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战

搜索文档
硅谷掀AI人才争夺战:Meta开四年3亿美元薪酬,全球顶尖专家不足千人;“大而美”法案如何影响美国各行业;日本驳斥“毁灭性地震”预言 | 一周国际财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5 05:54
AI人才争夺战 - Meta为打造超级智能实验室,向AI研究人员提供高达四年3亿美元的薪酬包 [1][3][5] - 全球顶尖AI专家不足1000人,Meta和OpenAI的AI工程师年薪区间分别为18.6万~320万美元和21.2万~250万美元 [4][6] - 高级AI研究科学家的薪酬包已飙升至每年300万~700万美元,部分顶尖AI科学家年薪超过1000万美元 [7] AI人才薪酬对比 - 硅谷顶尖AI公司的薪酬最高是美国全国水平的2倍以上,Meta软件工程师年薪高达48万美元 [9] - AI专业人士的薪酬每年增长11%,远高于全球名义工资增长率4% [10] - 华尔街量化分析师和投资银行家的平均年薪分别为14万美元和13万美元,远低于AI顶尖人才 [10] 硅谷薪酬现状 - Meta 2024年的薪酬中位数为37.9万美元,谷歌和英伟达分别为33万美元和30万美元 [15] - 硅谷"30万俱乐部"现象普遍,薪酬由基本工资、奖金和股票三部分构成 [15] - 美国是AI人才平均薪酬最高的国家,加州地区AI职位薪酬比美国平均水平高出14% [14] 公司动态 - 英伟达市值一度突破3.92万亿美元,超过苹果创下的3.915万亿美元全球最高市值 [33][34] - Meta收购Scale AI 49%的股权,英伟达收购清华"天才少年"的公司以争夺AI人才 [16] - OpenAI首席研究官公开指责Meta为挖走员工开出高达1亿美元的签约奖金 [5] 行业影响 - "大而美"法案落地将提前终止对购买或租赁电动汽车最高7500美元的补贴,影响特斯拉、福特等车企 [21] - 光伏、风能、AI企业、部分高校、食品和物流企业将受到"大而美"法案的损害 [22] - 芯片制造商、能源企业、航空公司和地产开发商可能受益于"大而美"法案 [23] 市场动态 - 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再创历史新高,英伟达本周累计涨超2% [34][36] - 美元指数本周跌超0.28%,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本周分别累涨1.5%和2.56% [34][36] - 现货黄金和纽约期金本周均反弹,涨幅分别为1.93%和1.79% [34]
黄金,6月暴跌;多头最后的希望7月9日特朗普关税截止日!
搜狐财经· 2025-06-29 13:50
黄金市场分析 - 黄金自3452高点最大跌幅接近200美元 伊朗以色列冲突后周线两连阴 6月月线预计收长上影线 二季度整体呈现冲高回落态势 [1] - 黄金技术面跌穿2957以来趋势支撑和60日均线 首次跌破60日线 下一步可能测试3120区域 2614趋势支撑未破前多头仍有反弹机会 [5] - 下周黄金操作策略关注3293~95区域压制 突破则看3310~13和3335区域 若突破3335可能冲击3400关口 否则维持反弹空思路 [5] 白银市场分析 - 白银处于大涨后高位震荡 倾向于冲高回落 阻力位36 8 37 3 37 8区域 支撑位35 3 34 7 34区域 操作以冲高空为主 [5] 美元指数与外汇 - 美元指数维持探底回升观点 但本周周线大阴线 下周可能惯性下挫 关注97~96 5区域支撑 跌破96 5则策略失效 [7] - 非美货币(欧美 镑美 澳美)和美系货币(美加 美瑞)可考虑中线布局 [7] 原油市场动态 - 原油周一高开后大跌12美元 周线收大阴线 65~64区域压制多头两个月 突破后最高至78上方 当前回撤 [1][8] - 原油首次回踩65~64区域仍看好多头二次冲高 若下破可能跌向62及60关口 下周以64~65为多空分界制定策略 [10] 关键时间节点 - 7月9日为美国政府暂停征收"对等关税"90天截止期限 若未达成共识可能引发全球关税大战 对黄金构成利多支撑 [1] - 下周美国非农数据因独立日假期提前至周四公布 周五提前休市 [3]
吴晓波:我们无法改变风向,但我们能改变帆的方向丨出海峰会演讲
吴晓波频道· 2025-06-22 17:02
核心观点 - 企业家出海与帆船航海存在高度相似性,关键在于团队融合、乐观精神与风险敬畏 [3][5][14] - 中国企业出海是未来十年的长期战略,需应对宏观经济、技术变革及地缘政治三重周期叠加 [28][37] - 第四波出海浪潮本质是"全要素出海",涵盖商品、技术、人才、资本及管理模式 [33][34] 企业家精神与航海隐喻 - 帆船航海象征企业全球化:船即企业、船长即企业家、船员即团队,协同决定成败 [5][7] - 优秀船长需具备"活得久"的生存智慧,企业家需在不确定环境中调整战略方向 [9][14] - 航海者三大素质(乐观、冒险、厌恶风险)同样适用于出海企业家 [12][14] 宏观经济与产业环境 - 国内经济处于底部震荡期,1-5月广义货币增加12.2万亿,但存款增加14.7万亿显示需求不足 [18][19] - 人工智能进入普及阶段,中国工厂已实现人机自然语言交互(如海信灯塔工厂) [21] - 关税战与地缘政治成主要挑战,美国对华遏制将结合对苏联(结盟围剿)和日本(技术+关税战)的双重策略 [23][25] 中国企业出海特征 - 与苏联相比,中国拥有300万家/年新创民营企业(96%三年内消亡)的持续创新动力 [27] - 与日本相比,中国内需市场潜力达十倍,激发中产消费是关键突破口 [27] - 第四波出海浪潮区别于前三波(商品出海→品牌出海→全要素出海),需实现供应链本地化与产业融合 [33][34][49] 出海实操关键问题 - 国别选择:70%企业跟热点、60%跟朋友、50%凭感觉,存在盲目性 [44] - 合规风险:79%企业不了解海外财税细节,巴西劳动法、印度合规门槛等成典型痛点 [46][47] - 供应链重构:海外存在成本低但效率低、本地化协同难等问题,需平衡产业空心化风险与技术输出 [49] - 人才瓶颈:全球化人才稀缺,华为海尔等头部企业经验难以复制 [51] - 营销创新:需适配本地文化宗教习惯,中国"最卷"营销经验可选择性复制 [53][55] 工具与未来展望 - 中国互联网工具(如DeepSeek)成出海核心武器,部分领域领先发达国家 [21][56] - 出海不仅是经济行为,更是人文升华,需塑造具有全球视野的新中国人 [41][42]
特朗普的关税大战,已打成美国想要的样子,中国或成最大受害者?
搜狐财经· 2025-06-18 09:37
关税政策调整 - 特朗普宣布暂停对75个未报复美国的国家加征关税90天 但保留10%基础关税 [1] - 政策调整被解读为美国试图孤立中国 使中国成为关税战主要目标 [1] 关税战底层逻辑 - 美国发起关税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困境 而非制造业回流等表面理由 [3] - 历史背景可追溯至奥巴马时期"G2共治"提议遭中国拒绝 美国此后将中国锁定为主要战略对手 [5] - 关税战被视为美国在阴谋、热战等手段失败后的最后一搏 [7] 全球格局影响 - 俄乌冲突爆发部分源于美国试图阻止俄罗斯与欧盟经济融合 [10] - 当前美国盟友体系崩盘 面临中国、俄罗斯和欧洲的三方压力 [12] - 欧洲若支持美国需与俄罗斯和解 这将导致美欧关系重组 [13] 中美博弈态势 - 全球舆论存在"中美开战"的期待 但实际将导致全球经济受损 [15] - 中国正加强与欧盟、东盟协调 以应对关税战冲击 [19] - 分析认为特朗普关税战已失败 美国陷入战略困境 [17] 历史经验借鉴 - 中国拒绝"G2共治"的决策参考了战国时期"东西二帝"的历史教训 [5] - 当前局势被类比为美国试图扮演"秦昭王"角色但未能成功 [5]
刚挂断中方电话,特朗普突然收到一则噩耗:1800万桶原油被拒之门外
搜狐财经· 2025-06-09 11:45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 - 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开启"301调查",首轮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后续四轮扩大至大规模商品 [1] - 中国对等反制,对美国大豆、汽车、化工品等加征5%-25%关税,重创美国农产品出口 [3] - 2019-2020年美国将华为等列入"实体清单",限制技术获取,并对1200亿、18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5%关税 [3] 关税政策升级 - 2021-2024年拜登延续对华关税,2025年起对中国太阳能晶片、多晶硅加征30%关税 [4] - 2025年美国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后提升至34%甚至125%,中国同步反制并对美商品加征34%-84%关税 [6] - 中国实施稀土等关键资源出口管制,将美国实体列入管制清单并向WTO起诉 [6] 经济影响数据 - 美国贸易逆差从2018年9502亿美元增至2024年12117.5亿美元,90%关税成本转嫁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7] - 中国对美依赖度超10%的行业(计算机电子、家具、服装纺织)受冲击,但通过内需和产业升级保持经济韧性 [7] - 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因中国停止进口损失超100亿美元,原油出口量降至每日388.3万桶(环比降4%) [8] 能源领域博弈 - 中国停止进口美国原油导致美国出口量降至2020年以来最低点 [1] - 中国转向多元化能源进口,与俄罗斯、欧佩克及卡塔尔(2000万吨乙烷/年协议)合作 [8] 全球产业链冲击 - 全球供应链被打乱,跨国企业被迫调整生产布局,增加成本和运营风险 [10] - 东南亚国家成为生产基地转移选择,依赖中美市场的地区面临出口受阻 [10] 近期进展 - 2025年5月中美达成阶段性协议,美国将额外关税从145%降至30%,美股三大股指应声上涨 [10] - 双方同意建立新经贸对话机制,但结构性分歧仍需解决 [11]
中美这场较量,终于迎来大结局?特朗普算盘全落空,美国自身难保
搜狐财经· 2025-06-06 05:26
中美经贸博弈 - 美方将对华关税提高至125%后态度软化 中方同步将关税提升至125%并警告若继续加税将不予理会 [1] - 美方关税系统"意外故障"及电子产品豁免关税等让步标志着特朗普关税战策略失败 [1] 半导体行业 - 美国商务部要求EDA软件巨头暂停向中国供货 试图打击芯片设计核心环节 [3] - 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推动EDA工具效率提升40%以上 华为海思/中芯国际在14纳米及以上制程实现工具链自主化 [3] - 美国限制英伟达/华为芯片导致英伟达损失超150亿美元订单 但未能阻止中国芯片自主替代进程 [3] 航空制造业 - 美国暂停航空技术出口许可以施压中国放开稀土出口 但C919国产化率已达60% [4] - 美国F-35战机所需钕铁硼磁体完全依赖中国供应 雷神公司警告库存仅维持三个月生产 [4] 稀土与军工产业 - 美国6万亿美元国债即将到期 稀土进口受限导致军工制造业面临停产风险 [6] - 稀土储备耗尽将迫使美国军工产业减产 直接影响特朗普军事计划实施 [6] 外交与地缘政治 - 特朗普改变立场出席G20峰会寻求与中方接触 反映美国在经贸/军事领域的多重困境 [6] - 美国在台海/南海联合日韩菲军演 副总统万斯宣称集中全力对付中方 显示其策略矛盾性 [6]
美债风暴酝酿,美联储真的会救市吗?
搜狐财经· 2025-05-28 08:39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反应 - 美联储理事表示若特朗普政府维持约10%关税水平,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降息 [1] - 美联储面临两难选择:难以下降的通胀数据与关税引起的市场动荡 [3] - 主流机构预测美联储最早降息时间点为9月 [8] 美债市场动态 - 5月22日20年期美债拍卖疲软,得标利率为5.047%,较4月上升24BP,创2024年12月以来最大尾部利差 [7]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接近4.6%,30年期突破5%,均高于4月上旬水平 [8] - 美国财政部拍卖160亿美元20年期国债,尾部利差扩大反映需求不及预期 [7][8] 美股与美元表现 - 5月22日标普500指数大跌近1.6%,结束7天连涨,美元指数跌破100 [4][7] - 美股自4月低点反弹19.5%,接近技术性牛市,但短期性价比不高 [12] - 恐慌指数VIX上涨15%,黄金连续第三天反弹至3315美元 [8] 财政政策与减税法案 - 减税法案预计在GDP中额外减税0.1%至0.2%,高于此前预期 [10] - 法案将标准扣除额提高1000-4000美元,儿童税收抵免提高500美元,预计每年减少家庭税收负担1400亿美元 [10] - 法案最可能在8月初生效,共和党目标日期为7月4日 [11] 市场避险情绪与资产转向 - 机构建议在美债风波平息前远离美元资产,转向黄金、日元、瑞郎或持币观望 [6][14] - 投资者降低美债及美股仓位,美元指数跌破100关口 [13] - 美债作为避险资产成为风险来源,市场避险情绪升温 [14] 经济数据与背景 - 截至5月19日,美国今年关税收入500亿美元,同比增加不到200亿美元,同期债务增加1.4万亿美元 [9] - 自2019年底以来,美国联邦支出增长50%,长债风险需关注 [12] - 特朗普减税议程与关税问题加剧美债压力 [9][10]
人民币升破7.17!华尔街预计升值或推升股市估值,哪些主题将受益?
第一财经· 2025-05-26 13:59
人民币汇率走势 - 5月26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升破7.17,最低至7.16,截至同日19:00报7.1782 [1] - 今年以来亚洲货币和欧元对美元升值5%~10%,人民币年初至5月初涨幅不到2%,近期补涨势头引发关注 [1] - 高盛将12个月美元/人民币目标价调整至7.0,预计未来12个月人民币有3%外汇收益 [1][4] - 人民币中间价5月13日罕见下破7.2成为升值预期催化因素 [1] - 摩根大通预计未来6~12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7.2~7.3之间 [1] 汇率对股市影响 - 人民币升值时中国股市往往表现良好,与亚洲新兴市场交易模式一致 [1] - 人民币对美元每升值1%,中国股市可能上涨3% [4] - 可选消费、房地产和多元金融(券商)板块在人民币升值时通常表现优异 [1][5] - 防御性板块在人民币升值时表现相反 [1][5] 受益行业与公司 - 高盛筛选标准:总市值大于20亿美元,日均成交额大于500万美元,对美元进口成本敏感或美元债务/股本比率大于20%,海外收入占比小于30% [5] - 受益公司包括万国数据、东方雨虹、亚朵、株洲旗滨、金隅集团、中国国际航空、神农集团、杉杉股份、中创新航、伟星新材、天齐锂业、紫金矿业、赣锋锂业、金茂等 [6] - 受损公司特点:海外收入占比超过30%,美元债务占比低(总债务中美元债务占比小于5%,净资产中美元债务占比小于5%) [6] - 相关受损公司包括美的、联想、中海油、中远海能、TCL等 [6] 汇率升值机制 - 境外上市中国股票收益和账面价值在人民币升值时应会上升,产生汇兑收益和更具吸引力估值 [5] - 拥有美元多头债务或美元资产空头头寸的中国公司在美元走弱时应会看到外汇交易收益 [5] - 外汇升值反映中国经济相对贸易伙伴周期性基本面较强,有利增长和股票回报预期 [5] - 适度人民币升值有助于缓解资本外流担忧 [5]
黄金大涨,打脸特朗普,超级行情继续!
搜狐财经· 2025-05-26 05:01
黄金市场分析 - 黄金价格波动剧烈 过去100单日涨跌100美元的稀有行情现在成了家常便饭 日内V型反转和倒V走势成为常态 15分钟图波动相当于之前的日线级别 [1] - 黄金超级大扫荡行情将持续 主要受关税大战 地缘局势 央行购金 去美元化 美联储政策不确定和全球经济衰退等多重因素驱动 未来可能在3400-3100或2950-3500区间反复震荡 [3] - 上周黄金洗盘式上涨 主要受欧美关税谈判破裂影响 周线以光头光脚大阳线收盘 显示多头仍有上涨空间 但需警惕冲高回落 [3] 黄金技术面分析 - 日线关键阻力位在3415和3438区域 突破后可能冲击3500大关 下方关键支撑在3280-85区域和3300关口 [5] - 短期日内阻力在3380-85和3400关口 上周五高点3365可能被突破 突破后关注冲高回落 [5] - 当前亚欧盘时段关注3365-3330区间震荡 可采取高抛低吸策略 突破区间可跟进短线单 [7] 相关品种分析 - 沪金和融通金建议关注高空机会 沪金主力合约压力位在785-830区间 支撑位在777-732区间 融通金价格较沪金低约4元/克 [8] - 白银操作策略跟随黄金 不做单独解读 [9] - 美原油55双底反弹至63以上后 短线在65受阻回落至60关口 维持调整后再涨观点 支撑位在60 58和55-56区域 [10][12] 美股期货分析 - 美股期货高位震荡且已遇阻 随时可能展开下跌 建议继续高空为主 标普关键阻力在5890 5950-70和6020-50区域 [9]
中美鸡爪贸易大战
投资界· 2025-05-23 03:12
中美贸易战对鸡爪及猪副产品行业的影响 - 中国是全球最大鸡爪进口国和消费国 2024年进口量达45万吨 其中美国占比10% [3][7] - 美国是中国猪副产品主要买家 2024年对华出口11亿美元猪肉 猪副产品占比超80% [7] - 关税战导致美国鸡爪和猪副产品面临超140%关税 进口商被迫转向越南、新加坡等地销售 [6] - 深圳盐田港两周内出现50柜类似情况 部分进口商美国业务占比20%-30% 专营美国进口的则100%断货 [6] 行业供需格局与价格变化 - 全球鸡爪供小于求 美国、巴西、阿根廷、泰国、俄罗斯等国均对华出口 乌兹别克斯坦2023年加入 [11][12] - 美国鸡爪价格区间3000-6000美元/吨 俄罗斯4000美元/吨 泰国5000美元/吨 [12] - 猪副产品价格超过猪肉 美国优质猪蹄达2.7-2.9万元/吨 猪腰1.6万元/吨 猪心1.3万元/吨 [13] - 关税战初期价格涨10% 一周后因巴西、俄罗斯货源补充恢复正常 [14] 美国厂商的困境与替代方案 - 美国鸡爪对华出口利润0.8-1美元/磅 若转内销售价下降90%至0.05-0.1美元/磅 [13][14] - 美国每头猪收益减少8-10美元 年损失达10亿美元 [13] - 中国进口商转向巴西、俄罗斯鸡爪 加拿大、荷兰猪肚替代美国产品 [14] - 阿根廷鸡肉重返中国市场 西班牙猪肚有望对华出口 [15] 产品特性与市场偏好 - 美国鸡爪以大为优 单只重达50克且为熟制品 巴西A级仅40克且为生制品 [17] - 欧美市场鸡爪消费比例极低 美国厂商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12] - 中国烧烤摊偏好美国大凤爪 串烤效果优于巴西小凤爪 [17] - 美国巴西工厂规模化程度高 俄罗斯产品存在贴牌和质量问题 [17] 地缘政治对行业的影响 - 欧盟反补贴调查促使中国进口商转向加拿大猪肉 后因加征关税再次调整 [19] - 欧洲肉类厂商担忧中国反倾销调查 积极参展进博会示好 [19] - 欧洲厂商期待特朗普当选 认为其加税政策将带来市场机会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