起调整,原约定的业绩 比较基准"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现拟变更为"中债综合全价(1年以下)指数收益率"。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公司开展有针对性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调整,细化标准、匹配投资策略。前不久,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也明确,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切实 发挥其确定产品定位、明晰投资策略、表征投资风格、衡量产品业绩、约束投资行为的作用。 又有基金变更业绩比较基准 5月13日,鹏华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鹏华普天债券的业绩比较基准将从5月13日起调整,原约定的业绩 比较基准"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现拟变更为"中债综合全价(1年以下)指数收益率"。 在公告业绩比较基准发生调整的同时,基金合同也公布了修订方案,对应调整前后的业绩比较基准差 ...
破除「基金赚钱基民亏」魔咒,公募基金走到历史关口
36氪· 2025-05-12 10:07
公募基金"旱涝保收"的"好日子"终于要被强行扫进历史了。 近日,为落实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的决策部署,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方 案》)。方案中的"基金公司考核激励方案改革调整"引发了业内最大的关注,其事关每个基金经理的生计,尤其是近些年陆续从"神坛"跌落的明星经理也 牵涉其中。 《方案》明确规定了,对三年以上产品的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产品,要求其基金经理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且规定了未来一年内, 管理规模靠前的头部公募发行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的基金数量,不得低于其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 据Wind统计,目前仅有138只公募基金产品收取浮动管理费,其中有49只为偏股混合或普通股票型基金,相较于市场整体数量较少。此次《方案》的力 度,可以说是"伤筋动骨"。 中信建投证券在最新的详解报告中称,此举意在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 南方基金总经理杨小松对《凤凰WEEKLY财经》介绍《方案》出台的背景:"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基础资产市场波动等背景下,部分基金的中长期业绩 不及预期或者投资表现与业绩比较基准存在偏离,导 ...
首批官宣,变更!
中国基金报· 2025-05-09 09:18
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调整 - 浦银安盛基金宣布自2025年5月9日起调整旗下三只债基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 包括浦银安盛稳健增利 浦银安盛悦享30天持有和浦银安盛双债增强 [1][2] - 浦银安盛稳健增利的业绩比较基准由"中证全债指数"变更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85%+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10%" [5][6] - 浦银安盛悦享30天持有的业绩比较基准由"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90%+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10%"变更为"中债综合全价(1年以下)指数收益率*80%+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10%+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10%" [7] - 浦银安盛双债增强的业绩比较基准由"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40%+中证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5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0%"变更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55%+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3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10%" [8] 行业整体情况 - 截至5月8日 年内共有109只基金变更业绩比较基准 其中主动权益类基金43只 FOF41只 纯债基金12只 "固收+"基金11只 QDII产品2只 [9] - 19只产品由单一指数变更为复合指数的形式 6只产品变更后将中证A500指数作为业绩比较基准的标的指数之一 [9] - 部分产品将沪深300指数调整为行业风格指数 例如建信信息产业将业绩比较基准由"沪深300指数*85%+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收益率*15%"变更为"中证TMT产业主题指数*85%+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收益率*15%" [9] 监管政策背景 - 证监会5月7日正式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提出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 制定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 [10] - 监管部门自2002年起就重视基金投资风格漂移现象 2019年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业绩比较基准监管的通知》要求审慎确定业绩基准并详细披露修改原因 [10] - 易方达基金表示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将引导行业严谨客观选用基准 保障产品风格稳定性 帮助投资者评估基金业绩 [10] - 国联基金产品开发负责人许超表示基金公司应将业绩比较基准作为核心参照 构建和调整投资组合都需与基准保持一致 [11]
公募重磅!业绩差的少收管理费、降薪,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在管产品大幅跑输基准
搜狐财经· 2025-05-08 09:31
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通过25条举措直击行业痛点,包括优化收费与考核机制、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等[1][4] - 方案重点包括优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提升行业服务投资者能力、提高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和稳定性等[4] - 方案旨在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现象,引导长期投资,改善"重规模轻回报"现状[1][5] 浮动管理费机制改革 - 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根据业绩比较基准确定适用管理费率水平[4] - 业绩符合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明显低于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基准的适用升档费率[4] - 头部机构需在一年内发行浮动费率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4] - 2023年7月首批20只浮动费率基金面世,管理费与收益、持有时长、规模等挂钩[5] 基金经理薪酬与业绩挂钩 - 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绩效薪酬应明显下降[6] - 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基准的基金经理可合理适度提高绩效薪酬[6] - 近三年有2071只基金跑输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占比23.2%,其中42只跑输超过50个百分点[1][6] - 知名基金经理如高兵、郑澄然、施成管理的多只产品跑输基准超50个百分点[6][8] 基金业绩表现数据 - 摩根中小盘A近三年跑输基准115.82%,宏利成长跑输107.07%[7][8] - 华商卓越成长一年持有A跑输57.95%,广发高端制造A跑输56.26%[7][8] - 国投瑞银先进制造跑输53.94%,部分产品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为负[7] 考核机制改革 - 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降低规模排名等经营性指标权重[9] - 对高管考核中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对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9] - 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强化长周期考核[9] - 将投资者盈亏及占比、业绩比较基准对比等纳入基金公司评价指标体系[9] 行业影响与评价 - 浮动费率产品有助于促进形成行业健康发展与投资者利益协调的良好生态[5] - 优化收费与考核机制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向业绩优良、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5] - 强调投资者盈亏有助于改善"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问题[10] - 建立与投资收益挂钩的薪酬管理制度有助于更好绑定投资者利益[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