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

搜索文档
创新供给壮大消费市场——来自福建、湖北、四川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9-25 22:06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着力改善民生,从文旅融合到产业升级,从城市商圈到乡村消费,各地正全面开展消费提质增效的多元 实践,努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新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要。 创新有多强活力有多大 高频足疗养生仪通过高频震动活络脚底穴位;按摩椅增加AI语音功能随时听从消费者指令……在福建 省福安市溪潭镇工业园区,荣耀科技公司的多款产品摆成了矩阵。"无论是外观还是功能,均根据客户 需求进行研发和生产,与传统按摩器具相比,其精密度和舒适度均有更大提升。"荣耀科技公司生产部 部长陈黄森说,捕捉到银发经济以及健康消费需求增长的机遇,他们推出50多种产品,年产按摩椅30万 台,2024年实现产值2.59亿元。 福安市工信局副局长王文恒说,截至2024年年底,福安拥有有效状态按摩器具专利授权超2200项,覆盖 智能传感、人机交互、健康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实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市场应用"全链条体系自 主可控。 松滋市委书记汪卫表示:"着力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企业,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创产品,更好 促进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是省委赋予松滋的责任 ...
四川雅安: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看生态富民的生动演绎
第一财经· 2025-09-25 03:55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活力在融合。在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9月23日至24日,"讲好乡村振兴故事,览生态富美雅安"媒体采风活动在雅安举 行。来自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深入雅安多地,共同见证了一条从传统农业到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从生态保护到经济共赢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此 次活动不仅是对雅安乡村振兴实践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 在以"中国最美桢楠林"著称荥经县云峰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当地通过村集体联合成立文旅公司,打造集露营、素食餐吧、亲子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景 点,并推出"桢楠认养"活动,盘活闲置土地,促进生态与文化协同发展。未来荥经还将推出"一书一刊"与"桢楠+"系列文创,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通过此次采风,大家深刻感受到雅安在乡村振兴中的创新魄力和实干成效。从茶苗良种、冷水鱼养殖,到短视频助农、中药材种植与生态旅游,雅安正以多 元业态融合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的新路径。 本次活动积极响应雅安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提出的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加强特色农产品开发等决策部署,通过媒体视角呈现雅安在乡村 振兴中的创新实践。当地正持续探索以文塑旅 ...
山西阳泉:用一方水土“融”出发展新路
人民网· 2025-09-24 11:02
金风点染,秋临人间。五彩斑斓的大地"捧"出丰厚的馈赠。 9月16日的阳泉市盂县北关村,沸腾了起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山西主场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人们汇聚于此,共庆丰收,分享喜悦。其间,阳泉 市推出6条"丰收节专属农文旅线路",依托红色资源、乡村风貌和乡村特色产业,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打造独具特色的金秋沉浸式体验。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山西主场(阳泉)活动在盂县秀水镇北关村文化产业园启幕。张哲远摄 乡野阡陌处,民俗韵味浓。游客在乡野休闲度假,村民足不出户实现创业增收。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在以农家饭出名的西南舁乡咀子上村,"本无"民宿成了引客、留客的"新招牌"。"这几天,很多游客就电话预约民宿了。客房供 不应求,村里的农家乐也在为假期积极准备,可以说'小院过节、民宿度假'成了游客的新时尚。"西南舁乡副乡长苏平介绍。 盘活乡村旧窑洞、打造休闲民宿是近年来西南舁乡带领咀子上村持续推进的工作。"本无"民宿不光有6个院落、23间客房,还配备有接待大厅、书咖区 域、书法室、棋牌室等。民宿透过落地窗将官印山上的绿意、阳光、蓝天、白云、院落里的花丛等"请进"房间,与咀子上村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一步一 景、素雅静谧。 ...
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辽宁城乡群众联欢暨金秋消费季活动举行
辽宁日报· 2025-09-24 01:02
9月23日,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辽宁城乡群众联欢暨金秋消费季活动在沈阳市沈北新区举行。省内 优秀农民代表、全国劳模农业企业家、优秀党支部书记以及当地村民等欢聚一堂,参加丰富多彩的群众 性活动,共庆丰收,共享喜悦,共话振兴。 副省长李强出席并宣布活动开幕。 本次活动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系统展示了我省乡村发展的辉煌成果:粮食和重要 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农业机械现代化、数字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 劲,"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激发了乡村发展活力;美丽乡村建 设深入推进,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活动现场,省农业农村和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发布全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单,其中盘锦河 蟹、丹东草莓等6个品牌价值超100亿元,西丰梅花鹿、东港杂色蛤等7个品牌价值在50亿元至100亿元 间。金融机构启动"设施农担贷"项目,协同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电商企业发布助农、惠农政策,为农副 产品上行提供便利。 ...
农民丰收节郑州主会场活动启幕
郑州日报· 2025-09-24 00:55
随后,武术节目《功夫少林》、舞狮表演轮番震撼上演,演员们招式刚劲,尽显中原儿女的飒爽英 姿。开幕式上,袁桥村"全国五星级乡村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点"揭牌,"袁桥酥梨采摘节"开园,同时为大 金店镇"乡村能手"颁奖,彰显了当地农文旅融合的特色与成效。 活动现场精心设置了农副产品展销市集、农耕文化展区、趣味农事体验区三大特色区域。在农副产 品展销市集,来自郑州各县(市)区的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登封芥菜脆嫩爽口,荥阳石榴籽粒饱满, 航空港区的洧川豆腐与众不同……参展农户热情推介,不少市民满载而归。 农耕文化展区内,老犁铧、木质风车、传统石磨等古朴实物农具静静陈列,搭配记录农耕历史的图 片和珍贵的农业文献资料,串联起郑州地区从传统农耕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脉络。这些展品不仅让老年人 回忆起往昔的农耕岁月,也让年轻群体对农业发展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据悉,此次活动持续至10月7日,不仅为农民搭建起展示丰收成果、交流农耕经验的优质平台,还 架起了一座"城市走进乡村"的桥梁。袁桥古村将延续锣鼓迎宾、员外招婿、担花篮、划旱船、毛驴拉磨 等各项节目演绎。群众还可到千亩梨园采摘袁桥酥梨,并参与小推车比赛、剥玉米、亲子运粮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黑龙江省主场活动启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09:42
农业节庆活动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黑龙江省主场活动在北大荒农垦集团闫家岗农场稻田艺术公园举行 主题为"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 以农业为主线、农村为主场、农民为主体[1] - 活动包含农趣竞赛、文艺表演和垦地合作展示 哈尔滨市道里区农民代表与北大荒职工表演《丰收喜洋洋》等节目 体现农耕文化传承与协作共赢[3] - 现场设置"黑土优品"展销区 65家企业展出368款授权产品及优质农产品 通过助农直播实现农产品从展台到线上直播间的衔接[5] 农业产业数据 - 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连续15年全国第一 商品粮调出量占全国40%[8] - 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1175个 年营业收入18.1亿元 申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9] - 阿城区和方正县的2条旅游线路被收录为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图集[9] 农业科技与文旅融合 - 智慧农业田间物联网设备吸引农户和游客关注 科技兴农图景在活动中突出展示[5] - 稻田艺术公园设置多彩稻田画和应季瓜果蔬菜售卖区 农文旅融合成为活动亮点[5] - 秋收生产已全面展开 黑龙江省通过稳面积、提单产等措施 今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8]
“北大仓”丰收在望
新华社· 2025-09-23 05:32
红扬有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们正在将收获的稻谷卸车。新华社记者孙晓宇 摄 金秋时节,"北大仓"黑龙江奏响丰收序曲,黑土地上一派繁忙景象。作为全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肩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今年玉米、 水稻、大豆长势优于往年,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赋能与精细化田间管理助力下,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助力更好端牢"中国饭碗"。 在"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五常市,250余万亩水稻进入收获季。9月22日,红扬有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里热闹非凡,社员们载歌载舞,拉开新米 开镰节序幕。随着装载稻谷的车辆驶入合作社院内,烘干塔全速运转,新米香气满溢院落。 "今年风调雨顺,水稻长势好,有机种植的稻花香水稻亩产可达1000斤,比去年能高六七十斤。"合作社理事长于殿红说,为拓宽销路,合作社 已与京东、莫塞尔商城等电商平台合作,种植的1.3万亩水稻中8500亩已被订购。 在五常市一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秧苗。新华社记者孙晓宇 摄 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的观景台远眺,经过格田改造的稻田整齐划一、满目金黄。"今年全村共种植水稻1.67万亩,因为年景好,亩产比 去年增加50斤到100斤。"驻村第一书记刘力嘉说。 为让好粮卖好价,黑龙江 ...
从一条“鱼”到一片“海”的新玩法
苏州日报· 2025-09-23 00:31
赛事规模与参与度 - 2025年第一届"华山论剑"沃鼎粉丝垂钓大赛吸引500名全国钓手参与 报名通道开放后两分钟即约满[1][2] - 活动线下参与规模近千人 包括钓鱼爱好者、志愿者及工作人员[2] - 赛事设置纯自然无人工干预野钓环境 水域面积达1000余亩[2] 农文旅融合模式 - 独溇小海片区构建"一条鱼、一颗菜、一饵料、一粒米"智慧渔场 采用室内养殖替代传统外塘模式[3] - 建立循环农业系统:养殖尾水经固液分离后 液废净化回用 固废发酵成有机肥用于稻麦生产 再制造优质饵料[4] -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多重叠加 将自然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4] 线上传播与流量转化 - 与中国钓鱼运动协会特级竞钓大师刘松松合作 其百万粉丝直播间为独溇小海引流[5] - 2025年4月建立直播与垂钓综合基地 通过"新媒体+垂钓"数字化运营提升文旅影响力[5][6] - 活动期间村播账号实现全网十万涨粉、百万营收、千万播放量[7] 业态拓展与产业链延伸 - 引入Funnycamping等品牌 新增露营、桨板、皮划艇、民宿等多元业态[6] - 完善研学、采摘、运动模式 打造"全域垂钓友好型空间"[6] - 联动金仓湖龙舟赛等15年IP活动 累计300余支队伍5000余人次参与 配套市集吸引周边游客[8] 区域品牌与产业协同 - 通过冬捕节、健步走等活动强化本地渔文化品牌 3公里线路串联自然景观与文化场景[9] - 各村打造特色IP:万丰村"状元市集"展销农副产品 结合亲子趣味游戏[9] - 体育赛事带动周边餐饮、民俗产业发展 形成乡村旅游金字招牌[9]
2025中国香榧之乡赵家镇香榧采摘礼启幕
杭州日报· 2025-09-22 02:11
香榧青果。 秋意渐浓,会稽山脉深处,一年一度的香榧采摘季如期而至。 9月19日,在会稽山古香榧核心产区,一场关于自然、文化与乡村振兴的盛宴——"榧跃千年 庆贺 丰收"2025中国香榧之乡赵家镇香榧采摘礼在诸暨市赵家镇启幕。绵延群山间,榧农们背着竹篮,登上 10余米高的蜈蚣梯,采摘这份来自古香榧树的秋日馈赠。 从深山走向云端,老树焕发新生 群山环抱之中,赵家镇3.7万棵百年以上的古香榧树静静伫立。 在近1400年树龄的"榧王"树下,全国香榧产业协会会长骆冠军诵读感恩短文,表达对古树和自然的 无比敬畏与丰收祈愿。随着"金果开摘"环节开启,嘉宾们共同触摸象征传统的"丰收梯",携手摘下蜈蚣 梯顶端的红绸,寓意"开摘大吉"。随着三声锣鼓响起:赵家香榧正式开摘! 游客在"榧王"树下拍照打卡。 在赵家镇,这些古老的香榧树,不仅是自然的馈赠,还是当地人共同守护的"绿色遗产"。位于香榧 国家森林公园境内的宣家山村,2006年就在村规民约里明令禁止砍伐古香榧树。这些年来规定不断细 化,对古香榧树的保护也更加全面细致,比如明确规定禁止在树冠外1米内种植高杆树木,严禁偷盗香 榧树、偷剪接穗等。 这些年来,围绕古树保护,赵家镇做了不少 ...
新华全媒+丨“新农人”扎根黑土 助推稻米产业升级
新华网· 2025-09-21 11:05
稻田中捕捉上来的小龙虾。(受访者供图) "我们4月从江苏、湖北引进虾苗后,养殖45至60天,待虾苗长到3至5厘米,按照1亩地3000尾的规格向稻田中投放小龙虾,8月开始收获,9月 上旬便收获完成。"冯亮说,这种"一地两用、一水双收"的模式保障了水稻稳产,且小龙虾与南方小龙虾错峰上市,还能卖上好价钱。 "一亩地可产出小龙虾七八十斤,一斤能卖到六七十元。"冯亮说,这些小龙虾除了销往哈尔滨市哈达果蔬批发市场,还供应给海鲜店、餐 馆,部分远销南方市场。 "我是在2023年县里举办的寒地小龙虾美食节上与养殖小龙虾'结缘'的。在县水产部门帮扶下,我联系上小龙虾养殖专家,系统学习养殖技 术。"冯亮说,他已陆续投入五六百万元建设小龙虾苗种繁育基地,苗种培育能力达1035万尾。 新华社哈尔滨9月21日电 题:"新农人"扎根黑土助推稻米产业升级 新华社记者孙晓宇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泓谷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区,200余亩水稻长势喜人。"今年是个丰收年,十月一日前后水稻就能开始收获,我们在稻 田养殖小龙虾,实现了虾稻双收。""95后""新农人"冯亮站在田埂上,指尖轻拂饱满的稻穗,难掩喜悦。 "小龙虾不仅能帮助松土,粪便还能肥田,稻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