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托业务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信托业作别高利:规模创历史新高,利润同比减少46%
搜狐财经· 2025-06-04 15:08
信托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9.56万亿元 比2024年6月末增长9.48% 比2023年末增长23.58% [3] - 2022年和2023年信托资产规模分别为21.14万亿元和23.92万亿元 增长率分别是2.87%和13.15% [5] - 信托资产规模历史变化:2010年3.04万亿元 2015年16.30万亿元 2017年26.25万亿元 2018-2020年回落 [5] 行业利润与转型 - 2024年行业利润为230.87亿元 比2023年减少192.87亿元 [3] - 信托公司从资金融通与资产管理为主切换到以资产服务信托为先的发展模式 [3] - 资产服务信托低收费特点导致整体利润收入受影响 [4] 业务分类与结构调整 - 2023年监管部门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 [6] - 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在"三分类"中居首位 涉及19个业务品种 占比达76% [7] - 家族信托余额6435.79亿元 保险金信托余额2703.97亿元 其他个人财富信托余额1149.06亿元 合计1.03万亿元 [7] 资金投向变化 - 2024年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规模10.27万亿元 比2023年末增长55.61% [5] - 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和房地产业的资金信托占比稍有下降 [5] - 风险处置服务信托余额24099.78亿元 成为资产服务信托最大业务领域 [7] 资产管理信托发展 - 2024年末58家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信托业务规模11.39万亿元 [7] - 55家信托公司权益类信托计划规模6967.62亿元 同比下降16.73% [7] - FOF和MOM类型规模有所增长 其他类型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7] 公益慈善信托 - 2024年全国共有539单慈善信托备案 [7]
每周股票复盘:中粮资本(002423)2024年营收252.5亿,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3.92亿
搜狐财经· 2025-05-31 00:40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5月30日收盘价11.5元,较上周下跌1.46%,周内最高价11.7元,最低价11.45元 [1] - 当前总市值264.97亿元,在多元金融板块市值排名7/28,两市A股排名545/5146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52.5亿元,同比增长13.32%,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18.55% [2][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3.5亿元,归母净利润3.92亿元,现金资产状况健康 [2][6] 业务架构与战略定位 - 作为控股型公司,子公司覆盖寿险、期货、信托、银行等细分领域,为中粮集团及外部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解决方案 [2] 信托业务发展 - 在"三分类"监管政策下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和集团主业,推进"3+1+3"业务赛道转型 [3] - 标品资管产品体系涵盖现金管理类、纯债类、增厚收益类等全品种策略,覆盖主流市场策略 [3] - 财富管理体系架构包含财富管理总部、家族办公室等,搭建全产品型货架并推动数字化转型 [3] 期货业务发展 - 战略目标为"国内领先产业特色衍生品金融服务公司",遵循市场化、专业化、产品化原则 [4] - 境内经纪业务深度服务中粮集团专业化公司,提供交易交割"管家式"服务和产业客户"顾问式"服务 [4] - 国际业务坚持国际化主线,风险管理业务通过研投提升收益,资管业务形成CT策略产品体系 [4]
信托年报里的危与机:去年少赚近三成 业务转型、风险化解加速
第一财经· 2025-05-18 13:40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信托行业营收632亿元,同比下降16.49%,利润总额316亿元,同比下降29.05% [1][2] - 行业分化加剧,仅25家信托公司实现营收正增长,其中吉林信托营收增长88倍至13.82亿元,中建投信托等5家公司营收降幅超100% [3][4] - 净利润10亿元以上信托公司减少4家,29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20家公司降幅超20% [5][8] 头部公司动态 - 华润信托以38.4亿元营收和104.08%净利润增速跃居行业第一,江苏信托以28.34亿元净利润成为盈利榜首 [4][8] - 五矿信托从盈利11.9亿元转为亏损9.54亿元,营收排名跌至末位,固有业务收入暴跌10633.17% [4][13] - 上海信托因上年出售子公司导致营收下降77.25%至18.52亿元,排名从第一降至第十 [4] 业务结构分析 - 信托业务收入444亿元,同比下降7%,固有业务收入188亿元,同比下降33% [9] - 信托业务收入前三为英大信托(29.17亿元)、中信信托(22.70亿元)、华鑫信托(22.63亿元),其中中海信托增速达89.40% [9][12] - 固有业务分化显著,中粮信托增速4178.33%,五矿信托等公司降幅超1000% [13] 转型与风险化解 - 信托资产规模突破27万亿元,TOP20公司占比74%,五矿信托资产规模下降5.73% [14] - 行业重点布局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等本源业务,部分业务规模呈倍数增长 [15] - 房地产和城投领域风险持续暴露,平安信托等公司已停止新增地产项目展业 [15][16] 人员与机构变化 - 行业从业人数减少252人至1.62万人,54%公司减员,平安信托减员161人最多 [16] - 10家信托公司未披露年报,包括中融信托、民生信托等 [16]
增量资金加速入市 信托公司持续推进业务转型
证券日报· 2025-05-08 16:13
信托行业转型加速 - 信托行业处于转型期 正将越来越多目光投向证券市场 多家信托公司加大了对证券市场的布局力度 [1] - 在监管的鼓励和指引下 信托行业2024年转型持续提速 业务由传统的非标融资类业务积极向净值化 标准化的标品类业务转型 [1] - 证券市场成为信托资金布局的重要方向 随着信托资金的加速入市 其有望成为证券市场的重要增量资金 [1] 信托公司证券市场布局情况 - 平安信托2024年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长49.88% 其中投资类规模同比增长62.06% 证券投资信托业务规模超5900亿元 同比增长84% [1] -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将1.84万亿元的信托资产投向证券市场 占比为85.25% [1] - 五矿信托将63.09%的信托资产投向证券市场 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有24.57%的信托资产投向证券市场 [1] 信托资金入市驱动因素 - 布局证券市场正成为信托公司落实监管政策 推进创收增效以及业务平稳转型的重要抓手 [2] - 信托公司传统非标业务(如房地产 政信项目)收缩 证券投资等标品类业务成为重要方向 [2] - 信托公司积累了大量且优质的高净值客户 在非标业务收缩的情况下 客户对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上升 导致权益类 固收类等标准化产品更受客户青睐 [2] 信托资金入市规模及政策支持 -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 资金信托总规模为19.95万亿元 同比增长27.1% 其中信托资金投向证券市场的规模合计为8.34万亿元 较2023年末增加1.74万亿元 占比为41.81% [2] - 监管层面鼓励信托资金入市 中央金融办 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 明确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 [2] 信托资金入市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 信托资金进入股市 债市能增加市场资金供给 扩大市场规模 [3] - 引入家族信托 养老信托等长期资金配置证券资产 有助于改善短期投机情况 [3] - 信托资金入市能优化投资者结构 促进机构多元化 与公募机构 私募机构 券商资管等形成差异化竞争 丰富市场参与主体 [3]
安徽国元信托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02:40
公司概况 - 公司法定中文名称为安徽国元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英文名称为ANHUI GUOYUAN TRUST CO.,Ltd,缩写分别为国元信托和GUOYUAN TRUST [3] - 法定代表人许植,注册地址为安徽省合肥市滨湖区万年埠街道云谷路1988号,电子信箱为xtbgs@gyxt.com.cn [3] - 公司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为吴昊,联系电话(0551)62660016,电子信箱wuhao@gyxt.com.cn [3] - 公司聘请的律师事务所为安徽中天恒(北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安徽分所 [3][4] 公司治理 -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8个,前三大股东为安徽国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建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安徽皖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5] - 公司设立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治理结构,具体成员信息见各附表(表3.2-1至表3.4) [5] 经营管理 - 公司经营方针为"依法合规、稳健经营",战略目标为成为植根地方、辐射全国的行业先进信托金融机构 [6] - 业务分为信托业务(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和固有业务(金融股权投资、金融产品投资等) [7] - 2024年中国GDP达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0%,内需贡献率69.7%,金融政策转向"适度宽松" [8][9] 业务发展影响因素 - 有利因素包括政策支持信托业务转型、居民财富增长催生家族信托需求、股东资源协同优势等 [10] - 不利因素包括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压制信托收益率、标品信托竞争劣势、行业转型期支撑体系待优化等 [11][12]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 公司建立由董事会至业务部门的四级内控架构,报告期内新建制度22项、修订28项 [13][15] - 信用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尽职调查指引、集体评审机制、项目预警体系等,市场风险通过压力测试和阈值控制 [23][24] - 流动性风险应对涵盖资金测算、产品期限设计、应急处置预案等,操作风险通过流程隔离和外部排查管控 [25][26] - 2024年末公司净资本804794.80万元,净资本/风险资本比例为397.10%,远超监管标准 [29] 财务数据 - 2024年自营资产信用风险五级分类、资产减值准备变动等明细见附表(表6.5.1.1至表6.5.1.7) [35][36] - 信托项目资产负债汇总表及利润分配表显示具体财务表现,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 [30][31]
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02:30
公司概况 - 公司全称为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国有非银行金融机构 [3]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1988年7月,前身为中信上海公司,历经多次增资和股权变更,目前注册资本25亿元人民币,中国海油和中信有限分别持股95%和5% [5][6][7]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管理信托资产余额1,323.78亿元,全年累计管理信托资产规模2,897.5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4.74亿元,净利润3.38亿元,人均净利润140.15万元 [8]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股东总数为两个,分别为中国海油和中信有限,报告期末股份总数为2,500,000,000股 [9] - 2024年公司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卓新桥、高建辉等5人为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殷醒民、张天西等3人为独立董事 [11] - 2024年公司高管团队发生变动,聘任高建辉为总裁,郭翃、祁超为副总裁,王一曼为风险总监,于宇为运营总监 [12] 经营管理 - 公司经营目标为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国海油主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13] - 业务范围包括信托贷款、信贷资产证券化、证券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信托业务,以及金融股权投资、证券投资等自有业务 [14]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资产总额77.99亿元,净资产62.06亿元,净资本52.47亿元,净资本/各项业务风险资本之和为473% [28] 市场分析 - 有利因素包括信托文化培育建设、金融市场改革深化、公司专业化团队建设、优质客户资源积累以及控股股东中国海油的强大支撑 [17] - 不利因素包括经济结构调整、金融市场波动、监管政策变化以及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转型压力 [18] 风险管理 - 公司建立了前中后台分离的风险管理框架,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多种风险类型 [26][27] - 信用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建立信用债投资库、完善风险控制流程、实行重点客户倾斜等 [33] - 市场风险管理通过限额管理、宏观研究跟踪等方式实现,操作风险管理依托信息系统和内控制度 [34][36]
国民信托转型十字路口:资产服务信托占比超六成 融资类业务大增142%
中国经营报· 2025-04-28 15:5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8.24亿元,同比减少1.05亿元(2023年9.29亿元)[1] - 2024年净利润3.85亿元,同比微增0.02亿元(2023年3.83亿元)[1] 信托资产规模与结构 - 2024年末受托管理信托资产规模2433.93亿元,同比下降61.16亿元(2023年2495.09亿元)[2] - 资产服务类信托占比达62%,成为主导业务类型[2] - 信托资产分布:基础产业156.07亿元(6.41%)、房地产143.34亿元(5.89%)、证券市场407.46亿元(16.74%)[2] 业务转型与创新 - 普惠金融项目触达1963万个人与小微客户,存续规模261.51亿元[2] - 新增基础产业和实业信托项目139个,规模490亿元;中西部省份成立信托计划40个,规模170亿元[2] - 风险处置服务信托成立5笔(51.37亿元),存续21个项目(554.20亿元);保险金信托成立4笔(4363.10万元);存续家族信托61个(106.14亿元)[3] 传统业务与证券投资业务动态 - 基础产业信托规模156.07亿元(6.41%),创近四年新高(2020-2023年占比3.88%-13.42%)[4] - 房地产信托规模143.34亿元(5.89%),超越2022-2023年水平(2022年100.81亿元,2023年98.54亿元)[4] - 证券市场信托规模连续两年下滑至407.46亿元(16.74%),占比连续三年下降(2021年峰值28.13%)[5] 资金信托结构变化 - 集合信托规模增加74.77亿元至952.34亿元,财产权信托增加118.12亿元至776.82亿元,单一信托减少254.05亿元至704.77亿元[6] - 主动管理型证券投资信托规模下降44.92%(期末379.14亿元),融资类信托增长142.83%(期末355.53亿元)[6]
立足优势 打破瓶颈 坚持走信托特色资产管理之路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第一财经· 2025-03-31 02:10
行业监管与转型背景 - 2023年原中国银保监会印发新规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1] -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件提出系统性改革框架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1] - 行业呈现减量提质和特色发展趋势[1] 上海信托业务发展历程 - 公司标品资管信托规模从200亿元增长至近2000亿元[1] - 资管团队规模近200人建立专业化投研队伍[1] - 2006年设立信托业首只类货币基金产品并经历4个版本迭代[2] - 1.0非标时期(2006-2014年)以非标资产为主但展开标品创新[2] - 2.0混标时期(2014年起)推出红宝石固收系列规模稳步上升[2] - 3.0标品时期(2017年起)实现全部标品化形成全覆盖产品矩阵[2] - 4.0账户时期(当前)形成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融合的信托账户模式[3] 产品体系与业绩表现 - 建立现金、固收、固收+、权益及跨境私募股权投资全覆盖产品线[1] - 主动管理净值化产品超30个[1] - 资管产品荣获6座信托业金牛奖[3] - 2011年推出的期次型产品规模约400亿元以低风险低回撤特点获市场认可[6] 财富管理业务进展 - 财富管理账户规模突破700亿元和1万单每年以翻番速度增长[3] - 利用内地香港新加坡6块跨境牌照提供全球资产配置[3] - 实现从卖产品向管资产转型为家族信托客户定制化配置[3] 投资与风控体系 - 建立公司级资产配置委员会和投资决策委员会形成投研一体化体系[4] - 坚持不做资金池以风险承受力和募集能力决定业务容量[6] - 通过管好主体久期集中度和流动性关键时点控制风险[6] - 为超1万名客户提供稳健回报[6] 代表性项目案例 - 2012年与闵行区政府合作新虹桥国际医疗中心项目募集2.3亿元[5] - 项目于2023年实现投资者全部退出带来良好收益[5] - 近期与铁狮门凯德合作发行张江科技园抖音杨浦总部等商业地产股权项目[6] 未来战略规划 - 2025年紧扣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深化五大主线发展[7] - 重点培育账户制财富信托ESG普惠金融等五类创新业务[8] - 构建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实现数字化智能风控[8] - 实施数智+发展战略推进核心系统升级与数据治理[8] - 通过集团协同打造银行+信托+兄弟机构立体服务网络[7]
38亿元!“定增”靴子再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4 01:25
核心观点 - 陕国投A拟通过定增募集不超过38亿元资金用于补充资本金 这是公司近十年第四次大规模再融资 累计金额将达130亿元 [2][15] - 信托行业面临结构性调整 近两年超10家信托公司合计增资超百亿元 行业竞争加剧且新盈利模式尚未成型 [3][4] - 公司通过多次再融资使净资产从不足100亿元跃升至150亿元以上 资本实力显著增强 [11][14] - 在监管新规推动业务分类背景下 公司正进行业务模式重塑 重点布局资产管理信托、财富管理等方向 [18][21][27] 资本运作历程 - 2014年首次定增募资32亿元 发行价7.17元/股 用于充实资本金 [8] - 2018年实施配股融资 按10:3比例配售9.27亿股 配股价2.6元/股 接近当时每股净资产2.5975元 融资后净资产突破100亿元 [9][10][11] - 2020年启动37亿元非公开发行 虽后续修改预案 但仍推动净资产超过150亿元 注册资本突破51亿元 [13][14] - 最新38亿元定增若完成 十年累计再融资额将达130亿元 [15] 行业转型背景 - 银保监会2020年新规要求信托业务集中度与净资产挂钩 资本规模直接影响管理资产上限 [12] - 2023年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实施 将业务划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25个品种 [18][19] - 传统依赖的资产管理信托正面临标品化转型 受托人报酬率承压 行业需寻找新增长点 [4][20] 公司战略调整 - 组织架构重组 设立资产管理事业群、证券信托事业部等专业部门 成立丝路金融信托研究院加强投研 [23][24] -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涵盖风控、运营、监督、科技四大支柱 完善数据治理 [24] - 加大科技投入 上线资管和估值交易核心系统 强化数字化支撑 [25] - 2025年启动多部门人才招聘 重点覆盖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等关键领域 [26]